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更新入库:04.13
.......
待到傍晚,国主回宫,百官散去,萧俨却没走,望着波光粼粼的大江,楼下五光十色的车马,不知在想什么。
老友徐铉见他没和百官一起走,就过来打招呼:“这样江山光景真是壮阔,只有在我江南才能见到啊。”徐铉是南唐赫赫有名的学者,文章词赋十分有名,说话也多书卷味。
萧俨摇头叹气,目光看着江北:“这样的江山美色,只怕看不了几年了。”
徐铉一愣,“萧公何出此言.....”
萧俨想开口说一些尖锐的直话,不过很快忍住了,心里觉得徐铉是个不错的人虽然书卷气重了些,但气节人品却是可以信任的。
于是便换了个角度:“你觉得江北的秦国国主史从云如何。”
徐铉听了有些害怕:“萧公慎言,秦朝如今是我国宗主,那是天子,不能称国主。
国中进来也十分关心这些事。
登基之后前期监督,还再三强调对北朝的恭敬,下令将国中诏书改为教书,自称江南国主,向北朝的奏疏中也全改成臣,北朝使者来了要将黄袍换成紫袍,天子外出车架不得用六马,要减少一匹。国中封的王侯各爵都降一级。
这些事国主一直在督办,而且下了很严的命令,萧公还是小小为妙,不要说错了话。”
萧俨嘴角抽了抽,气得当场怒道:“他可记得自己的妻子是被谁玷污,被谁夺走的!”
“慎言,慎言呐,国主也是无可奈何,迫不得已.......”徐铉连道,不过话说到后面声音也小了下去,大概连他自己也觉得难以开脱.......
萧俨脸色不好看,不再多说。
徐铉叹口气,目光投向如烈焰般火红,被夕阳染血的大江,“其实萧公的担心和愤懑老夫也理解。
可纵观古今数千年,漫漫历史,这些事也不能全怪在国主头上,就说当今天下,二百年内,还有谁能和北面那位比吗?就是后梁太祖,后唐庄宗,若说文治武功,韬略神策,也不及他吧。
这样数百年一出的人杰,相较之下,国主自然有很多地方令人不满了......”
“老夫不是那个意思,也没有硬要让国主比得上江北的人主,只盼他能争口气,有些上进之心!也不至于摇尾乞怜,毫无尊严,连妻子被人玷污,江山被人夺走也不敢吭气一声,还要屈膝堂下,恭顺求存!
匹夫尚知礼义廉耻,知道人要脸树要皮,一国君主,满朝文武却不知道吗!”萧俨越说越气。
徐铉放而平静多了,他饱读诗书众多,精通历史,对天下的事放而更加看得开些。
“说不定是天下大势罢了,这样的事以往也有,以后想必也还会有,历史漫漫长河数千年,这区区数十载中许多事就像注定一般,北师渡江也非第一次,大势所趋吧。
萧公,我没太多本事,也有自知之明,绝非济世救国之才,只愿此身能提得动笔的时候做个见证人物,安然将江南土地上的浮沉往事,数十载光阴,记述下来留给后人。
如果他们能从其中学到些什么,有所帮助最好,如果学不到,只作茶余饭后谈资也罢。
这便是我的必胜所愿了,说到底只是个没太多本事的读书人,可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活法,只是不想虚度光阴罢了,跟多事也只能听天由命,尽力而为。”徐铉说得竟然十分平和,言语举手投足直接洋溢一种洒脱,说到最后连萧俨也生气不起来了。
只是点点头:“你说得也不无道理,不过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你能超然世外,老夫不成。”
“所以我是敬佩萧公的。”
两人并立,在楼顶站了许久,面对大江残阳,居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江南还有几年?他们不知道,甚至不敢去深想。
而这样的疑问肯定也不只在他们心头萦绕,不安早就蔓延开了,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大江南岸阴云密布。
.......
长江以北,中秋佳节,各国使臣齐聚大梁,张灯结彩,五光十色,车水马龙。
相较之下,这里没有弥漫的阴霾,秋高气爽,繁星点点,蒸蒸日上的帝国带来的还有喜庆欢腾的氛围,生机勃勃的百姓,自信满满的秦朝子民。
大梁接触宵禁,通宵达旦,彻夜欢腾,史皇帝大宴群臣及各国使节,齐聚皇城,彰显宗主上朝威德......
