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三征高句丽都没有打胜,而且战事一旦开始就是消耗国力,也不知道是不是杨广他打急眼了,才会三次征讨,所以在下认为现在东征高句丽并不是一个好时机,风险太大,收益太小,容易让大唐陷入战争的泥潭。”
“战争都是要有付出的,拿出一百万贯的战争准备,想要回本就要打回三百万贯收入才算是有收益,这就是战争的成本,若是拿不回收益一百万贯白白付出,坏的更是名声。”
“一旦出征就一定要拿下,给军功,给军饷,给封爵,这些都是必要的,国战一旦开启关乎的会是整个中原的利益,亏空一百万贯或许不是小事,但是失去了民心就不见得可以收回来了。”
“若是拿不回收益,陛下想要继续加注很有可能会步杨广后尘。”
“高句丽迟早要收回来,可不是现在,至少在大唐的西边还未平定之前,都不是出征的好时机。”
听李正说完,冯盎看这小子目光越加不一样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之前和房玄龄秦琼他们也私底下议论过,确实不是一个出征的好时机。
房玄龄和李正的话也基本上吻合,房玄龄也是这么认为,现如今要东进高句丽不是一个好时机。
这小子说得很对,战争是有成本的。
一场大战要付出的钱财何止百万贯。
当年杨广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几乎掏空了前隋的百年积累。
这才落得万劫不复。
一旦收不回来足够多的好处,赢了还好,一旦输了丢了民心就不会是小事。
李正说得比房玄龄更加通透,这小子似乎很明白战争的本质。
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能用这样的态度来看战争确实很难得。
战争又何尝不是一桩生意,渭水之盟的时候,突厥人已经都快杀到长安城门前。
这对李唐江山来说是一个耻辱,李世民积蓄国力咬着牙发动了阴山一战的反攻突厥。
最终大胜,从此大唐得到了阴山天险,这场胜利之后的所得可想而知非常的丰厚。
突厥进献的牛羊不计其数,若是没有阴山这场大胜,也就没有现在的天可汗。
冯盎放下手中的茶碗,“李正,你不做官真的可惜了。”
李正摆手说道:“不可惜,在下就不是做官的料。”
冯盎站起身说道:“老夫该回长安了,如今老夫身份很不好,离开长安太久不行。”
“那在下就不送冯将军了。”
冯盎拍了拍李正的肩膀,“老夫觉得你适合做一个文臣,不适合做一个将军,陛下让你在龙武军任职实在是太浪费了,像你这样的人应该时常在陛下出主意才是。”
李正笑容凝固,“冯将军说笑了,那是太监的事情,我爹就我一个儿子,我还要给家里留个后呢。”
冯盎笑着说道:“你知道老夫说得不是这个,这次来的匆忙,若是以后得空了,老夫一定要和你好好喝一杯,你小子虽然贼得像个狐狸,不过活得通透,话也说得通透,老夫可以和你做个朋友。”
李正急忙说道:“在下不敢高攀。”
“高攀?不敢?哈哈哈。”冯盎朗声笑道,“你小子以后一定可以挣很多的钱,老夫年轻的时候走遍中原,见过很多很多的人,像你这样的人可以活得很久。”
“多谢冯将军吉言了。”
“老夫告辞了。”
李正还是行礼说道:“不送了。”
冯盎离开了泾阳,李正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来到印书坊,许敬宗已经把杂志写好了准备刊印。
李正把许敬宗拉到一旁问道:“老许,我问你件事。”
看着李正有些着急神情,许敬宗一头雾水,“县侯请讲?”
“现在长安的人是怎么说我的。”
许敬宗回答道:“他们都说县候是当今第一才子。”
“还有呢?”李正又问道。
“还有……”许敬宗想了想说道:“县侯不近女色,喜欢钱财,不要做官,通晓百工。”
“是不是有人说我料事如神?”
