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徐慧也注意到李正眼神里的尴尬又站直的身子。
不过看到李正眼神里的慌乱,徐慧心里还是有些小得意。
都说李正不近女色,看得出其实他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不过这个男人似乎自律很多。
雨越下越大,李正也给徐慧倒上一杯茶水,“雨停了再走吧,喝杯茶驱寒。”
“多谢长安令。”徐慧小心翼翼地接过茶杯。
两人一时间无话,徐慧又说道:“长安令,在这里的日子其实也不苦,比在宫里自在多了。”
“是吗?”李正喝着茶水说道。
徐慧点头,“村子里的婶婶们对我们很好,每日都会送来肉菜,吃得也比宫里好,在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也没有这么多盯着,而且也没有宫里这么多的……”
徐慧的话语顿了顿,又开口说道:“也没有宫里这里的心机,来到这里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说完徐慧见李正看着雨景没有接话,徐慧拿起小泥炉上的水壶,细心地给李正续上一杯热茶。
然后安静地坐着等着雨水停歇。
雨幕里出现一个身影,许敬宗急忙赶来。
来到近前,许敬宗说道:“长安令,吐蕃急报,西突厥派出五万大军大举进攻吐蕃,松赞干部一路退守,如今禄东赞已经入宫,请求陛下是否可以止战。”
“止战就要和亲。”李正低声说道。
许敬宗点头,“没错。”
徐慧听着李正和许敬宗之间的对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避,这间小屋的屋檐太小,只好说道:“我去给长安令收拾一下屋子。”
见徐慧走向后院的厨房,许敬宗小声说道:“默呕已经动手了,想来现在禄东赞已经急坏了。”
李正笑着说道:“这个时候吐蕃是热锅上的蚂蚁,陛下不会和这样的吐蕃接亲的。”
许敬宗说道:“可是如今朝中很多人也进言,也有人希望陛下和吐蕃联姻。”
历史上确实有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这件事。
如今的李世民的女儿之中成年的女儿很少。
能够婚配的也就是这么一两个。
记得那个时候李世民是封了宗室里的一个适龄女子为文成公主之后嫁给了松赞干布。
这种和亲联盟李正不是很喜欢。
再说了吐蕃要是和中原和亲了,西突厥还打不打吐蕃了,自己能不能挣钱了?
无论怎么都不能和自己挣钱过不去。
李正说道:“和亲想都别想,要不松赞干布割地称臣,并且给我们大唐赔钱,再来太极殿跳一段舞。”
许敬宗笑了笑,“长安令,要真是这么做松赞干布怕是不活了,不过人言可畏啊,这么多人都在希望这一次大唐和吐蕃联姻,就怕陛下会动摇。”
“禄东赞有和朝中大臣走动吗?”
“倒是有,不过不多。”
李正思量半晌对他说道:“让咱们手中的记者动起来,所有禄东赞有过走动的人列出来,再把从朝中支持这次联姻的大臣全部记下来。”
“长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小声对许敬宗说道:“黄泥掉在裤裆不是那啥就是那啥,鬼知道是不是禄东赞收买了言官,让言官支持和亲的。”
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县侯这招实在是……”
“太阴险了是吗?”
“是高明!”许敬说道。
李正给他倒上一杯热茶,“喝杯热茶驱寒。”
许敬宗接过茶杯喝下一口热茶,“长安令,现在是不是可以让称心再去接触禄东赞了?”
“不着急,我们先晾禄东赞一段时间。”
“可禄东赞见和亲不成,一定会另寻他法,这个时候让称心是接触说不定这笔生意就成了。”
李正晃着杯子中的茶水说道:“着急的人不是我们,是禄东赞,我们是为了讨价还价,禄东赞是为了救吐蕃。”
许敬宗点头,“明白了。”
雨停了之后,徐慧这才离开了马圈,等看到李正如小山一般的账本一时间也有些看呆了。
李正到底有多少生意?
