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黑夜将至 (温言对酒)



到他这个层次,自身的财产恐怕已经失去意义,所以,到时所获利益也肯定是反馈给猎人们和其他需要的人。

有这样一位愿为手下人考虑的领导,裴青弦倍感幸运。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才侄子

“另外还有一点我必须申明,远救会近期没有做过任何战争动员或相关宣传,所有决定赶赴尚海参加战斗的猎尸人都是自愿出战,这不是受到煽动后热血上头的冲动决定,而是他们对自己人生和职业的选择。”杨小千瞅着刘中千,似笑非笑地说道,“说了这么多,你怎么看呢,小刘?”

“如果您是真心实意询问我的看法,那我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刘中千没有立刻表态。

“好的。”杨小千示意裴青弦坐下,而后好整以暇地打量着刘中千带有一丝纠结的神情,一边欣赏刘中千思考这种关乎人命与人生相交错的复杂问题,一边猜测着刘中千会不会向自己道歉,如果会,又会以什么方式向自己道歉。

另一边裴青弦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刘中千,他听到杨会长刚才称呼这个小男孩为“小刘”,这个姓氏让他浮想联翩。

几分钟后,刘中千开口了:“杨会长,我个人认为建立猎人公会这个提议值得一试,但这件事很复杂,我没有拍板的资格,最终决定权在刘局手里。”

“嗯。”杨小千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很抱歉,杨会长,我得乘专机回零一基地,着手准备蒙古国难民接收事宜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蒙古国也就是外蒙古,与墨西哥一样是第二次魔潮降临时的重灾区,好在外蒙古虽与华夏接壤,但其人口总数大约只有三百万人,魔潮降临后逃难的难民不会对华夏边境造成太大冲击。

在难民接收问题上,华夏的态度一直较为坚定,以外交语言阐述即为“华夏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解决难民问题,并且事实证明,长期以来,华夏正府一直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在联合国框架下,为难民接收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过去是这样,以后还会是这样。”

换成直白的说法就是:只出钱,不收人,不管欧美国家施加多少舆论压力,拒不开放难民接收渠道。

对此杨小千极力赞成,华夏自身贫困地区和人口问题都尚未解决,凭什么接收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的难民,为美联邦领导的盟国擦屁股?破财消灾,可以接受,但要大量接收难民,把本国国土变成人道主义的垃圾桶,绝不可能。

不过现在情况又有一些变化,首先,难民来源地有所不同,外蒙古人民所信仰的宗教主要是藏传佛教与萨满教,基本不会因宗教差异而带来高度危害的可能。其次,自民国时期外蒙古脱离华夏独立建国已有九十年,如今终于有了收复疆域的机会,既然有收复国土的意向,那么能够名正言顺当然更好。

须知难民不是移民,移民多指那些因种种原因——主要为工作目的——而进入其他国家的人群,通常会长时间定居,而难民则是因战乱或灾害被迫逃离的人群,等到祖国恢复平定,难民便不应当继续留在接收国,而应该重新启程回归故土。

到时华夏军队“护送”着在华期间逐渐被同化的外蒙古难民重回故乡,也算是师出有名,等到外蒙古重新回归祖国的拥抱,华夏为外蒙古提供支持,外蒙古为华夏充当前哨,大家又是水乳交融的一家人,岂不美哉。

所以外蒙古这三百万难民是有必要接收的,但是要接收三百万难民可不容易,怎么接收,安置在什么地方,怎么安置,都是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接收并妥善处置三百万难民的难度,并不比撤离尚海两千四百万民众要低。

原因有很多,首先,难民来自其他国家,本身与华夏其实并没有太多关联,正府不用奢望难民们能像尚海民众一样投奔亲戚自行解决生活问题,甚至不能指望他们会安分老实地接收安排,配合正府工作。

其次,难民与华夏国民在文化、风俗、人情和法律上都存在着许多差异,这种差异必定会导致矛盾的产生,要解决这种矛盾相当困难,只有想办法同化双方的观念,才能找到和平共处的良好模式。

