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他的想法其实与范质差不多,可他不敢随便确定,因为若是误判局势,主力大军可都在江南呢,所以他想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
  “在北方的兵力主要有两大部,太行山以西的河东军团,向拱、李继业等主持,大约三万人。太行山以东的关北军,李汉超,郭进,慕容延钊镇守,三万五千余人。”史皇帝中指弯曲指节轻敲白玉石桌面,像是说给范质听,又像是自言自语。
  最终史皇帝似乎下定了决心,“他们以为这样能吓着朕,老子是被吓大的人吗?”
  范质不说话,洗耳恭听,臣子可以提意见,但做出决断的必须是天子。
  “如果以前没有雁门关,我或许还真有些犹豫,如今雁门关在手,他们还看不清局势啊。”
  史从云决心要赌一把了,“让河东向拱加强北面雁门关一带防御,抽调五千精锐去增援关北,让慕容延钊领大军北上,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范质只是认真听着,没有插嘴。
  史皇帝明白萧思温的威胁,可惜他不会将主动权让出去,如果西北汉还在,太原、雁门关不在手中,他确实可能要妥协,那些牛羊不要就不要了。
  可如今山西在他手里,北面雁门关天险能有力据敌,太原坚城在手,西面没有后顾之忧,他怎么会向萧思温妥协?
  何况正范质所言,他也判断这次在边境集结大军施压,十有八九是萧思温等南院的自作主张,想以此施压,争取利益。
  那肯定不能惯着他们,无论如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史皇帝决不许将战略主动权交于敌手,就是冒险赌一把他也要尝试。
  .......
  史皇帝留范质在宫中吃了午饭,之后才让他离开,临走时道:“范公今年也五十九了,年纪不小了,你少吃点盐,尝不到味就尝不到吧,吃多了对你不好。”
  范质年纪不小了,刚才留他吃饭嫌花蕊做的菜味道太淡,还专门让人给他送了盐,很多老人因为味觉退化,都喜欢吃重盐,可这样会加大肾脏负担,引发高血压等诸多病症,让本就退化的身体机能不堪重负。
  范质这老头虽然气人,史皇帝却不盼着他死:“你要是走了,往后朕的棋艺就横行天下,再无敌手了,岂不寂寞。”
  老头一顿,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好一会儿才拱手:“老臣谨遵官家吩咐。”
  史皇帝点头:“你要是不舒服,下朝后自己来宫里看太医,别有事才说。”
  “谢官家。”
  “回去吧。”史皇帝摆摆手。
  ......
  冬月,南面的战事进展顺利,出兵已经两个多月,四路大军都进展顺利,各自击破地方武装,向着江宁逼近,史皇帝预计明年开春,就能合围南唐国都,逼迫李煜投降。
  只不过南方大战时候,其它问题也接踵而至,先是武德司在汴河边上抓了十几个打探火炮作坊的辽国间谍,一番拷打之后交代,之后被处死。
  随后就是李汉超回报,辽国在移动上贡的牛羊关头,在幽州城南集结军队,陈兵北境,不知道他们是想干什么。
  此时禁军中有六万在北方边境防线,十余万在江南,五千在河阳,两万多人在关中,洛阳,剩下的守备大梁。
  这种局势下,史皇帝毅然决定以硬气碰硬,将太行山以西的精锐调到幽州以南的三关来,令慕容延钊领军主动北上,看看辽国到底想干什么,感动不敢动。他们是真硬气,还是纸老虎。
  史皇帝和范质的判断一致,辽国这时就是纸老虎,他们集结军队是知道南方的战事,想借机讨价还价,谈条件。
  可史皇帝不打算和纸老虎谈条件,他准备让关北的大军去和萧思温谈判。


第477章 、南院盘算
  “陛下,我国主侍奉天子向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没有任何僭越之处,我国主侍奉陛下犹子侍父,恭恭敬敬勤勉尽心,没有半点过失........”
