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拿过许敬宗的册子,李正看了好一会儿。
许敬宗:“怎么样?”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很不错,尤其是其中一条崔家子弟竟然喜欢闻别的人脚,实在是太重口了。”
见李正满意,许敬宗笑着说道:“其实下官也是按照县侯之前写的八卦上学来的,都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许敬宗这人说话确实好听,虽说这家伙是个老渣男。
李正看着上面的内容说道:“不过我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
许敬宗一伙问道:“不知道少了一些什么?”
李正指着册子上的内容说道:“就比如说你崔家子弟崔游喜欢闻别的人脚,这种恶趣味虽说听着好玩,但也就是好玩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县侯的意思是?”
李正接着说道:“不如这样,你在前面多写一句,比如说是崔游的朋友透露的消息,或者说根据一次长安的权贵宴席之上听闻。”
“朋友透露?”许敬宗思量着说道:“这么写管用吗?”
“当然管用了,你不用指名道姓是谁,你崔游的朋友中选择一个人,也可以是他的堂亲表亲?这样一来有了来源考究可信度就会更高,即便是我们捏造他们也解释不清楚。”
许敬宗思量着,“不管真假只要被人知道就好,想要辩驳都没有办法,说明来源更加可考究,更能嫁祸他人。”
想完之后,许敬宗躬身说道:“县侯的这招实在是……”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是不是有些太缺德了。”
许敬宗感慨道:“实在是太妙了。”
把册子重新交给许敬宗李正嘱咐道:“稍稍润色一下其中的内容,你去长安找几个画师,加上一些图,图文并茂岂不是更好?”
“怕是以后崔家子弟会越加声名狼藉。”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李正笑着说道。
许敬宗点头,“下官明白要怎么做了,县侯放心。”
本来也想过报纸,不过报纸这种东西有些太敏感,加上李世民又是会不会对报纸有什么想法?
还是先从杂志开始为好,李正递给许敬宗一个钱袋子嘱咐道:“你去长安花点钱,找几个手下专门给你搜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许敬宗看着钱袋子说道:“这个……下官又不太明白了。”
“消息来源需要一个渠道,这样别人才能更加相信我们写的东西,总之长安有这么一个帮人专门记录别人的好事坏事。”李正接着嘱咐道:“尤其是关于五姓的坏事,找到的消息越劲爆,我给的钱就越多。”
“好。”许敬宗接过银钱。
“若是不够再找我来要。”
许敬宗稍稍作辑。
李正再次问道:“大理寺的和尚死了之后他们有什么动作吗?”
许敬宗回道:“现在还没有什么风声出来,县侯放心我们的人会盯着的。”
李正点头答应着。
许敬宗拿着沉甸甸的这一袋子银饼,“县侯,下官再多嘴问一句,县侯是打算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吗?”
“当然了。”李正点头,“以后的大唐会有一种叫做杂志的书,上面记录着大唐发生的各种事情,有好事有坏事,还有很多人间不平事。”
许敬宗点头道:“那下官知道要怎么做了,县侯放心,下官一定会找可靠的人来办这件事。”
拿了钱许敬宗便离开去办事。
李正长叹一口气,李世民啊李世民,这件事办成之后你又欠我一个人情。
为了你李世民的科举大计,我可是连杂志这种东西都搬出来。
本来也想做报纸的,但是在这个年代信息的传播效率太差。
报纸的效益不高,信息太过滞后。
杂志的价格还可以卖的高一些。
有李世民的许可,有手中的印刷术,李正很有信心让更多的人成为记者。
记者信息的源头要抓在自己的手中,活字印刷术在自己手里,才能让李世民放心,也可以让自己放心。
传播的工具有利有弊,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这种刻意大批量印刷的手段落在别人手里。
不排除会不会有人想要煽动造反。


第三百零九章 三轮车
活字印刷术很简单,其实就是一种模具的灵活使用。
铁家三兄弟的铁大扛着一辆已经打造好的三轮车而来。
除却链条和传动装置比较难做以外,其他的部位做起来并不难。
铁大憨厚得笑着说道:“不知道做成这样是不是和县侯所想得一样。”
李正上下打量着这辆三轮车,骑上之后踩着踏板便动了起来。
骑行了一段距离发现还挺稳当的,大多数都是木材结构,感觉承重不会太好。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技术性的突破了。
李正骑着自行车一路进入村子里。
铁大一路跟着跑,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造出来的东西竟然这么地神奇。
一路骑行进入村子里,看到李正踩着那三个轮子的东西路过村民们几乎要惊掉了下巴。
村子里两三个正在晾嗮衣服的婶婶们看到这一幕也是瞠目结舌。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正一路骑行来到书院门口,便有一大群的小孩子跟了上来,纷纷来围观这个可以自己动的怪物。
程处默见到李正骑着的东西,惊得跳脚而起,“呔!这是什么怪物!”
