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堂想到这里,就用力晃了晃头,不想以后长远的事情了,先把眼前的难关对付过去。
在众人围观下,秦德威继续提笔写了一首七律:
“高竿百尺倚云浮,独泛仙槎傍斗牛。拱极众星为玉饵,悬空新月作银钩。
拔开烟雾三千界,钓尽乾坤几万秋。归向玉皇应有问,丝纶已属大明收。”
众人看完整首诗,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心里只想说一句话,秦中堂你还是收了神通吧!
你把这样的东西拿出来,皇帝还能看的下别人的东西?
秦德威放下笔,环顾四周后,便对着袁炜招了招手,“袁元溪以为这首如何?
听闻你最爱修改前辈诗词文章,以此为能事,那你来看看,这首如何修改?”
袁炜满脑子回荡的都是秦德威刚才那句话——我若出手,就没你们什么事了。
现在秦中堂说中了,真没自己什么事了。如果连拍马屁都比秦前辈差,那自己还能有什么?
冯保收起秦德威新写的七律诗,就再次匆匆的离去了。
到此众人已经觉得公宴毫无滋味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也同!
每年翰林院公宴的传统节目不仅仅是君臣互动,还有秦德威出风头!
还以为今年秦德威辞去翰林学士后,在翰林院是客场,大概会刻意低调,别人出风头的机会到了呢!
但时间还早,众人也不好意思立即走人,只能熬着。
冯保又一次出现在翰林院时,众人连去迎接捧场的心思都没了。
反正估计是找秦德威的,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果不其然,只见冯保对秦中堂说:“皇上手书几首唱和之作,赐予秦德威,并命秦德威当众诵读!”
秦德威行过礼后,就从冯保手里接过御札,读道:“古昔明王勤圣学,必资贤哲为股肱。君臣上下俱一德,庶政惟和洪业成。
每从古训寻治理,歌咏研磨陶性情。诗成朕意或未惬,中侍传宣出紫清。
朕所望者独卿重,庙堂论道迓熈平。沃心辅德期匪懈,未让前贤专令名。”
从水平上来说,这首诗真的不怎么样。但皇帝的诗词从来不是看水平,而是看内容的!
而且皇帝让秦德威当众读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圣意的表示?
听完皇帝这几句御赐诗,众人尤其是与秦德威不熟的那些后辈人物,便深深明白,什么叫“嘉靖男儿”了。
前辈永远是你前辈啊!
秦德威叹口气,嘉靖皇帝对自己确实没得说了,他要让自己当主考官咋办?
第七百九十三章 也不怕折寿!
翰林院公宴散了后,秦德威与赵贞吉、许谷、邢一凤等友人一起走。
在路上,赵贞吉忍不住嘲笑道:“那袁炜必定以为自己今夜会独占鳌头,谁想萤火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
本来除了已经飞升的秦德威之外,赵贞吉算是翰林新生代里比较拔尖的人物了。但袁炜最近凭借青词和颂圣,风头稳压赵贞吉了。
赵贞吉本来走的是正统词臣路线,当然看不上袁炜这种以青词颂圣为主业的人。
另一个同行的许谷喝多了,“就算比起迎上颂圣,袁炜比秦板桥也差得远!”
秦德威无语,他一时之间不能确定,许谷这是不是夸奖?
赵贞吉连忙打圆场说:“不能这么说,青词和颂圣并不是秦板桥主业和本心,只是顺应时势而已,这点与袁炜还是有显著区别的!”
秦德威斥责说:“你们也混了六年了,能不能有点长进,看不出袁炜出风头背后的意图吗!
他背后有浙江尤其是宁绍乡党的扶持!今夜袁炜有意抢风头,说不定就是宁绍乡党对我的试探!”
