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抗日保安团 (虎笼山人)


  几名不死心的日军士兵顺着脚印追了下去,结果还没追上多远突然踩响了地雷。轰!一颗地雷突然爆炸,当场就炸断了这个倒霉蛋一条腿。他应该感到庆幸的是,这枚地雷只是冀西兵工厂造的小号地雷。要是用德国s跳雷或者114毫米炮弹改造的大威力地雷,只怕这几个人都要完蛋。
  “八嘎!”铃木军曹脸色铁青地赶了过来,看着前面不知道延伸到哪里的道沟,气得破口大骂。可是继续追击是不可能的,就算没有触雷的危险也不能去,因为他们还有任务在身,得给大部队开路。
  刚才这种道沟就是冀中军区“人造山地”的一部分,起初的目的是为了“破路”,即破坏交通,阻碍日军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在根据地内部行动。
  开始破路的时候是拦道挖横沟,把公路挖成一节一节的,但是老百姓来往、耕作、运输均感到极为不便。而且冀中一马平川,日军的快速部队仍可绕道通过。所以后来就改为顺道挖沟,破路工程变成了筑沟工程。这就是道沟的由来。
  沟的宽度、深度、角度等都有统一规格。纵横贯通各村庄的大道沟,深达两米多,宽三米左右,大车可以通行无阻。每隔几十米,就筑圆形土丘一个,再围绕土丘筑上下道。两辆车对向而行在这里可以错开,还可以防止敌人顺道沟射击,一举两得。道路纵横变为道沟纵横,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均可以在沟内行走,不使沟上人发现。沟口连接村沿,这便利了冀中各部的行军作战、伏击、迂回和运输,而日军的汽车、坦克想要追击就不容易了。
  刚开始发动挖路的时候,很多老百姓甚至地方干部和将士们都不理解,觉得负担太大。但经过多次战斗,根据地军民们渐渐认识到了道沟的重要作用。军区政治部也提出了“多流一滴汗,少流一滴血”的口号,大家在实践中都体验到了。后来,1939年夏,冀中暴雨成灾。日军又趁机扒开了运河,企图一举淹没冀中根据地。幸亏有这些道沟分散了水量,轻减了灾害,冀中军民感到很惊奇,都认为郑胡子能掐会算。其实都是人民的智慧,习惯性地归功于领导了。
  日军后来对这个道沟非常痛恨,甚至还排在地道之上。因为地道对日军威胁不大。道沟就不一样了。好好的走在路上,指不定谁就躲在沟里打黑枪、扔手榴弹,防不胜防。而且平时下乡抢个劫什么的,也只能顺着道里走。就日本人那小矮个儿,站在两米深的沟里就跟瞎子一样,遇上什么事还得搭人梯往外爬。
  所以日军一旦占领某地,就强迫当地的老百姓把道沟填上。但是群众的智慧不可限量的,在两面政权的领导下,大伙儿白天埋上一点,晚上又偷偷挖开了。日军指挥官经常气极败坏地对老百姓说:“你们的良心大大的坏了。白天慢慢的。晚上快快的,不行的!”
  不过日军后来确实找到一条克制道沟的办法,历史上冀中在“五一大扫荡”中损失惨重就与这个有很大关系。
  说来也简单,就是修公路。不过这个公路可不一般。路基要修得高出地面一米。路边也挖沟。你原来不是深两米。宽三米吗?鬼子把沟挖得更深、更宽,进得去,爬不出来。路面也宽。可以并行三辆汽车,目的在于用公路分割根据地。把根据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八路军的机动性就丧失了。
  打起仗来的时候日军占据公路,居高临下,可以用机枪猛扫。而八路军却没有有效的还击手段。历史上冀中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就是这么牺牲的。当时八路军一个团几乎被日军全歼。
  嗯,这是后话,以后再详细解说。反正日军现在是拿这个道沟没什么办法,就算知道修高基公路也来不及。中队长广末大竹中尉闻讯后很快赶了过来,但看着这种古怪的工事也深感无力,只好换了一个分队充当尖兵,并让他们在前进时多注意观察两侧,以免再次遭到伏击。
  看着抬下去的尸体和伤员,新的尖兵小队终于老实了许多,不敢再挺胸抬头地往前跑了。一个个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像做贼似的。当然,事实上就是贼!
