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诸州府更有旧例所进食味,其未该者,宜奏取进止。”
  史从云一一对照,把很多东西都给剔除了。
  他也是老油条了,可太明白这些东西最容易给地方官拿着鸡毛当令剑盘剥百姓了。
  比如绿豆粉这种东西,他这家强征一点那家强征一点,要了五百斤,上贡一百斤来大梁,说是精选的,剩下的私吞那也没办法。
  查不清楚,也不可能为了几百斤绿豆粉派御史去费时费力的查,可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损失就是要命的。
  这点郭威早就预料到,所以当初立国之后很多东西都禁止地方上贡,结果这些年来又开始了,史从云发觉之后也下旨禁止,那点享受不是必须的。
  皇帝放开享受,下面遭殃的百姓就数不清了,而且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这几乎是无解的难题,只能靠统治者自己克制。
  处理完这些,当晚六妹脸红红的说想要个孩子,史从云答应了,毕竟她如今是皇后了,如果一直没孩子,往后只怕会处境尴尬。
  只是年纪确实不大,史从云让小黄花回万岁殿睡,自己就留宿坤宁宫。
  六妹当了皇后,性格还是一点没变,乖巧得不得了。
  他这些老婆真是性格各不相同,六妹就是其中的乖宝宝,什么事都会顺从他。
  .......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到中秋前后,随着南唐被迫开放,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秦国随着这些年的战争无论是各国进贡赔偿还是从蜀地,荆州的宫廷府库中搜怪来的东西,都大发横财。
  而这些东西大量流入普通士兵和他们的家人手中,可光有钱还不行,还要能买到东西才成,随着南唐被迫开放贸易,秦国的物价也开始下降。
  不少江南商人沿着水路跑来大梁做生意卖东西,大梁及附近的商人也沿着汴水,淮河等水域往南去往江南买卖。
  短短两个月,大梁一些关键的生活物资就有小幅度的降价趋势,百姓的生活也比以前好了不少,这是战争的福利之一。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百姓们对朝廷更加拥护,而士兵们也更加盼着下一次打仗发财,不少人也赶来大梁参军,希望能发家致富。
  中秋时,史从云带着六妹,身着红黑龙袍,登上宣德门城楼时,下方都是大梁的百姓,好奇王城头张望,高呼官家万岁。
  一时间大梁城内张灯结彩,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乱了百余年的大梁也慢慢有了繁荣安宁的景象,看着众多激动的臣民和脚下江山,也是心潮澎湃。
  翰林学士们也商议出结果来,取黑龙出水,腾飞天际的祥瑞,改元腾龙并且当着众多百姓宣布,昭告天下。
  其实史从云一开始想用“神龙”的,因为听起比较拉风.......
  .......
  不过一夜欢庆之后,麻烦事很快就来了。
  八月,河东那边回报,李筠拒绝了秦国给他的加封,除他之外,各节度使都同意了。
  史从云没有立即动作,而是想了想,派出使者亲自去辽州给他加封。
  派出使者的同时他也已经开始做军事准备了。
  ........
  八月中旬,史从云在汴水畔的试验营地中与机要司的众多工匠试验了改良后的第二版射石炮。
  这一版总体变化不大,主要是改良一些工艺,使得炮管更长,更坚固,提高射程和精度。
  之后接连打了几十炮都没事,史从云很满意,工匠们的技术超乎他的预料。
  其实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自汉朝开始是非常领先世界的。
  他记得后世有段时间有人不断吹罗马冶金技术如何如何,理由是罗马境内表层铁矿储量多。还假装客观的说汉朝什么什么厉害,但冶炼技术不如罗马等等......
  真就是研究历史靠想象,完全不看实物考古。
  其实完全不用想象鬼扯,汉朝留下的制式武器环首刀实物不少,同时期的罗马很少,但也不是没有,搞科学的成分分析就成,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早就有学者做过这类实验,分析成分后发现汉朝中后期的环首刀已经达到高碳钢水平!同时期的罗马就是拍马都赶不上的。
  这种技术优势是汉朝对周边民族一直保持巨大军事优势的重要原因,这种优势也一直保留到唐朝,唐末,以至现在的工匠们在冶金方面的造诣确实超乎他的意料。
  这种射石炮的炮体比他想象的要坚固。
  冯继升等工匠经过这几个月他大量的资金支持,不断的试验,打废了好几根贵重无比的炮管,也做出一些改变,如在炮管底部用比较柔软的铜能够有效延长火炮的使用寿命,减少炸膛几率。
  将炮管口径在原来基础上稍微径缩小一些,反而能增加射程和威力。
  种种进步都令史从云十分高兴,又给机要司加了一笔十万缗的巨款,没办法,才打完蜀国,财大气粗,就是有钱!
