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不但是双重座师,连徐妙璇都要拜他为义父,他要强行吩咐下来,没有自己拒绝的余地。
  从张老师家里出来,在炎热的夜风里,秦德威擦了擦汗,就去了隔壁徐家。
  刚进院子,就看到徐妙璟打着赤膊,正在水井边,用井水冲凉。
  秦德威叹口气,颇为遗憾的说:“你姐姐不冲凉吗?”
  徐妙璟扭过头去,不想搭理秦德威,进了自己屋里。
  秦德威对着徐妙璇屋里喊了一声:“小弟怎么又犯病了!”
  从屋里面传来了徐妙璇的声音:“他正恼你呢。”
  秦德威又说:“屋里太热了,出来说话。”
  然后就看到徐妙璇很不见外的穿着无袖小褂走出来,捏着一柄团扇挡在了身前,但又遮掩不全,还是晃得秦德威眼晕。
  徐妙璇故意无视了秦德威的眼神,只开口道:“你是不是又答应过,再送小弟一个婢女?”
  秦德威恍然大悟,难怪徐小弟又闹脾气了。便试探着对徐妙璇问道:“不行就给他送一个吧,你也别拦着。”
  徐妙璇坐在院中石凳上,叹口气说:“婢女应该送一个,但如今当务之急是说一门亲事,下半年先让小弟成亲。”
  秦德威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徐妙璇的意思。
  如果徐妙璇嫁到自己这边来,徐家里就剩徐妙璟这样一个十六岁少年独住,徐妙璇作为长姐不放心。
  既然婚事推到了年底,那徐妙璇就想着在年底之前,先给徐小弟找一门亲事并且办了。
  这样的话,徐小弟有了人照应,徐妙璇就可以放心嫁到秦家去了。
  秦德威在京城认识人也不算太多,只能先上心慢慢寻访合适的。
  但就徐妙璟这条件,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让秦德威也犯愁。


第四百八十二章 状元有毒
  要说帮徐小弟寻一门亲事,徐妙璇也不是不能托别人,但现在未婚夫排面这么大,能接触到的人家肯定更好。
  状元的小舅子,大概是徐妙璟现在最大的筹码了。
  毕竟状元只要不作死、不早死,纯熬资历最差也能混到尚书。
  秦德威回答说:“若放在从前,随便选一家就行了,但今天我多有感慨,所以要认真找找。”
  徐妙璇一边帮着秦德威扇风,一边疑惑的问道:“今天又怎么了?”
  也就能跟徐妙璇说说心里话了,秦德威叹道:“今天发生了点事情,让我颇有感悟。
  从现在起,我也该有意识的培植自己势力了。总想着抱大腿,并不是长久之计啊。”
  徐妙璇不知该怎么评价未婚夫,才刚进官场的菜鸟,就开始琢磨这些了?
  她想了想就答话说:“其实你也不用太着急,夫君你真正发力的机会还没有出现。
  等天子再生下皇子,几年以后立东宫然后召集东宫属官,以夫君的功名和年纪,进东宫并不难。
  到那时,东宫属官自然就成一派势力,这比自己费力去扶植轻松多了。”
  秦德威暗暗感慨,徐妙璇这个见识很出色,按照封建王朝正常规律确实如此。
  可这时候谁又能猜到,嘉靖朝它偏偏就不正常啊。
  三年后嘉靖皇帝确实立了个太子,但又过十来年就挂了,然后就是著名的“二龙不相见”了。
  偏偏嘉靖皇帝在位时间又长,秦德威如果想走潜邸从龙路线,从现在开始要坐三十年冷板凳,这谁踏马受得了?
  这些都没法对别人解释,秦德威只能摆摆手:“先不说那些了。
  我的意思是,现在要我帮小弟找妻室,我就要着重考虑一下利益相关问题了。
  比如说,首先要看看对方的潜力,或者对我的助力,你介意这样吗?”
  徐妙璇握住了秦德威的手说:“这都是应该的,若联姻对夫君有利,自然不是坏事,本来你我就是一体。”
  徐妙璟突然从窗户伸出脑袋:“若长得丑,我也不要!”
  秦德威回头就呵斥道:“你要像我一样娶妻娶贤,品德为先!岂能如此肤浅的以貌取人?”
  徐小弟迷茫了,这朝廷选拔状元,到底是看什么?
  秦德威说完话就回了家。
  到了次日起床后,他懒洋洋的躺在树荫里的竹椅上,啃着从水井里捞上来的西瓜。
  理直气壮不用上班的日子,就这么朴实无华。
  忽然有个翰林院书办跑到家里来传话,说钦差考察结果出来了,已经从内阁发到翰林院。
  秦德威拿着瓜愣了下,这么快考察完了?自己正要低调,逍遥日子还没过够呢!
