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更新入库:04.13
东面可以走韶州等直插广州,西面更是,桂江是珠江一级支流,水军只需沿江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到达首都番禺。
而以此前南汉军队展现的战斗力来看,他们想要挡住十分困难。
史皇帝一颗心放下很多,如果不是战还在打,他差点迫不及待去过酒池肉林的生活了。
.........
五月初,战报陆续来了,两路大军陆续往南。
西路于五月初打下昭州,东路则在四月底拿下连州。
后续南汉军也有了动作。
根据潘美的情报,南汉都统李承渥已经领后续集结的大军在韶州莲花峰附近集结,准备迎击他们的大军。
韶州既后世韶关,是南下要道,如果再挡不住秦军,南下就是光州平原,北方的野战军一旦进入那样的平原中去,南汉几乎就没反击的可能了。
他们做出重兵守卫韶州的举措算是明智。
潘美说他们抓到南汉的俘虏,声称有大军十几万在韶州附近,他觉得不可信。
史从云也觉得不可信,除非把后勤人员也算进去,否则不可能有十几万。
潘美则分析了利弊,认为已经稳操胜券,他们东路军去进攻李承渥,最坏的情况也是僵持在那,而且他又很大信心战胜敌人,即便一时分不出胜负,西路军也可以趁兵力在东线集中长驱直入。
见他信心十足,史从云便回信让他自行决断,将南线战事全交给潘美,郭廷谓,司超,刘仁赡等人,自己准备过点皇帝的腐败生活。
说起来他自从当皇帝之后,还没有认认真真的享过皇帝的福,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
是时候犒劳自己了,史皇帝十分开心的准备在秋天筹备一个选秀,选天下美女来充实他的后宫,他早想这么干了,只是之前一直忍着。
想想就爽快,天下美人任由他挑选,那该多爽,那不比海天什么的高一百八十个的档次,令人兴奋。
不过到五月,一件事却大乱了史皇帝的选美计划,那就是黄河泛滥。
五代时期是水灾的高发期,天灾也有,还有重要原因就是各国打战毫无底线,特别是中原河北的逐鹿,后梁,后唐,后汉,后晋,数次为打仗人为决堤,导致无数百姓被害,生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之后也留下后遗症,那就是黄河更加容易决堤改道了,动不动就会有水灾。
当然,清明的政治永远是对抗灾害最好的保证,历史记载中,唐初的自然灾害还要多于五代,但因为政治清明,国家组织有利,远远不会像五代一样灾害一来就死伤无数,流离失所,灾民遍地,人相竞食。
而后周,到秦朝这几年也发生几次灾害,都得到有效的遏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伤亡。
南方还在打仗,这时候后方可前往不能出问题,于是史皇帝只能将他的后宫选美大计暂时搁置,转而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灾的工作上,为表重视,史皇帝亲自到了受灾区的前线几个州县去指挥工作。
当然他也没敢太靠前,怕有瘟疫。
史皇帝脑子是清醒的,前方还在打仗,正在节节胜利,特别在这时刻,后方不能出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出事。
所以他亲自坐镇,生怕中间的官员克扣盘剥,弄出点事情来,若是以往还可以秋后算账,出事再查,现在是一点事都不能出。
在外的奔波他早已经习惯了,反正他是打战过来的人,这点劳累不算什么。
五月下旬暴雨越来越大,水荒严重,黄河边上好几个州县水漫门楣,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上千人死亡,还有数不清的人失踪。
好在从周边调集,粮食和物资暂时让灾民能够活下来。
而史皇帝坐镇前线,也让大小官员不敢怠惰,大量的辅兵,乡兵也被紧急动员起来,补充到灾区负责维持秩序,救助百姓。
不过这些大头兵不是后世的解放军,稍微不注意就会闹出勒索残害灾民的事情来,史从云下了严令,接连斩了十几个刺头才压下来。
要是以前他根本不敢这么干,如果是唐末五代,敢这么干的将领很可能被手下士兵反了,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天子在百姓中有很大威望,百姓虽然守灾,但因为皇帝的举动,朝廷的作为,和之前百年里的其他人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灾民们拥护朝廷,听调遣,使得救灾工作比想象中顺利。
而在救灾的同时,南方胜利的战报也不断传来,大大鼓舞军民士气,总体来说天灾固然可怕,但比不了唐末五代以来各路军阀诸侯带来的人祸。
到六月初,雨势逐渐变小,大多数的灾民安排妥当,朝廷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形势逐渐好转。
而南方,潘美也来了奏疏,他们已经打到莲花山北八十里,准备与南汉国积极起来的主力大军团展开会战了......
