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义瞅着李正,“我看你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走路四平八稳不像是有病。”
“好吧,我坦白。”李正惆怅地说道:“其实我就是想要请长假。”
“长假?”
“就是我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崇义哥你也看到了,村子里实在是太忙了,我实在是分不开身。”
李崇义斟酌了一番,“你需要休息多久。”
李正清了清嗓子,“少则三年,多则十年。”
这话一听,李崇义怪笑着说道:“我看你就是不想干。”
“没错,我就是不想干了!要不崇义哥和陛下说一声这官我不要了,到时候他把女儿嫁过来多给点嫁妆就可以了。”
李崇义也看了一眼身后的这群官吏小声说道:“不瞒你,其实我也不想干。”
“当真?”李正兴奋地说道:“那要不咱们一起罢工,岂不美哉?”
其实能够做上京兆府少尹完全就是李孝恭的安排,李崇义心里想着至少自己的父亲一心想让自己远离李世民,能从朝堂礼部退下来也是第一步,之后会越退越远。
看了一眼李正的神色,李崇义说道:“若是长安出了什么大乱子,京兆府上下几百人连带你这个长安令一起被处斩,那光景也很是壮观,我劝你三思,家父还要我多活几年,谢过。”
李正说道:“这长安令的官顶多就是一个跑腿和背黑锅的,吃力又不讨好我干这个差事做什么。”
李崇义无奈地说道:“要不是我家老货安排,你以为我想干吗?”
站在几步远的一群京兆府衙差的脸色都不是太好,这个新上司似乎有些不靠谱,最主要是李正的悄悄话说得太大声了。
“既然崇义哥不想干,我也不想干,倒是有一个人特别想干。”
听着李正的话,李崇义问道:“谁?”
李正放低声音对李崇义说道:“在下手底下有个人,此人一心想要报效陛下,为江山社稷做贡献并且奉献一生,此人思想上的觉悟特别好。”
李崇义:“不知道你说的是何人?”
“此人就是泾阳县令,这么多年他虽说高不成低不就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不是。”
李崇义心里想着:“不过说来,长安令掌管京兆府,你手下可以有两个京兆府少尹现如今就我一个,你可以再安排一个。”
李正当即让大虎去叫来了泾阳县令。
泾阳县令收到大虎的传话,知道李正要见自己,急忙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着。
特意打点好之后,泾阳县令意气风发走出泾阳府衙。
对泾阳县令来说人生巅峰就是这么简单,从走出县令府衙的第一步开始。
“县令你就这么走了我们该怎么办?”泾阳县衙的一群衙差问道。
“会有新的县令来接替的,想必咱们的郡公自有安排,诸位稍安勿躁,不用送了留步。”
“……”
看一群不舍得自己离开的县衙衙差,泾阳县令说道,“撒手,你们莫要拦着我高升。”
县令劝说着,脚步却没有停下,一群县衙里的衙差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做了十年的县令离开。
来到李正的面前,泾阳县令说得:“下官听凭长安令吩咐。”
李崇义看着这个泾阳县令说道:“就是他吗?”
