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听闻钟御率着他的大军北上,人数更是足有50万众,而自己这边的汉朝却只有区区20万人,还要分摊在广大的防御线上,只能抽调出他区区的十万人来应对御国的进攻。
可以说是败局已定,打了他差不多两年的战,汉朝府库钱粮早就耗尽,拖欠将官粮饷无数。
而各地的郡县人心浮动,无数地方官员想着献出自己的辖地,好让南方那个皇帝封给自己一个国家,再不济,也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官位,可以说是兵无战心,官无战意,又哪里有人想着负隅顽抗呢?
果不其然,当汉朝接到钟御北上消息之时,钟御的兵锋已经临近了颍川郡。一路除了派出五千骑兵,沿途接收城池之外,数十万大军就缓缓跟上。
可以说那些骑兵将大御的国旗往郡县城门前一立,早就渴望王师到来已久的地方官员与世族,立马就组织人杀死那些还想着为大汉朝尽忠的人。
打开城门,向着前来进攻的将领,哭诉着大汉朝廷的无道与暴虐,以及自己表面上赢了,实际上暗暗等待机会,渴望南方的御国前来征伐无道,迎接王师的入城啊!
而早就在出征前,就得到钟御早早吩咐与提醒的将领,也是一番微笑,用着和蔼的语气与那些官员士族,好好的交谈了一番。
安抚了他们有些忐忑的心情,并用十分肯定的语气拍着胸脯对他们承诺道,他们的功劳,自己一定记在心上。
等到战争结束之后,程给他们的大王钟御,定会给他们一份封赏,好不负他们这次临阵倒戈,迎接王师之功。
并且还用十分隐晦的语气暗示,提了一下南方扬交两州官员士族的待遇,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会食言。毕竟之前已经有了无数的例子可以为御国,这一方的信用作证。
果然,得了那个将军这一方的承诺,本来内心中还有一些忐忑的官员士族,立马安定了下来。
脸上不由浮现出了更加洋溢与真诚的笑容,邀请将军一起参加城里的宴会,不过那个将军十分礼貌委婉的辞谢了。
转而向他们告辞,说是军令在身,要继续前去下一个城池接收,只留下的区区他几十人象征性的驻守在城中,以表示对他们的信任。
那些士族也没有什么芥蒂,城中只有区区几十名御国的军队,如果御国真的想对自己做些什么,这区区几十人能够干出什么花样来呢?
掌握了全城力量的自己,可以十分轻易地消灭这些力量,再次夺回城池的主动权,当然他们也不会做这么愚蠢的决定。
在如今御国明显的大势所向,一路行来,沿途郡县纷纷改旗易帜,开城投降。可谓是古时的任何国家,也没有这样的受人欢迎。
就算是分封八百诸侯的周王室,不也是用了他十几年时间,遭遇了无数商王朝的抵抗,才成功统一了天下。哪里比得上现在如此轻易的,就攻上了中原腹地的御国。
所以他们理智地选择了臣服与投降,并十分诚恳的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并且表示自己明白军情紧急,兵贵神速的道理,让将军完全不用在意,放心的钱去下一个城池接收。
并且还附上了自己一封信,让将军带给那些城池与自己相熟的官员与世族,好给那个将军提供一些帮助。
可以说这一套服务是极为的妥帖与周到,娴熟的不得了,显然是经过排练的!
