方德想了想道:“如果用兵役代替徭役如何,只要一生服兵役3年,以后就不用服徭役,以我大汉的人口,每年可以招募200万以上的青壮,这其中十去其一为士兵,其他都为工程兵,专门为大汉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卢植却摇头道:“这和现在的徭役制度没有多少区别,徭役每年只要一个月,而现在集中在三年内,但却照样在地方官员手中做事情,一个月好过,三年时间,我怕这些士兵会因为徭役伤亡过半,而且我们用士兵来服徭役,这样的士兵还会有战斗力,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只怕以后的官员也学习我们把士兵都当做小工来使用,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要是大汉遇到危机需要军队,我们难道想要用这些拿惯了斧头,刨子士兵来抵挡敌人!”
卢植的话让方德想到了北宋的80万禁军,在金人入侵的时候消失了,大明朝的禁军也在李自成来到北京的时候消失了。不是他们真不存在,而是他们已经成为了工匠,杂役,根本没有战斗力,等到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拿的起刀剑。什么80万大军都是纸面上的部队。
而方德现在的行为就和这两个朝廷一样,虽然他说也要选其精壮,但后世的人,不会看到这些优点,他们只会看到士兵可以当做杂役使用,而后慢慢的大汉百万大军就这样消失。
方德继续道:“现在朝廷不缺钱,干脆废除徭役,我们花钱雇佣百姓做事情,这样也好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卢植听到这话沉默半天才说道:“这样的大事情要朝廷百官商议一下,看看朝廷能不能承受这样的财政压力!”
雇佣百姓做事情,这要花费多少钱,卢植也不清楚所以才这样说!
不过方德想了想道:“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看不如先在洛阳城实验一番,要是洛阳城成功再推广整个司隶,而后是整个大汉,这样其中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改造!”
卢植觉得弄一个试点影响不大!
回到丞相府之后,卢植找皇甫嵩,朱俊他们商议,都觉得方德这个办法好,当然最重要的时候大汉的财政增长了十几倍,让他们觉得现在的朝廷可以承受。
朱俊回来之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议事。
他对卢植他们道:“考举制度不能继续扩大下去了,再扩大,大汉要出问题的!”
卢植惊讶道:“为什么?”
考举帮助大汉提供了大量的低级人才,像亭长,蔷夫这样的小吏,太学的天之骄子是不屑这样低级的位置的。
但大字刚识300的百姓却非常乐意成为大汉的公务员,并且以十二份的勤勉来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任务,以前的朝廷最多管到县一级,乡村根本管不到,那是豪强的地盘,但现在卢植的命令可以深入到大汉任何一个乡村,这多亏了考举出来的10万小吏。
朱俊无奈道:“考举出来的小吏,深入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他们品德太差了,离开了司隶一个个成为了土霸王,在大汉的乡村无法无天!”
第883章 老兵下乡和考举的弊病
一般的老百姓没有多高的素质,得志便猖狂,这样的缺点大部分人都有,但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却相当明显。
朱俊这几年在中原征战,也考察过大汉的乡村,在朝廷强力普及亭长,蔷夫这些基层职位,加上农会这些基础组织,让大汉对国家的掌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样出现蔷夫,亭长素质不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把大汉的乡村当中自己的王国!
“真有这样严重?”
朱俊的话让卢植前所未有的重视,东汉朝廷先天不足,基层的掌握远远不如西汉,而方德把老兵转职成为亭长,考举制度把蔷夫这些低级小吏遍布大汉,可以说用这样的办法,让朝廷对大汉的掌握前所未有的提升。
其他不说,就说这次对付袁绍的诸侯联军,要是以前的朝廷是不可能在司隶一地提供20多万大军的,并供养的起这支大军,但现在不要说二十万,就是百万也可以提供,这都是靠着这些亭长,蔷夫让大汉对基层的掌握提升,让朝廷掌握的资源和人力都提升了几十倍。
在这几年的的大战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功之士,朝廷分封高级将领,用亭长,蔷夫这样的小吏职务安置底层功臣,可以说朝廷这样的安排让军中上下满意,这些年朝廷大军百战百胜,这样的重赏是其中原因之一!同时加强朝廷对地方州县的影响与控制。现在朱俊说这个制度出问题了,而且非常严重,这不得不让卢植重视!
