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点头。
第六百零八章 基建吃银钱
李正接着对王鼎分析道:“王公公,陛下用价值一千贯的眼药水来奖励臣子,这是关切,要说拉拢人心也好,总之对陛下来说他只用了一百贯钱就可以收买人心。”
王鼎犹豫着说道:“老奴现在没有带这么多的银钱,要不是等老奴回禀了陛下之后,再做定夺?”
李正点头,“可以。”
说完李正又提笔写下一份契约交给王鼎。
王鼎看着这份购买眼药水的契约,心中有些嫌弃,“长安令你是担心当今陛下会赖账吗?”
李正尴尬笑笑道:“怎么会呢?我这个人比较讲究契约精神,买卖就写在白纸黑字上,谁也不能赖账,我也不能。”
敢这么和当今陛下做生意的人也就只有李正一个,也就只有李正敢这么和陛下做生意,陛下也不会计较什么。
当然除了李正也没人敢这么做。
王鼎收好这份契约,又说道:“还有一件事,陛下已经收到了看到了订单,说起这次的兵器生意,为何这一次比以往少这么多。”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我也想让生意更好一些,之前的计划给打乱,我也没有办法,这门生意不能见光,如今重新恢复就是从零开始,在下也很无奈。”
王鼎长叹一口气,“这些老奴都知道,若是没有长孙冲那一朝,说不定现在生意还做的火热。”
李正点头。
看了一眼李正的神情,王鼎又问道:“有一件事老奴想不明白。”
“王公公请讲。”
“长安令当初说要在吐蕃置换几块地。”
“对呀。”
王鼎一脸不解地问道:“那几块地,不瞒长安令其实陛下让老奴暗中派人去调查过。”
李正点头,“所以呢?”
王鼎又说道:“那几块都是不毛之地,也没见可以种粮食的地方,长安令要那几块地到底是何用啊。”
“多给自己置办点家产不好吗?”
王鼎苦笑说道:“长安令若是不想说,老奴也不再追问了。”
有些事情当然不能说,李正也不想说,关于吐蕃的几处银矿。
甚至世界上几处最大的银矿所在。
如今大多数都还没被开采出来。
这些都是用来将来发家致富用的。
用一块普通土地的价格,哪怕是几倍的价格。
只要拿下一处银矿都是血赚的。
李正笑着说道:“想必陛下一定很想知道我拿下吐蕃那几块地的原因吧。”
王鼎看了一眼长安方向小声说道:“长安令不会是一个吃亏的人,而且这么爱钱财,那几块贫瘠的土地想来长安令一定有其他的用途,陛下就让老奴去查探了,查探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打算在吐蕃开一个坊市。”
“原来如此。”
王鼎一副了然的神情点头,看起来有些牵强。
转而王鼎又说道:“许敬宗说长安令找老奴有事,长安令找老奴什么事来着?”
李正这才回想起来,“王公公的腊肉还够吃吗?不够我这里还有。”
王鼎表情再次凝固。
“……”
李正又是尴尬一笑,“当然不是腊肉的事情,其实是为了称心的事情。”
王鼎双手揣在袖口中说道:“称心在大理寺这一关,已经有半年之久了。”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是不是应该把人放出来了,他对我的生意有帮助。”
王鼎沉声说道:“称心事涉兵器案,而且还有吐蕃的指证,想来罪名是确凿的,只是这些日子一直都是长孙公子在审问,才一直悬而未决,长安令若是想让他从大理寺出来……”
“能行吗?”
