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不是很喜欢这句话,这句话有点太过被动的意思。
等到别人动手了再动手?往往你还没还手说不定就被别人一巴掌打死了,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先下手为强这句老话就说得没错。
泾阳坊市如今办得好,就是办得太好容易遭人眼红。
一个小小的泾阳县坊市生意比长安还要好,让人家怎么活?
自古以来商业上的手段很多,就比如说你种出了很好的菜叶,人家就是出一笔让你难以拒绝的钱财,买下你所有的茶叶地,从此只种他们的茶叶,并且让你以后无法再种植其他的茶叶。
后世都能如此,别说豪强权贵盘踞的古代了。
律法上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钻。
而且对商业的律法尤其地棱模两可。
这也是不少朝代商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甚至还有朝代可以扼杀商业的发展。
李义府带着许敬宗来到泾阳河边。
看许敬宗嘴上还有些油腻,李正问道:“吃饱了吗?”
许敬宗点头,“吃饱了,长安令有什么吩咐直接说吧。”
李正低声说道:“这些日子,你让你的眼线都去查查,长安的商户之中有哪些有权贵背景的,给你三天时间给我查清楚交给我。”
许敬宗点头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李正又对李义府说道:“这些日子你让护卫队多巡查一下来我们泾阳坊市的顾客,看看最近是不是有人经常徘徊来蹲点的,若是有的画下画像,防备起来,并且让许敬宗查清楚那些是什么,是不是有人在泾阳附近盯梢踩点。”
李义府和许敬宗相看一眼。
许敬宗低声问道:“长安令是不是要出什么事情了?”
李正低声说道:“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要动手,我觉得先下手为强比较好。”
李义府拱手说道:“我这就去安排。”
许敬宗说道:“长安令放心,不用三天,两天就可以盘算清楚。”
“李义府,你给宫里送一些鸡爪过去,就说是陛下安排的。”
“明白了。”
李义府和许敬宗一起离开。
看着天空中的白云,李正长长一声叹息,先下手为强踏实多了。
第五百九十八章 看书的称心
李世民回到了之后,来到甘露殿离开颁布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出兵吐蕃的事情容后再议,待到合适时机再议出兵。
第二道旨意,如今西突厥的动作频繁,野心勃勃,下旨向西突厥与大唐边境线陈兵三万以示警戒。
段纶终于也回到了长安,去了一趟洛阳之后,身边也跟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从世家走出来之后,跟随自己的。
众人纷纷猜测着李世民这两道旨意的意思。
第一道旨意,出兵吐蕃的事情暂缓,而且是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出兵吐蕃,光是从着一条旨意上来看,出兵吐蕃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无限期的拖延。
这个合适的时机,鬼知道是什么时候。
看来当今陛下也已经妥协了,现在的五姓心里一定高兴吧。
段纶心里想着,可是这对长安令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
吐蕃的谈判事由上,大唐这边是需要出兵的,只是如今迟迟没有发兵。
当然了,对李正来说对吐蕃的失信是小事,若是孤军深入的蜀王殿下有了什么意外,那才是最担忧的。
冷静下来再一想,这里面是不是又有李正的动作。
是不是李正以退为进,还留有后手。
在段纶的印象里,李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
干燥的秋季难得又下起了一场大雨。
对于李世民的第二道旨意,看起来就很正常。
如今的西突厥人在关外横行,有所防备和对西突厥一个警告也没什么。
一场死谏让李世民让步,向五姓妥协。
很多人认为是五姓赢了。
段纶不这样认为,往往最让人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最容易吃亏的时候。
许敬宗的动作很快,才过了一天就把名册送到了泾阳。
李正看着这份名册中的内容,这么一看长安有权贵背景的商户还不少。
洋洋洒洒记录有六十余家商户。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上面皇家外戚居多,那些皇家的外戚在长安都有开设商户,而且大多数都是借着旁支亲属来开张的。”
李正翻过一页,继续看着。
许敬宗又说道:“我们的人打听过之后才知道,这些商户有不少近几年刚刚换过人,但是生意还是一样的,期间有不少是太上皇还在位时的商户,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后全部被如今陛下的外戚都买下了。”
许敬宗的情报工作确实越来越精细了。
李正也吃惊于古代商户的合并手段。
没想到如今的古人已经有了后世商人合并经营的理念。
老祖宗的智慧果然不能小觑。
李义府拿着基本册子走过来说道:“长安令,这是这些日子我们护卫队查到的人,确实有一些人经常在泾阳坊市徘徊,也不买什么东西。”
李正又拿过李义府的册子,看着上面的内容皱眉说道:“查清楚都是什么来历了吗?”
