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底应该增加多少合适?两人心里没底,也说不清楚,所以上次老施盘面8目的时候,两人都说不好谁胜谁负。
然而通过今天这第2盘棋,李襄屏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感悟,那就是他现在认为:这个黑棋的贴目,并非是随着棋盘的扩大,它就一直在增加的。
贴目一定是有个界限,或者说一定有个极限值,甚至在随着棋盘扩大的过程中,贴目可能还存在一个拐点都说不定。也就说当贴目大到一定程度后,它可能就不会再增加了,很有可能随着棋盘继续扩大,它反而开始慢慢减小都说不定。
关于“极限值”的问题很好理解,这里稍微解释一下:
围棋中的所谓“贴目”,其实是为了抵消黑棋的先行效率,或者也可以看作是棋盘上每手棋的平均价值。
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贴目的话,那问题就简单了:既然是每手棋的平均价值,那么这个数值可能是无穷大的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围棋虽然很复杂吧,但棋盘却是个封闭空间,这是一个有界限的封闭空间!
既然是有限空间嘛,那么像“贴目”这种东西,那肯定是有一个极限的,不可能那样一直大下去。
举个直观点的例子:假如李襄屏现在用31路棋盘和老施下棋,人家老施最后执黑领先15目,那李襄屏还好意思不承认自己输棋吗?
嗯,李襄屏还没有那么厚的脸皮,他当然是不好意思的,别说是15目了,哪怕只是10目,他也必须承认是自己输了的------因为棋盘上每手棋的平均价值,那基本没有可能达到10目这么多的,无论多大的棋盘也没有可能。
理解“极限值”的概念没有难度,所以现在真正让李襄屏感兴趣的是:“贴目”既然不可能一直大下去,那么它存在“拐点”吗?如果有拐点的话,那么这个拐点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它是不是就出现在,人类目前正在采用的,最标准的19路围棋盘上面?
李襄屏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然而当他本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认为真相很可能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假如贴目真有一个拐点话,那么这个拐点最可能出现的地方,那恰恰就是在最标准的19路围棋盘之上!
“定庵兄,我记得在咱们国家汉代以前,大家主要还是用17路棋盘是吧?,直到三国两晋之后,才正式屏弃17路而采用19路,那你知道是何原因让人做出这个取舍?”
老施笑道:“非也,其实在我华夏,17路和19路长期并存,甚至到盛唐时代,还有人用17路棋盘下棋呢,应是到了宋代以后,17路棋盘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完全由19路取而代之。”
李襄屏听了点点头,老施这话倒是和现代的考古发现相符,比如考古界在唐代的一些墓葬中,还真出土过一些17路的石棋盘。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襄屏的关注重点并没有放在这个方面,他更关注的是古人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才屏弃17路而采用19路。
“定庵兄,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想知道古代先贤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才想到用19路棋盘替代17路?”
老施道:“很简单呀,17路棋盘不合易理,有违天地间阴阳六合之道,被19路棋盘取代理所当然。”
李襄屏愕然:“易理?阴阳六合之道?”
“当然!襄屏小友你要知道:弈之为言,易也,小数之乎哉。弈者,交易也,自一变以至千万变,有其不变,以通于无所不变。变之尽而臻于神,神之至而几于化也。合乎周天,尽其变化。握几于先,藏神于密,非通于造化之原者,未易语此也.......”
“打住打住定庵兄.......”听到老施又开始滔滔不绝掉书袋,李襄屏心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强行打断道:
“定庵兄啊,我知道你精通周易,但也不用在我这里显摆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嗯,就是关于19路棋盘为什么能成为人类的最终选择,我在前世的时候呀,倒是听过另外一种更粗浅的解释,你要不要听听?”
“哦,那你说来听听。”
“很简单呀,这其实就是个和“均衡”有关的问题.......”
李襄屏刚才真没有说谎,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真有专家对此进行过思考的,并在“围棋天地”上发表过专门研究文章,论述19路棋盘为什么是大家最合适的选择。
文章的核心观点很简单:大家之所以选择19路棋盘,那是出于子效均衡的考虑。
说到围棋中的子效,基本每手棋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这步棋取实地的效率,二,这步棋取外势的效率。
而在所有棋盘当中,唯有在19路棋盘上面,这两种效率才是最均衡的,比19路更小的棋盘,取实地的效率明显要高于取外势的效率,而大棋盘则反过来,取外势的效率应该要明显高于取实地的效率。
而那篇文章认为:正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人们才最终把围棋盘定格在19路上面。
等李襄屏把这个道理简单讲完,他对自己外挂说道:
“定庵兄,你以为如何?”
