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
气氛安静了许久,许敬宗见李正的表情和李泰的表情不对劲立刻闭上嘴了,懂事地站在一旁低下了头。
李正使劲摇着手里的扇子。
李泰盯着李正,安静了大概一刻的功夫拍案说道:“李正!现在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正感慨道:“我要说我真不是故意的,魏王殿下信吗?”
“你觉得我会信吗?”
“行吧,看来我怎么解释都没用对不对?”
李泰苦涩一笑,“不过这一招确实很高明,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放下茶杯说道:“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李泰给李正倒上一杯茶,“你先说。”
李正拿起茶杯清了清嗓子说道:“魏王其实有时候快乐很简单。”
“简单?”
“没错,快乐其实很简单,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行了。”
“所以你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其实在下研读心理学多年,要说治疗什么心理疾病可能一窍不通,但是要说搞人心态,那在下就在行了。”
说完,李泰还是一副懵的神情。
李正接着说道:“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从精神上击溃对手,现在魏王殿下明白了吗?”
李泰思量着李正的话语,使劲眨了眨眼,“我好像明白了。”
“其实心理战术是一种兵不血刃的打法,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李正和许敬宗,李泰三人连夜把这些从长安带来的小册子都整理一番。
把一些重复的,没什么大用的信息全部筛选出来。
整理完之后把这些消息整合在一起就是厚厚的一本。
大概三厘米厚的厚度,这里面都是五姓子弟提供的各家黑料,写上书名五姓世家秘辛。
有时候翻旧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李正看着眼前整理好的书页说道:“这里面可都是五姓之间爱恨情仇啊。”
李泰有些担心地说道:“李正,你若是把这个东西印出来拿去长安卖,以后你可真的和五姓要不死不休了。”
李正把这本书交给许敬宗,又对李泰说道:“没关系,到时候实在不行我拉着魏王殿下一起死。”
李泰苦笑一番,“一晚上没睡,我先去睡一会儿,好说歹说都讲了,你自己做决定吧。”
李正对还愣在原地的许敬宗说道:“你把书带到印书坊去印出来吧。”
“喏。”许敬宗点头。
书籍送入印书坊开始整理刊印。
如今印书坊印书的流程已经很熟练了,基本上把书放到印书坊,从准备模块到纸张大小的准备不会超过三天时间。
如今在印书坊劳作的村民也都是在印书坊做了一两年的熟练工了。
而且活字印刷术的操作非常地简单。
成书先是印出了十本,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批量地印刷。
李正看了一遍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把这十本书全部送入长安卖,先让印书坊也可以开始印刷了。”
许敬宗收到李正的话,便去安排事情。
再次来到泾阳南面的新地,虽说这里很空旷,零星还是可以看见有村民在这里忙活。
最热闹的还是养殖场的修建,李义府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这里忙活。
已经有一些母鸡转移到了这个新建的养殖场。
李义府向李正禀报道:“不出三日就可以建好。”
占地几百亩的养殖场是最近的养殖场了,原本的旧养殖场已经彻底改建成了猪圈。
把养鸡场和猪圈分开来是最好的。
李正心里估摸着自己建设的这个应该就是大唐最大的养殖场了吧。
养鸡场的建设其实需要注意的地方挺多的。
首先朝向要好,通风要好,闭塞的环境对母鸡的健康会有影响。
只有让母鸡觉得自己的所在的环境安逸,安全,它们才会下更多的蛋。
李正带着李义府走入养鸡场。
现在的养鸡场内部还在装修。
李正一边对李义府嘱咐道:“养鸡场内一定要保持干燥,平日里每日都要清洁。”
李义府一边拿着一本小册子记录着。
“还有最好在外面得屋檐下搭建一个棚子,这样就算是母鸡跑出去了,他们也可以有一个遮阴的地方。”
四周多种一些草木和花卉,这样也可以让母鸡觉得安全。
李义府一点点头再次写下一行。
“养鸡场里的人平日里不用太多,只要看管的人手足够就行,四五个人差不多了。”
“这里平时也不要有太多的进进出出,生活区和养殖区也必须分开。”
