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刀光剑影,十面埋伏。
  鄂尔多斯汗额磷臣也站了出来,表示当严惩苏尼特部。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可能是蒙古诸部的再一次大洗牌。
  当初后金击败林丹汗,漠南蒙古诸部也经历了几轮清洗,后来才有二十五部四十九旗内札萨克,以及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等部格局。
  但现在,大明卷土重来,满清败走,自顾不暇,蒙古面临再一次的重新洗牌。
  苏尼特攻伐其它部落,不过是个理由,有没有这事,到了如今,大明都会找理由来重整蒙古诸部的。
  所有人都看向皇帝,听侯这位圣可汗的处置。
  朱以海看着昏死过去的腾机思,还有仍在磕头如捣蒜的腾机特等苏尼特首领们。
  他对于腾机思兄弟这对便宜女婿,并没有什么亲情感情而已,互相联姻也不过是政治手段,当初扶持重赏苏尼特,也只是因为他们最早反清,大明可以利用苏尼特和外喀尔喧打压附清的漠南蒙古各部。
  但现在漠南二十五部,倒是有十八部来归附称臣,局面自然又不一样了。
  朱以海目光一一扫过诸王公,却没急着开口,他心中沉吟。
  其实对现在的局面,是有些意外的。
  这次出关北巡,多伦会盟,本就早有要拿腾机思开刀,杀鸡儆猴之意,但是这刀怎么砍,却也并没有事先就决定好,一切要看局势,看各部反应。
  本来也只是打算先敲打敲打苏尼特,罚些驼马牛羊,削减些领地,甚至让原右翼的叟塞回来分苏尼特部众,两翼变三部甚至四部的。
  但现在气氛这么好,朱以海不得不考虑,或许可以动作更大一点。
  达延汗所建的蒙古六万户,兀良哈被俺达汗攻灭,永谢布在林丹汗时分为两部,一部远走青海,亦被林丹汗所灭,另一部剩下喀喇沁等东走,后来归附后金,如今在辽西一带,设立了喀喇沁三旗,却已经不再是黄金家族掌握,而是异姓统领,跟土默特左翼旗一样,属于满清所立的诸旗里的特别四旗,由非黄金家族后裔统领,首领不称台吉,而保留塔布囊爵。
  土默特万户本部也被拆分控制的差不多,东部土默特却是异族同牧,共同建旗。
  察哈尔经历林丹汗的折腾后,也被清军搞的差不多了。
  喀尔喀早年分为内外喀尔喀,但内喀尔喀被林丹汗和后金祸祸完了,就剩下巴林和扎鲁特两残部。
  外喀尔喀因为占据漠北之地,倒是偏安一隅,但近年也受沙俄侵袭。
  鄂尔多斯相对保存完整,其七部直接编为一盟。
  朱以海本来封腾机思为苏尼特汗,让他在坝北游牧,是想扶持他做为漠南蒙古的一大首领,与其它几部分统蒙古,互相牵制。
  皇帝沉思良久,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朱以海终于缓缓开口,“苏尼特部最早举旗归附大明,出兵抗虏,劳苦功高,亦是朕之女婿,近来虽因被手下乌班岱等奸佞挑拔蛊惑而犯下诸多罪行,但朕不是那种记过不记功之人。
  不要再以兄弟之亲相互吞并了,过去草原上征伐不断,常年内斗,蒙古牧民们深受其害,苦之久矣。
  如今朕来多伦与诸部会盟,希望能够与诸部好好的会商,拟出一个各方都接受的划界方桉,以后各自在自己牧区放牧不要越界,有矛盾可以找大明协商调解,不要动不动就打仗。”
  朱以海虽然口里说着记苏尼特功劳,但聪明人却都听出话里重点是重新划界。
  后金多次与蒙古各部会盟,用了多年时间,才建立起了现如今的这么一个大致稳固的盟旗制度和各旗界线。
  现在皇帝一句话,要重新划界。
  “苏尼特将近年所抢掠其它部落的牲畜、人口都归还本部,将所依附的牧民各还本部。”
  当然,若是其原部落不在,也可听任自由选择,留在苏尼特,或是去投其它部落,或是南下投大明,成为大明的编户齐民牧户,都要听其自由选择,不得阻挠。
  在划界的问题上。
  朱以海让大家讨论,其实也不过是先让蒙古各部争,争的差不多了皇帝再出来调停。
  最终其实还是要按着皇帝的那一套来。
  不出所料,当朱以海让各部讨论后,立马吵翻了天,除了苏尼特的腾机思兄弟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外,其它各部首领争吵激烈。
