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李义府点头说道:“下官愿为长安令效死。”
许敬宗也连忙说道:“下官愿为长安令效死。”
看着两人李正低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当初我也承诺过给你们一片前程,你们放心以后的泾阳不会比现在差,你们的位置虽然现在不在朝中,咱们一损俱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你们要是敢出卖我,我就把你们送给王公公,让你们做太监。”
“不敢不敢。在下怎么敢出卖长安令。”许敬宗说道。
“在下对天发誓,纵然自己死无全尸也不会出卖长安令。”
李正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不论是生意上的事情,还是情报上的事情,至于搜罗书籍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就行,我们要对抗的是五姓世家,要什么样的书,你清楚吗?”
许敬宗笑着说道:“在下明白。”
程处默远远看着许敬宗,李义府和李正说说笑笑,总觉得这三人的笑容充满了阴谋诡计,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第六百九十六章 让他们还俗
许敬宗也微笑说道:“下官明白了,长安令放心。”
李义府和许敬宗两人齐齐施礼就去办事。
看到哈欠连连还有些睡意朦胧的程处默,李正说道:“据说大慈恩寺的事情是崇义哥在管着,处默兄不用太过担心,都是自己人。”
程处默似乎早就已经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一脸无所谓的点了点头,回神又说道:“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吗?”
李正瞧着程处默说道:“你收敛点就好。”
程处默点头,“行,我最近就收敛点。”
也不知道程处默这个家伙为何烧了人家的寺庙,还能一脸的骄傲。
可能他骄傲的事情,就算烧了人家的寺庙,人家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应该是这样吧。
李丽质正在和几个泾阳作坊的主事谈论着今年收益的总结。
如今泾阳作坊大多数主事都是女子,肥皂的制造,纸浆,还有棉布都是村中的女子在做事情。
村子里的种田的事情都是男人在做事。
老村长带头,号召着村民干活。
还没到开春,泾阳的村子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相比长安周边的其他村子,现在其他村子的人还没进入农忙的阶段。
唐玄奘醒来之后就离开了泾阳的医馆。
李义府向李正禀报道:“唐玄奘也没说要去什么地方,也没作告别就这么离开了,真是没规矩。”
李正翻看着最新印出来的书籍说道:“他离开泾阳就好,我就怕他在泾阳自尽,一死以谢天下可就麻烦了。”
李义府点头,“对,就算是死也不能让他死在泾阳,只要长安令一声令下,在下这就派人去杀了唐玄奘,绝对让人查不到泾阳。”
听着李义府说得掷地有声,李正狐疑地多看了他几眼。
见到李正的眼神,李义府的气势顿时小了大半截,小声又说道:“在下认识几个游侠,他们办事地道。”
李正收回眼神,“没必要,倒是那个叫辩机的小和尚在做什么?”
李义府拿出自己的小册子看了一眼说道:“那辩机现在一直跟着唐玄奘,据说是他们先去面见陛下,再去终南山。”
“终南山……那不是道家的地头吗?”李正琢磨着。
李义府又说道:“要不派人去探探?”
李正摆手说道:“不必了。”
相比自己去查探唐玄奘的动静,不如让陛下去查探,想来李世民比谁都想要佛门毁灭,最好让佛门的那些和尚都出来种地,佛门的六根清净这种出家人,是李世民最讨厌的。
出家人不嫁娶,不产生赋税,更不参与生产。
不嫁娶不生孩子就会对大唐的人口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劳动和不赋税又对大唐的经济没什么好处。
于国无益。
李正说道:“让唐玄奘还俗是最好的,唐玄奘要是能还俗,加之中原所有的和尚都能还俗那才是大好事,加之如今唐玄奘在佛门的影响力,只要他还俗,就等于是釜底抽薪。号召更多的人还俗,还俗之后就可以成家生孩子,生了孩子就要养孩子,就要劳动,就要干活。”
人口多了大唐的经济好了,这才是李世民真正想要的。
前隋战后二十多年了,人口的增长一直不快。
这才是李世民现在最担心的事情。
这也是佛门与朝堂矛盾的地方。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去查查辩机这个人,尤其是经常和他走动的人和一些利益相关的人,把佛门和权贵之间的关系都抽丝剥茧调查清楚了,我们下一期的杂志就写这个。”
这是要出大事啊,佛门和权贵之间的窗户纸要是捅破了,坊间掀起大浪的。
收到李正的话语,李义府当即说道:“这就去安排。”
说完李正又看向一旁王鼎说道:“王公公可听明白我的话了?”
