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更新入库:04.13
“经过伱们的讨论,朕也思考很久,你们的很多想法都有道理,朕思考了你们的建议,集百家之之长,最终有了作战计划和安排。”当着众人的面史皇帝一开口,整个大殿立即安静下来。
大家都翘首以待看着上方,等候天子的决断。
史从云也不是心血来潮随便点将的,人选他都已经安排好了,还写好了笔记,放面前的桌上,便按照名单道:“朕以潘美为岭南都部署,总领这次伐岭南之事,赐予尚方宝剑,副将以下不用命者皆可斩。”
这个结果许多人早就猜到,因为天子早早召回潘美,时不时和他讨论南方的局势,加之之前潘美向来是天子心腹,稍有脑子的人都猜到这结果。
潘美身着戎装出列,旁边的宦官用檀香木盘托着一把装饰华丽的宝剑呈上,这剑看起来不像杀敌用的,更多是象征意义,潘美接过,随即单膝跪地:“臣遵命,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史从云点头,接着安排,“以曹彬为副,窦仪为监军。”
两人立即出列受命,随后谢恩。
“郭廷谓,刘仁赡,司超,王环,孟玄喆,尹崇珂,党进,荆嗣,符昭愿各领军听用。”
念到名字的将领除了尹崇珂在郴州防止南汉进攻不在场,其余的都纷纷出列领命,之后他们还要去枢密院接兵符,接制书。
“以沈义伦为岭南转远使,征沿潭州,衡州,道州,郴州,永州等地厢军民夫,为大军保证供给。”
“老臣领命!”发须花白的沈义伦出列,他年纪不小了,史从云心里其实也有些不忍让他一个老头去奔波劳碌,奈何别人真放心不下,沈义伦是老人了,当年伐蜀,伐南汉,和辽军大战都是他做的转远工作,而且完成的十分出色。
史从云便起身亲自下去扶他起来,然后道:“沈公啊,你年纪大了,为国事操劳一生,朕本不仁心让你去奔波,奈何量草辎重,转远大事,不比三军统帅排兵布阵要简单,也同样重要,朕实在放心不下别人。”
史皇帝一番操作,老头感动得老眼含泪,“官家请放心,老臣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也不让大军后勤出半分差池。”
史从云一脸感动的点头,“沈公辛苦了。”
随后回头对身边的亲信将领刘清川道:“刘清川,你领内殿直禁军保护沈公,听候差遣,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朕拿你是问。”
“诺!”刘清川连忙领命,他比较机灵。
史皇帝道:“卢多逊,李昉,你们也跟着沈公前去,作为副手好好学学,也全数听候沈公的差遣。”
两人都比较年轻,出列听令。
安排好高层人事任命,史从云才开始定兵。
兵力安排是经过枢密院和三司讨论,考虑了南面的承载能力,国家的余粮等问题之后得出的结果,最终的决定史皇帝也点头同意了。
由身边宦官直接拿着他的诏书宣读出兵安排:水军驭浪、沧波两军各厢全数听用,陆上以虎捷第一厢,控鹤第四厢,铁骑右厢,神火左厢为主力。
总兵力达十万人!
十万大军,可以说出兵非常之多。
要知道当年灭蜀都只有数万人而已,而如今出兵十万并不是枢密院和三司还有宰相们觉得南汉比蜀国难对付,單纯因爲十余年的和平,据敌国門之外,加上战争的红利国家富庶了,打得起这样的大战。
没错,有钱有粮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就是可以多出兵,而多出兵又加大战争胜算,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整个國家已经开始滚雪球了。
至于之后的战略安排,则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场,史从云只是召集所有刚刚被点名的官员和将领去侧殿商议。
战略部署是机密,不能随便透露。
........
