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大玩家 (邱天27)



本来以为电脑游戏就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可这么一对比,他们看的那些电视剧,感觉起来才真的是浪费时间……

青瓷科技是怎么做到的?将游戏做得这么动人?他们心中都在想。

虽然理解了青瓷科技的游戏为什么好玩,但他们估计自己学不会,还是看电视轻松些。要是这《我的抗日》,能拍成电视剧就好了……

“唉!那个女孩子喜欢小宁,你们发现了没?”赵宁的小姑妈注意点一直很奇怪。就在别人为游戏的深度吃惊时,她却发现,游戏里的医护兵特别喜欢跟在赵宁身后。

每次赵宁中弹。血立刻就会加起来。要是那个医护兵是女孩子的话。肯定喜欢赵宁!

赵宁不好意思,赶紧否认:“不是的,我们就是普通同学。”

“还不是呢?姑妈有经验,那女生肯定对你有意思。她长得漂亮么?”小姑妈非常八卦地问。

“还行吧。”赵宁含糊道。

顿时亲戚们的注意力就被这事吸引了。比起为一款游戏吃惊。小辈的这事更重要些。

赵宁好容易应付过去。他自己不愿意谈这个。却好奇地问钢琴老师道:“姐,你见过王不负,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赵宁去过青瓷科技。但没见到王不负。他对王不负好奇透了,究竟是什么人,能做出这样游戏出来?

“他……应该是个很单纯的人吧。”钢琴老师不知道怎么说。这游戏越看,越和那个给小女孩揉手的青年对不上了。

“也是,要不是单纯的人,估计也做不出这种游戏出来。”赵宁叹服不已。只觉得这世上能有一个叫王不负的人,作为玩家来讲真是幸事。

要是能再拉上关系,每次都能提前玩上青瓷科技做的游戏……赵宁问:“姐,你认识王不负这么久,有戏没?”

“有什么戏啊,他找的那个,长有多好看你估计都不知道。我都二十七了,确实没法和十五岁的比。”钢琴老师苦闷道。

赵宁于是也闷了。他还以为表姐所说的,是青瓷科技有位很会唱歌的“老板娘”呢。表姐虽然漂亮,但和那位小狐仙似的少女一比,确实有高下之分。

赵宁在心中叹气,看来提前玩青瓷科技的游戏还是别想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等游戏发售再玩吧。但有得玩就不错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他想都不敢想,有天能玩上这样质量的国产游戏。

……

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去玩这游戏的,除了赵宁还有很多人。

从两个星期前,就有玩家购买了游戏币准备着了。到了初一早上,青瓷科技值班员工换班时,《我的抗日》第二章已经卖了超过五百万份。

更多人是睡了一觉,早上起来再去打游戏。五百万远不是极限,仍然在以极快的速度节节攀升。

毫无疑问,最终的销量绝对可以超过千万。甚至因为70后的加入,最终玩家群可能会超过《反恐精英》,也是说不定的事。

而这一切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人所熟知的游戏背景带来的。是青瓷科技帮他们圆了从童年时就做了的抗日梦。

在欧美,情况就不同了。

因为需要装盒、分销,维尔福怎么都赶不上青瓷科技的速度,只能将游戏发售的时间推迟到一月二十七日。

对于这款即将上市的游戏,欧美玩家之间的评论也越发的两极分化。爱的爱死,恨得恨死。

真有爱的要命的玩家。他们通过《狂潮》乃至《我的抗日》第一章,成为了青瓷科技的粉丝。不会抱怨青瓷科技使用“生僻”的背景,青瓷科技做什么,他们玩什么。

为了能玩得更尽兴,他们甚至会去事先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ps:今天三更,求张推荐票。\(^o^)/~

第二百七十八章两极分化的欧美玩家

这部分玩家在玩过第一章后,就去了找伪满时代的相关书籍去看。了解大背景后,再重玩一遍游戏,体验顿时高了不少。

等打过第二章的试玩,他们被新增的那么多武器勾起期待,同时也了解第二章的大概时间、空间背景,立刻就去寻找相关的资料。

在西方国家,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书籍有不少,在各地图书馆里都能找到。可这些书籍的读者很少,没什么人会去看的。可最近好像刮起了一股风潮,大量年轻人前往各地的图书馆,去借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英文书籍。

这些青瓷科技在西方的粉丝们,心理很简单,既然那中国公司不迎合他们,那么他们就去迎合那中国公司。所以会尽可能详细地去了解游戏的背景,以期能和在玩到游戏时,获得最佳的体验。

他们想要在玩新游戏之前,就弄懂游戏的相关背景。可是,中国的抗战历史太庞大了,图书馆的书籍又太杂乱。他们从头接触,各种东西搞得一团乱麻,看了前面忘了后面。

比如说长沙会战就有四次。除此之外,各种战役、会战更是看的人头都大了。要是有本书简单明了地把时间线划一划,告诉他们大概的情况,那该多好?