王鼎笑着点头,“老奴明白了。”
李正接着说道:“朝中可以拟定相应的还俗福利。”
“福利?”
“就是好处,只要还俗就有好处。”李正对王鼎说道:“只要还俗的和尚都可以得到一亩三分地,如今关中人口不多,那些出家人还俗之后没了地方可以去,不如让他们去种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田地,也对关中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好处,和尚们也有好处,朝中等于是没什么付出,把需要开垦的田地给他们,朝中还可以多一笔粮食的赋税。”
王鼎连忙说道:“长安令高招,老奴佩服,佛门和权贵之间的窗户纸捅破佛门的名声必然会坏,佛门必定人心尽失,朝中再给相应还俗好处,水到渠成,加之如今朝中的文牒控制,一旦他们离开佛门,想要再回去就难了。”
李正会心笑了笑。
王鼎说道:“老奴这就去给陛下送密报。”
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李正看着晴朗的天空,今天的心情很不错。
长安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看着李江山和王鼎密报。
看了一眼房玄龄和杜如晦,李世民说道:“李正打算扩建印书厂了,以后泾阳出现的书籍会越来越多。”
房玄龄躬身说道:“陛下,如今长安读书识字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还在蒙学的孩子,还有很多的上了年纪的人也开始在读书识字了。”
杜如晦说道:“确实,泾阳编写的杂志很有意思,相比其他枯燥的书籍,这本杂志上写着的那些有趣的事情,更让人想要看,这也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李世民想起李正说过的话,想要对付世家光有书籍不行,还要有科举,朝堂需要给读书人一个能够上升的通道。
当这个通道关系到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的时候。
世家对读书人的控制也可以不攻自破。
这是乱刀子割肉,也是对付世家最有效果的利器。
“玄龄,你还记得当初李正骂……”李世民顿了顿改口说道:“你还记得当初李正进谏的那份书信吗?”
房玄龄这才回想起李正的那封书信,虽说不是字字珠玑,但是朝中的很多问题都被李正给指出来了。


第六百九十七章 风动长安
“陛下,那份书信臣如今还留着,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说道:“朕最近一直在想科举的事情,科举是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大事,如今朝中处处缺人。”
杜如晦说道:“陛下,科举确实事关天下读书人,但科举一事也并非小事。”
房玄龄也说道:“陛下,科举一事确实是天下读书人的大事,可朝中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做之前还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世民点头,“中书省拟定章程,这件事可以从长计议但也刻不容缓。”
“喏!”
杜如晦和房玄龄齐齐行礼说道。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这一份密报,又拿起另外一份,这也是王鼎让人送来的。
李正打算查清楚佛门与权贵之间的关系。
一旦佛门与权贵之间的利益被揭开,佛门一定会出现大动荡。
看到这份密报,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更浓。
在房玄龄和杜如晦受到李世民吩咐的第二天,要开科举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朝野。
坐在东宫的李承乾听到这个消息很意外,“父皇真的要再开科举了。”
东宫的侍从说道:“据说这一次的科举要和以往不一样。”
“不一样?”
李承乾好奇问道:“如何不一样。”
东宫侍从说道:“说不上什么地方不一样,现在中书省也在商议,不过房老正在来东宫的路上,要来给太子殿下上课。”
李承乾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东宫的侍从,这些侍从办事越来越不得力了,无奈说道:“你们先退下吧。”
侍从退下之后,不一会儿房玄龄便来了。
李承乾礼貌地向房玄龄行礼,“见过老师。”
房玄龄稍稍点头说道:“太子殿下,老夫就开始讲课了。”
李承乾正襟坐下听课。
马上就要到贞观十年的新朝了。
阿史那还是和往常一样打扫着朱雀大街,也和朱雀大街上那些经常叫骂的小贩子混熟了,从来没有表明过自己的身份,就算是现在和他们说自己是东突厥王廷的血脉,是当初薛延陀的可汗,想来也没有人会相信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