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更新入库:04.13
但随着维度降低,气候变化,士兵水土不服难以持久是肯定的,他都不用出兵就能料到。
别说到越南中南部去,便是广西境内的湿热蒸腾就不是很多人能受得了的,再往南肯定更加难以适应气候。
所以史皇帝接着写了几个字“快进快出”。
没错,他准备将越过两广的出兵定义为一次快打快撤的快速作战,目的在于掠夺和示威,获取稻种,而非控制。
史从云想过,等到拿下南汉,获得两广的跳板,他将在秋冬时发起进攻,并赶在夏日到来前撤军。
汉、唐之所以能够统治交趾,是因为那段历史时期,那些地方及其落后,在汉朝记载中交趾很多地方几乎茹毛饮血,但随着北方的技术和文化传播,历经千年发展肯定也今非昔比。
当他们壮大和发展起来后,又有地理的优势,地处偏远而中央帝国鞭长莫及时,脱离控制便顺理成章。
所以对再次完全控制交趾,史皇帝没有太大预期,但可以用别的方法控制。
.......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夏日,秦朝国中一切都条不紊,很多事按部就班。
政事堂,枢密院,三司,机要司,八座司等,都热火朝天,汴水大营中的新战船试航归来,一天增多。机要司的作坊里大炮源源不断产出,南北来的货船运输各色矿石,各种商品几乎要塞满汴水。
史从云为此专门让沈义伦去管理汴水通航,协调调度船只。
而闲暇下来的史皇帝则着手大力整治另一件事,那就是五代遗风之一的“贪腐之风”。
腾龙二年,光禄少卿、卫州知州郭玘贪赃事发,当地百姓到京城告状,史从云派御史台官员查实之后委派左拾遗袁仁凤审理。
袁仁凤是老官吏,认为郭玘罪不至死。
史从云不满这一处理,因为唐末以来的动荡不安,皇帝轮流做,导致很多人当官都是抱着捞一把走人的心态来干的,而且下手快,下手狠,大家都习以为常。
但是如今时代变了!史皇帝也明白自己必须立即矫正这种不良风气,不然会对他刚刚建立不久的秦朝造成巨大损害,特别是国家信誉方面,如果百姓普遍不相信国家,那他这个秦朝也走不出五代十国的历史循环。
于是直接把还是老旧思维的袁仁凤下了,另派卿窦仪去审理。
窦仪没有让他失望,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直接将郭玘判处死刑弃市。
此后,史从云擢窦仪为御史大夫,下令对官吏贪赃行为的处理,基本上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以这次判决为例,这一下可谓量刑极重了。
到六月,又发生一件事,内府供奉官李守信私自盗伐秦岭的千年古木用于贩卖牟利,之后被当地官员告发,押解入京时在洛阳自杀。
史从云很生气,但想着人都死了,就没收家产了事,没想到窦仪以及大理寺少卿苏晓却请命继续查下去。
特别是苏晓,朝中人都说他是酷吏,他当堂直言不能因为人死就在没弄清真相的情况下结案,否则不能严明法度。
史从云也很高兴,于是在五月初派窦仪、苏晓去查理此案。
窦仪和苏晓不负所望,很快查清楚事情来龙去脉,还拔出萝卜带出泥,半个多月就把整个案件写成卷宗,加之各种证词呈送天子案前。
原来李守信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同犯就是他的女婿,秦州通判马适。
李守信在上游借着职务便利砍伐国家木材扎成伐子顺河往下飘,马适借着职务便利在下游打捞然后贩卖,以此赚取大笔钱财。
因为秦岭中有很多千年古木,是上好木材,可以用于造宫殿,大型器械等,国家是禁止砍伐的。
李守信事情败露之后第一时间自杀就是不想牵连到自己的女婿。
在这件事上,史从云也动了恻隐之心,因为马适和李守信女儿的孩子才三岁,既然李守信已经自杀,便不想再杀马适,准备将他罢黜抄家。
但大理寺少卿苏晓上疏极力反对,认为如果不杀马适,则法令不严,天子之前才以郭玘之事为天下正法,这时如果不能严明法纪,以正视听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
法不容情,不可以情废法!
史从云看后也明白苏晓说得有道理,朝中官员都避开他,觉得他是酷吏也并不奇怪。
只是心理压力极大,他杀人多了去了,杀一个贪官没什么压力,但杀了马括便等于也杀了他家三岁的孩子。
不过第二天,史皇帝就同意了苏晓的奏疏,将秦州通判马括弃市,抄没家产........