这些账本按照日子排列着,每个月都是厚厚一摞。
徐慧自己身后的几个宫女说道:“姑娘们把这些账本都搬进去。”
村子里的婶婶们很喜欢住在李正新房里的姑娘们。
听说是宫女一个个长得很水灵。
也很会干活。
婶婶带了肉菜鸡蛋而来,徐慧对她们说道:“婶婶们不用每日送来,昨天的还没吃完呢。”
婶婶们笑着说道:“你们多吃点,一个个怪瘦弱的。”
徐慧也只好收下婶婶们的好意。
一个婶婶小声对徐慧说道:“小丫头,我们看着正儿长大的,这孩子什么德行我们心里都清楚。”
徐慧低头躬身说道:“其实长安令对我们很好。”
“这不是一回事。”婶婶小声对她说道:“你看正儿现在也十五岁了,早该是娶媳妇的时候,想以前我们嫁到泾阳的时候也不过十三岁,正儿这孩子老实也懂事,还特别地孝顺。”
徐慧听着这个婶婶的脸色越加红了。
婶婶又说得:“咱们村子出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怎么能没有一个后儿呢,正儿这孩子实诚,对人也好就是满脑子都是挣钱,什么时候要是正儿有个后了,我们这些做婶婶的心里的石头也能落地了。”
听完这番话,徐慧的脸愈加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子,站着一言不发。
婶婶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姑娘就是太瘦弱了,多吃点,多吃点好。”
第三百七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
磨蹭了这么多时日,李绩终于收到了李正的货,十辆自行车成列在面前。
完全金属做的车架,车轱辘上还镶嵌着一种软木。
李绩当即跨上一辆慢悠悠地骑着,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只需要自己踩动踏板就可以让三轮车动起来,想要它快点它就会快,想要它慢点它就能慢。
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李绩仿佛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都高了几分。
大虎也骑着三路车跟上李绩说道:“大将军,这十辆三轮车是借用的,到时候还要还回去。”
李绩当即捏住刹车,精神的飞升刹那间打断,大声喝道:“借得!你再给老夫说一遍。”
大虎低着头有些委屈地说道:“长安令就是这么说的,说是大将军没有给钱。”
“钱钱钱,这小子想钱想疯了不成。”
“一分钱一分货,买卖就是这样的。”大虎又说道。
“你小子还帮着李正说话了是不是?”
见李绩有些急眼了,
大虎说道:“其实在这些都是长安令提前说好的,说是知道大将军会这么说。”
李绩骑着三轮车又回到了龙武军驻地。
匆匆写了一份奏章之后,带着一辆三轮车便入了长安城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个奇怪的车子斟酌再三说道:“朕给他的铁料……他就做了这么一个东西?”
李绩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做三轮车,不用牲口拉,只要人骑在上面踩动踏板就可以了。”
“是吗?”
李世民狐疑地绕着三轮车走了一圈。
李绩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亲自给李世民示范了一次用法。
体验了几次之后,李世民低声问道:“如今这样的三轮车有多少。”
“回陛下,据末将所知在泾阳的有三辆,在龙武军有十辆。”
李世民犹豫了好一会儿说道:“你觉得此物如何?”
“此物用铁料铸造而成,不需要牲口来拉,若是可以用来运送军中辎重最为方便。”说到这里李绩又道:“毕竟军中辎重运送所消耗的牲口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次运送军粮都靠人力,靠牛马。
李世民看着这辆三轮车车越看越喜欢,“李正管着叫做三轮车?”
“嗯,三个轮子嘛。”李绩说道。
李世民瞅了好一会儿,“为何不是四个轮子呢。”
“这个……末将愚钝不是很懂。”李绩躬身说道。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长安崔家府邸,如今崔家的掌舵人崔林躺在床上问道:“有什么关于李正的消息吗?”
崔家子弟回道:“如今李正一直都在泾阳村子里,似乎并没有死讯传来。”
崔林长叹一口气,“都说他要死了,他怎么还活着。”
崔家子弟说道:“据说李正还造出了一个叫做三轮车的东西。”
崔林讶异道:“李正不仅还没死,而且还在造东西?”
看了一眼自己身边几个崔家子弟的神情,崔林说道:“快,扶老夫起来。”
禄东赞正在长安的驿馆里收拾着行囊,李正就要死了的消息已经送出了长安,想必过些日子松赞干布就可以收到。
和亲的事情送入长安城就石沉大海一般没了消息。
李世民还派人查了那些主张和亲的朝臣。
现如今和亲这件事在长安城几乎已经成了人人喊骂的局面。
眼看和亲这件事是成不了了。
李正如今在长安的势力太大,继续在长安城待下去怕是连自己都会搭进去。
收拾好行囊之后,禄东赞不放心又从驿馆的窗外看了看。
见没有官兵来这里,背起了行囊准备离开。
各国使者入长安城,如今的长安驿馆很热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