李正点头,对泾阳县令说道:“现如今我手上有一份差事要你去做。”
泾阳县令躬身说道:“郡公吩咐下官莫敢不从。”
李正吃着西红柿介绍道:“这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儿子崇义哥。”
“见过崇义公子。”泾阳县令行礼。
李正又说道:“我是长安令,他呢是我的副手,就是京兆府少尹,现如今手中还差一个少尹给我做事。”
泾阳县令当即说道:“下官愿意给郡公赴汤蹈火。”
李正摆手说道:“我呢最近比较忙,你也是知道得我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泾阳县令知道李正其实是泾阳县最闲的一个,他开口说道:“下官省得,愿意为郡公分忧。”
李正对李崇义说道:“崇义哥你瞧瞧,多好的觉悟啊。”
李崇义点头说道:“我们两人这些日子很忙,京兆府的大小事宜还要你先来主持,要是有什么不知道如何办的事情,可以来找我和长安令,若是有人闹事……”
“下官一定咬着牙不给郡公和崇义公子添麻烦。”
李崇义听完这话非常欣赏地点头。
带着泾阳县令和李崇义,李正来到一群京兆府尹的衙差面前。
“见过长安令!”一群官员齐齐的行礼,齐声说道。
李正开口说道:“陛下给了我这个长安令的官职,其实在下也知道自己的资历不够,而且年纪轻当不得大任。”
“长安令这是说的什么话,长安令可是如今大唐第一次才子。”
“长安令定阴山,夺回河西走廊,凭此等功劳只做一个长安令,我们都替郡公觉得委屈呢。”
“可不咋滴。”
……
李正长叹一口气:“可惜在下重病缠身,怕是命不久矣。”
“命不久矣……”
众人一阵沉默。
李正接着说道:“虽然我的人生不能再发光发热的,但是我可以把这个机会给别人,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好像不太对。”
李正改口说道:“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以后京兆府尹的一应事情都交由这位泾阳县令,也就是现在我亲自任命的京兆府少尹来做,你们以后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交给他做就好。”
“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能不要来打扰我就不要来泾阳,如今在下命不久矣了还望诸位可以让我安享晚年,在我有限的人生里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李正抬头望天说道:“或许我这一生说了太多的天机,才会有这般下场,可惜了陛下给我的这个官职,你们若是有人想要做长安令的,我愿意拱手奉上这个官位。”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心想你的长安令是陛下亲封了谁敢拿。
入职演讲完毕,李正说道:“京兆府官吏每个人到我这里领钱一百贯,以后凡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我重病缠身不能出门。”
第三百三十一章 俸禄问题
“我等必定谨记长安令吩咐,绝对不会有人来打扰长安令。”
一扫之前的沉默,一群衙差立刻面带微笑地答应,与刚才沉默的气氛大相径庭。
李正感慨,“真是现实啊。”
李正从自己的家中拿出一袋袋的银钱,每人一百贯钱地分着,想要他们帮自己打掩护,有了封口费之后就好办多了,实在是太真实了,李正心里再一次感慨。
在京兆府长安任职可是一个肥差,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少尹但是其中油水可不少。
泾阳县令的脸都快笑开花了,等李正吩咐完之后泾阳县令便带着这些官吏离开。
李世民派来泾阳的铁匠还需要在铁匠铺子里多学习一段时间的锻铁之法。
其中木风箱是最难制造的。
当然这些事情李正都不想管,李世民想要造什么样的兵器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
一个月后,长安的科举终于还是开始了,这一次很多崔家子弟都被剔除在外。
给李世民开了一个头,接下来的事情李世民很容易就加大力度地接着安排。
品行不好的崔家子弟自然不能参加科举了,这一次的科举的人数不多,总共也只有三百多人。
这也反映了如今的大唐的书籍确实便宜了,但是想要更多的读书人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毕竟从识字开始到读书,短短一两年不可能达到可以参加科举的程度。
李正对如今的科举制度嗤之以鼻,想要让大唐拥有更多的寒门学子,科举制度就要从根子上开始改。
当然这也不是一件小事,第一要看李世民的手腕有多硬,第二五姓的垄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破,总之在历史上李世民这一辈人并没有做成这样的事情。
“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都已经得罪死了。”李正走着象棋对王鼎说道。
王鼎带来了李世民的眼线,美其名曰是来给自己的印书坊帮忙,可这些人到了泾阳就立刻成了李江山的手下。
显然李世民不会对泾阳放松,也不会对自己完全放心,他反而会把自己盯得越来越紧。
王鼎移动了一只炮,看着棋盘上的形势说道:“老奴听说驸马重病缠身命不久矣。”
“是啊。”李正说道:“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下为陛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身兼数职,平章事,龙武军副将,县侯,长安令,还有细盐……”
李正抽咽了一声说道:“在下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敢可王公公陛下什么时候可以把我的俸禄给结了,实在是过分了。”
李正能说出这番话,王鼎心中断定李正根本没病,他不过是为了不做长安令找的借口。
王鼎又说道:“要不找孙神医瞧瞧驸马的脉象。”
“不必了,我自己给自己诊脉过了。”李正点头说道:“你知道的,我也是神医。”
王鼎狐疑地看着李正,“那需要宫里派御医来吗?陛下很是担忧呢。”
“这个也不必了,若是陛下可以把我的俸禄给结了……”
王鼎看着李正的神情。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