结果还真有。最近有一位名为张纯如的华裔女作家,要出本抗日题材相关的书,名为《四亿人的八年》。从网上看介绍,那女作家按着时间线。完整地写明了中国八年抗战的所有大事件。

这书可太好了,听书名就感觉简单易懂,正是那些玩家们所需要的。毕竟又不是做学术,了解一下游戏的前因后果,等发售时玩起来更投入,也就可以了。

《四亿人的八年》这本新书,要到游戏发售后两天才会上市。新书面世后,一般要等个几年才能从图书馆借到。既然如此,不少玩家为了提高游戏体验想看这书,赶紧预定。

在正式发售前。那女作家还会环游全美各大城市。做演讲和签售。等不及的玩家甚至会抽出时间,专门去提前买书看。

这些玩家因为游戏的惊人玩法,爱屋及乌,连带得也接受了游戏的背景。可更多的欧美玩家却没有这个意识。

迎合青瓷科技?怎么可能?作为消费者。天然就是上帝。去迎合厂商?怎么想出来的?

第一章面世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给青瓷科技写信,请求那中国公司改做欧洲战场的游戏。毕竟再怎么样,也得考虑一下这些花五十块钱买游戏的玩家意见吧?

没想到。青瓷科技无动于衷,按部就班地做出了第二章。

基本上每个发信要求做欧战游戏的玩家,都有被无视的感觉。他们忍着气,玩了试玩,或多或少总会有所不满。严重些的,甚至都想把桌子给掀了。

因为这个游戏在立项上,就是以王不负的喜好为出发点,没有为欧美市场做任何考虑。所做出来虽是大作,可个人化气息太过明显。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

试玩中那三分钟开车剧情,更是让无数玩家恨得咬牙切齿。

这简直太坑人了。那家中国公司知道美国人不见得会看这种剧情,不仅设置了不可跳过,还要时刻进行无聊的操作,才能渡过那三分钟!

对于欧美的玩家来说,用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故事作背景,已是非常坑人了。用就算了,起码得有一点包装的技巧吧?将内容循序渐进地灌输给玩家,有什么难的?通过事件,将主角的经历、队友的身份、敌人的凶残都展现出来,然后再开始正式的剧情,不行么?

简而言之,就是先把仇恨拉好,再打怪。

《远东战场》第一章做得不好,但还算勉强做到了。主角是个猎人,日军烧了主角的家,队友救下了主角,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但第二章这是什么?在第一章中那么迷茫的主角,为什么到了第二章,却东跑西跑地帮军队打了四年仗?这心理转变太大了,没有丝毫铺垫,不是逻辑混乱是什么?

此外,“yuyanling”是谁?主角为什么要听他的命令?完全可以逃跑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守住这个地方?主角打这仗能得什么好处?这些基本的故事要素都不交代,那中国公司是怎么想的?

这些问题让欧美玩家困惑莫名,但在王不负乃至所有中国玩家看来,却全是完全不需要解释的事情。

主角为什么要打仗?抗日!还要什么解释?

两方玩家由于文化、教育、环境等等因素,对于同样的题材,接受程度却天壤之别。对中国玩家来说,这游戏就是神作。可对欧美玩家来说,却是缺点和亮点同样明显的作品。

欧美的游戏玩家从小接触各种游戏,所玩游戏的数量只怕是天文数字。但他们从未见过有这么一款游戏的。上来直接告诉玩家:你的敌人是谁,你的友军是谁,你要做什么。至于要问为什么?原因你自己去查。

根本就是捏着人的嘴巴,然后往人喉咙里塞一把药片。已经到了不尊重玩家的程度了。

那中国公司用奇怪的剧情也不是第一次了。绝大多数下载去玩试玩的人,本来就不是期待能看到多吸引人的剧情,而是想要知道第二章中新增了什么玩点。

等看完了剧情,操作到迫击炮后,他们就目瞪口呆了。本来以为第二章相比第一章就算有所提高,也提高不到哪里去呢。没想到居然增加了火炮,还有那么炫目的击杀特效!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