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虽然半信半疑,但大家并没有忽视,因为小道消息往往就是风向标。
  然后又有另一个更丧心病狂的小道消息传开,说秦德威打算控制东宫官属,然后拥戴东宫监国,再对中枢进行大清洗!
  这个消息实在匪夷所思、触目惊心,谁也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
  就在这时候,仁寿宫里修道的嘉靖皇帝突然下诏,命夏言、严嵩、秦德威觐见。原本计划要举行的第二次廷议,又暂时停住了。
  秦德威在家里接到了诏旨后,就匆匆进宫,在仁寿宫门外等候。又等了一刻钟后,夏言和严嵩也一起出现。
  还没等三人唇枪舌剑的斗嘴,里面太监就将三人引了进去。
  嘉靖皇帝还是日常的一身道袍,高高坐在前殿的金台上,看着进来的这三个大臣。
  其实嘉靖皇帝这几天心里也有点拿不准,这三人究竟都在想什么,有时候隔着奏疏,只通过文字,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故而今天就一起叫了过来,进行当面观察。
  三人行过礼后,都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见是因为什么,所以也都没开口。
  嘉靖皇帝突然对夏、严二人开口道:“秦德威在密疏中举荐原贵州按察使何鳌为太子宾客,你们以为如何?”
  首辅夏言当然是要反对的,这个太子宾客明显是替代詹事作用的,甚至将来还会递补为詹事,而目前詹事陆深又是他夏言的老师。
  无论从哪个角度,夏言也不可能支持什么太子宾客,尤其何鳌还不是自己人。
  所以夏言就先奏答道:“实无此必要。詹事府事务目前依然井井有条,又何必增设不伦不类的太子宾客。”
  而严嵩则答道:“詹事陆深不能理事,东宫官属没有首领,理当临时补充一个,以明确秩序。”
  嘉靖皇帝听了两人的意见,不置可否,又转向秦德威,抬高了声调,质问道:“秦德威你为什么举荐何鳌?他是你的座师?”
  秦德威毫无破绽的、公事公办的答道:“既然朝廷缺人,臣举荐贤才,也是应有之义。”
  这只是一个御前小会,嘉靖皇帝显然不想听这种公事公办的奏答。
  他不依不饶的说:“若老师为太子宾客,而你又是少詹事,有人说你意欲专擅东宫,以图后计!”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奏答道:“若朝中有此疑虑,臣请辞去少詹事,以此避嫌。”
  夏言和严嵩听到这里,都很意外,秦德威这是跟皇帝赌气说话?
  根据嘉靖朝二十来年的经验,朝中官员都知道,在嘉靖皇帝面前赌气说辞官,非常容易弄假成真的!
  嘉靖皇帝真不惯这种毛病,你赌气说辞官,皇帝就真敢让你走人!近些年唯一例外的,大概就是翟銮了,想辞却辞不掉。
  在夏言和严嵩期待中,嘉靖皇帝却只拍案喝道:“秦德威你还有什么话,就说出来!”
  秦德威继续奏答道:“臣推荐老师何鳌为太子宾客的本意,本意是让何鳌在东宫替代臣!因为臣这个少詹事,实在当不下去了,早有辞官之念!”
  虽然明知道秦德威可能是有目的的故意胡扯,但嘉靖皇帝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何当不下去?”
  秦德威又答道:“因为臣管制不了东宫官属,再说臣以陛下侍从自居,没有精力兼顾东宫事务。
  偏生东宫官属目前没有首领理事,臣这个少詹事居然成了官职最高之人。
  于是屡遭东宫官属以下迫上,为此苦不堪言!所以臣才会说,想辞去这个少詹事!”
  秦德威话里这意思,每个人听到后都有自己的理解。
  嘉靖皇帝神情缓和了下来,又灵魂拷问说:“连东宫事务你都不想担当,那你又想做什么?”
  秦德威叹道:“臣在朝中,大感无处可去,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嘉靖皇帝叱道:“难道朝廷容不下你了?”
  秦德威连忙奏对说:“臣本在文渊阁入直,但如今文渊阁又多了大学士翟銮值守。
  他是预机务,臣是不预机务,他自然比臣更优先,那么臣在文渊阁还有何事可做?”
  夏言和严嵩目瞪口呆,那翟銮被你秦德威挤兑成什么样了?都成了东卷棚大学士了!
  结果你秦德威竟然还睁着眼说,翟銮比你更优先,并导致你不好做事?
  就说这次御前会议,皇帝都叫了你秦德威,却没有叫翟銮过来,还不能说明问题?