李义府按照李正的讲述一项一项地记录着。
“不论是病鸡还是死鸡一定要分开来,这一点要记住。”
李义府点头一边写着说道:“和猪圈一样。”
李正稍稍点头又补充道:“还有就是平日里在养鸡场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乱扔垃圾,沟槽每日都要清理一遍。”
鸡多了不下蛋有时候只是一个比方,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人多了鸡不下蛋。
第三百五十章 前来收买
几本已经装订成册的送入了泾阳,书名叫做五姓世家秘辛。
此书一出立刻在炒到很高的价格,照理说这应该只是尝鲜版。
许敬宗交给了几个比较熟悉的书贩子,紧接着由他们接手价格从一贯钱一本一直被叫卖到了一千贯一本。
对寻常百姓家来说五姓距离他们是遥远的,也有些神秘。
五姓是高高在上的,可寻常老百姓们听说五姓还做了那些丢人的事情之后,立刻就来了兴趣想要一看究竟。
其中炒这本书的价格的人其实就是五姓他们自己,事关五姓世家的权威。
五姓自然不能小视,坏就坏在李正不管是谁家的只要是黑料全部都写在了上面。
这让五姓其他几家都有些措不及防。
一盆冷水浇下来,五姓子弟也都冷静了下来。
纷纷打算花钱先买下来。
泾阳县令如今住在了京兆府,虽说京兆府的掌舵人长安令李正不在,房玄龄问询了一番也看了这些日子京兆府处理的事情。
发现这个泾阳县令处理这些事情还挺得心应手的。
或许又是一个人才。
房玄龄在此查问之后才知道这个县令做泾阳县令十年了。
从武德年间就在泾阳做县令一直勤勤恳恳地做了十年。
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这样的人应该早该升迁才对。
这也是和长安的风评制度有关。
谁会去在乎一个小小的县令。
没有人脉,没有交情,像这样的小官大唐还有多少。
应该好好整顿一下,不然会让大唐失去多少的人才。
杜如晦站在长安的街头,听着周围人的议论,等房玄龄从京兆府出来之后说道:“李正的这招还真是打中五姓要害了。”
房玄龄好奇问道:“你说的那本书的事情。”
杜如晦点头,“坊市里传闻一共有十本这样的书籍,被卖到了一千贯一本的天价。”
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五姓世家是最在乎名声的啊。”
杜如晦无奈地笑了笑,“原来五姓世家也是凡人。”
房玄龄中肯的点头,“一直以来多少百姓都觉得五姓是多么的高高在上,现在看来原来五姓也不过是一些凡人而已。”
之前时不时地会从泾阳送出来的杂志上都会记录关于五姓的丑闻。
李正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都是丑闻。
五姓能够立足中原,能够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向往。
可如今想想,五姓的背地里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五姓?不过如此。
“软刀子割肉不会太疼,会让人很难受。”房玄龄一边走着低声对杜如晦说道。
“李正很清白,至少太清白了,好的坏的都在明面上,李正爱钱天下人皆知,似乎对他自己来说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要做官,不好女色,更不可能威胁到朝堂任何一个人。”
杜如晦也对房玄龄说道。
李正和五姓比,李正太干净了。
李正不想入朝为官,别说朝堂了李正连长安都不肯再踏足一步。
五姓若是真要想和李正过招,到头来可能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就像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当初在崔家宅院动手的人,现在都有些后悔,“这该如何是好。”
“当初就不该这么冲动。”
“这个李正实在是无耻之尤竟然用这些编排我等。”
“我要去向陛下进谏,实在是欺人太甚。”
崔家府邸之中,几个崔家的长辈聚在一起正在商量事情,他们家已经买下了其中一本。
看着书中的内容无不让人在座的众人面红耳赤。
“绝对不能让这本书大肆出现在市面上。”
这是崔家与其他几家一起的心声。
还在泾阳忙着种棉花的李正看到大牛急急忙忙而来。
“老师,出事了。”喘着气说道。
“出什么事了?”
大牛指着村外说道:“外面有人送了很多钱过来,说是有崔家的还有范阳卢氏的。”
放下手中的锄头,李正跟着大牛来到村口,李义府正在这些前来送钱的人解释着什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