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众人寒暄一番,随后才慢慢进入正题,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为什么而来。
  等差不多了,光禄寺卿龚起身拱手:“这次的事情,全仰仗王相公了。”
  “对啊,若不是王相公,我等就是想向上建言献策,以正试听,清扫朝中污浊也无门路啊。”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国子监的年轻学生起身,一脸正色道:“官家年纪轻轻,便扫清六合,威震八方。
  官家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比肩汉武雄略,汉宣之厉精,唐太宗之英武,宪宗平僭乱,是百年难遇之明主,不该为后宫所乱。
  我等臣子自当直言力谏,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为社稷万民谋福。”
  国子监学生这一番话说得漂亮,也定下事情的基调,为接下来的事铺地好话头。
  随后众人义愤填膺,纷纷开口,一时间大堂里热闹起来。
  王溥听着他们的话,心里有些明白,大家说辞是一套,但实际为什么他却不敢全作担保,这些他是心知肚明的,毕竟也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众人冠冕堂皇言语背后的小心思也能猜到一二,或许有好心,可不全是,鱼龙混杂是官场的常态。
  可他没有点破,也没有拒绝,因为他心里也有更多,更大的念想。
  虽然他是宰相之一,但宰相也是有区别的,如李谷李公如今在朝中的名望地位就远非他能比,在李公那里,即便皇后也不比不了,平日文武百官都簇拥左右。
  那样的权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贵是他向往的!
  何况李公年纪大了,要不了几年说不准就要致仕,而他还年轻。
  正是有了这些念想,他才决定这次站在官员中间,倒时有百官拥护,有了名声,他便有机会在五十岁前走到和李公一样的位置。
  不过他心里也是担忧的,忧心的自然是官家的态度,只是机会难得。
  何况他心想,符太后不过是前朝皇后,虽然是当今皇后的姐姐,官家也不至于太维护他,随然坊间有关于官家和符太后的桃色传言,他向来不以为意,只觉得是普通斤斗小民,茶余饭后闲极无聊的胡扯罢了。
  官家何等人物,天下的美人哪个要不得,怎么会看上一个嫁过两次的寡妇,说不定还会坏了自己名声。
  其次官家在北方打战,年初才出兵,虽然已经打败了李筠,可北上围困太原还需时日,并州太原可是北方坚城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哪里是一天两天能够拿下的。
  只要他们抓紧,在大军南归之前把事情办好,水到渠成,官家回来时已成事实,也不好怪罪,实在不行他再去向官家认错就成。
  官家平日脾气不好,喜欢骂人,不过待人其实是宽仁的,能不杀人便不杀人,对待臣子也较为宽松,这是他敢行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心里笃定,即便官家回来之后对这件事不满,也不会太怪罪他们。
  有了这些考虑,他才下来这样的决心,王溥笑着环视众人,想必他们中不少人都事带着这样的心思吧......
  .......
  “我的宝贝,好宝贝啊!”史从云深情抚摸,心头在滴血。
  冰冷手感从掌心传来,黑黝黝的炮管即便在夏日也一片冰冷,他逐一抚摸这些排列在校场上的钢铁猛兽,心疼不已。
  六十六门炮,这一仗下来打废了足足十三门之多,每坏一门,他都心疼得不行。
  “如果不是这些好宝贝,太原城不知道要打到猴年马月呢。”史从云感慨,身后诸将深以为然的点头。
  “官家,这十几个铁家伙,比得五万兵马,说不准五万人也打不下太原。
  七八年前周朝世宗皇帝征太原,附近汇聚十万大军,最后还是没打下,如今这些东西三天就把城门破了,跟做梦似的!”李处耘笑道。
  他的话引来众人认同。
  史从云爱抚着他的大炮:“出其不意的招数只能用一次,但这一次意义重大,不仅帮我赢在军事上,更在庙堂中,可谓一举两得,也是出其不意!十三门炮,换一个太原城,还能换三十年安宁,值!”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听得一知半解,史皇帝心中自有妙算。