  上次去蜀地因为地理原因他没能打上几炮,十分不爽。
  这次冯继升向他保证,等到明年,至少能造出五十门射石炮来,而且把旧的二十多门都做一些改装,增强性能。
  到明年,他的秦国就真的可以组建一支颇有规模的炮兵部队了,想想就觉得拉风!


第310章 、爱民如子史从云
  到了八月,史从云一直密切关注河东的情况。
  李筠原名李荣,官家登基时为避名讳改为李筠,履历他也看了不少,能如此骄横并非没有理由。
  他资历老,已经是数朝老臣,最早是后唐的将领。
  后唐,后汉,后周,乃至如今秦朝,他都是大将,但飞黄腾达还是在太祖郭威时跟随攻打大梁,击败还是后汉大将的慕容延钊。
  之后他也好几次击败北汉,夺了辽州等地,其人并非庸才,至少在打仗这件事上,他是有本事的。
  所以史从云更加不敢掉以轻心,或者说所有蠢蠢欲动的节度使都是有本事的。
  ........
  金秋九月,史从云坐着马车出宫到了魏王府。
  当然,他不是冲着符太后来的,虽然太后确实伟岸,胸襟宽广,可他史皇帝可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日理万机的,并不是天天只想着打洞的人。
  下了车之后,门内的护院已早就熟悉,连跪拜随后去告知。
  史从云制止他,直接走进去了,也没人敢拦,身边跟着小黄花和几个护卫。
  到了内院史从云让侍卫等在外面,自己去后院。
  不过还没进门,就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
  “大姐,他在宫里欺负你,我在侧殿全看到了,那混蛋.......”
  史从云干咳两声,就走了进去,后院石桌前的两个女人都吓了一跳,慌忙拜道:“见过官家!”
  他连拉着符太后的小手,让她们起来。
  这两人其中一人是符皇后,另一人是符二妹,两人差了没几岁,而且长相上区别也不大,大概是一个娘生的缘故,六妹和她两个姐姐相差就多了,都有十岁左右。
  符二妹见他坐下,下意识往后挪开些距离。
  符太后美艳端庄的脸颊有些微红,便道:“官家日理万机,忧国忧民,大白天来魏王府,定是有事吧。”
  这小女人很聪明,一开口想堵他的话。
  史从云哈哈一笑,他有那么不正经吗?是真有事........
  有时史从云甚至想给符太后封个官,让她留在垂拱殿里,这样自己处理事情,批阅奏折的时候就可以问问她,很多事他现在死完全没经验的。
  其实以前是有女官参政的先例的,只不过因为武则天的影响,到唐末及其之后,对女官越来越警惕,除了后宫的女官之外,基本不会再设。
  他一本正经的让符二妹下去,说自己和太后有正事要谈,结果一抬头,发现符二目光闪烁,好像不信他的话似的。
  这把他当什么人了!
  史从云十分不爽,天地良心,他就是来说正事的啊!
  随后他真的一面晒着太阳,一面和符太后说起正事,说着说着就坐到符太后那边,手不老实的的搂住了她的纤腰,史从云觉得没什么,反正也不碍事,不妨碍办正事嘛。
  其实到秋天之后,乱七八糟的事情来了一大堆,令史从云头大。
  如今他是皇帝,要处理的就不只是军事上的问题了。
  这么多繁杂事情,他一直想问问符太后的意见,没别的,都是正经思想,符太后是摄政过的,总理过国家,很多事她熟悉。
  其中他最重视的主要是两件,一是漕运,秋收之后过冬之前,全国各地很多东西都要往京城运输,这是因为京城不只有宫廷百官,八万多大军驻扎,加上他们的家眷,人口密集众多。
  光靠当地产能肯定是不够的,无论是皇家的供养,百官的俸禄,还有大军的给养等等,都需要漕运从天下四面八方送来。
  这种情况下,漕运就很重要。
  交通运输是足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的,甚至开启新时代。
  就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北方,朱元璋北伐,有人总结原因时要么说经济重心南移,要么说元大都空虚,或者元军主力陷在陕西等等。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