许敬宗恍然大悟一般地点头说道:“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他们说县候乃是知晓天机的人,就连袁天罡平日里都说县候的本事连他都自愧不如。”
李正自语:“我真的成神棍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科学是什么
李正很想告诉全天下,自己并不想做神棍。
许敬宗又说道:“不过还有很多人议论,县侯是不是道门中人。”
李正长吁短叹说道:“我当然不是道门中人了,再说了我也不是什么神棍,我之所以可以算得准都是因为科学。”
许敬宗也是了然地点头,“对,都是因为一些科学。”
李正扫兴地长叹一口气。
许敬宗把手中的杂志交给印书坊的人去刊印,当然不敢走进印书坊,其他的事情倒也还好,可是印书坊是泾阳的重地。
当初阎立本就想要走入印书坊差点没了性命。
如今的印书坊虽说在李正的手里,可是李世民也很看重这里。
印书坊落成之后泾阳出来的书就很多,纸张更是廉价。
皇后的人立刻进驻了印书坊,一直都盯着这里。
李正的印书方法说不定李世民早就已经知道了。
若不是李正一直没有心思扩大这个印书坊说不定现在的大唐书籍已经变得很廉价了。
李义府走来说道:“老许,刚刚县侯和你说什么呢?”
许敬宗看着李正远去的背影说道:“聊科学。”
“科学?”
许敬宗小声问道:“你说县候的野心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此话怎么讲,县候像是有野心的人吗?”李义府疑惑地看了一眼四周,“在下看来县候只是想要管好这个一亩三分地,要说县候有野心的话也可能只是想要挣很多的钱。”
许敬宗小声对李义府说道:“若是县候先要自创一门学问呢?”
“自创?”
许敬宗接着说道:“儒家,道家,包括工匠,在下以为若是县候真有什么野心,可能也就是科学。”
李义府琢磨着说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如今只是村子里的孩子们就是学科学,就像你说的县候要自创一门学问,可县候又不广收门徒,门庭不兴盛,谁人来给县候在外面说科学?”
许敬宗思量着,李义府说得或许也对,若是没有足够多的门徒,县候的科学就难以发扬出去。
以李正如今的身份和名气只要李正大开门庭,肯定会有很多的人想要拜在李正的门下。
可是现如今李正的亲传弟子只有这么几个孩子。
唯一一个身份比较好的就是晋王殿下。
开山立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许敬宗很想问问李正是不是想用他的科学来自成一派。
科学?许敬宗看着如今的泾阳书院。
科学到底是什么呢?
许敬宗心里猜测着,按照李正的说话,似乎科学可以解释很多的东西。
就像是气候也可以预测,可以用科学把人送上天,可以用科学造出很多奇巧的东西。
有时候感觉李正的科学似乎和如何的很多学识都是相悖的。
如今的泾阳书院已经修缮过好几次了。
来到泾阳书院门口,就看到刚刚从书院走出来的大牛。
“许叔叔。”大牛笑着喊道。
许敬宗看着大牛,大牛是李正的第一个弟子。
“我有话要问你。”许敬宗说道。
大牛也站定好奇问道:“许叔叔想要问什么。”
许敬宗问道:“科学是什么。”
大牛想了一会儿说道:“老师说过科学是一种有序的知识,科学的门类有很多,一生学不到头。”
“是吗?老夫还是不明白科学讲的是什么。”
大牛微笑着回答道:“科学并不是具体讲什么,不是儒家的学说也不是法家的治国,科学囊括世间万物,它是一种解释的方法,实践的方法,我们时常想要看透一些,科学就是用来讲述这些道理的。”
大牛指着天说道:“就像天上下雨你们都说神灵在降雨,其实用老师的科学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气候的循环,什么时节下雨比较多,什么时间下雨比较少,若是学到一定的境界就准确到哪一天会下雨。”
许敬宗听着大牛的话。
“这就是老师说的科学,科学是一种认知和解释,就像是老师造出了三轮车,三轮车就是应用的科学中的物理现象。”
许敬宗听完大牛的话语,倒吸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科学是用来解释的?”
“没错。”大牛又说道:“我还要去做实验就先告辞了。”
许敬宗回过神,这孩子已经离开了。
又找到了在书院的上官仪,上官仪这个人物许敬宗并不熟,但是大家都是给李正办事的。
上官仪吃着番薯问道:“有什么事吗?”
许敬宗看着上官仪手中的番薯说道:“我怎么看你一天到晚都是吃番薯,你就不会吃点别的吗?”
上官仪笑呵呵说道:“吃了番薯之后身子轻落了不少,孙神医说吃多了没什么坏处,对身体有好处就吃着。”
许敬宗接着问道:“你说李正的科学到底是什么?”
“科学啊……我也不清楚是什么不过很厉害。”上官仪接着说道:“我看过那些孩子做实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