  想了想突然就明白了,现如今内阁只有李时一个人,而李时又是个没有权力欲的人。
  现在都说是秦德威举荐了费宏回内阁,肯定还要重新担任首辅。
  那么李时如果在考察问题上拖延或者为难秦德威,岂不是平白落人口实?
  所以李时干脆利落的结束了考察,不沾惹这种是非。
  “考察结论是什么?”秦德威好奇的问。
  那书办答道:“当然是为秦修撰叙功了!”
  秦德威顿时泄了气,叙功这种事有什么意思?
  十七岁的修撰已经够惊世骇俗了,就算有功也不可能马上就升。
  如果说加一级俸禄,呵呵呵,就老朱家给的那点俸禄,加一级基本和加了个寂寞差不多。
  又听到书办继续答道:“朝廷准许秦修撰荫一子入国子监!”
  秦德威稍微满意,这个也算个奖赏了,后代起码有个保底出身了。
  但这个奖赏来的有点早,只能先摆着看了。
  想到这里,秦德威突然怀念起留在南京待产的顾娘子。
  算算日期,自己的第一个子女应该已经生出来了,报信的人大概在路上了。
  可惜自己未能亲眼得见,有点惆怅,要不要等天气凉快了,请个假回趟南京?
  看了看日头,感受了下逐渐升高的气温,秦德威掐指一算,今天不宜出门。
  便大手一挥,对书办说:“我明日再去衙署报道!”
  这书办就是跑腿传信的,哪有资格强迫状元公干什么,得了回话就走人了。
  又过一日,秦德威趁着大清早凉快就出了门,往长安左门外的翰林院过去。
  想当年最早的时候,翰林院的办公地点在宫里的文渊阁。
  没错,就是文华殿对面的文渊阁,这就是皇帝侍从官的特殊待遇。
  后来又从翰林院分出了内阁这么一个机构,跟翰林院一起挤着在文渊阁办公。
  再后来,大家都受不了。于是就在宫外六部旁边,给翰林院新修了一处衙署。
  于是翰林院就从宫里迁到了宫外,而文渊阁就就单独留给了内阁办公使用。
  秦德威带着随从,骑着马,不急不慌溜溜达达的就来到了翰林院。
  说起来秦德威还没正式报道过,中了状元并授官修撰后,就请假去了辽东。
  回来又要等待差事考察,就这么一直拖着了,反正都不着急。
  今天他就算是正式入职来的,但从登瀛门进去后,无论是前面正堂,还是左右两厅,都没什么人。
  秦德威好奇的继续往里面走,又过了穿堂,来到后院。
  却见树荫中有个古朴的大方亭子,亭内亭外的聚坐了十几人。
  有的喝茶,有的饮酒,正在谈诗论文,好不自在。
  秦德威走到亭子外面,探头探脑的看了一圈,找找有没有认识的人。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叫道:“状元来了!一起来抽韵赋诗!”
  秦德威就回应说:“老师亭溪公说过,叫我进了翰林院后,须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轻易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行一步路。”
  然后又对旁边一个侍立的杂官问道:“阁下如何称呼?董学士来了否?”
  那杂官连忙自我介绍说:“下官姓林,在翰苑做一个孔目。”
  人群中又有人吩咐道:“林孔目!你且先去安置他,等董学士来了,再带他去见董学士!”
  于是林孔目就带着秦德威,去了后院东头的典簿厅,登记了一下。
  然后林孔目又拿了钥匙,又招呼了几个杂役,带着秦德威往前院走。
  翰林院里,大部分办公房间都在前院。正面五间堂,都是学士级别的公房。
  另外西边有读讲厅,东边有编检厅。顾名思义就知道,读讲厅就是侍读、侍讲的地方,编检厅就是编修、检讨的地方。
  林孔目带着秦德威穿过西边长廊,指着一处厅堂说:“这里就是状元厅。”
  同样只听名字就懂了,必定是翰林院内部专门为状元们提供的办公地方。
  秦德威自豪之感不禁油然而生,状元就是状元,处处都有特殊待遇,连办公地点都区别于其他翰林官。
  他就是很奇怪,为什么这状元厅门上挂着锁?
  林孔目开了锁,打开门,秦德威瞅了眼,只见里面尘土满地满桌的……
  几个杂役进去开始洒扫,顿时鸡飞狗跳尘土飞杨。
  这什么情况?秦德威站在外面难以理解。
  林孔目生怕秦德威误会被慢待,连忙解释说:“之前没人使用这里,所以就一直闲置着。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