当天之后,休整一年半的禁军开始调度起来,各处禁军被紧急召回,京城快马奔向四面八方,城北的禁军大营开始忙碌起来,汴水畔的水军大营也开始动作。
沿途河道暂时被开封府衙役强制管制,大小商船民船只能沿一侧通过,而众多水军的齐云舰和广威炮舰沿汴水往南集结,准备进入淮河水域,在河上拉出长长十几里的战舰长龙。
这样的大动作即便没人说百姓也不是瞎子,要打仗的消息也很快传出宫中,整个大梁城上下都很快知晓。
皇城里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很快翰林院就写了文书,昭告天下,声讨南汉国主刘鋹对百姓犯下的种种罪行,以及对中国天子的大不敬之罪,最后天子史从云觉得自己的脸面没多重要,但为拯救南汉的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决定发兵岭南,同时让天下其他各国安心。
这份文书不只给百姓看,也是安抚南唐、吴越、大理等国,让他们心安。
沉寂快两年后,秦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第409章 、空前的舰队
时间春风里,万物复苏,矮墙小屋之后灯火昏黄,风吹散邻居家里的吵闹,在夜色中逐渐静谧,远处河边上还灯火明亮,不过也不多了。
这样的年代人们普遍睡得很早,柴火和灯油并不便宜。
矮墙之后,隐约能听见妇人的哭泣声,“好不容易有两年安身日子,你又要去打仗.......
战场那么凶险,万一有三长两短,我们娘两可该怎么办.......”
琐碎的哀怨夹再在夜虫鸣叫中,时不时掺杂远处的蛙叫,断断续续,零零散散。
妇人小声说了许久,才听男人的声音:“不打仗哪来的好日子过,村里就咱们家能吃上肉,还有那么些地。
街坊邻居,来来往往都羡慕得不得了,那都是打仗换来的......跟着皇帝打仗,别人想还没那机会呢,娘们家,头发长,见识短。”
“可是.......”屋里隐约传来妇女的低声啜泣,“我什么都不想,只想你好好的,平平安安。”
这下男人也不说话了,夜里顿时安静下来。
过了许久才听男人说:“这是天下大事.......”
夜里,女人的哭泣并未停止。
风卷动屋外柳叶,飘向四面八方,夜色下,大梁周边的千家万户店都淹没在夜色离。
朝堂上的王侯将相,天子至尊高谈阔论,胸有韬略,拿捏乾坤,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又是别样的理由,多数时候是为了生存,活得更好。
当出兵的事情传开之后依旧是几家欢喜几家哀愁。
而大梁周边的二十万禁军及其家属自然是最先有反应的。
.......
三月中旬,出兵的诏令下达之后,史从云派了不少官员去禁军家属聚集区代他慰问。
秦国既有唐朝府兵制,也有募兵制,但因为唐末以来战争频繁和残酷,如今的主力是募兵制的禁军,是专门打战职业军队。
府兵既兵农合一,平时种地训练,战时义务为国家作战。
而募兵制是唐玄宗之后在成型的,也是招致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说白了就是职业军队。
甲胄武器,吃喝粮饷全部由国家承包,平时什么都不用干,只用专心于军事技能训练的全职业军队。
养这样的军队无疑是十分费钱的,因为不只要养一个士兵,还包括他的家人,如果他受伤,战死,或是老了没法继续服役,都需要国家出钱。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于耕战一体的府兵,职业化士兵能够将所有的精力用于军事技能训练,平时的一切都只是为练就杀人的本领。
这样的军队将十分精锐善战,而且能够适应高烈度的战争。
可问题也就在这,这些职业军队有两大问题,一个就是花费是个天文数字,如果高烈度战争结束,却还保持这样的职业军队,不仅起不到保家卫国的结果,还能把国家活活拖死,大量国家财政消耗在养兵上,但养着兵又没大战打。
另外一个就是职业军队难以控制,特别是现在这样通讯技术交通手段落后,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府兵是更加忠于国家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田地家产,他们是为保护自己而战,他们不打仗也能好好生活。
职业军队就不同了,一个是他们很容易不为天子、国家而战,他们不像府兵那样为保护自己的土地而和国家捆绑。
如果再没有信仰,没有教育,那随随便便就会成有奶就是娘,管你是谁,给钱多就帮你打战,什么家国大义根本不存在,不给钱连箭我都懒得放一支。
唐玄宗导致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大转折点,安史之乱毋庸置疑是一個。
这个转折点就是因为募兵制军队失控招致的,而安史之乱的余波至今还在,之后的军阀割据,军队做大,朝廷控制不了,天下大乱的情况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了。
所以史皇帝心里其实也是犹豫的,又一次他就和赵侍剑在宫里的老树下说过这件事。
如今他的大秦有中央职业禁军二十万,地方各州县都有少数职业军队,加起来全国大致三十五万左右的职业军人。
朝中有不少将领,包括王审琦,李处耘,司超等都给他上书过,因为继续扩军,将禁军至少扩充到四十万,全国职业军队保持在七八十万左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