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一直在征战,但每次都集中兵力,主攻一个方向,其他地方的种田进度始终没有落下。
这也是张华取胜的关键。
“一定是神仙大人施法,救我们于水火。”
“拜谢神仙大人!”
村民们不免将到来的年轻士子与官府发放赈灾粮、种子联系在一起,还因为是神仙显灵。
“非也。这是你们遇到明君了。”
年轻士子不敢将这样的功劳揽到自己的身上。
与此同时,年轻士子内心对新来的诸侯产生了兴趣。
新来的诸侯在占领这一片土地后,没有第一时间想着搜刮,而是开仓赈灾,发放种子,仅仅这一点,就超过了多数诸侯。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地招摇撞骗,聚众闹事?”
到来宣旨的骑兵头目,看到村民们狂热地跪拜一个年轻士子,不免皱眉。
这个世界,集结了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游方术士、江湖骗子,到处都有人打着神仙的旗号,聚众造反。
张角、唐赛儿等农民起义军首领,都是打着神仙的名义起兵。
陈胜、吴广比较干脆,直接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即便如此,陈胜、吴广也要使用篝火狐鸣等伎俩,诓骗人心。
古代的文盲率极高,迷信流行,只要有人施展“仙术”,就会有一群人深信不疑。
三国孙策之所以要杀掉于吉,就是因为于吉在江东有众多信徒,不利于统治。后来东晋时,江东爆发了孙恩五斗米道起义,足以证明孙策的长远眼光。
因此骑兵头目见到有人聚众,被村民当做是活神仙,第一反应是此子不可留,必须捉起来杀头。
“妖言惑众,将其拿下!”
骑兵头目挥手,一队骑兵上前,捉拿这个年轻士子。
“各位军爷,这位真的是活神仙啊!”
“冒犯神仙,你们将大难临头!”
“不只是你们,恐怕我们的村庄也要遭难!”
村民们见官府派出的骑兵想要抓拿出现在村子里的神仙,不由急了眼,拼命阻止这些骑兵。
谁知道冒犯神仙会是什么下场?
骑兵头目神情更是凝重。
这群村民对年轻士子是神仙这一件事深信不疑,让他也产生了动摇:“你可会什么仙术?”
年轻士人作揖:“在下只是一个读书人,并非神仙。”
“读书人……”
骑兵头目听说对方是士人,态度缓和了那么一些。
“既然是读书人,可有姓名?”
“汉末荆州襄阳人氏,马良。”
“马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骑兵头目显然也读过书,听说对方名为马良,还是汉末三国的荆州襄阳人氏,立即联想到当时荆州世家马家的贤才马良!
此人也是马谡的兄长。
马良摇头:“乡人抬举罢了,实际上,在下才能有限,未能闯出什么名堂,实在是惭愧。”
“三国马良?!”
“原来不是神仙,不,也算是半个神仙了!”
“没想到我们村子竟然会出现如此良人,实属我们村子之幸。”
村民们知道马良的来历之后,虽然遗憾不是神仙下凡,但这毕竟是三国时期的名人啊。
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见不到这种级别的人物。
“还请先生随在下去上党城一躺。”
骑兵头目发掘马良这种隐藏人才,决定举荐马良,这样一来,骑兵头目也可以立功。
“正好,我也想面见大将军。”
马良因为张华设法赈灾,心生好感,也愿意跟着这队骑兵,前去上党城。
……
上党城,张华频繁下达命令。
首先是统一政令。
十八镇诸侯的领地,之前的政策各不相同,甚至有十八种不同的税率,张华设立的滁州刺史部,需要统一各镇的政令,统一税赋,重新任命官吏。
其次,长平大战导致大范围的饥荒和瘟疫,受到波及的人口有百万之巨。
除了要赈灾以外,还要掩埋战死者的尸首,封锁瘟疫流行的村镇。
然后,张华还在滁州招募最骁勇善战的士兵,为高顺重组陷阵营。
高顺的陷阵营是九阶步兵,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只有最精壮的士兵,才有资格成为陷阵营的一员。
如果重组陷阵营,将来陷阵营会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战力。
陷阵营成型的时间也漫长,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重建。
“大梁城已经被洪水浸泡三个月,随时可能崩塌,看来,可以移兵攻略中原了。”
张华在平定此地之后,目光转移到中原的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始终是一个强敌,也是中原诸侯之一。
张华想要攻略中原,必须击败努尔哈赤。
“明公在离开上党城之前,还有一人,明公需要见之,以笼络人心。”
信陵君在张华准备移兵中原时,劝阻张华。
“何人?”
