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陈凤感觉胡宗宪也太不上道了,差遣还没落实就叫上苦了,就不知道问问秦板桥的思路?
于是陈凤主动插嘴问道:“若梅林去巡视海防,具体该如何行事?”
秦德威就答道:“也不需要另外做什么,摸清方方面面的情况,让朝廷真正了解最为重要!”
现在还不是全方位介入海上事务的时机,最起码要先等到日本国朝贡团到了京师后,看情况再定。
所以让胡宗宪去巡视海防,有搜集信息情报以待将来的意味,同时全面清查一下大明东南海防的家底。
所幸穿越到的是嘉靖朝中前期,各方面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可以让秦德威有充分时间去布局。
再过两年,嘉靖皇帝就要开始因为国库出现亏空而急眼了。
至于为什么是胡宗宪,秦姓穿越者想了半天,感觉有这么一个大历史名人,不用白不用。
历史名人是人才的概率,远超过陈凤这样不太知名的。
而且正巧胡宗宪在原本历史时空里,最后还是总督东南沿海事务,专业十分对口。
就是现在,秦德威有点自我怀疑了,眼前这位胡宗宪到底行不行?
然后秦德威又吩咐仆役去收拾房间,陈凤打算暂时住在秦府,但胡宗宪却推辞了。
他还心心念念着去教坊司胡同包月,如果以后正式成了御史,风宪官要讲究体面,估计就不方便了!
秦德威也不以为意,招呼者两人入席,算是接风洗尘。
几圈酒下来,话匣子继续打开,秦德威看着陈凤和胡宗宪,不由得感慨道:“可用之人,还是太少了!你们都要抓紧上进,尽早撑起一方天地。”
陈凤笑道:“你在京师人脉如此宽广,还能没有可用之人?反而对我们这么大期待作甚?”
秦德威苦笑道:“那些人位置都太高了,用起来其实并不好用,现在最缺的就是即插即用的中坚啊。”
陈凤听不懂,真理解不了秦德威的意思。还有,什么叫即插即用?
对于寄托厚望的好友,秦德威很耐心解释道:“我所能接触到的熟人,一是老师张大宗伯这样的,其余还有两个尚书。
位置尊贵,高高在上,轻易动不得,能随便委任差事吗?除非出现大乱危机,还真不可能让实职尚书去兼领差遣。
二是许谷、赵贞吉、邢一凤这样的好友,全都是翰苑词臣,能随便从翰林院降调出去吗?
这些人到目前为止,也是中看不中用啊,只能在翰苑养望,可远观而不可……使用焉。”
陈凤听得一愣一愣的,秦板桥这个烦恼实在太高级了,那种党社大佬才会有这种烦恼。
而他陈凤很抱歉,就是个垃圾离职知县,无法与秦板桥感同身受。
秦德威长叹一声:“所以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忧虑。”
陈凤不同见解:“我倒是觉得,秦板桥你多虑了!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
你秦板桥今日之功名地位,肯定会有前来主动投靠的人,只要信息挑选,何愁乏人可用?”
恰好正在此时,有仆役在屋门外禀报说:“有苏州章焕,自称是老爷故旧,前来拜访。”
陈凤对秦德威社交圈十分熟悉,闻言十分迷惑的对秦德威说:“你有这样的故旧?”
秦德威仔细想了半天,终于凭借强大的记忆力记起来了。
八年前也就是嘉靖十年,曾老爷中举的那次南直隶乡试,这位叫章焕的士子,被文坛大佬文征明介绍过来,找秦德威借官房居住。
毕竟当时贡院附近的闲置官房,大半都被某秦姓小县霸提前垄断了。
再后来这位章焕与曾老爷一起中举,又一起中进士,成为曾老爷同年后,与秦德威直接联系就少了,毕竟差着辈分,何况这章大人又去了外地做官。
没想到在今日这位章大人,突然又跑过来,以故旧身份主动登门拜访秦德威,就因为八年前借过一次房子的“恩情”。
陈凤通晓了前因后果,便抚掌大笑道:“看!我说什么来着,你真是多虑了!只要你真想网罗,何愁没有可用之人。”
此后章焕也加入了进来,几人一直喝到了黄昏,才兴尽而散。
陈凤留在秦府住,就和秦德威一起送了另两人出去。
望着胡宗宪的背影,秦德威对陈凤说:“这位胡兄,今天话有点少啊。”
陈凤答话说:“毕竟人还年轻,不太会遮掩情绪,或许是对新差遣还不太情愿。”
秦德威摇摇头,叹道:“玉不琢不成器啊。”
然后又对马二说:“传我的话去教坊司胡同及西院胡同,谁敢接待胡宗宪,就去大同劳军吧!这是礼部尚书最倚重门生的说的!”
