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相较之下,李重进还喜欢领着随从去打猎,不过也很少和其他人往来。”
  史从云点点头,心里有了一些判断,“李重进倒是个能打仗的人,可惜了......”
  “官家觉得可惜把他拉过来打仗就是,他还能不从不成。”王仲大大咧咧道。
  史从云摇头:“你懂个屁,他身份摆在那,很麻烦。”
  “那某就不懂了......”王仲摇摇头。
  “回去之后你去义仓领十万钱,给赵匡胤送去,就说天子赏赐。”
  “诺!”王仲领命,然后小嘀咕:“这不浪费钱吗。”
  .........
  第二天,回京之后史从云立即准备做一件大事。
  召集枢密院,三司官员商议一件大事。
  等他领着小姑娘到达垂拱殿侧殿的时候,魏仁浦,王朴,范质,闾丘仲卿等诸人都已经在等候。
  进入后,史从云习惯性来了一句:“免礼。”
  随后直接走到上方,指着侧殿正面挂着的一张庞大地图,“朕今天找你们来是想说说往后的大略规划,河东已定,北面防线已经退到雁门关北,足够稳固。
  朕说过先南后北,这点没变,我想先攻掠南方,出兵北地只是形势所迫。
  如今我想回兵,主力经营南方,不过朕历经军旅,也深知往后要打过大江,一支强大庞大的水军必不可少。
  朕准备训练水军,扩充军队,当前朝廷水军依旧不足,朕准备在汴水畔练水兵,扩军两厢四万人左右,把水军兵力维持在六万出头。
  将来往南发兵才能游刃有余,况且这种事也不能零时抱佛脚,至少提前几年筹备训练。”
  “官家圣明!”
  “官家目光卓绝,实有远见,我等没有异议。”这次连倔强老头范质也没多说什么,立即表示赞同。
  这点史从云也料到了,毕竟秦国的军队数量确实逐渐跟不上扩张速度,扩军势在必行,否则难以匹配如今秦国体量,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的打算......
  “朕想了很久,水军的事情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所谓术业有专攻,让北方将领去训练水军,难免为难,到最后得不偿失,朕决定让江南的将领,如郭廷谓,刘仁赡等来督训水军。”
  史从云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随着帝国领土的扩大,他也必须用权衡之术,不可能呢把朝廷所有军权都交给北方将领,何况随着往南征服扩展,也逐渐要给南方人权力,否则国家就会不安稳,不平衡。
  “官家,郭廷谓是老将,可那刘仁赡是降将,再说北师善战,让一个江南将领去管理这样的大事,只怕......不妥。”王朴犹豫的说。
  “官家,我朝能臣干将极多,何须用一个投降的降将,再说江南人都狡诈奸猾得狠,怕出乱子。”
  “......”
  史从云哭笑不得,好家伙,都上升到地域攻击了,摆摆手,“江南水乡也,朕当年跟南唐国交战时就觉得他们的陆上兵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水军却是卓绝,刘仁赡虽然当初和朕作对,我也十分恼怒,但正说明他却有其能,是个人才。
  再者朕要征服天下,就要放眼天下,江南也好,南汉也罢,往后都是我朝国土,都是本国子民,哪有什么不同,都该一视同仁!
  这件事上你们不能糊涂,天下一家,天下大同,是大势所趋。”
  他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慷慨激昂,站在大义一边,诸多官员只能点头。
  史从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随着往南征服,政治上他也必须开始逐渐往南倾斜,在朝中安插南方的要员,否则等大军占据江南,朝中却没有能代表江南利益的重要官员时,很可能就会失衡,导致国家动荡,对南方控制力下降等问题。
  所谓走一步看五步,不只是军事上的准备,政治上史皇帝也开始为将来的战略做出倾斜,有时他都不得不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所折服......


第370章 、儒将刘仁赡
  没两天,刘仁赡将被启用的消息就已经传出朝堂,甚至在诏令下达,制书送到之前,不得不说,八卦是人不可磨灭的本能之一。
  几天后,启用刘仁赡的诏书正式下达,早在此前史从云已经召见刘仁赡接触询问过,也透了底。
  此前因为天子的赏赐,早已有不少人闻风而动,开始接触刘仁赡。
  刘府,院子装饰朴实,没什么华贵家私。正中用碎石围着两棵石榴树,半个拳头大小的石榴大多熟了一半,一半透红,一半青绿,石榴树下,两个孩子正在嬉戏玩闹,年轻的母亲担心的擦去额头汗水,吆喝着孩子。
  院子那头屋檐燕子窝下,刘仁赡端正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看着孙儿玩闹,与多数将领不同,刘仁赡是真正饱读圣贤书的儒将,对儒家的礼乐教化十分看重, 觉得为将者就要有为将的作风, 从来对自己约束及严,对手下军士约束也严。
  “父亲,外面又有官员来求见,这次似乎是兵部的人。”
  刘仁赡依旧道:“还是不见, 就说老夫病了。”
  “这.......”儿子刘崇谅犹豫一下, “父亲,会不会不太好......