“儒家子夏。”
“子夏……”
张华知道此人是“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魏文侯、李悝和吴起都曾奉其为师。
儒家的影响力,也因此扩大。
既然是孔子的高徒,那么确实如信陵君所说的那样,有必要去见一下子夏。
儒家毕竟是诸子百家之中,影响力最大的流派,人数众多。
“子夏在何地?”
“就在上党城内。”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吴起的踪迹
“禽滑厘在长安城?他虽然投入墨门,但曾经也是我的弟子。如今他能够开山立派,也是一件幸事。如有机会,我会去长安,见他一面。”
张华在上党城见到了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
孔子死后,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
据说,李悝、吴起、禽滑厘等人都曾经为子夏的弟子。
当时魏国是霸主,子夏被魏文侯推崇,魏文侯借此笼络人心。
李悝、吴起作为魏国臣子,自然投其所好,也拜子夏为师。
信陵君推荐张华前来拜访子夏,也有提醒张华笼络人心的重要性。
子夏在这片地方招收了不少弟子,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张华执掌几十万兵马,还不至于需要拜子夏为师,只是前来拉拢子夏,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诸子百家中,子夏也算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了。
提及禽滑厘,子夏有几分唏嘘。
禽滑厘成为了墨子首徒,与儒家分庭抗礼,物是人非。
不过子夏认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因此也不觉得禽滑厘投靠墨门是什么大事。
“先生是否愿意出仕,为我效力?”
张华有意招揽子夏。
这可是儒家大能。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只愿授业教徒,不愿出仕。除了授业解惑,我也没有其他才能。”
子夏没有同意出仕。
有些人可以当老师,但不见得可以治理内政。
理论与实践有不小的差距。
“真是遗憾。”
张华看出子夏的决然,再加上子夏也没有在魏国出仕,也不强求。
张华打量这位儒家学者,子夏身材魁梧,倒不是众人印象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书生的形象。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孔武有力”一词的由来。
儒家提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包含了射箭和驾驭马车等战场上的技术。
因此,张华怀疑子夏上战场的话,也能亲自手刃几个敌人。
张华又与子夏讨论一番,讨教一下先秦时候的儒家哲学。
先秦儒学还比较纯粹,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的发展,内容就有很大的改变了,并且目的变成了维护统治。
张华没有完全尊崇一家之言,拜访子夏,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礼贤下士,向儒家士子表明自己敬重儒家,目的已经达到。
“我会令人在夏城为先生修建一间书院,由先生担任教谕。”
张华有意将子夏迁至夏城,向世人表明自己爱才,同时将诸子百家控制在长安、夏城两座城池。
百家争鸣,官府还是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天色已晚,我且告辞。”
张华不容子夏拒绝,将此事定下。
张华离开子夏的府邸,负责保护张华的薛仁贵说道:“主公,刚才在屋内的屏风后面,还藏有一人。末将担心是刺客,所以一直在暗中防备那人。但此人从未出手。”
张华不以为然:“或许是子夏的内人或者弟子,因为我突然前来拜访,躲闪不及,因此才躲在屏风后面避嫌。”
张华与子夏谈论的是学术问题,走个过场而已,而不是用兵和内政,因此即使躲藏在屏风后面的人听到张华与子夏的谈话,张华也不认为会有什么危害。
“信陵君,防守滁州之事,就全权委托给你了。”
张华对信陵君信任有加,令信陵君担任滁州守将。
信陵君的能力很强,先是窃符救赵,后来又合纵伐秦,足以独当一面。
张华特许信陵君招收门客,与乐羊带着魏武卒镇守滁州。
“我会尽力守住此城。如果十万敌军来攻,则为明公吞之,如果百万敌军来攻,则带领百姓,南下河内,逃离此地。”
“……”
信陵君倒是实诚,没有夸下海口,可以挡住百万大军,而是有一说一,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