  朝堂上,史从云听着江南来的求和使者说得肉麻,心想还什么子侍父,那李煜比我还大三岁呢,怎么当自己的儿子。
  南唐这次匆匆派来求和的使者有两个,一个是江南大臣,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徐铉。
  吏部尚书只是个加官,实际职权在判吏部事的差遣手中,不过相较于他的官职,这个人在文化圈里更加出名,是江南大名鼎鼎的才子。
  不过史皇帝对他的才学并无兴趣。
  另一个是姓周的道士,听说他能言善辩,和李煜关系很好,是他经常谈经论道的好友。
  而李煜其人也喜欢谈经论道,据说对佛道经典都有研究,所以这道士还被封了高官,在江南号称一张嘴能说尽天下,没有人你能与他辩乱的人。
  不过到了大梁,面对皇宫中武装到牙齿,人高马大,杀气腾腾的的东西班禁军,他那张嘴似乎也水土不服,说不出话来,只会一个劲的给天子介绍李煜的亲笔书信。
  在那些书信中,李煜再三表示,只要秦军停止进攻,给江南一条活路,他愿意立即退位,去深山出家,不再理会政事。
  史皇帝差点被他这说法逗笑,不愧王侯将相家的儿子,他以为自己身份值几个钱,他们李家自称唐朝皇室后人,他不会以为自己在乎的是他那身份吧,还以自己退位为条件。
  史皇帝摇头,他果然没法理解李煜的思维。
  而那边徐铉还在努力,说着李煜的好,他倒是担得起江南大才子的名号,面对史皇帝,面对面色不善的大臣和大殿两侧禁军刀斧手,丝毫没有怯场,最终用一句话总结:“国主恭瑾慎明,兢兢业业,侍陛下如父子,陛下师出无名,祈求退兵,保江南一方安宁。
  上朝有命,陛下只需一直诏书,江南君臣定会竭尽全力遵从陛下旨意。”
  史皇帝看着他的狡辩,心里没多少波澜,其实刘仁赡大军和吴越王大军合围江阴军之前,李煜就写了书信给吴越王,阐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吴越不要出兵帮助秦国。
  不过吴越王转手就将书信呈送王审琦,之后又到了史皇帝的案头,即便没有那份信,对于江南的说辞他也不会听的,李煜始终不明白,这不是什么名利的事情,也并非什么君臣父子的礼仪教条,更无法套用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法理。
  灭南唐是秦国国策,是天下大势,他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要么像吴越那样乖乖臣服,要么像北汉那样下定决心拼死抵抗,史皇帝还会高看他一眼,现在四路大军逼近金陵他还举棋不定,只能说难怪有人将他与宋徽宗相提并论了。
  史皇帝垂下目光看徐铉一眼,想也不想道,“你既然说李煜是朕的儿子,那朕叫儿子来京城团聚他怎么不来,这不是不孝子吗。
  你们要朕退兵也可以,回去告诉李煜,他来大梁和朕父子团聚,我马上收兵。”
  一句话,顿时让徐铉哑口无言,周围大臣不少都掩嘴笑起来,还有些神色古怪。
  哪怕徐铉再能言善辩,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只能跪下无言祈求,久久不肯起身。
  史皇帝没有为难他,只道:“你起来吧,这件事你跪多久也不能解决问题,此非你之过,你也算饱读诗书又有胆识的人,会预见不到这一天吗。”
  徐铉无言,还是不起身。
  史从云见此,直接道,“你作为一个臣子已经算尽职尽责了,也不属当年蔺相如,不同的是蔺相如背后的赵国本就是和秦国一样强大的国家,所以他才能据理力争,敢要挟秦王,因为秦国不敢轻易招惹赵国。
  你身后的唐国却孱弱可欺,所以臣子的荣辱是国君给的,国君的荣辱是国家的实力决定,你们国家的实力摆在那,很多事并非你一人可为,也不是你一张嘴几句话可以改变的,你算尽力了,回去吧,告诉李煜,如今天下一家,大势所趋,他如果识时务还能善终,蜀国,北汉,南平,武平的国主在大梁都过得很好。”
  徐铉这次起身了,眼里居然老泪纵横,再拜之后道:“陛下是明君圣主,老臣这就回江南去了。”
  随后也不耽搁,带着一直处在懵逼状态,瑟瑟发抖的道士离开了。
  这次出使求和,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史皇帝也下令,年关将近,各地要给打仗中的四路大军保障充足的补给,补充肉蛋之类的的东西。
  随后他们的目光又回到了北方,下令将原本驻守河阳的四个炮兵营补充到关北去,给慕容延钊调用。
  这样一来,关北的禁军便到了四万五千人左右,慕容延钊率两王大军北上回应辽国挑选,还可以同时带上十个炮兵营,保证至少有二三百门野战炮,万一出意外也应付得过来。
  .......
  耶律斜轸,高勋等骑马穿过大营的泥泞道路,人马踩踏之后,又迎来一场小雪,使得大营中的刀路泥泞不堪。
  高了一会儿,人高马大的耶律斜轸骑马过来,“留守,高枢密,各部军已经集结完毕,一共两万一千多人南院的禁军还是早部署在东北面,保护贵人。”
  说到贵人,三人心照不宣,如今朝中局势并不明朗,贵人的身份摆在那,需要精兵保护。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