  我们在大梁孤立无援, 远离故土, 本就没有根基,诸位同僚也是好心而已, 如果都这样推拒, 往后在大梁只怕..........不好立足啊。”
  刘仁赡看了儿子一眼,倒没有生气,只是道:“我自有分寸,现在不是见客的时候, 你去回绝他们。”
  儿子无奈, 只能去照办。
  刘仁赡表面古井无波, 心里其实也是惊涛骇浪, 他确实没想过自己还会有再被启用的一天, 原本以为这辈子就在大梁庸庸碌碌, 默默无闻的死去, 封头土堆只有儿孙祭拜, 三尺墓穴就是归宿。
  他毕竟是敌国降将, 又击败过后周大军,与不少人结仇。
  可如果说他心里一点念想没有也不是, 儒家最追求入世,讲究学以致用, 刘仁赡作为儒将,心里也盼着能建功立业, 名留青史,光宗耀祖, 不甘碌碌离世。
  可他的身份又注定再难以有机会, 所以端午时官家派人赏赐他时,别人都说是启用他的前兆,纷纷来祝贺,一些曾经的老友, 如陈承昭也写信来祝贺,他却连连摇头, 不敢报一丝幻想, 怕期盼越多,失望就越大。
  直到前两天宫中传出消息,说官家在殿前透露要启用他训练新水军。
  消息是朝中传出的,几天前官家确实也让他入朝问过他一些问题,刘仁赡却不敢轻信,这种时候消息没有确认,他不敢随意见客。
  只能静静等候, 一直到下午, 宫中官员带着天子诏书来到面前,随后焚香沐浴更衣, 才郑重领着家人出来接旨。
  到了一半,却发现孙儿不见了,估计是跑去哪里玩了, 一面安慰圣使,一面连急匆匆叫人去找。
  传旨的翰林院官员也耐性等候,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倒不是他们脾气多好,而是他们知道圣旨的内容,天子下诏,擢用刘仁赡为禁军都指挥使,同即将从蜀地调回的郭廷谓一起为朝廷训练水军。
  除了圣旨,他们还带着加盖天子玺印,三省,吏部签押的制书,用于任命官员。
  不一会儿,淘气的孙儿被找回来, 刘仁赡黑着脸也不好骂, 怕小孩子哭起来场面更加难看,小孩见大人们的凶恶模样,确实嘴一瘪, 差点哭出来, 好在最终忍住了。
  随后翰林院官员开始宣读圣旨,刘仁赡领全家人恭恭敬敬听着,听到差不多,他整个人都开始激动起来,腿脚有些微微颤抖,家属脸上的喜色更是难以掩饰。
  等诏书念往,翰林院的官员从旁边紫衫木盘中拿出另一份任命的制书,随后和诏书一起恭恭敬敬递送过去。
  “官本降将,身贱位卑,官家不以臣卑贱破格启用,请圣使回禀官家,臣定全力以赴,肝脑涂地以报官家恩情!”刘仁赡信誓旦旦道,随后连示意自己的儿子,“去取些银来犒劳二位圣使,二位出来一趟也不容易,这样的辛劳老夫过意不去。”
  南唐国中主李璟在位时,国中政治腐败,国势日颓,弄臣近臣大权独揽,这样的事已经成了惯例,不打理好那些皇帝身边的宦官弄臣,绝没好果子吃,到了大梁也习惯成自然了。
  两个翰林院官员为难一下,随后连笑着摆手:“刘将军说笑了,我们这没这样的规矩,何况......官家对这些歪风邪气深恶痛绝,这是忠告,要走好这条路,可不兴如此。”
  刘仁赡也反应过来,连尴尬道:“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刘将军的话我们会如实回禀官家,官家也还有话让我们转告,官家说准刘将军两天时间准备,大后天起要去上朝,随后到枢密见天子,之后的事枢密院会安排。
  还说‘此事事关重大,当初便觉得刘将军领兵有方,淮南兵败乃江南国主昏聩所致,非将军之过,身为一方大将,已经做得极好,我十分欣赏,希望你在我秦国也如当日在寿州一般’。”
  两个枢密院官员如实转达天子的原话,刘仁赡一时间居然老泪纵横,身为儒将,他其实十分看重自己的羽翼名声,而南唐国淮南大败,丢了半壁江山却是不争的事实,身为参与其中将领,那场噩梦般的大败,如同一座山,终日压得他喘不过气,彻夜难安,他总觉得自己虽然努力了,但也撇不开干系,对大败负有责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