第374章 、双凤(上)
中秋佳节,大梁宫城中灯火通明,往来宫女宦官络绎不绝。
宫殿间的大小道路,转角回廊,到处都有穿行的宦官和宫女,点着灯笼和烛火,川流不息。
皇城北侧,集贤殿北的宫殿群中数不清人汇聚在此,热闹非凡。
大殿中,宫女舞乐,百官庆贺,觥筹交错,美酒佳肴,蜀地来的宫女献舞,舞乐是周宪和花蕊夫人亲自编排的,飘逸灵动,空灵绝美。
不过身为已婚老男人,史从云一本正经端坐上方,看起来在认真欣赏艺术,目光却一直在宫女的屁股和胸怀之间流转,六妹身着华贵凤袍,带着凤冠,端庄乖巧的坐在他身边,到是看得十分认真。
其余几个妃子也依次坐在两边,小黄花也有单独的小桌椅,坐在他旁边,周宪和赵侍剑要照看孩子,待了一会儿之后就离开了。
史从云看得十分乐呵,看着看着忍不住把手放在旁边六妹腿上。
舞乐之后,百官也依次出来歌功颂德,卖弄文采。
说实话,这个拍马屁环节以前他很喜欢,毕竟拍马屁谁不喜欢听,何况是挨个拍他马屁,可惜慢慢的他发现事情不对了,因为这些人拍马屁都喜欢搞点高难度的,各种生词怪句,寻章摘句,越是少见,越是生僻越好,彰显学问。
而以他的文化程度,古语水平,不能说一窍不通,但也是一知半解,以至于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万一哪个变着法的骂他,说不定他都不知道。
介于此种形势,史从云慢慢的已经对这种公开,公平,大场面的的拍马屁大会不感冒了,还没年轻宫女们跳舞唱歌好看。
时间一长,史从云也腻味了,对此毫无兴趣,反而因此得了谦虚的美名,他都给搞懵了,慢慢的史从云也算明白过来,不是他有多优秀,而是他身为皇帝,就算放个屁也是香的。
宴会到一半,呆呼呼的小黄花居然歪头靠在他身上睡着了,想必她是小孩子看春晚的感觉吧,史从云也没叫醒她,而是吩咐几个宫女小心翼翼带她下去休息。她不适应这种场合。
宫宴继续进行,因为史从云比较随意,所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家也三五成群的畅饮欢谈起来。
而江南,西南等地来的了使者,其中最令史从云注意的有两处,一是靺鞨族再次派出使者,请求中原大朝为他们做主。
靺鞨是他们的自称,而契丹人称他们为女贞,自唐末以来,已经不是第一次派人来京城请求帮助了。
李谷曾告诉他,渤海国在二十多年前被辽国伐灭,建立东丹国,耶律阿保机让自己的长子为东丹国王,作为辽国附属,统治当地。
渤海国和契丹人曾经都是唐国羁縻属地,汉、唐都曾长久控制辽东,使得当地习以为常,加上消息闭塞,所以女贞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来中原找宗主国做主。
可不说唐末之后的分崩离析,其实早在百余年前,唐朝其实就已经不具备当初那样牢牢控制四方边疆的能力,他们的期盼注定落空。
而史从云对辽东的局势十分感兴趣,虽然如今南有南唐、南汉、大理,北有辽国,对辽东鞭长莫及,中间还隔着辽国,但他有心收回辽东。
所以史从云私下接见了女贞人的使者,仔细询问了如今辽东局势。
女贞使者也十分激动,大概之前来大梁基本没什么人理会他的缘故。
随即仔细的向他们讲述了几十年来辽东的局势和变化。
辽天禄元年,耶律阮成为契丹皇帝复建东丹国,封耶律安端为明王。但几年后应的历二年十二月,耶律安端就死了,东丹国亡,其地直属辽廷。
其后鸭绿江附近发生过许多次当地人反抗辽国统治的战争,但都不是辽军对手,都被镇压,辽军杀了他们很多人。
不过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不少人还在和契丹人拼命,只要朝廷派兵,就能合力打败凶残的契丹人。
对于他们的说法,史从云自然不会全信,只是暂时安抚,他也不敢确定这些女贞人说的是不是真,辽东各地是否有大量反辽武装。
何况当下中原连幽州都还没收回,手伸不到辽东去。局势需要关注,但事情不是一蹴而就,三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情,还需长久经营。史从云在心里思索,又和闾丘仲卿,王朴,魏仁浦,范质,李处耘等人商议之后,觉得无论女贞人说得是真是假,都该给他们支持。
如果他们说的是真,女贞人叛乱,能在辽东牵制辽国,帮助他们分散辽国兵力,消耗辽国国力,让契丹人两头难以相顾。
这样数年后,等南方局势稳定,大军北上时说不定会更加顺利。
如果说得是假,那就当倒霉了。
史从云同意了他们的说法,并且让卢多逊去主理这件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