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公谨说完,李世民了然地点头,“要做成这样,就要先把吐蕃拿下,让吐蕃作为中原的屏障就必须让吐蕃成为中原的附属,吐蕃紧挨着大唐,一旦吐蕃在背后捅中原一刀,也不能小觑。”
张公谨点头。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油灯说道:“吐蕃朕必要拿下,松赞干布不是一个蠢货,他对富饶的关中难道没有一点想法吗?”
张公谨躬身行礼,“陛下明鉴,实乃臣民之福。”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长叹一口气,“说来倒是容易,可做起来又有多难,如今朝中又有多少人反对出征吐蕃,机会就在眼前,三万士卒就在河西走廊等着朕一声令下。”
“那些世家的喉舌到处都在拉拢人,一起反对出征西域,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朕派兵横扫了吐蕃,李正的谈判就会成功。”
“世家视李正为眼中钉,不论如何他们都想要将李正置于死地。”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东宫留言
从当初李正一夜赋诗三百首开始,世家就拉拢李正。
却被李正拒绝了。
李正的印刷术一出来,世家就开始视李正为眼中钉。
现在李正又将印刷术扩展了一步,泾阳书坊一日印书上千册。
世家不杀了李正,世家都要疯了。
蜀王李恪就在吐蕃,只要陛下不出兵,鬼知道李恪可以在吐蕃带着一千人能支撑多久。
但是李恪出事了,其中少不了李正罪责。
即便是李恪没事,只要吐蕃长时间不能得到平定,世家也会借机来编排李正。
这一切也是为了世家自己的利益。
印刷术是世家的命门。
世家控制天下读书人就是靠着书籍。
谁掌握了书籍谁就掌握了读书人。
只要世家手里有书籍,可以教授他人读书,世家就可以培养出一代一代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培养出来之后,就是世家的喉舌。
而李正一日之间可以印刷上千本书。
为了世家自己的利益,关于吐蕃的百年大计又算得了什么?
李世民继续和张公谨说着关于吐蕃的计划。
东宫的婚宴依旧在继续。
看着眼前的觥筹交错。
李正还在想着怎么离开这里。
晚宴就可以随意一些,晚宴上基本上没有什么礼仪要进行。
能办的早就已经办完了。
转眼已经傍晚时分。
正在几个宫女交谈的李丽质看出了李正的神情,走上前说道:“想走了?”
李正捧着茶杯点头,“你说我就这么走了是不是不太好。”
李丽质说道:“那确实不太合适。”
说完李丽质从发髻上拿下一个发簪说道:“那把这个送给太子吧,我们可以从东宫后门离开。”
李正一手夺过李丽质手里的发簪,“这个发簪金子做的吧,也太贵重了。”
李丽质伸手用手指戳了戳李正的额头,“你钻钱眼里去了,送太子你还想送多廉价的,一个簪子而已了。”
“不行,还是太败家了。”李正说完对王鼎招了招手。
王鼎小步走来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李正卷起衣袖说道:“那笔墨来,我给太子殿下送一个礼。”
王鼎点头,叫来几个宫女便去办事。
不一会儿,笔墨纸砚都放在了桌案上。
李正提起毛笔开始写字。
李丽质看着李正这种有些别扭的书写方式,一个个扭捏的字便写了出来。
直到写完之后李丽质才看明白了李正的意思。
写完之后,李正说道:“我这句话送给太子,是不是比这个簪子更有价值?”
李丽质这才笑着点头,“确实,送个太子簪子还真比不上你写的这句话。”
看向王鼎,李正又说道:“王公公,你觉得如何?”
王鼎笑着说道:“老奴不识字。”
李正看了一眼四下,又说道:“王公公,我和公主殿下就先走了,麻烦王公公告太子一声。”
王鼎点头,“老奴明白了。”
李丽质叫上了小兕子和李治。
趁着没什么人注意,李丽质牵着小兕子的手,李正带着李治离开。
东宫不是太大,东宫还有一个供宫女和太监出入的小门。
一般人不会知道这个门的所在,李丽质从小在宫里长大很熟悉宫里的环境。
左拐右拐,走了半个时辰,就来到了太极殿前。
“我和父皇母后说一声。”
李正拉住就要去找李世民的李丽质,“走吧,说了反而不好离开了。”
李丽质又看向小兕子,小兕子说道:“明达也不想回东宫,东宫的那些哥哥姐姐都不和明达玩。”
李正说道:“改日也可以再回来,李君羡就在玄武门等着呢。”
李丽质这才点头。
几人一起走向玄武门,一路上的宫女和太监还有侍卫都看到。
想来走不到玄武门说不定父皇就会知道。
若是父皇没有派人来问,可能父皇也默认了让自己离开。
李丽质心里这么想着,又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了玄武门。
见到人回来李君羡有些诧异,“公主,将军,这么早就回去了吗?”