“不好办。”王鼎思量半晌说道:“也不难办,只要称心能够配合就行。”
“好说。”
李正微笑道。
王鼎狐疑地又看了一眼李正说道:“老奴这就与陛下去分说。”
李正也说道:“有什么需要配合的你和许敬宗说就行了。”
王鼎点头,“老奴明白了。”
“有劳了。”
“老奴这就回去了,长安令莫送。”
王鼎迈着脚步离开,李正朝着他的背影再次喊道:“腊肉和鸡抓会送到宫里,到时候王公公记得收一下。”
一路走着王鼎挥了挥手,也不知道这个老太监是拒绝海慧寺答应了。
混凝土的配方研究得差不多了。
李正回到了家中,来到自己的书房,打开地图,看着长安以东的方向。
未来的关中的经济重心不一定会在长安。
当然以后的长安大差也不会太差。
毕竟陛下就在长安,大唐的绝大多数权贵国公也都在长安,权贵是大唐消费力的天花板。
李正瞧着地图,在洛水河到长安以及泾阳之间有一条线连接着。
这是之前构思好的新官道。
这条新官道全长将近五十公里。
已经超过的系统任务的三十公里。
按照这条路的铺设,可以从长安连接洛水,再由洛水一路连接到洛阳。
这条路线就是用来作为经济运输枢纽的。
好在这些日子除了钻研修路,还看了一眼运输业的发展。
在这个没有船和汽车的年代。
水路的效益一直很不错。
中原的水系盘根错节,尤其是江南两湖一带。
这可都是中原得天独厚的。
将来大唐的经济中心会朝着洛阳倾斜,大运河的益处最先体现在洛阳。
洛阳占据了这份红利,就是长安大唐货物交易的一个枢纽。
这个枢纽会影响中原很长一段时间。
大唐后来的几位皇帝也迁都洛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安这片土地由于长安的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已经越来越贫瘠了。
陇右的风沙时常吹到长安,这造成了长安的气候不好。
还有百万人口的大城长安,对长安地下水系的污染。
一千多年了,长安的水系鬼知道已经污染到了什么地步。
气候,污染,加上土地的缘故,长安又是千年古都。
总结来说还是长安太老旧了,自秦汉以来这个千年古都太老旧了。
现在说迁都也还早,在这个机遇之前,尽量先给自己打好基础,李正瞧着这幅地图心中越发确认这个想法。
第六百零九章 大理寺剧变
如今正是深秋,等棉花收了之后,就是修路的好时候。
人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个劳动力落后的年代,想要修一条五十公里的路,鬼知道要多久,要多少人手。
李正又陷入了沉思,修路果然是一个很消耗银钱的生意。
而且大概率是赔钱的。
基建狂魔不好做啊,这就是一个吞金巨兽。
手头上也只有百万贯,银钱又不够了。
松赞干布欠五百万是不是该催一下了。
吐蕃的银矿要不要先开采起来。
现在的吐蕃又太动荡,多生事端。
李正长叹一口气。
看着窗外,自家院子里的风景。
李丽质正在耐心教着小兕子念书。
注意到书房的窗户,李正一脸发愁的神色。
把书本交给小兕子,让小兕子自己读,李丽质端起一些点心来到书房。
“想什么呢?”李丽质小声问道。
“想银钱的事情。”李正吃着点心说道。
“你还缺钱吗?”李丽质笑着说道:“前些日子母后也来信说了,说是宫中的用度似乎又开始紧张了。”
“给丈母娘送一些我们泾阳的特产吧。”李正说道。
李丽质点头说道:“送银钱母后肯定是不会收的,就送一些家常需要用的东西,想来母后应该不会拒绝。不过我们家还有百万贯家财,还有生意也是蒸蒸日上,怎么还说没钱?你到底要挣多少钱才够。”
李正指了指地图说道:“我打算再修一条路。”
李丽质瞧着地图,“洛水河?”
李正点头,“洛水是一条好河,将来有大用。”
李丽质想着说道:“父皇给我的嫁妆里,还有一些金玉,变卖一些应该够几万贯。”
“再急也不能动你的嫁妆,我想过要是不够的话,我手上还有几处银矿。”
李丽质微笑着没有多说话。
李正吃着糕点,心中犹豫着,看来平定吐蕃的事情要抓紧了,不然银矿都不好开采了。
长安,三天后。
许敬宗和王鼎又见了一面,两人决定好了方式。
人流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许敬宗拎着一个食盒再次来到大理寺。
大理寺的官差对许敬宗很熟悉了,纷纷笑脸相迎。
靠着苦哈哈月俸过日子的官差见到许敬宗都很热情。
难得遇上一个出手大方,经常请大家大鱼大肉的人物。
和这里的官差有说有笑地来到大理寺的地牢,许敬宗也见到了称心。
把牢房的门打开之后,官差们便离开了。
许敬宗把一些菜放到称心的面前。
称心见到许敬宗来也挺高兴的,而且还看到许敬宗手里的包裹中放着一些书籍。
看到许敬宗又拿出一壶酒水,称心说道:“我说过,我不喝酒的。”
许敬宗咧嘴笑道:“这是给我自己准备的。”
称心稍稍点头,便端起一碗黍米饭吃了起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