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境内天莲宗的安隆,依葫芦画瓢,仿效真传派辟尘的作法,宣称“天莲降世,普救世人。”大力赈济灾民,更声称要用爱去搭救世人。(安隆这个死胖子也是个有头脑的胖子啊-!)结果在蜀地一炮而红,同时也创下了天莲宗一天之中收信徒数百人的惊人记录!
真传派另一分支“道主真传”派传人左游仙,以“长眉祖师”的“真爱”为引子,一改往日在江淮一带的横征暴敛,主动分出部分军粮来赈济灾民,也获得了不少名声。
一时间,整个魔门中人,除了少数极个别一条黑道走到底的人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已经转向,纷纷和天上的某位大神先扯上关系,然后以各种的“爱”来拯救乱世之中的人们。
这样一来,佛门、道门、儒家就不干了……
------------
第二十九章 诸子百家,返本归元(二)
魔门中人纷纷改头换面,打着各种“爱”的幌子来拯救乱世中的人们,这对哪家影响最大,当然是佛门。
佛门的诸位高僧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来嘛,佛、魔两家各干各的,你练你的魔,我修我的佛,井水不犯河水。怎料魔门突然间像开了窍似的,一门心思的和佛门争夺天下苍生这块“大饼”。眼见各地魔门大张旗鼓的宣扬“爱”的理念-!大有一副中兴的势头,反观佛门寺院的香火则一天不如一天,要这么下去,只怕不少寺院都得关门大吉。
四大圣僧没日没夜的讨论了几天,得出的结论是:先看看再说。
佛门一众高僧打死也不相信,那群邪魔外道真能转了性子,以各种“爱”来关怀苍生-!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原形毕露,到时候佛门再出手降妖伏魔,定能广收天下百姓之心。
佛门能有如此定力,颇为了得!可这不代表别的门派、宗家也能有如此定力,这不,儒家就已经看不下去,急急忙忙的跳出来了!
说道儒家,那更是被魔门“改头换面”的作法气得火冒三丈。本来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广为历代君王所接受,也深为民间百姓所爱戴,现在可好,冒出来一大堆“爱”,搞得乱世之中的百姓也不知道,到底哪种爱才能拯救天下。
儒家士子们说干就干,他们可不光光只是用嘴巴去声讨魔门,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反击那些新冒出来各种“爱”的思想。
士子们走乡窜郡,给广大百姓宣传“仁爱思想”,但他们说得再多,也不如灾民手中接到的那碗粥实在。于是乎,儒家大贤们决定硬碰硬-!他们也广开粥棚,对灾民施粥,这就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某处灾民刚刚从某教粥棚领了一碗粥,还未喝完,就听见外围一声大喊:“城东王学究那里开始施粥了,而且每人还能多领一个面饼。”灾民闻之,纷纷朝城东跑去,生怕慢了领不到面饼。某教人士大囧,当即喊出,“大家不要走,等一会,教主还会来给每位灾民发放五文铜钱。”灾民轰的一下又全都跑了回来……
不管过程如何,百家争相用“爱”来博取名利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乱世之中各个割据势力的压力,各地群雄也乐得他们这样干,不过一旦竞争过大,自然而然就有的人动起了小心思,当中又莫过于肠子都悔青了的祝玉妍最为积极。
祝宗主那叫气啊!阴葵派好端端一家独大的局面,竟然被自己亲手给葬送了,而且代价竟然只是区区五十万两银子-!早知如此,就不该给辟尘出那个主意,即便是辟尘给自己五百万两银子也不行!解铃还需系铃人,遇见百家争鸣的局面,祝宗主首先想到的是去虎王府向谢虎王求教。
谢虎王热情的接待了缴税大户祝宗主,在了解其来意后,谢虎王对祝宗主说:“其实百家争鸣争的是信仰资源,争的是生存空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眼下百姓最缺的东西是“爱”,故而大家都争相用“爱”去满足他们,那祝宗主有没有反过来想过,当今百姓最恨的是什么呐?”
祝玉妍不明所以:“百姓最恨的是什么?”
谢虎王若有所指的说:“是啊,假如祝宗主能帮百姓除去他们心头最恨的东西,这效果比阴葵派连施几个月的粥都来得强。”
祝玉妍一脸诚恳的问:“还望虎王殿下明言。”
谢虎王命人拿来地图,往某地一指,祝宗主顿时明悟,拜谢而去。
一个月后。
占据南阳,自称迦楼罗王的吃人魔王朱粲,迎来了他的末日。(说起着吃人魔王朱粲,这厮在隋末唐初这段历史中绝对是个异类。如果说,古今中外历史中有过不少人吃人的案例,那大多是因为军中缺粮所致,如唐末的黄巢起义等等。但朱粲军中并不缺粮啊,南阳一带虽算不上富庶之地,但要养活朱粲所带领的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结果倒好,朱粲这厮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乱了,随意抓捕百姓来食用,他不但自己吃,还要求手下士卒也要吃人,这尼玛简直就是个食人狂魔-!)