李正想要停下三轮车,这才发现忘记在这辆三轮车设计刹车了,愣是撞到一棵树这才停下。
程处默凑上前问道:“李正,这到底是什么怪物。”
“没见过吧。”李正从三轮车上下来说道:“这也不是什么怪物,这个是三轮车。”
“三轮车?不就是三个轮子吗?”程处默一脸讶异地说道。
“对呀。”李正点头,“你看看就是三个轮子,多么形象的称呼,我管这个叫做泾阳三轮车。”
程处默围着三轮车看了一圈又一圈,“这东西是怎么做成的,竟然不用牲口拉,自己就能动起来。”
身为如今朝中大匠的阎立本,见到这种事物自然不能放过。
连课都不上了,急匆匆跟着而来,阎立本和程处默一样观察着这个可以自己动的三轮车。
阎立本说话道:“李正,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就是一种传动的原理。”李正对程处默解释道:“我踩动踏板,随着踏板动起来会带动齿轮的转动,齿轮会带动链条,链条再带动后方的齿轮,同时带动轮子转动。”
“所以它就可以自己动起来?”阎立本问道。
“就是这么简单。”
阎立本抓着自己的后脑勺,看着这个三轮车的结构确实很简单。
简单得有些不像话,可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却没人造出来。
阎立本感慨道:“老夫知道,当年墨家公输的工匠技艺巧夺天工,这世间有多少工艺失传了。”
说话间阎立本的神情也开始激动起来,像是一种对墨家和公输的向往。
在古代其实在工业还不发达的如今,很多工匠都会把公输与墨家当作自己的先祖。
他们是手艺界的祖宗,才会有了如今流传后世的这么多手艺人。
阎立本问道:“李正,既然如此简单,你为何不把这个东西早点做出来。”
“以前没有需求。”
“需求?”
李正说道:“对,就是需求。以前村子里没有这么多的货物需要拉,现在村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多,村子里也就这么两头牛,现如今有了这个三轮车就可以方便一些。”
听了李正的这番话,阎立本仰天长叹:“竟然是为了方便。”
李正又说道:“难不成,我还为了散步散心吗?”
阎立本着急问道:“不知道县侯什么时候会觉得不方便。”
李正奇怪地看着阎立本,“阎大匠何出此言啊?”
“若是县侯还可以造出更多的奇巧之物,还望县侯可以告知在下。”
看得出阎立本心中对匠作技艺的渴求。
李正感慨道:“其实这些都是知识,我在书院的书中有记载,这就是运用了一种力量传递的原理,我们摇动树木可以晃动树干,树干晃动的时候树枝也会跟着晃动,接着树上的果子就会掉下来,想必不用我多说,阎大匠也一定明白这个道理。”
“这个老夫自然明白,只是……”
阎立本说完又是长叹一口气,拱手说道:“下官没有考虑到这么多,这么多年以来,老夫见过很多工匠,他们都在自己的手艺精湛而志得意满,可是他们又何曾想过造出什么样的东西。”
“老夫自小知道将匠作一途总归是要造福世人,却成了那些手艺人比拼手艺的名利场,何尝又不是一种悲哀,只顾比拼精细却不知如何造物,实乃悲哀。”
李正安慰着阎立本说道:“这是知识的拓展问题,追求手艺精湛没错,这确实是值得引以为傲的。”
无论是从先秦到如今的大唐都是,匠都是后世所有工匠的祖宗。
大唐的横刀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了,直到一千多年以后,横刀的制造锻造技术还是会被后世津津乐道。
这些可都是老祖宗也是大唐这一辈人留下的智慧结晶。
虽说自己知道更加高超的锻造技术,可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这些知识来自何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