随即秦德威又考虑起一个学术问题,历史名人多半都有个性,所以历史名人到底适合不适合当工具人?
第六百九十一章 尘封的往事
文华殿的南边是文渊阁,文渊阁的北边是文华殿。两座建筑之间有一条路,这条路的东头就是宫城四门之一的东华门。
宫城四门里,东华门是唯一只有七十二颗门钉的宫门,基本上被视为皇家其他人的出入通道。
近百年来风风雨雨,不知多少皇子、公主、藩王从这里出入过,偶尔也有太监奉命从这里出去办事。
但在嘉靖十八年的今天,东华门迎来了一个新物种,一位纯种的文臣。
三位一体词臣、不预机务大学士、协理夷务大臣秦德威在文渊阁坐了会儿,把该发布的诰敕检查完签发了。
然后他就起身离开,前往四夷馆。今天要从东华门过去。随从是没有资格跟着秦德威出入东华门的,所以只有秦德威自己走。
至于其它仆役们,也只能提前在外面等着了。以免从东华门出去后的秦老爷陷入孤身状态,被打都没有人保护。
对于东华门本身,秦德威没多大感觉,出于对称美学,东华门基本和西华门一模一样,没什么稀奇的。
但要的就是这个别人没有,只有自己才有的虚荣。
秦中堂沿着东华门门洞慢慢走出去,而在宫门外面把守的官军,就是号称“禁军里的禁军”,御马监所辖四勇士营官兵了。
然后这些禁兵,就像是看着珍稀动物一样,看着从门洞另一边走过来的那道红色的身影。
走到门洞洞口,将出未出之际,秦学士忽然站住不动了,对着宫门外的禁兵和蔼可亲的笑了笑,一点都没有大学士的架子。
有个叫韩蕾的把总诧异的对秦德威问道:“秦学士为何驻足不前?”
基层武人们与秦学士打交道少,不太熟悉秦学士的风格,不知道这是秦学士钓鱼式装逼的前奏,居然还有人上钩。
说句题外话,现在南京文人和朝中文官都已经不怎么上钩了。
然后众人便听到秦学士开口道:“此时此刻,我忽然记起了一句话,心里多有感慨!
前人笔记中记载。宋代韩魏公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
大部分官兵听到这句,其实没多大反应。只当是秦学士用前人的典故自我吹嘘,谁让此人既是状元,也出了东华门。
但他们都不明白这句话的背景,只有韩蕾韩把总勃然大怒,很有情绪的对秦德威说:“秦学士莫非以为,吾辈粗人都是不读书不通典故的?”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句话其实不见于正史,相传是文臣韩琦羞辱武臣狄青所言,潜台词是你们武人也配叫好男儿?是史上文官对武官最著名的羞辱事件之一。
韩把总知道这个典故,他代入的自然是狄青角色,所以听到秦德威这文臣典型,当面对自己复述这句话,立刻也感觉受到了巨大羞辱。
秦德威不急不慌,好整以暇的继续说“虽然我乃历朝历代最年少的状元,虽然我被世人抬举为嘉靖男儿,虽然我的诗词被谬赞为皇明第一,虽然我今日也出入东华门……
但我非常不认可韩魏公这句话!我今天之所以站在东华门提起这句话,就是想对世人说,这句话简直荒谬之极、大错特错,绝对不可以奉为圭臬,我大明不能重蹈覆辙!”
韩把总:“……”
自己还是太没经验了,一时不慎,竟然被秦学士直接骑脸。
只怕过几日京城大街小巷,都会流传韩把总被秦状元装逼的故事了。
好话坏话、正话反话都让秦学士你说了,这一连串的“虽然”,到底是显摆呢还是夸耀呢?
但韩把总也不得不服,放眼全天下,也只有秦学士具备这个资格,斥责韩琦那句话是垃圾还能不被人反喷吧?
直到此时此刻,又成功制造了一次名人轶事、坊间趣谈的秦学士这才心满意足,继续迈动脚步,跨出了东华门门洞。
东华门是宫门,向东走一小段路就是皇城东安门,然后就能抵达目的地四夷馆了。
秦学士昂首阔步,走在宫城之外、皇城之内,心里波澜起伏、气象万千。
官场传说里,大明第一个被特赐西华门的人,是几十年前某位年老首辅,那么自己第一个被特赐走东华门,是不是也能当首辅的好兆头?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