严嵩一直在拉拢浙江势力,就像他秦德威一直在拉拢南直隶势力一样。
左都御史屠侨是浙江势力尤其是宁绍势力的头面大佬,而袁炜与屠侨都是宁波人。
所以不是秦中堂多疑,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多了,不多长几个心眼混不好的。
至于秦中堂为什么不刻意拉拢宁绍势力,主要是他不想和海上走私集团牵扯过深,以免以后甩不掉。
此后元旦到来,政治风波不停动荡的嘉靖十九年成为了历史,大明进入了嘉靖二十年。
很多为频繁政治斗争感到心累的大臣都在祈祷,希望嘉靖二十年能消停下来。
像往年一样的过了春节,又庆祝了正月十五,然后朝廷机器又缓慢的重新启动起来。
如果二月份没有大事,很多衙门能歇到二月二才算过完年。但今年二月有会试这样的抡才大典,衙门不可能歇到二月。
所以元宵节过了后,朝廷就开始办公,首先宣布的就是一些人事变动。
詹事府詹事何鳌调任河漕总督,南京礼部侍郎张邦奇调任詹事府詹事,国子监祭酒江汝璧调任少詹事兼翰林学士。
当即就有人分析出了这些人事任命背后的内幕,总体来看是由严阁老主导,对东宫詹事府进行了一次洗牌。
其中第一项任命,是与秦中堂的政治交换,严阁老用已经失控的河漕总督换了詹事。
至于第二项任命,大概是严阁老为了拉拢浙党,张邦奇就是浙籍大臣,很巧的与屠总宪乃是同县。
第三项任命就更明显,肯定严阁老为了拉拢原本羽附于夏言的那些江西老乡。江汝璧就是江西人,还是夏言的同县。
然后又有新的消息,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江汝璧被任命为嘉靖二十年辛丑科会试的主考官。
秦中堂对这一切都是冷眼旁观,三项人事任命里,前两项的政治内幕真如同传闻猜测那样。
但新上任的少詹事兼翰林学士、会试主考官江汝璧就不好说了,谁知道此人到底是被严嵩拉拢,还是来替严嵩背黑锅的。
反正与秦中堂无关,他也懒得管闲事。
这几项人事任命之后,朝廷工作的重心就是全力保障会试以及后面的殿试了。
在科举制度下,除非外敌打到京城或者天子驾崩,没多少比天子取士更重要的工作了。
时间过得很快,二月初九,会试第一场开考。
秦德威将一干亲友故旧送进了考场,计有妹夫焦文杰,南京同乡王逢元,来自淮安府的沈坤、吴承恩,来自松江府的何良俊,来自苏州府的王忬、归有光等等。
会试三场完毕,二月底放榜。
无欲无求的秦中堂很淡定,榜单是晚上放出来的,秦中堂并没有等榜单,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等天亮后,秦中堂起床时,会试榜名单自然就摆在了面前。
焦妹夫居然第一次会试就中了,这让秦中堂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原本历史上焦妹夫应该没这个福分才对。
王世贞他爹王忬从嘉靖十一年开始,考了四次会试,这次终于中了,真不容易。
不然凭借王世贞的天资,就真有可能要发生父亲科名被儿子反超的人伦惨剧了。
另一个跟曾后爹乡试同年的老朋友沈坤,这次也如同历史上那样中了。在原本历史上,沈坤乃是这科状元。
另外除了亲友之外,秦中堂榜单上也颇见到了几个历史名人。
或者应该说,每科榜单其实都能见到历史名人,这也是穿越者翻阅榜单时的最大乐趣之一。
嘉靖二十年的中式者里,名气比较大的有未来的首辅高拱,四大新生代青词宰相之一严讷,还有严阁老最有名的党羽之一鄢懋卿,未来的镇边名臣王崇古等等。
看完榜单,秦德威又对马二问道,“归有光、吴承恩等人在何处?”
马二答道:“他们二人连带何良俊、王逢元一共四人,昨晚在外书房喝酒喝到酩酊大醉,至今尚未醒来。”
秦德威摇摇头,这些扑街仔大部分在原本历史上连乡试都中不了,本时空全靠自己提携才走到京城会试考场,考不中很正常!
然后秦德威就对马二吩咐说:“等他们醒了,就告诉他们,下次等老师我当了主考官,然后再来考!不然就别白费那力气了!”
此后秦中堂出门正常上班,不过晚上没有直接回家,却先来到礼部尚书张老师家里拜访。
今晚是张老师休沐的日子,见到秦德威,张老师就问道:“近日朝廷没有什么大事,你怎得突然来访?”
跟老师没什么客气的,秦德威直接说:“会试结束了,下面朝廷就该准备殿试了,负责组织考试礼部的是不是要向皇上奏报读卷官、执事官人选?”
张老师就反问道:“那你有何想法?”
秦德威指着自己说:“报读卷官人选时,报上我!”
科举大三关里,会试后面就是殿试,决定最终名次,而殿试读卷官就是事实上的考官。
因为殿试在名义上的考官是天子,所以审阅试卷的大臣只能叫读卷官不能叫考官。
按照惯例,读卷官由内阁阁老,以及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詹事府的掌事堂上官来担任,一般人数十多个。
张老师看着秦德威,有点为难的说:“内阁大学士都会充当读卷官,但你到底算不算内阁大学士?”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