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不败 (雪满弓刀16)
- 武侠仙侠
- 作者:雪满弓刀16
- 更新入库:04.12
待得浓雾散去,阿紫放眼一看,帐篷里哪里还有东方不败的身影?
“东方哥哥,你到哪里去了?东方哥哥,你没事吧?”惊吓交集中,阿紫慌忙出帐,大声呼唤着,四下寻找她的“东方哥哥”去了。
原来就在刚才,东方不败借助浓密水雾的掩护,一下跃出浴盆,在半空中迅速无伦地抹去身上的水珠,继而凭借先前记住的方位,飞身取过衣物,矫捷至极地穿上,然后趁着雾气未散,真力内敛,悄无声息地奔出大帐。心中在想:“阿紫这个小捣蛋鬼,我最好永远不要再给她找到了。”
一边跑着一边抹干了头发,并将其束了起来。
待奔回萧峰的营帐,发现他躺在床上依旧未醒。便又飞身过去偎倚在他的怀里。
又过了半炷香的功夫,萧峰才幽幽转醒,一眼瞧见自己怀中的东方不败,心起怜惜之情,在她的螓首上抚摸了两下,忽而愕然,暗道:“咦!他怎么换过衣服了?而且身上的血迹也被洗干净了,看来,他刚才醒来过,还去洗了个澡。呵呵。”
东方不败感到萧峰身子微动,自己的额头又被人触摸,当即明白他已经醒了,可还是紧闭凤目,想要多享受一刻躺在他怀里的甜蜜。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帐外一名传令官大声叫道:“陛下命萧大王和东方元帅速去中军大帐议事。”
听了这话,东方不败只好无可奈何地睁开眼睛,应道:“微臣遵旨。”
萧峰也跟着说:“微臣遵旨。”
二人相扶着起身,走出大帐,跟着传令官来到耶律洪基面前。
一见两人到来,耶律洪基便即笑着相迎,说道:“二弟。三弟,不是做大哥的不体恤二位弟弟辛劳,只是这兵贵神速,我军不可在此地逗留过久,错失追击皇太叔的大好良机啊!”
东方不败笑道:“哈哈,大哥这是在说哪里话。我和二哥已经休养得很好了。当下最紧要的事,自然是铲除皇太叔的残部,为大哥夺回上京。”
耶律洪基正色道:“嗯,果然是朕的好兄弟。为了彻底平息叛乱,我们必须得乘胜直追。不知接下来三弟有何打算?”
东方不败沉吟一会儿,应道:“现在耶律重元仅携着些残兵败将逃窜,多半是要撤回国都的。咱们也立即赶去,不能留给他喘息之机。要是他调集驻扎在辽国其它道、府的兵力拱卫京师,那可就糟了。”
耶律洪基颔首说:“朕也有此意,三弟,咱们两人就先率领营中骑兵疾驰回京,将重元老儿困在城里,再由二弟和北院大王带着步兵,拖拉着攻城器械来与我们会和,你看如何?”
耶律重元仓促撤离,为耶律洪基留下了数百座投石车,还有不少云梯、巢车等攻城器械,这次反攻上京倒全都用得上了。
东方不败点头道:“圣上英明,咱们这就启程吧!”
回头同萧峰深情对望一眼,而后嘱咐道:“萧大哥,咱们过一阵子上京城下见。你可要多保重!”
萧峰那双虎目里闪过一丝柔情之后,便又恢复了一向坚毅从容的眼神,答应说:“好,上京城下见。”话语甫毕,就转身走到北院大王身边,商议起领兵事宜来。
紧接着,耶律洪基与东方不败步出大帐,点齐军马,便即扬鞭而去。
经过前日一役,御营军和叛军的兵力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御营军损伤本就较少,加之又收编了不少俘虏,总兵力已从不到三十万激增至四十多万;而叛军这一场大仗打下来,损兵折将,士兵人数已经从四十多万锐减到十来万。
眼下光是耶律洪基和东方不败所带走的骑兵人数,便已高达十八万,比当前耶律重元麾下的总兵力还多。
这一路人马驰出营去,扬起沙尘连天,踏落马蹄震地,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直取大辽国都。
到了第二日黄昏,大军已经兵临上京城下。
还未等众将士安营扎寨,东方不败就已派出游骑四处打探对方军情,还亲自飞身上了城外一处高岗的大树上,眺望大辽国都城墙上的情况。
晚膳过后,东方不败将查探到的所有情况向耶律洪基汇报道:“陛下,据探子来报和臣弟的亲自勘察,那耶律重元果然了得。他只比我们早到半天,就将守城事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明确了各部官兵的责任,让他们密切配合,互相策应。趁我们来之前,叛军兵士就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凡守战军械一应俱全,又备足了粮食,显是作死守计。同时还派人据守城外高地赤龙岗,与城内互为犄角。这一切准备得如此充分,若是我们率领大军强行攻打的话,恐怕要伤亡惨重了。”
耶律洪基听罢,点了点头说:“嗯,我那叔叔一向知兵,是我大辽数一数二的将领。三弟,你倒说说看,这次你有何妙计能够突破京城防御?”