李正扶着李丽质和小兕子上了马车说道:“嗯,回家。”
李君羡挥手对随行的护卫喊话道:“回泾阳。”
马车驶动,李正看向天际,等回到泾阳说不定天也还没黑。
刚出了玄武门马车就停下了,李君羡策马而来说道:“长安令,有人等。”
正好奇什么人会在玄武门等自己,李正走出马车一看却是站在玄武门旁的张公谨。
“邹国公,你怎么也在这里,你是来参加太子婚宴的?现在晚宴还没开始应该赶得上。”
张公谨说道:“今日是来见陛下了,王公公说驸马已经回去了,想着老夫也可以坐着你们的马车顺路回去。”
原来是王鼎这个老太监和李世民汇报。
李正说道:“邹国公上马车吧。”
张公谨笑着说道:“老夫坐外面的驭位就好。”
给了李君羡一个眼神,李君羡指挥着护卫队继续前进。
张公谨作为站长辈坐在外面的驭位上,李正也不好再坐回马车里,让马夫挪了挪位置,李正坐在一旁。
“你就不想知道老夫这次来宫里做什么吗?”
“没兴趣知道。”李正摇了摇头。
“也是,你也不想知道的。”张公谨点头道。
东宫的晚宴开始了,李承乾也知道了李正已经离开。
不过现在的李承乾半句话也说不出来,目光盯着眼前这张纸浑身发抖,眼神中都是燃烧的斗志。
这是李正送给自己的话?李承乾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李正没有送什么礼物,但是这张纸上的话语确实比千金万金的礼物更加贵重。
面对这句话,李承乾甚至有了下跪的冲动。
已经入夜了,东宫晚宴开始了,却不是多么地热闹。
也有不少人沉默了。
都是因为李正的写下的这句话众人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李泰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嘲弄的笑容,几个时辰前这些书生士子儒生还在挑衅李正。
现如今这些人此刻都沉默了,来了一次东宫,李正没有作诗,没有豪掷千金的送礼,更没有在人前高谈阔论。
李正只是在东宫坐了坐,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
只不过是李正走的时候,留下了这句足以传入史册的话语。
第五百八十四章 四句名言
孔颖达颤颤巍巍从李承乾手中接过这张纸卷,目光激动地看着上面的字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好!好!”
孔颖达一连说了三个好。
东宫数千宾客也在心里念着这句话。
孔颖达朗声说道:“传世名言呐,此言!简意宏,当传世!”
孔颖达是如今的国子监祭酒,多少学子在国子监入学,并且是孔颖达教出来的。
很简单的一句话,四个为,二十个字。
说尽了天下,人心与志向。
李承乾说道:“孤也将这话作为孤此生的标榜,一生所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众人齐齐朝着李承乾行礼。
孔颖达低声说道:“天下学子,学有所得,无非是出人入仕,此生所为皆为何?此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为天下学子之标榜,为之奋斗,为之刻苦,为万世开太平!”
李渊瞧着这一幕,心中莫名觉得很安定。
李承乾可以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或许当初玄武门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吧。
一整天,李正都坐在东宫殿内,作为一个宾客李正似乎也没有离开过他的位置。
在这么多人不注意的时候离开了东宫,却留下了这么一句足以传世的话语。
任由外面的人怎么言语挑衅,甚至外面还有人朗声作诗,李正都不为所动。
如今在座的众人面色难堪,评价?
如何评价。
如此传世名言般的四句话,谁敢评价。
还挑衅李正。
有人扇了自己一巴掌。
在场的什么人都有,有的是名门之后,有的是权贵门第,还有的是皇家外
李世民在甘露殿,听着王鼎的讲述提笔而起,在纸上写下这四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