“嗯,此说亦有一定道理,已经暗合易数之道也,不过襄屏小友,你若想完全理解透彻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去研习一下.......”
“打住打住!”
李襄屏心说自己这外挂是怎么回事?这都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想着勾引自己去研究什么周易?自己作为一名现代有为青年,那怎么可能去研究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呢?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襄屏果断让老施闭嘴。
可是等老施真正闭嘴以后,李襄屏又不禁想:
“.......嗯,不仅老施这家伙喜欢周易,貌似吴老大晚年时候也喜欢周易呀......难道那玩意,真的对围棋修炼有帮助?那我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不行不行,要考虑也是很多年后的事了,我现在如此年轻,现在就考虑那种神神叨叨的东西,那不是让人笑话我吗?所以不行不行,这种事情现在断然不行.......”
既然打定主意拒绝老施,并且刚才这个问题貌似也解释清楚了,至少在这个时候,两人已经达成某种共识,所以李襄屏赶紧转移话题:
“定庵兄,我现在是这样想,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那我们以后再用21路棋盘训练,就用黑贴7目作为判别胜负的标准,你意下如何?”
“呵呵我没意见,一切依襄屏小友就是。”
等说完这句后,老施又意犹未尽加了一句:
“唉,不管如何,今日能定下这个标准,那咱们今日此局也算是大有收获了,至少为今后的训练指明了方向。”
李襄屏听了感同身受的点点头,要知道像这种训练吧,有一个判断胜负的标准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行至中局的时候,李襄屏执黑判断自己是盘面领先8目,那么他该认为自己是优势还是劣势呢?
很明显,他心里必须有一个判断胜负的标准,才能更好指导他下一步的行棋。
现在好了,这个标准总算定下来了。
先不管这个标准对不对吧,反正这样的标准又不用对外公布,就是他和老施之间的事,那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当然算是这盘棋的一大收获。
本来除了这个收获之外,李襄屏还有其他收获的,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时间和老施进行过多交流了。
因为等两人把这盘棋下完,新一轮围甲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这一轮的围甲又是客场,所以李襄屏必须马上和队友汇合赶往外地。
不仅如此,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新一届“春兰杯”的开幕日期也已经确定,就在新一轮围甲之后的第3天。所以在接下来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李襄屏必须一直在外地奔波。
当天下午,李襄屏就赶到机场和队友汇合,目的地是春城昆明------他们下一轮的对手,正是滇省队。
到了第2天,李襄屏再次出战主将台,而他出战主将台并非其他原因,因为目前小李在滇省队,作为超级外援,他这个赛季一直是滇省队主将的不二人选。
然而等到李襄屏出战,看到坐在对面的竟然是“龙飞虎”,他不禁一阵愕然。
不过等看到小李出战快棋台之后,他顿时一切都明白了------
这肯定是小李主动提出的,自己想在主将台碰他,但是以小李的性格,他肯定也想在快棋台碰自己呢。
不仅李襄屏看出来了,两队的教练同样也看出来了,于是在比赛结束,李襄屏所在队伍再次以2比1的比分“主将胜”后,吴教练哈哈大笑,他对滇省队教练开玩笑道:
“哈哈哈,原来小李这么想碰襄屏呀?那行,我就给你一个机会,今年咱们不是还要碰一次吗,等下次的时候随你挑,你想安排小李下哪台提前吱一声就是,我保证也安排襄屏下同一台。”
下围棋的人当然不会怕这个,于是两队教练击掌为誓。
等下完这盘棋后,李襄屏又马不停蹄赶往江苏泰州,参加“春兰杯”开幕式。
由于他是卫冕冠军,所以他这次又是只要下一盘棋。
等到两天之后,当李襄屏较为轻松的击败韩国老将梁宰豪,时间已经进入2004年7月了,似乎进入半年总结时间。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