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还是这个道理,如果只有嘴上认错而没有实际行动,那没有实际意义!
秦德威还是很诚恳的回应说:“陆大人说的对,我也正有此意!”
众人心里只能“呵呵呵”了,你秦德威又不是没向陛下请过罪,哪次你吃亏了?
你所谓的请罪,不过是以退为进、避实就虚、虚晃一枪的把戏罢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秦德威朝向嘉靖皇帝,奏言:“陆炳方才所言多有切实之处,臣自思行为多有不慎,致使朝堂上下惊疑,都是臣的罪过。”
对这种“请罪”的陈腔滥调,嘉靖皇帝已经不耐烦了,随意的挥了挥袖子,正要“罚俸一年”时,结果又听到秦德威说:“臣请辞詹事府詹事!”
嘉靖皇帝:“……”
他已经记不清,秦德威这是第几次请辞詹事府官职了?这秦德威怎么如此不待见詹事府官职?
“你秦德威请罪和辞去詹事有何关系?”忽然有人插嘴问了一句。
众人看去,失态问出这话的人居然是严世蕃。
虽然感到奇怪,但鉴于这话也是从皇帝到其他人都想问的,所以也就没人怪罪严世蕃。
秦德威对嘉靖皇帝解释说:“陆大人刚才弹劾臣疏于馆阁本职,不务正业,不安分守己。
臣想这谢罪之道,就只有辞掉詹事,而且臣连翰林院官职一并辞去,不再兼馆职!”
众人吃了一惊,你秦德威是说真的?君前无戏言!
秦德威当然很理智,当年挂着詹事府官职,是为了升级,毕竟词林官里面,只有少詹事是四品,想从词林直升四品就只有少詹事了。
如今连三品门槛都越过了,还留着詹事府官职有什么用?不要说詹事府清贵,在嘉靖朝詹事府从来就没有发展空间!
翰林院官职的道理也相似,自从嘉靖皇帝躲在西苑修仙后,翰林官就不再是能多多接触皇帝的官职,才正五品的翰林官身份已经没什么用了,正经的内阁大学士一般也不会兼着翰林官啊。
既然陆炳找茬,那就顺便一起辞了吧。
嘉靖皇帝疑惑不解,口中叱道:“无有大罪,朕岂能随意剥夺大臣官职!”
秦德威奏对道:“既然有人指摘臣不务正业,那不妨换一个官职,让臣去提督军器局!”
詹事去搞火器,那是不安分,但提督军器局去搞火器,就是名正言顺了!
嘉靖皇帝无语,詹事是正三品清贵,军器局是九品衙门,你秦德威这个换法完全不科学!
秦德威掷地有声的说:“臣有志于此,请改詹事为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一来以示无争权之心,二来可解朝廷上下最近对臣之疑虑!”
詹事府詹事和侍郎算是勉强对等了,就是逼格差的有点多,詹事是顶流清贵,工部是六部末尾,工部尚书入阁都没戏。
但秦德威刷的成就太多,已经超然到不在乎这所谓的逼格了。
不过在大多数人眼里,如果真这样换了,算是对秦德威一个敲打,也算是朝廷对秦德威近期所作所为的回应。
毕竟秦德威公然横行霸道的,朝廷如果完全不闻不问,连个表面文章都不做,公信又何在?
雾草!只有严世蕃大惊失色,如果秦德威兼了工部左侍郎,岂不就成了自己上司?这是人干事?
而且严世蕃清楚,别看军器局在政治权力格局中基本就是零存在感,纯粹一个工匠衙门,但还是不能让秦德威提督军器局。
因为这是秦德威蚕食权力惯用招数!先落子在一个完全不起眼的小地方,然后逐渐扩张出一支势力!
当年秦德威就是先提督了连品级都没有的边缘衙门四夷馆,然后就渐渐把四夷馆改组成了夷务衙门!
他严世蕃作为曾被派遣八千里的当事人,对此最明白不过!如果让秦德威提督军器局,鬼知道又会怎么演化!
想到这里,严世蕃恨恨的盯了眼陆炳,真是猪队友!
本来事情都要散场了,你陆炳跳出来作甚!结果给了秦德威这个借口!
第七百七十三章 半步颠峰
严世蕃从来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秦某人,往深里想,秦德威是不是为了甩掉已经没有实际价值的翰林、詹事官职,近几日才故意惹是生非,一边由于找处分的?