  轰!日军虽然加倍小心,但还是着了道。走着走着,道路两边是没事,路中间一枚s型跳雷却突然从土里蹦出来,先飞上一米多高,然后轰得一声爆炸开来。钢珠和碎片顿时四处飞溅,炸得日军士兵惨惨连连。这种地雷里面猛炸药装得很足,所以钢珠的穿透力极强,可以连继续打穿五个人的躯体。也就这么一下,半个分队的士兵不是死就是伤。离得远点儿的,没死没伤也被吓坏了。说实话,地雷造成的伤亡远远赶不上炮弹和子弹,但心理威慑却大很多,历史上很多日军就被吓出了心理疾病。
  广末中队长虽然又换了一个分队充当尖兵,可从分队长到士兵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了。日军士兵的服从性确实很好,甚至可以排在世界前列,但这种明显送死的活儿还是没人肯干。事实上,看日军的回忆录,里面有很多跟上级、长官讨价还价的场面。有些强势的士兵甚至能“压制”小队长。
  步兵不肯走,两辆豆战车就更不乐意了。再说广末大竹一个小小的中尉也不敢让豆战车去趟雷。这要是炸坏了非得勒令他剖腹不可。没办法,广末只好骑马回去找大队长要工兵排雷。可是这个先头部队没有工兵,为什么呢?因为第10师团跟正规军打惯了,对敌后这种步步惊魂的打法还不适应。
  好在第10师团有专业的工兵联队,而且这里离天津不远,坐卡车马上就到。大队长渡边松源命令第一中队和弹药小队以及半个机枪中队在原地等候,自己则亲率其余部队沿公路两边向前搜索前进。而且不敢走道沟,只敢在田间走。
  这回日军就更小心了,一个个低着头、弯着腰,两只眼睛不时四下张望,手里端着步枪,连保险都打开了,一拉枪栓就可以开火。
  一名侦察员笑道:“这才像小鬼子嘛!走,再给鬼子送点儿见面礼去!”
  埋地雷是个细致活儿,尤其是在敌人“不走寻常路”的时候。此时,就需要战士们去揣摩敌人的心理,预判敌人可能要通过的路线,然后给他们埋上一个“铁西瓜”。
  轰!运气不错,又是一个满堂红!连番遭遇打击之后,渡边大队长终于放弃了继续前进的念头,老老实实地停下来等候工兵到来。
  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工兵部队才姗姗来迟。而且来了之后,部队也只能边排雷边前进,速度就跟乌龟爬似的。三分区的神枪手们又开始发挥特长,打起了冷枪,而且专打工兵。气得渡边大佐三尸神暴跳。
  一番纠缠下来,渡边大队虽然最后终于抵达了堂二里和胜芳镇一线,却也被折腾得欲死欲仙。其它四路大军也是一样,不过日军毕竟实力雄厚,要搁在别处,两个甲等师团足以对付20万**。仅靠三分区的部队是绝难阻止的。
  一天酣战下来,三分区外围的容城、新城、固安、永清、胜芳等县城和集镇先后沦陷。敌人五路大军已成合围之势。
  筱冢义男甚至乐观的认为“此次围剿将在一个星期结束”,然而令他没想的是,仅仅过了半夜这个结论就要被推翻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连夜反击

  蠡县,第四十一集团军总指挥部作战室。滴滴,滴滴答答……十几部电台同时忙碌着,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机要电讯员们不时转身将译好的电文递给通讯参谋,再由通讯参谋分发给各作战参谋,并向郑卫国等人报告。
  “容城县大队报告,徐水日军出动,番号为第9师团步兵第6旅团,随行有骑兵和卡车。”
  “新城县大队报告,高碑店日军出动,番号为第9师团步兵第18旅团。”
  “固安县大队报告,南苑日军出动,番号为第10师团步兵第39联队,辖炮兵、骑兵各一部,以战车为先导,直扑永定河方向。”
  “安次县大队报告,廓坊日军出动,番号为第10师团步兵第40联队。据该部侦察发现敌军似有异常巨大之火炮,需要由两辆卡车才能拖动,请各部小心提防!”
  “等一下!”郑卫国突然挥手打断,问道:“命令各情报部门、侦察部门以及第三分区立即着手调查,必须判明此种火炮型号和性能。”
  一名参谋忙敬礼道:“是,总座!”然后匆匆赶去布置任务。
  程政委正在处理其它的军务,闻讯忙赶了过来,关切地问道:“怎么啦,司令员?”
  郑卫国解释说:“安次县大队侦察发现日军有一种非常巨大的火炮,需要由两辆卡车才能拖动。可能是150毫米以上的加农炮,或者200毫米以上的重榴弹炮。但我印象中日本陆军好像没样的武器。所以想弄个明白,免得等下在炮战中吃亏。”
  程政委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皱眉道:“两辆卡车拖拽?我的老天爷,这得有多重啊!”
  郑卫国想了一下,哂笑道:“或许是小鬼子的卡车太垃圾了。”
  “报告!”又一名参谋赶来,汇报道:“津西县大队报告,天津日军出动,番号为第10师团步兵第63联队。该部以坦克部队为先导,沿大清河北岸向西推进。”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