第356章 、萧胡辇
  夜里,大帐篷外风声呼啸,史从云怀抱着小黄花,小姑娘的秀发碰到他下巴,有些痒痒,心猿意马的,野外多有情趣,不过也没动手,他脑子里有事情呢。
  他现在所处之地,正是潞州,昭义军的治所所在。
  昭义军又称泽潞镇,是唐朝重要方镇之一。
  昭义军长期领有泽、潞、磁、邢、洺五州,相当后世河北内丘、隆尧以南,巨鹿、丘县、肥多以西,涉县、邯郸市以北,山西长治、晋城两市,地方很大,而且靠近河阳,洛阳,把守南北太行山要道。
  往东控制太行山中的要道,能轻易出兵河北,往南过了太行山就是河阳,直接威胁洛阳,函谷关一带。
  控制这里割据的人很多,如薛嵩、李承昭、卢从史、刘从谏、李克修、李筠等等。
  如今李筠之乱已平,如何安置昭义军,在他心里又开始纠结。
  他最想的自然是废除昭义军,将五州之地释放出来单独管理,严防再次割据的危险。
  但世上的事情总有两面性,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的办法。
  肢解昭义镇确实能降低割据危险,但必然会降低秦国的战争潜力,道理很简单,五洲之地,统一协调调度,统筹规划,不受掣肘,很多事情就更好执行,如果事事都要上奏朝廷,互相之间不为一体,有什么事一旦涉及地域广了便推诿扯皮,会大大影响办事效率。
  而在军事上,这种差距跟加明显。
  昭义镇多割据,昭义军多强兵,且不说唐末以来连年征战,就说李筠虽然割据叛乱,但他在昭义军任上时,多次对北汉用兵,打得北汉损兵折将,是中原边地长城。
  人和事大概如此,是很难以非黑即白得标准去评判得,李筠死了,史从云允许他得家人厚葬他道理就在这,其人跋扈自傲,自视甚高,后周时就不尊号令,到如今割据叛乱是真;可其用兵有方,屡败外敌,为国守边也是真。
  而历史上,李筠死后是郭进接管西山巡检,已经领着昭义镇的兵,屡败北汉,两次大败契丹。
  宋太宗灭北汉时最重要的一场打战就是郭进领兵在石岭关大败辽军,斩首万余人,逼退辽国援军,领的多数也是昭义镇精兵。
  郭进能有这样的作为,最大的原因在于宋太祖赵匡胤对他几乎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放权。
  赵匡胤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人们只知道他杯酒释兵权,却不知道他在对待几个边将时完全放权到让他们做土皇帝的地步,在京城严打严查,杀了一大批贪官,但对边将甚至违法乱纪也不追究。
  老赵是懂的,放权手下才好打战,但放权也可能导致割据。
  史从云如今也有相似困境,好在如今局势更好一些,随着并州太原,忻州,雁门的收回,北方防线稳固,昭义军再不是前线,压力会小很多。
  思来想去,他觉得昭义军镇应该废除,五州之地政事上需要独立出来,不在统一管辖,当军事上则依旧统一。
  既然赵匡胤让郭进做西山巡检,他也相信赵匡胤的眼光,何况如果按史书的说法,郭进是很有本事的人,这次大战他也凭借少量兵力托住辽国大军,是打胜战的关键。
  他心里担心的还是地方割据的风险,思来想去,他想到从财务上去限制节度使。
  以往自唐朝中期开始,节度使们给朝廷交税的方式都是节度使收地方赋税,然后扣留自己方镇用度,剩下的再上交给朝廷。
  这种模式一看就问题很大,方镇用度,那谁说得清是多少?何况节度使远在地方,怎么核查?怎么证明他需要多少,税收多少都是问题。
  所以节度使们大多都是想给朝廷多少就多少,大头用来自己养兵做大,慢慢到了晚唐,天下很多节度使根本不给朝廷交税,有些意思一下交一点做做样子,还老老实实供养朝廷的大概只有京城附近那几个了。
  完全的财政自由是节度使做大,地方割据的重要原因。
  史从云抱着小黄花把玩,入手细嫩,心里开始想起财政改革的问题。
  往后各方镇节度的税收必须全额上交中央,再由中央按需拨款,这件事历史上也是赵匡胤做成的,而且很难,打了不少战。
  不过现在他觉得时机已到,从各地加急送到潞州,请求随驾或入京的奏疏一封接着一封,都被李筠覆灭,北汉覆灭吓到了。
  如今兵威正盛,携胜势威名,正是大好机会,拖下去反而不好。
  只是不知道南面卢多逊见到李昉没有。
  想着想着,史皇帝已经在脑子里觉得下了很多大事。
  朕为国事操劳,殚精竭虑,费尽心思,应该犒劳一下自己,史从云心想,随后便不再去想那些烦心事,而是高兴的轻轻把小黄花抱起来,“来,你来扮观音。”
  小黄花点头:“阿郎,你看看我学得好不好。”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