否则,很可能会像那些大量接收难民的西方国家一样,将自己的国民置入危险之中,把本国国土搞得乌烟瘴气。

最后,华夏正府并没有多少接收难民的经验,抛开香港接收越南难民一事不提,算下来总共就这么几次:上世纪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接收过一批从印尼逃难的华侨和红色高棉执政时期的柬埔寨难民,后安置在光西与海楠;俄联邦前身苏联邦入侵阿富汗时开放中阿边境暂时接收了一批难民,最后滞留数目不过万余,全都留在新江归化华夏;八十至九十年代,联合国难民署一再争取,欧美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华夏外接收两万多位缅甸穆教难民和斯里兰卡泰米尔族难民;二十世纪末,北寒国大规模饥荒,数十万难民越境逃亡,并滞留隐藏在吉临的北寒族聚集区,华夏正府采取了容忍默许政策,地方正府则鼓励北寒难民以通婚方式获取华夏国籍。

这几次接收的难民总数大致在五十万左右,而且还是分批次接收,与一次性接收蒙古国三百万难民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难民接收一事也需要零一基地参与,合情合理,毕竟这种时候错不得。

见刘中千找这个借口开溜,杨小千也不留他,点头道:“好,接受难民兹事体大,你去忙吧,我就不送你了。”

刘中千起身前面露犹豫,似乎在考虑自己是否应该道歉。

想了想,刘中千一声不吭地站起身,轻轻推开座椅,弯腰把掉在地上的那颗糖果捡了起来,当着杨小千的面,慢条斯理地撕开包装纸,把糖果放进了嘴里,用力咬牙。

嘎嘣一声响,刘中千咂着小嘴转身往门外走去。

杨小千一动不动地坐着,等到刘中千出了门,才掏出烟盒,给裴青弦扔去一根烟,再给自己点上一根烟,自言自语道:“我这便宜侄子,真是个天才。”


------------

第四百三十章 猎人角(上)

“您知道,很多网民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专门的兴趣论坛,方便有着相同爱好或者工作的同好在论坛里交流,这样一来天南地北的同行或者同好都能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其他人。”

裴青弦作为第二批加入远救会的老人,深知杨会长脾性,开大会的时候打打官腔倒也无妨,但单独汇报的时候务必要讲人话,最好是能找到容易理解的比喻或者例子,千万不要在报告内容里塞满让人头大的术语。

领导做到杨会长这份上真是不容易,裴青弦心想,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务,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谁要是不识趣把报告内容搞得复杂费脑,让杨会长少年脱发,那可真是罪无可恕——这还真不是开玩笑,压力大了就容易脱发,裴青弦听说专供杨会长使用的洗发水已经从去屑洗发水换成了防脱洗发水。

“嗯,是人都有表达的需求,尤其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人人都在压力之下倾向于将自己的表现欲通过某种渠道发泄,于是寻求听众看客、知音知己的论坛贴吧也就应运而生,你有什么好想法?想建立一个猎人公会专用的论坛?”

杨小千点了点头,示意裴青弦继续说。杨小千对网络论坛的了解并不少,高中毕业以前他也曾是一个解谜论坛的资深潜水员。

“呃,我也觉得应该建立一个便于大家交流经验的论坛,不过既然是要把公会当成产业来做,那我更看重其中的商业用途。您看,现在很多论坛都做成了行业聚集地,据我所知,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论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旧时代的商会相似。”

“以前在远江咱们没有条件,基本只能靠无线电进行通讯,所以公会的信息处理能力一直无法提升,既然现在有条件了,那我认为不光可以搞论坛,还可以搞点其他的高科技、新技术。”

“比如?”杨小千问。

“您看,在远江时您桌上的文件每天都堆成山,现在用平板电脑办公,特秘组把文件分类整理好了直接传到您电脑里,不管走到哪里您都能批阅文件,您做的批注也能同步传输到特秘组的电脑里,还不会有遗失风险,比以前方便的多,对吧?”裴青弦说着,从上衣内侧口袋里掏出一部智能手机,把屏幕对向杨小千。

“您看,这就是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里面装了一些应用软件,也就是我们说的APP,您看这一款APP,叫做‘英语角’,我侄女就用这个APP学英语,很多英语学习爱好者在这个移动端论坛上分享经验,组织聚会,还有不少人会到这个软件上聘请家教。”

裴青弦大致演示了一下用法,随后正色道,“就这么一个小玩意儿,给许多学生省了许多麻烦,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要是把这个英语角变成猎人角,让每个持有智能手机的猎人在经过资格认证后都能使用猎人角APP,不光能在APP上查询任务接收信息,还能把APP当成网店用,在上面订购装备、申请支援或者后勤补充等等,这能省下咱们多少力气啊?成本门槛降下去了,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抬头就撞上天花板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