一般人哪有这种想象力,能想象出有人居然会想甩掉翰林、詹事这种顶级清流官职?正常人思维都只会以为,秦德威最近是志得意满的飘了,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一时间,严世蕃感到天地之间唯有自己清醒了,真是众人皆醉他独醒,只有他才能看穿秦德威,但却根本叫不醒别人。
陆炳被严世蕃的不善眼神盯得莫名其妙,又下意识去看向秦德威,恰好也对视了一眼。
但秦德威的看向陆指挥眼神却完全相反,充满了友爱和善意,仿佛还在说“谢谢啊”。
能被“对手”这样释放善意信号,陆指挥终于觉得哪里不对了。比起激烈交锋然后败北更可悲的是,对手那种完全不在意的友善。
嘉靖皇帝略加思忖后,便下旨道:“秦德威轻浮无礼,不足为东宫表率,免去翰林学士、詹事、左春坊大学士,改工部左侍郎兼提督军器局!”
辅导东宫工作十分重要,秦德威一直占着茅坑不办事也不是办法,隔三岔五的总是请辞詹事官职也太烦人了。
故而嘉靖皇帝这次就发个了狠,他想看看秦德威辞掉詹事后,詹事府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能让秦德威如此避之不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惩罚,相当于贬了,但秦德威反而大喜,连忙上前谢恩。
这波可算甩掉了包袱!在嘉靖朝中后期,政治气候与明代其他时候有点小区别,比起失去效用的清流职务,实权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翰林院,在其他时候翰林院内部有自成体系的规矩。翰林只要熬资历就可以熬成内阁大学士候选人,就算不入阁平时与皇帝直接打交道机会也很多。
但在嘉靖朝中后期,嘉靖一般不见人了,而翰林能否升迁全看写青词,原本的翰林规矩几乎都作废。
所以留着翰林官熬资历还有什么用?再说秦德威都半步入阁了,也不需要翰林官为跳板了。
詹事府更不用说了,等这波东宫集体作死扑街后,就是“二龙不相见”,连太子都没有,詹事府就是纯摆设,又哪来的权势?
秦德威谢恩完毕后,又奏道:“三品左侍郎与军器局相差太远,提督看似不伦不类,请将军器局改为军器监。”
大明朝廷衙门名称里,常见的词组就是部、院、寺、监,算是叫得上号的衙门。
而局在大多数地方都是很不入流的称呼,和仓、库、厂(除了东厂)差不了多少,所以秦德威才奏请将军器局提升为军器监,这大概意思就是将“兵工厂”升格为“装备衙门”。
果然来了!秦德威果然要扩张势力!严世蕃心里暗叫一声,然后竭尽最后的余力,苦苦进谏说:
“陛下!工部事务也颇为繁杂,而秦德威身上差遣已经太多了,只怕难以兼顾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
秦德威也顺势奏道:“严世蕃言之有理,可让严世蕃加赞理军器局,以便于协助臣。”
严世蕃:“……”
他敢拿自己性命打赌,他如果真去当助手,不出一年就会因公牺牲!军器局里有的是能误杀自己的东西!
嘉靖皇帝不耐烦的说:“此事已决,不必再谏了!”然后又对秦德威说:“军器监之说以后再议!”
如果现在就给了,以后拿什么酬功?
黄锦黄太监在旁边记录嘉靖皇帝的口头旨意,回头还要交办给内阁制作正式的圣旨。
听到这里时,黄太监就问了句:“秦德威其余勋位官职差遣如何?”
刚才皇帝只说了秦德威的翰林学士、詹事改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没有提及其他的职务。
嘉靖皇帝不假思索的说:“其余不变!”
黄锦记下后,又尽职尽责的问了个很专业的问题:“若秦德威仍保留入直文渊阁,以何官位入直?”
嘉靖皇帝愣了愣,刚才好像是把这个问题忽略了。
大明有些官职差遣,是有一定固定配套组合的,比如巡抚必加右副都御史或者右佥都御史,又比如最近新设的领军机处差遣,前面加了兵部左侍郎。
而所有阁老都必备的“入直文渊阁”其实也并不是官位,而是类似于巡抚这样的差遣性质。
根据近百年官场老传统,在入直文渊阁几个字前面,配套的官位一般是翰林学士或者殿阁大学士,就仿佛巡抚之前必须加副都御史或者佥都御史,先前秦德威就是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
刚才在秦德威一口气被免了翰苑坊局的清流职务,包括翰林学士、詹事兼左春坊大学士,而其中的翰林学士与“入直文渊阁”是连带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没了翰林学士,秦中堂拿什么去入直文渊阁?
主要是秦某人的官爵太复杂,兼项太多,全写下来百来字,一不留神忽略了某些问题实在太正常不过了。而出现问题后,就只能弥补解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