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你们有具体的方案吗?”史皇问。
  司超和赵匡胤似乎早有准备,异口同声道:“有!”
  随后连向他说起他们的周密安排,人手如何布置,如何换班,预备人员的准备等等,把五万人的辅兵军团安排得明明白白。
  听到这些,史皇帝才有些放心下来,司超不愧是跟他南征北战的老将,而赵匡胤也确实有本事,是打过很多战的老将,不少事情上都非常有条理和经验。
  随后,史皇帝又和他们谈论了许久,说了很多需要重点注意的事情,如何吴越的军队如何配合,补给基地的位置如何安排,船只调度的方式等。
  期间并非史皇帝说,其他两人听,而是各抒己见,因为两人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说的有些史从云自己还不一定想得到。
  一直到晚上,史从云才带着周宪去早给他们准备好的阁楼中休息,而众多禁军士兵也被当地官员安顿好了。
  第二天一早,史从云召见了昨天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的地方官员,表扬了他们在安置禁军方面的表现,效率很高,事情办得利索。
  昨天还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官员们一下如从冰窟中捞起来,纷纷抹去额头冷汗谢恩。
  史皇帝趁机也开口,语气温和很多,劝诫他们要节俭勤勉,让后便让他们退下,各司其职。
  吃过午饭之后,史从云便在司超和赵匡胤带领下,领着一队禁军,去看了剩余部分的船只。
  在扬州筹备和建造船只的事已经持续一年多,如今实际看到,史皇帝才放心下来,打仗后勤是重中之重,先要至少养得活士兵,才能指望别人去拼命杀敌。
  随后又在司超带领下,去看了后勤物资储备的官仓情况。
  这个年代,行军打仗基本是没有肉的,主食是将米蒸熟晒干,然后又蒸熟晒干,反复数次操作之后晾晒成,吃的时候用水泡一下就可以直接实用。
  或是将麦面,豆子等碾碎成粉末制成的饼,不过样要经过反复蒸熟之后在晾干的操作,使得粮食不容易变质,吃的时候就水就能吃。
  至于味道,如果不是饿得饥肠辘辘,那基本吃不出什么味道来。
  不过战场上,以现在的后勤水平,能吃饱是最重要的,其它则无力保证,只能看着办。
  亲眼看了仓库中大量的粮草之后,史皇帝终于放心了。
  扬州,作为东面战线的主要补给基地,在史皇帝的判断中,已经完全具备了补给十万大军的能力。
  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他陪着周宪游玩了扬州周边的山水,完全做出一副来游山玩水的姿态。
  几天后,南唐那边也派来使者,来拜见天子。
  毕竟他下扬州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天下皆知。
  史皇帝接见了南唐来使,来的人是老熟人冯延鲁。
  冯延鲁似乎很有心机,到了扬州之后一神色不定,到处观察,见到天子之后呈送礼物和李煜的慰问书信,又接连说了一些官方话,而且还有套话的意思。
  不过对付冯延鲁这样警觉聪明的人,他自有办法。
  史皇帝接下来几天继续游山玩水,不过每次除了扬州的官员,还把冯延鲁带上,一刻也不让他在扬州城里待着。
  冯延鲁年纪大了,连续几天奔波下来,感觉老命都要交代在那了,连连告饶,不过史皇帝就是不管,就是热情好客的拉着他去。
  没过两天,老头就连忙辞行回江南去了。
  轻而易举打发了冯延鲁,史皇帝也差不多准备回去了,既然万事俱备,他最后担心的事也放下了,那很多事就可以开始运作了!


第459章 、人事
  赵匡胤系好鞋带,把自己最仪铠让手下帮忙穿戴好。
  服侍的下人有些毛手毛脚,赵匡胤有些不高兴,官家正在等着他呢!
  连穿好漂亮的铠甲之后,匆匆出门上马,穿过北面巷子,今日官家要去曲江庙,他必须跟着去,原本官家倒没让他去,不过他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他已经四十多了,如今却只不过一个小小军需官员。
  而且他们赵家日子也不好过,父亲早在十多年前的后周显得三年去世,追赠太尉、武清军节度使。
  那时风光无两,如今时过境迁,早没什么人记得。
  他的弟弟原本在开封府尹当差,但因多次和朋友喝得大醉,没有按时上直而被削官,之后他没办法托人找了个门吏让他去做。
  如今整个赵家,可谓十分落寞,也不似当初风光,门可罗雀,所有的开销大头,全由他来担着。
  想到这些,赵匡胤不由懊恼不已,他想起十年前,那时官家要去平荆湖时,曾亲自向他提出邀请,可他拒绝了.......