据说某天,朱粲在南阳城内遇见了一位卖身葬父的白衣女子(阴葵派的老办法哦-!),顿时起了色心,要娶这个白衣女子为九房小妾。不料结婚当晚,朱粲就被人在卧房中取了项上首级,墙上更留下了“阴葵派座下白清儿,替天行道,为天下百姓杀此贼。”的血字。
朱粲一死,南阳一带的百姓闻之振奋不已,纷纷结兵,攻打朱粲所部,最终令这个荼毒百姓的吃人集团全军覆没。而阴葵派此举,则被天下百姓拍手称快,女娲娘娘“博爱”的思想广为百姓所接受,白清儿更被南阳一地的百姓称为白娘娘-!祝玉妍水涨船高,隐隐有天下第一大派宗主的范头。
诸子百家一看,原来阴葵派还有这招,简直叫人拍案称绝-!于是转型的各家有样学样,纷纷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准备对那些尚未转型且穷凶极恶,名声极坏的“旧友”下手,首先遭殃的就是邪极宗分支逆行派,倒行逆施的尤鸟倦。
话说某一天,正混得风生水起的辟尘首先邀请“旧友” 尤鸟倦来洛阳一游,说是共谋邪帝舍利一事,事关重大,尤鸟倦当然要赴约。
辟尘先是热情的接待了尤鸟倦一行人,让他们吃好喝好。酒足饭饱后,尤鸟倦问其邪帝舍利的下落,辟尘以事关重大为由,支开了尤鸟倦的同伙,单留其一人在房中商谈。谈到紧要处,辟尘突然出手,偷袭正全神贯注聆听中的尤鸟倦,直把后者打得口吐鲜血。
尤鸟倦质问辟尘,为何同道相残。
辟尘一脸正气的回答道:“你我本就不是同道中人,辟某要替天行道,为天下苍生除了你这等大害,再者你一死,争夺圣帝舍利的人不就又少了一个吗!”
气得尤鸟倦大骂辟尘无耻,当即就准备拼个鱼死网破,可他一提真气,竟然全无。
辟尘笑着说:“哈哈哈哈~~死到临头,还想反抗,刚才尔等喝的茶水中,早被辟某下了本门特制的灵药……”说完一跃而起,朝着尤鸟倦猛攻而去。
尤鸟倦心有不甘的死了,连同他带来的丁九重、周老叹和金环真也一同去见了阎王爷。邪极宗分支逆行派算是彻底从世间消亡得干干净净。
辟尘除去邪极宗分支逆行派的做法,得到洛阳一带的百姓认可,也为真传派分支老君观赢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老君观香火日益鼎盛。同时,辟尘的做法也给其它魔门中人提了个醒,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现在,天下间已无人敢称自己为魔门中人,大家都称自己为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家,笑话,边上一大堆“老友”排队等着替天行道。这正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长安某寺院中,大德圣僧正在一如既往的敲着手中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听见“咔嚓”一声,木鱼被敲成了两半。
大德圣僧停下手中动作,喃喃自语道:“真没想到啊!玉妍你竟然将阴葵派,将圣门带到了如此地步,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啊!难道我花间派也到了拜某位大神,来传播一下“爱”的时候了……”
------------
第三十章 三省六部制和简体字
一个政权的兴衰,和它所制定的制度有密切关系。
隋朝建立时,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但隋朝有效统治天下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对外战争或内战分裂状态,并且有门阀世家的阻挠,三省六部制未能有效的实施起来。
谢虎王治下的北方大地,现在相对比较太平,且本地门阀势力经过义军多次清洗,已经消亡殆尽,剩下的已经对北虎政权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实施起三省六部制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得到了寒门士子和诸子百家的全力支持。
寒门士子和诸子百家为何全力支持三省六部制,这还得从其制度划分上来细说。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分为:内史省(起草政令),尚书省(管理政务),门下省(审核政令),这三个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其中尚书省又下辖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皇帝为了避免尚书省坐大,就用其他两省来节制尚书省,这种制度行之有效,一直沿用了上千年,直到清末才结束。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