朱俊点点头道:“朝廷这些年让大量的老兵成为亭长,县中的捕役、差官,维护治安工作,安排考举的士子为小吏,的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握!但这其中的问题非常多,这些老兵让他们打仗,上战场拼命,没有太大问题,但在地方上让他们治理民生、管理租税、协调邻里,却经常出错。
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经验,又作风强硬,很多人行事都很粗暴,遇事不以理以法,而好以势压人。若仅此也就罢了,这其中,催发了不少下乡之后,作威作福,鱼肉乡里的现象。”
“可以说地方上的豪强敢做的事情他们做了,地方上豪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一样敢做,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新的豪强了,要是不限制他们,我们这仗就算是白打了!”
而后朱俊对卢植他们说了几个事例!
有了蔷夫本乡有纠纷、案件,很多都私下处置,偏偏他们没有什么经验,以自己的喜好来处理,出现非常多的冤假错案!甚至不少人连人命事故,都擅自处置,真把自己当中县令了。
还有不少亭长,蔷夫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侵占百姓的土地,让百姓上告无门!还有为了升官的蔷夫,自己提高税收,强征税赋这些行为,可以说以前地主豪强做的恶事情,他们同样也做了。
而地方上的县令,哪怕知道这些事情,但因为这些亭长,蔷夫都是当初方德强制推行的,他们根本不敢管,甚至他们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朱俊的话让卢植他们沉默了,他们没有说什么要废除考举制度和老兵下乡制度,毕竟考举制度和老兵下乡制度的优势他们在其中受益,没有这十几万人,朝廷的权利也不可能这么大!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弊病会出现的这么快!
皇甫嵩想了想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朝廷加强监管了,而且考举也要缓慢减少名额,像现在一次上万人这样的考举不能再继续,而且以后要下乡的老兵和考举的士子要先学习一段时间好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法度,并且了解朝廷如何运行,好让他们下乡之后有一定的行政经验!”
卢植点头道:“义真兄言之有理,前两年的特殊时期,以至于不少人讥讽考举出来的士子是蒙生,现在的确要加强考举的难度了,朝廷也要加大对他们的监管。”
而后卢植对朱俊道:“公伟兄,植想保举你为御史大夫,监管朝廷的文武百官,既然地方上腐败横行,官员不法,就请公伟兄,扫清这些贪官污吏!”
朱俊惊讶道:“御史大夫?”
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西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光武帝亲政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
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所以在东汉的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他们本身的权利很小,最起码完全不能和西汉相比。
而像丞相这是西汉时期的官职,当初灵帝想要长生不老,也不管这些,直接给方德丞相之位,让方德统领百官!这已经和三公职位重叠,而现在御史大夫更是前汉的三公,在本朝是没有的,这是要改革官职,所以朱俊才会这样惊讶!
卢植点头道:“现在朝廷事务繁多,陛下又年幼,难以处理政务,朝廷以前虚三公而实尚书台的做法,已经难以处理越来越多的政务了,所以植打算,把三公改回前朝,毕竟我这个丞相的职位侵占,大司徒,大司空权利,以至于现在的三公徒有虚名!义真兄,植打算保举为太尉,这样一来大家权职明确,才能更好的治疗朝廷!”
卢植,皇甫嵩和朱俊虽然都是保皇派,但却不等于他们不会争权夺利,光武帝加强皇权的做法他们是不认同的,在他们看来大汉之所以变得如此虚弱,就是因为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把外朝的权利全部夺取了,皇帝英明神武的时候还没有问题。
但偏偏这上百年上位的都是幼帝,皇权不是被外戚掌管,就是被宦官掌管,以至于这上百年来朝廷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光顾着争权夺利了,而要是改回前汉的制度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
第884章 棉布的热潮!
第二天,卢植上奏改革官职,把三公九卿改会前汉。
而这一提起得到了百官的赞同,除了何进不满,因为这把三公改回前汉,皇帝的权利就大为减少了,而现在皇帝年幼,皇权掌握在他这个大将军手中,他怎么可能减少自己的权利,但他一个人反对没有效果。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