  秦德威还在继续说:“原本臣又想着,请另设军机处独树一帜,好歹也是能做点事情,并且能为陛下分忧担劳。不至于尸位素餐,浪费朝廷俸禄。
  而且在廷议上,臣主持军机处之提议明明获得不少支持,但廷议却又被强行中止暂停,最后军机处之事又硬生生的被阻拦了!
  陛下如果不信,可以问问夏首辅严阁老,当时廷议的结论是什么?”
  嘉靖皇帝不用问也知道,当时有旁听官校在场,作为皇帝当然知道廷议的大致过程和内容。
  如果非要问起来,听到的答案肯定就是:当时结论是以秦德威为内阁大学士兼领军机处,然后严嵩被驳斥到无话可说,夏首辅就中断了廷议。
  但嘉靖皇帝不想问,如果真要问出来,那中断了廷议的夏言夏首辅怕不是要伏地谢罪,请求辞官了。
  最后秦德威总结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没法做,那个做不好,这个不让做,那个做不成!
  故而臣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内心苦不堪言,也真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更不知应该如何回奏陛下!恳请陛下指点一条明路!”
  除了秦德威本人之外,嘉靖皇帝、夏言、严嵩君臣三人一起无语。
  只听秦德威刚才这口述,还以为秦德威是一个到处被排挤、到处被打压,郁郁不得志、被排斥孤立的扑街官员。
  但现实里秦德威究竟是什么样,朝堂上谁心里没点数?你秦德威动辄苦不堪言,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嘉靖皇帝则陷入了深思,秦德威表面是卖惨,其实是在向他这个皇帝征询意见,寻求一个准确定位。
  毕竟秦德威和夏言、严嵩这种名正言顺的传统型权臣不一样,身上的模糊地带太多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三人行(上)
  嘉靖皇帝不说话,其他人就更只能闭上嘴,安静的站着等待皇帝思考结束。
  其实对于皇帝这次召见的目的,作为近年揣测皇帝最成功的三人,都猜的差不多。
  直接原因是秦德威直接推荐座师为太子宾客,以及传言秦德威意欲拥戴太子监国,引起了皇帝的关注或者说警惕,让皇帝暂时放下了修仙大业。
  而深层原因则是皇帝因为寿命焦虑带来的犹豫和不自信,所以就想着通过召见,来亲自观察三个最有权大臣的心思。
  或者说,面对太子监国这种舆情,嘉靖皇帝还没有明确主意。毕竟那是亲儿子和国本,而且嘉靖皇帝本人也因为正因为寿命而焦虑,也不得不考虑将来。
  在没主意的前提下,就让大臣们先互相吵吵,然后旁敲侧击,这也是嘉靖皇帝的老套路了。
  所以嘉靖皇帝刚才上来就先从东宫事务入手,质问秦德威。
  就是秦德威实在能跑题,不停诉苦叫难,又吵着要辞去少詹事,成功带偏了节奏,暂时吸引了皇帝的全部注意力。
  要说大明内阁加六部的行政制度,开创于永乐,发展于宣德、正统,巩固于成化、弘治。
  到了嘉靖朝时,这套行政制度已经彻底成熟,变成了传统。夏言、严嵩都是这套制度的受益者,算是传统体制的权臣。
  而秦德威与另两人相比,就属于非传统的权臣,似乎干什么都行,看到什么都想指手画脚,偏偏还都能有所作为,结果导致乱七八糟的加官一大堆。
  从文渊阁到翰林院再到詹事府的官职都有,现在连伯爵爵位都安排上了,但抛开爵位勋位不谈,实际官职一看也就四品。
  说在文渊阁,但不预机务;说在翰林院,又不是掌院;说在詹事府,却只挂名不管事。
  世人印象里秦学士或者秦中堂有权有势,但那些权势都是建立在秦德威个人能力基础上的,而并非来源于官职本身。
  不然的话,翰林院那么多学士,詹事府也有比秦德威品级更高的人,文渊阁里更有预机务的大学士,京城里还有百八十个公侯伯,为什么都不具备秦德威那样的权威?
  所以像秦德威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真可以自我评价一句“能力之外的资本为零”。
  想到这里,嘉靖皇帝忽然懂了秦德威当前真正的心思。这位“嘉靖男儿”的核心诉求,就是在制度上把他的政治地位确定下来。
  无论这个制度是新设军机处也好,或者是拥戴东宫之类的也好,表面是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从制度上彰显出权威。
  感到已经摸清了秦德威的心思,嘉靖皇帝就重新开始注意另外两人,忽而冷不丁的就问道:“秦德威方才说要辞去少詹事,你们二人以为如何?”
  夏言奏答道:“如今詹事府正缺乏实际统领全局之人,而詹事府堂官仅有詹事与少詹事二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