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谁收了十几张成绩极差的单子,心情能好?尤其是还都是自己家的,老朱没有直接爆发,就算涵养好了。
“陛下,那个皇孙呢?他怎么样?不会也不行吧?”
提到了皇孙朱雄英,朱元璋总算是有了点兴致,“还成吧,他师父说小孩子悟性不错,算学天赋也挺好的,值得栽培。”
夏知凤能说不错,那确实可以。毕竟夏知凤有一说一,绝不会撒谎。
能在她嘴里得到一个好,甚至可以说还要在张承天之上。
天可怜见,老朱家总算有个聪明的了,不然朱元璋非郁闷死。
当然了,朱雄英的情况有点特别,他的算学天赋,都用在了统计种田上面。
小家伙已经收集了不少高产的稻种,准备来年种下去。
这样一代一代选育,没准还真让他整出一点名堂。
“臣要提前恭喜陛下,圣孙聪慧,真是皇家之福啊!”
老朱脸上止不住的喜悦,却说道:“他还太小了,慢慢看着吧!”老朱想了想,又问道:“你现在听到点消息不?尤其是向外开拓,到底如何了?”
听到这里,张承天终于打起精神,跟老朱聊了起来。
话说老朱的那些凤阳老乡,他们已经找到了一块落脚地。
距离不算远,就在高丽国的济州岛。
这帮人漂洋过海。找到了一处落脚之地,简直高兴坏了。
全都以为发了财,老天庇护。
可是登岛之后,这帮人就傻眼了。
济州岛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石头,土地贫瘠,还不时有风暴袭来,绝对谈不上什么好地方,甚至可以说是穷山恶水,而且遍地还有刁民。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农业时代衡量一块土地好坏的标准,和工业时代,确实不一样。
像是后世,这么一个海岛,一旦落入手中,航运贸易,简直不要太好。而且还可以吸引大公司过来注册,弄个金融服务中心。搞点旅游业,什么都行。
要不了几年,就能变成海上明珠,发财简直不要太容易。
可是在一群纯粹的农夫看来,这个破岛,遍地都是石头,冬天寒冷,夏天风暴……土地贫瘠,种不出来多少粮食,在这么个地方,搞不好就要饿死。
简直糟透了。
不过他们还算运气好,到了这边,不到十天,就遇到了驻高丽的明军。
双方简单交流之后,明军给他们指点了一条活路。
原来这个岛是元朝的马场,是用来筹备攻击倭国的。
现在已经荒废了,不过却很适合发展畜牧业,在岛上养殖牛马牲畜,不管是什么,只要品质好,军中就能收购,当然了,运到大明出售,也是没有问题。
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又一次衡量了这个岛……确实,种粮食不行,但气候凉爽,牧草长得挺好。
不管怎么样,就赌一把吧!
百姓先是购买了五百只小羊,在岛上养殖。
总而言之,算是有了一条生路。
如果一切顺利,过了一两年,开始稳定出售肥羊,日子就能好起来。
“他们还说多亏了我娘,给他们提供贷款,能够买羊,不然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老朱忍不住重重叹息,“这么说,向海外开拓,还真不容易!就没有什么比较容易的?”
“有!”张承天道:“我听说朱英找到了一处大岛,那边气候湿热,非常适合种甘蔗。”
“甘蔗?”
“对,就是能榨糖的那种……陛下,算来算去,向外开拓,最好的地方,就是能提供白糖的,那才是真正宝藏!”
老朱想了想,道:“榨糖容易吗?”
“不容易!”张承天很干脆告诉他,“甘蔗田特别湿热,都是蚊子。而且到了收获的时候,要两个时辰,就榨成糖浆,不然那么热,砍下来的甘蔗,会变质的,产出的糖,也会不好。所以需要很多很多的劳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咱知道了,这一次来了这么多要归附大明的,他们总要表示一下!想当大明的忠臣,没有那么便宜的!”
第八百四十章 聪明人
此刻的张承天,几乎就混成了张希孟和朱元璋之间的传声筒,这两位要商讨重要的国政,要么张希孟去宫里,要么老朱就来张家。
一旦没啥事,张希孟在家里修书带孩子,老朱在城外种田带孙子。
这时候张承天就需要来回穿梭,传递消息。就比如向外开拓,首先要种甘蔗榨糖,这就是张希孟的主张。
说个笑话啊……对外殖民也会亏钱的。
没错,你以为对外攻伐,开疆拓土,逼着别人给你干活,是个很赚钱的生意,其实不是的。
首先组织生产,就是个非常消耗成本的事情。
生产出来,还要进行储存,运输,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要消耗巨大的财富。
就比如说朱棣,他怎么欠了那么多钱?