  他听从了弟弟的建议,随张永德去了河北,自那次拒绝之后,便是一步踏错,再无反悔的余地。
  之后官家连战连胜,威望日隆,那时他便有隐隐约约的不安,因为经过十余年征战,军中大将,七八成都史家部下或扈从,那时他就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选错了。
  其实到了那一步,他已经有种感觉,即便是仙君郭荣,如果不靠着史从云也难以约束大军,那时起他就已经觉得自己选错了。
  最令他害怕的是,那一次北上之后,他在官家心里,无疑就成了张永德死党,为了张永德拒绝了好意。
  之后,事情果然向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了,掌控朝局之后,张永德作为前朝皇亲被削职,闲赋在家。
  而李重进也传言他在太后面前痛哭流涕,向当初还是秦王的官家求饶,并自愿交出所有兵权,获得家人保全,后来也闲赋在家。
  他则因为被认为是张永德亲信,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他也想表忠心,却没有机会。
  几次他甚至感觉到官家有启用他的意思,又迟疑不定。
  赵匡胤自己也有苦说不出,只恨当初自己愚昧,又听了弟弟赵匡义的话,一步踏错再难回头,如果他当初接受官家的邀请,一起去平荆楚该有多好!
  自几年前起,他对自家的兄弟也没那么亲热了,原本赵匡义虽是他弟弟,却比他小足足十二岁,很多时候他都是把弟弟当成儿子来照顾和疼爱的。
  只是慢慢他也发觉,他那弟弟很多事上并不靠谱,而且有些.......好脸面,爱摆谱,高不成低不就,顺心的事还好,稍遇挫折根本耐心不下来。
  以至许多事他都搞砸了.....
  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就不该听信弟弟的话,不过如今后悔已经来不及,四十多岁的他,好不容易又有了一次机会。
  官家让他作为扬州转运使,在接下来的战争期间负责东路大军全部后勤补给,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赵匡胤十分珍视,心想无论如何也要做好,要给官家留下好映象。
  正这么想着,他很快就到了圣驾所居的城北,和禁军打过招呼之后,对方去通报,随后很快便有天子的回话,让他进去。
  赵匡胤心中微喜,连打马进去了。
  .......
  原本,这也是史从云在扬州待的最后两天,陪周宪两天之后,他便要回去了。
  打发走了冯延鲁,赵匡胤的热情又令他有些不适,老赵每天都穿着整齐的仪铠过来,跟随护卫他的车队,虽然他那张大黑脸多少有些影响阵容,不过也不好拒绝他的忠心耿耿。
  史从云大致明白他的诉求,老赵急需表忠心,急需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这也是他启用赵匡胤,作为扬州转运使的运用,因为在这种急于证明自己的状态下,相信赵匡胤会把事情做的最好。
  而赵匡胤也非碌碌之辈,无论是高平之战,还是淮南之战,他的军功都是数一数二的,是能征惯战,知道边事的大将。
  只不过史从云心里一直有芥蒂罢了,虽然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没有发生,发生的是他的陈桥兵变。
  实话实说,如今的赵匡胤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威胁到他的资本,可在心底,史从云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他启用了,但没作为领兵大将,而是让他担任转运使。
  .......
  下午,在众人簇拥下,史皇帝和周宪游历了扬州城北的山光水色。
  下午回来的时候,史皇帝最后把赵匡胤和司超叫来,并准备把司超调回京城听用,下定决心把扬州及周边的军事交给赵匡义。
  “赵将军,你是沙场宿将,军事要事朕早想委托给你,只是当年你有急事,如今我想再次托付给你。”
  “臣万死不辞,当初是臣有负圣恩,请官家放心,这次无论如何都会将事情办好,如有差池,以臣的脑袋谢罪!”赵匡义有些激动,信誓旦旦的说。
  史从云则像是做出什么重大决定一样:“朕回去之后即下诏加你为镇海军都指挥使,往后扬州节水镇和周边州县士兵为你指挥。
  一旦开战,朕会擢用你为淮南转运使,东路大军量草辎重,后勤补给全部由你组织负责,接到制书之后你就要开始琢磨这件事了。
  不过此时还需保密,你做事也要小心谨慎,不要让江南得到风声。”
  “诺!”赵匡胤连拱手保证:“臣定会丝毫不差执行官家圣谕。”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