李义府低声说道:“已经跟下去了,应该这几天就可以知道。”
李正又对许敬宗说道:“你们两个人接头一下,凡事你们之间的情报有重合的线索,可以找到对应的人手的权贵,把他们的眼线先拿下。”
许敬宗和李义府收到话语开始办事。
李正坐在马圈旁看着大虎勤快地喂着马匹。
大理寺的地牢,称心放下手中的一本书,再次重新拿起一本。
这段时间许敬宗每隔几天都会来看自己,每一次来都会带来一些书籍。
回头看去,如今自己的牢房中已经放了不少书籍。
垒在一起像是又多了一堵墙。
就连牢房里也多了一盏油灯,这也是许敬宗让狱卒安排的。
如今的许敬宗和这些狱卒就像是兄弟一般熟悉。
似乎许敬宗也很擅长和狱卒打交道。
时常也可以在牢房里,听到墙外许敬宗和狱卒们的交谈。
从对如今大理寺中的一些无奈,月俸微薄的抱怨再到聊女人。
在地牢中已经度过了这些日子,刚开始还有些想籍,还有许敬宗也会送杂志过来,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也能知道。
渐渐地称心对外面喧闹的长安城也不期待了。
从一开始只是送书籍,这里的狱卒也已经习以为常不再盘问,就连长孙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来见自己。
称心打开一本书,书本中夹着一张字条。
打开字条看着上面的内容,是如今的吐蕃的情况。
这段时间,许敬宗每次送来的书籍中都会带有这样的字条。
从收到这些字条开始,称心就知道李正没有放弃自己。
或许李正已经准备救自己出去了。
看完字条上的情况,称心把字条用油灯的火烧毁。
书籍大多数都是一些讲述故事与一些典故的书籍。
还有一些数术方面的书籍。
这些书籍和外面书籍很不一样,称心想着在泾阳的时候看的就是这些书籍。
这些书也都是泾阳的书籍。
称心每天都会看,有时候看了一遍又一遍。
尤其是那些数术题,在解题的时候特别有意思。
秋季的吐蕃,风越加大了。
默呕带着孩子们在来到一处矮坡下躲避风沙。
孩子们的目光都看着眼前这只正在被烤熟的羊。
这处矮坡在篝火下温暖了许多。
默呕把羊肉分给孩子们,而自己吃着一张饼。
等孩子们吃完之后,默呕继续和孩子们讲着故事。
一直等到了第二天,默呕把一份羊皮卷交给其中一个孩子,让他去不远处的吐蕃部落送信,送信之后并且平安回来。
等了半天之后,这个孩子才回来,听这个孩子讲述着对方接过信之后激动的神情,以及一连串的疑惑。
默呕并没有解答。
而是拿出另外一份羊皮卷给了另外一个孩子,让他交给一群正漫无目的在荒漠上游荡的西突厥人。
同样地这个孩子也平安回来了。
这个孩子带来的消息是,西突厥人都想要见一见他。
默呕还是没有给出解释,继续往吐蕃的深处走着。
期间默呕遇到了十多个快要饿死的吐蕃人。
意外的发现这些吐蕃人都是哑巴。
是被西突厥人折磨成哑巴的。
第五百九十九章 莫先生的传闻
他们原本都是吐蕃的勇士。
默呕给了他们食物,并且将无处可去的人收做了护卫。
接下来的日子,默呕一直让这些孩子去送信。
直到半个月后吐蕃地界不论是西突厥人还是吐蕃人,都知道了有一个可以帮助买到大唐的兵器和粮食。
传闻一时间在吐蕃地界上盛传。
不少部落与游荡在吐蕃的西突厥人都听说了,传信的人是孩子,据说是一个叫做莫先生的人可以帮助别人买到大唐的兵器。
只是给这个莫先生送信的人是一个孩子,更有人说是好几个孩子都在送信。
而且每一个孩子身边都跟着一个护卫。
传言越传越快。
关于莫先生的传闻越来越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