此事过后,朝中风气一下就紧收了,是人都能看出天子在对待贪腐这件事上的决心和无情。
堵的同时也要疏,史从云也下来新诏令,揭发贪腐都能得到奖赏。
并赏赐窦仪、苏晓为百官表率。
同时擢拜苏晓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赐金紫服,以示恩宠,为官员表率。
种种手段齐出,秦朝官场风气也为之一改.......
第403章 、分裂的前兆
北运河畔,风吹芦苇,空气中弥漫尘土腥臭,就像刚下过雨还半的额干黄土异味,今日又迥异往昔格外不同,卷着枯草碎屑,满地尘埃的风里还有牛羊腥臊。
风吹草低, 成群的牛羊挤满大道,路边都是骑马的牧民高声吆喝,每隔一段路还有十人一队的骑兵往返巡逻,高声唱歌,合着天生白云,意蕴悠长。
牛羊的鸣叫遍布山岗,萧思温骑着一匹白马,穿棕黑狼皮马靴,手握缰绳, 远眺东面河畔,光影错落,风吹草低,尘土飞扬,大片的羊群沿北运河畔边飘动,就像天空落下的洁白云朵,好看而柔软。
他都能想到那些牛羊的肥美的滋味,多汁多油的鲜美,那也是众多牧民,费尽力气加上武力的威慑才能凑齐的, 帝后皇族的贵族凑了一些,不过大多数还是从百姓手中强行征的, 为此军队还和南京附近的百姓发生了冲突。
不过对于这些,萧思温自己却没太多担心, 他的南院禁军打不过秦军,收拾几个刁民还是易如反掌的。
萧思温心里想着事情, 回头便见耶律斜轸打马过来。
“回来了。”他到招呼。
耶律斜轸手握马鞭, 眼中闪烁复杂神色“多好的牛羊, 都要送给秦国.......”
“秦军新的关北守将李汉超还挑三拣四,又嫌小又嫌不够肥........不少人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萧思温咬牙切齿,他的牙也很痒。
“李汉超,是个什么样的人?”耶律斜轸问,要是以前,他们很少去打听南方的事,特别是北面王庭,大辽国从没对手,可如今不同了,南面一举一动都令他们格外上心,小心翼翼,一个个具体的人也让他们十分关注,特别是史从云手下那些大将。
“李汉超是史从云手下大将,听说他在蜀国的时候因为抢了一个寡妇,差点让史从云杀了。”萧思温说出他打听到的消息,自从秦国换了三关都指挥使,他第一时间便派人去打听了,还出了不少钱从汉人嘴里得到不少消息, 毕竟李汉超上任之后的压力,他首当其冲。
虽然两国已经议和, 但知己知彼,才能让他对近在迟尺的秦军放心,才能在夜里安然入眠。
多方打听之后,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居然不是李汉超的南征北战,赫赫战功,而是这五十老将在蜀地抢了百姓家的寡妇,差点被史从云处死的出丑大事。
不只是他,在打探消息期间,间谍也发现连秦国百姓也对此事记忆犹新,而对于李汉超的军功战绩反而没那么了然于胸,可以说是另一种名留青史了.......
对此,耶律斜轸只是评价道:“有什么样的国主,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萧思温深以为然点头,又想到史从云对他提出的条件,顿时有些皱眉,又有些安心。
踌躇之处在于他不知道史从云身为天下雄主,到底哪里看上自家的女儿,而且燕燕不过十二岁而已,被史从云垂涎,她很可能会受伤早夭.......
而安心之处则是,如果他是秦国皇帝姻亲,至少多了条出路,连陛下都畏惧三分的史从云。
而他,饱读诗书的萧思温,却想到了史书古籍中的汉唐岁月,往昔峥嵘,有时他也会想,如果又是那样的轮回,如果汉人继续北上,那他也该有所准备。
这一切和他所信的佛理中的轮回能够对上,如果这是世界的轮回,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至少陛下是高兴的吧,他一直想极力促成此事,为此还加封燕燕为云中郡主......”萧思温问,“你从北方回来,应该知道不少消息吧。”
耶律斜轸点头:“留守,陛下确实高兴,史从云愿意议和让他可以高枕无忧,确实去除心头的大病。
但朝廷的形势就有些......我也不好说,总之就是各有看法,暗流涌动吧。”
“何谓暗流涌动?”萧思温问,他心里多少有数,不过他还是要问,确切的消息好过臆想,远在南京并非所愿,上京的局势他也时刻关注着。
“有些人支持陛下,他们只想解除南方的祸患,安然度日,不想南下,秦军太厉害,史从云太厉害,我们已经死了几万人,却看不到南下战胜他们的希望。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