还不都是搞前期投入了!
种田,伐木,养羊,呢绒……这些非常赚钱的行业,都不足以弥补亏空。要不是大明确实缺少这些东西,不开发不行,朱棣都能输光裤子。
而这些看起来很赚钱的行业,都不足以填补亏空,那向外开拓,还有什么是真正赚钱的?
抢劫吗?
或许吧,不过抢劫也要运气,对方反抗不能太强烈,而且还要确实有钱,不然你去抢劫,人家那么可怜,一把鼻涕一把泪,最后自己还扔给元宝给人家,那可亏大了。
所幸,在这个世上,真有一个凌驾于抢劫的行业,是十足的暴利。
那就是榨糖!
放在后世,人们或许觉得糖算不得什么,几块钱一斤,到处都是。人们甚至觉得糖是不健康的东西,吃的喝的,还要标榜无糖。
可是在当下,糖可不一样。
像中原之地,百姓还算聪明,能鼓捣麦芽糖,做成零食,满足需要。
可是放眼天下,大多数的地方,当真只有贵族人上人,才能偶尔吃到一点蜜糖。
他们甚至把糖看成万能的宝贝,伱不舒服了,肚子疼,给你一碗糖水,喝下午茶的时候,别人往碗里放一勺糖,你能放三勺……不用怀疑,你就是贵族当中的贵族,老伦敦正米字旗,老巴黎正白旗,老柏林正黑旗的贵族,都要跪在你的脚下,管你叫大哥。
当然了,大食、波斯这些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看看他们的点心,用多少糖就知道了。
总体而言,还真就是中原之地,物阜民丰,对待糖没有那么疯癫。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朱英靠着在岭南榨糖,不光支援了朝廷几百万贯军费,还顺利拿下了云南,把地盘越弄越大,都快赶上朱棣了,背后最大的财源,也是蔗糖。
所以归结起来,糖几乎是人们吃饱之后,最喜欢花钱地方……柴米油盐酱醋茶,第八样必需品,绝对就是糖!
还有一点,大多数的大明百姓,都会种植粮食……至于食盐,由于是必需品,没有盐吃,人就没有力气,身体就会出问题。
所以这俩东西,都不能太过追求利润,要让所有人吃得饱饭,买得起盐。
但是到了蔗糖这块,那对不起了,你吃不起,那就别吃,买不起就别买。
反正不吃糖,也不会怎么样。
至于能吃得起的,那就乖乖给大明贡献税收就是了。
“归结起来,糖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利润丰厚……对外开拓,除了金银之外,糖几乎是首选,很难有更赚钱的生意了。”
张希孟向张承天讲解,“如果陛下能从蔗糖开始,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张承天低着头,想了想,不解道:“父亲,你把糖说得那么神,朱英叔叔那里,倒也是赚钱,但远远没有到你说的境界,这是怎么回事?”
张希孟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回事!糖虽然好,但是榨糖实在是太苦了,需要投入海量的劳力,而且岭南的气候也不是完全适合种甘蔗,比岭南好的地方,还有不少。”
张承天来了兴趣,“爹,那你说什么地方最适合种甘蔗?”
张希孟笑道:“这地方显然不能太大,最好是个岛屿……因为岛屿很容易控制,把劳力扔进去,他们跑不掉。还有呢,这地方要湿热,气候条件合适,方便蔗糖生长……如果能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地方,一座区区岛屿,就能顶得上几个省的产出,十足的宝藏岛屿,大明天子的掌上明珠啊!”
张承天认真听完,总算明白了老爹的意思。
“这事大缺大德,还是要朱棣去干,我是不会碰的。我要找到更赚钱的营生才行!”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你小子能找到更赚钱的生意?”
张承天一笑,“事在人为……爹,您说要是孩儿找到了,您老人家有没有什么奖赏?”
“奖赏?我赏你去收甘蔗!”张希孟不客气道:“你小子还是干点正事,不要以为考了第一名,就可以懈怠,懂吗?”
张承天一怔,连忙答应。他很高兴,其实老爹对自己的成绩,也是很在乎的。
放心,既然考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到了咱们张家手里的东西,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出去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