第422章 、无力
一般来说,体量庞大的山都会有向阳面和背阳面。
在史从云的记忆中,小时候大人们把向阳的一面叫前山,背阳的叫后山。
后山水源丰富,土质松软肥沃,多是黑土,树木高大茂盛,多是阔叶林木。
但扎营一般不会选后山,即便水源很重要,光照时间短也是十分要命的,特别是五六月山洪泥石流爆发的高峰期,在后山扎营很危险。
前山则多是眼前模样,树木低矮稀疏,土地干燥,河水稀少,也不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之类的灾害,是合适扎营的地方。
不过在前山扎营,水源就必须重视。
连日暴雨让坚硬的土坡变成烂泥,被往来的士兵、官吏、灾民搅拌后越发淤烂粘稠,之后被太阳一晒,红土地的表面顿时变得黏滑,如涂抹了猪油一样,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如果在陡峭山路上更是要命。
这些都成救灾救人的巨大阻碍。
而对面的山体更是满目疮痍,黄绿一片,时不时还有泥土和乱石滚落,发出恐怖的噼里啪啦巨响,像一个烂皮的西瓜,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泥石流让泥土岩石裸露,大片红黄大地被翻了过来一般。
山上的村落大多已经被摧毁,在自然面前,人的造物脆弱得不堪一击,轻易可以被摧毁。
下方河谷中还能听到轰隆隆的河水声,巨大的声响回荡在两畔,在山上也听得清清楚楚。
大雨已经结束两天,天空放晴,但大洪水没有丝毫减弱的意思,河上原本的石桥已经被完全冲垮,而且冲走了沿岸不少百姓,大概率尸体都找不到了。
军队到达之后,在河边架设两座临时的桥,保证物资能够运输过来,前山的百姓多数没有遭受暴雨之灾,而后山受灾十分严重,有两个村子甚至全被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冲垮,几乎所有百姓尸骨无存。
幸存百姓被集中在前山高地,史从云的大营也设在这里,山头原本还堆放尸体,为了不让水冲走,但让百姓和尸体住在一起不是长久之计。
为防止瘟疫造成更大连锁灾害,史从云顶着压力和百姓的哭求冷硬下令将所有尸首就地焚烧,不好烧的就肢解之后用军中的鱼油等去烧。
见亲人尸首被焚烧,不少百姓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史从云派出官吏去宣传死尸会引发瘟疫的事,但依旧无法完全抑制百姓的悲痛和仇视。
这只是外围灾区,两山数村四百多口人,是小地方。
前山的营地只有三百零七人,剩下的要么失踪,要么死亡。
第一次亲临灾祸前线,史从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力,太无力了.......
这和后世的救灾完全不同,军队上国家难以统一调度,大多数士兵根本没有救灾的经验,更不可能为救百姓竭尽全力,应付了事是常态。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代可没有飞机卫星,也没有汽车火车,各种重型开路机械,很多灾区道路被被毁根本进不去只能听天由命,面对改道的洪水和河流,多数时候也无能为力,而更多的地方连消息都没有,人也进不去,能不能活人全看老头给不给面子。
安顿好能跑出来的人已经是朝廷最大的努力,而随随便便的灾害死数百上千人都是稀松平常。
如果在后世,死上百人的灾害已经是全国震惊的大事了,而在这里,就算死上千人的灾害,官府和百姓也都是见怪不怪,大家都习惯了。
史从云这时也发现他这个皇帝远没有他想的那么为所欲为,很多事他无力改变,之前想着搞全国选秀的心思,连年大战胜利的膨胀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被这洪水一泡,清醒了不少,只有满心憔悴和无力。
史从云站在山顶,踩着泥地看着下方汹涌的洪水在山底咆哮,士兵小心翼翼通过临时桥运送补给,人马忙碌,远处山顶高地,数百灾民暂时被安排在帐篷中,这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天晴之后,夏风还在吹,只是带了一丝沉重,压得人难以喘息。
昨天官员才来向他汇报,现在失踪加死亡的人已经超过四千,而且受灾最严重的黄河沿岸州县中,有些地方还进不去,到底什么情况也不清楚。
不过都委婉的表达担忧。
史从云明白他们的意思,直接问他们推测回什么情况。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