东方不败向耶律洪基一拱手说:“那就请陛下先写封书信送入上京城内,劝耶律重元开城投降。”
耶律洪基闻言,眉头微皱,疑惑道:“东方兄弟,我们杀了他的亲子,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大仇,你却叫我写信去劝降。唉,不是做大哥的不肯,这番举动恐怕只会徒劳无功吧!”
东方不败笑道:“哈哈,圣上英明,其实臣弟根本就没想过那耶律重元会真的投降。只不过此举一来可以显示陛下时刻念及骨肉亲情的仁义,动摇敌方军心;二来嘛,我军的攻城器械还没运到,反正得等上两三天,就先用一封劝降信上的时限来填补这个空当吧!”
正文 第两百六十七章 扫千军,救主上凭单骑(七)围城
更新时间:7-26 17:18:55 本章字数:2645
(今天继续感谢书友“事组则圆”的打赏!我的作品《天龙不败》发布了新章节《第两百六十七章 扫千军,救主上凭单骑(七)围城二更求票》,
耶律洪基听罢,拍手大叫道:“好计策,就这么办!来人啊,取纸笔墨砚!”
侍从当即送上文房四宝,耶律洪基立马亲拟了一份劝降信,而后差人大张旗鼓地送入了上京城中。
而与此同时,东方不败则将十八万骑兵妥善调度,把这大辽的国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史载,上京为辽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水草便畜牧。
公元九百一十六年,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称帝建辽,九百一十八年命礼部尚书康默记充当版筑使建都城,仅百日便初具规模,名曰皇都。
辽太祖死后,太宗即位继续营建皇都。九百三十八年,太宗改皇都为上京并设临潢府。
上京临潢府城幅员广阔,气势雄伟,内分为二城,北名皇城,周长十华里;南名汉城,周长十七华里,两城相连为“日”字形,一共周长约二十三华里,城墙均夯土版筑。
皇城在北,呈六角形,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墙高三丈,设有楼橹,开四座城门,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
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
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毡帐区。
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汉城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墙高两丈,不设敌楼,其北墙即皇城南墙。此城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共有七门。城墙低矮。
辽上京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习,极注重防御,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
契丹统治者住皇城,汉族人居住汉城,是辽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既然皇城较汉城更为高大、坚固,那自然成了耶律重元集结重兵防守之所。
耶律洪基与东方不败虽然率军由北向南而来,但为了避实就虚,便命令大多数人马绕开城墙。在城南安营扎寨。
耶律洪基所写的劝降书里,限定耶律重元三日内打开城门,否则大军便即攻城。
暂定汉城南门为主攻方向,其余三面佯攻。
三日过后,黄昏又临。城内一片静悄悄,城墙上兵士严阵以待,毫无要投降的迹象,而城外“轰隆隆”的声响不绝,原来是萧峰与北院大王押运攻城器具赶来了。
二十多万士卒簇拥着运送各类“抛石机”、“上城梯”、“冲撞车”的大车,连绵数十里,蜿蜒而至。
萧峰一马当先。手上一柄虎牙大刀在黄昏的烟霭与飞尘中闪着白光,与向导并辔徐行,不多时,就率领部众进了御营军的辕门。
一入耶律洪基大帐,萧峰就看见他端坐北首,以手捋须。愁眉紧锁,不知正在低头沉思些什么,赶紧上前两步,跪地下拜,拱手禀报道:“启禀圣上。微臣萧峰已率本部人马,带着攻城武备前来增援。”
耶律洪基闻声,抬首一望,瞧见萧峰,面现喜色,笑道:“哈哈,二弟啊,大哥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给盼来了。你我不用君臣相称,只需行兄弟之礼便了。快快起身吧!来人啦,为萧大王看座!”
“是!”两名侍从抬着一张虎皮大椅,应声而出,放在西首,萧峰谢恩之后,就站起身来,走过去坐下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