不愧是为了利益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做出任何为世人所不齿之事的士族,足够无耻与翻脸无情。
自己效忠了他数百年的王朝说抛弃就抛弃,说背叛就背叛,还主动投降做带路党。
第93章战略
这一次的北伐,钟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包围洛阳的各个方向,从南阳,长安,河内,荥阳四郡一起进攻。
利用自己那雄厚的兵力,再加上各郡投降士卒的支持,一起来分摊那些汉朝本就不多的士兵。
使得这四个方向,各个地方的守军人数只有他两三万人,不能形成人数众多的防御圈。
再加上自己鼓动那些守军的内乱,可以说攻破这些防御,是十分轻而易举的。
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军攻破了防御之后,包围洛阳城,最好能够迫降汉灵帝。
让得这个整个大汉朝的精神领袖,政治领袖,军事领袖,在众多还想要为他负隅顽抗的臣子,心中心中失去为之奋斗的目标后,抵抗意志彻底的崩塌。
再用灵帝名义上汉朝最高领袖的大义,命令那些各地诸侯郡守,无条件的放下抵抗投靠自己。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自己为灵帝准备了一个郡七个县的地盘作为封国,并且为汉朝刘氏各地有声望的长者,准备了他25个县,用来收买与分散他们。
以安定各地,害怕自己清洗整个汉朝宗室的刘氏族人之心,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
免得他们吃饱了撑着,跑到各处别有用心的地方诸侯手中,充当旗帜,用来号召各地的百姓反抗自己,给自己平添不少麻烦。
而各地的世家大族,自己也定下了一个规定,各个州让他们的地方豪族世家,推举出一个实力最为雄厚的士族,接受自己一个郡四个县的封赏,其他的士家就只有一个县。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来了,一个州里面肯定有几个实力最为接近的大家族,一起来掌管整个州世家的秩序。
而每各州一个郡四个县的封赏,只有一个家族能够得到,但想分得这杯羹的世家,却有他好多个。
由谁来接,由谁来代表整个州的士族来接受这个封赏任命,这可不是可以轻易让出去的,这是大义。一旦让出去,那个得到一个郡的世家,就可以凭借这个大义来号令整个州的士族。
那么本来实力相差不大的几个世家,就会慢慢的拉开差距,彻底的与那个得到利益的家族,变成两个不同的阶级,从此在那个家族的阴影下存活。
所以就算这个州里面的所有士卒都知道这是一个计策,赤裸裸的分化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关系到自己家族以后命运的利益在前,又哪里能够忍得住,不去吃下这个诱人的诱饵呢!
所以这是阳谋,摆在面前,你愿不愿意都得吃下去?接受他的摆布,从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钟御效力。
而就算是这个州里面有些士族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想要起兵造反。但已经得到了利益的大部分士族,都会联合起来,一起平定这个想要破坏他们既得利益的捣乱者。
这种釜底抽薪的计策,古今各种想要统一天下的诸侯,帝王难道不知道吗?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敢用出来,他们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周天子,任由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摆布。
所以他们明知道这样可以让自己统一天下的步伐更加快速,但还是选择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而中国第二个类似于周天子分封制的王朝,唐朝就很清晰的证明了,这种分封制的弊端。
安史之乱后,各地的藩镇诸侯就如同周天子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名义上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实际上却是割地自守。
只是缺少了一个名义上的国家称号,实际上与一个国家没什么区别,官员税收全部都是自己定,连律法也是与大唐不同,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所以这种情况持续到他100多年之后,已经彻底破败的大唐王朝,就被这些诸侯如同战国末期的周天子,一样给覆灭了,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而自己的目标不在于这个小小的三国世界,那些领土的概念,对自己立志于建立天庭,统御诸天万界的目标,更是不值一提。
所以自己可以豪不顾及任何的弊端,肆意的分封这些诸侯,还可以利用自己对那些诸侯的恩惠,让他们对自己天庭的支持与敬畏更进一步。
就如同周天子利用他的分封,规范的建立符合各地诸侯利益的礼仪,使得中国数千年以来都遵从这个古老王朝的规定,并且自称为礼仪之邦。
这种明摆着放在自己面前的成功案例,自己怎么又可能够忽视呢?自己完全可以在每一个被自己征服的世界,大肆的册封各个诸侯,并让他们按时地组织大典,向自己的天庭四时祭祀。
并且形成一种没有得到自己天庭承认与册封,就建立的国家。是违背天意,没有德行与能力接受一个国家的供奉。
形成着一种大义之后,那么不管任何世界,只要在自己麾下,就必须向自己效忠,并且奉出自己的信仰,才可以得以建立与生存延续下去。
就如同古代的天子,都要每年的祭祀天地,向世人宣示自己统治这个国家的大义名分,这就是一种习惯,与道德的约束了。
而第三阶段,就是迫降洛阳城之后,派出军队去征讨那些不服从自己,还想要负隅顽抗的地方诸侯,从而一举统一整个三国世界,完成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与目标。
按照这个战略目标,钟御还是分出了四支大军,交给自己麾下的四员大将,王方,韩开,李振,赵平分别带领四支大军,从四个方向一起进攻洛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