  一连吵了几天。
  最后也没吵出个结果来,皇帝于是才拿出了一个自己的方桉。
  在漠北,以现在喀尔喀三大部落,设立三个都护府,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各授都护职,同时加封三汗分别为怀化、怀德、怀仁亲王。
  对漠北三大部汗王所统辖的各部,朱以海直接以尊重喀尔喀传统为名,将其分别设为都督府,但却又搞平衡,每汗给了十二个都督府,总共三十六都督府。
  都督皆由各鄂托克部首领担任,他们都是达延汗的子孙,各都督皆授郡王爵位。
  各都督府划定界线,不得越界游牧,不得互相攻伐、偷盗抢掠,每年在都护府驻地会盟一次,由都护主持。
  另外,三大都护府下,还设置副都护两名,一个由大明朝廷派官员担任,一个由部落推选担任,协助都护理事,朝廷授其济农衔。又设长史、司马各一,其余参军事等,长史和司马都由朝廷派遣,负责处理司法诉讼,越界纠纷等。
  三十六都督府,各设都督,加诺颜衔,下也设副都督两名,一名朝廷派遣,一名部落推选,部落推选出来的朝廷授其珲台吉衔,另由朝廷派驻长史司马参军等。
  “凡达廷汗子孙,年满十六岁入京侍卫三年,役满正式赐封台吉衔并子男爵位等。
  都护、都督职由嫡长子世袭,副都护、副都督由部落推选,朝廷授封。”
  漠北三汗,和各都督诺颜,划界统领部众,享有征税等权。
  他们不需要向朝廷缴税,都督需要三五年一进京朝贡,都护两三年一进京朝贡。


第781章 六汗盟誓
  对于漠南蒙古诸部。
  皇帝趁热打铁,这次有漠南十八部来会盟朝贡,这些部先前被清分为两旗或三旗,也有一些部的王公还带着些人马仍跟着满清北逃。
  朱以海把这十八部打散,分成三大部,左翼鄂尔多斯,中路察哈尔,右翼土默特。
  鄂尔多斯原来的尹克昭盟七旗,改为河朔都护府,七旗加上其它几部迁来,改为十二都督府,狼山南北,黄河东西,置河朔都护府和十二都督府,额磷臣册封为汗,加封为顺承亲王。
  以察哈尔迁至现苏尼特之地,以大青山北,东及大兴安岭的高原南部,阿布奈为察哈尔汗,苏尼特、阿巴噶等划入,设武川都护府,下设十二都督府,阿布奈封顺化亲王。
  而东面赤峰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东土默特右翼的穆固为土默特汗,设兴安都护府,封穆固为顺义亲王,下设十二都督府,喀喇沁、扎鲁特、巴林等部分设都督府。
  对漠北,是基本上按其现状划设都护、都督府,基本上没什么变动,但对于漠南蒙古诸部,则是大调整。
  按报上来的数字,此时除了继续跟着满清的科尔沁等部,以及其它部一部份跟随的,现在归附大明的十八部,大约是有十八万户左右,科尓沁等未归附者仍有五万户左右。
  比如鄂尔多斯七旗,就有四万多户,察哈尔部有一万多户,归化城土默特有近万户,算下来不到二十万户,人口有差不多百万。
  漠北三大部数量少些,也有差不多四十余万。
  加上漠西卫拉特四部和青海和硕特,以及草原上大量出家的喇嘛,总共两百多万蒙古人口。
  朱以海把漠南的这近百万人口,分到三十六个都督府,平均每都督府五千户。
  十八部,每部拆分成左右两翼,分为两个都督府,户数不够的,就从其它多的部落里拆出来补,有多的部落就分到其它少的。
  通过这么一番拆分重组,形成了三十六个户数各五千左右的都督府,实际上两个都督府为一个部落,组成了一个万户。
  朱以海还让各都护都督府按部下人口编成卫所,一个都督府下设一个卫,统兵五千,卫下设千户所,统兵一千,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统兵一百。
  这些蒙古卫所,分为五番,轮流服役,一个卫,平时一千人为现役,四千人为预备役。不过现役的一千,也只是登记在兵册上,如果朝廷征召,需要这些在册的现役兵接受调令,只少数在役巡界守边防盗。
  蒙古卫所统兵权在蒙古各都府护、都督府,由王公们统领,但卫所兵不得越界,如要出界需要得到朝廷的兵符调令。
  王公们握统兵权,朝廷掌调兵权。
  这个卫所制,大抵就是让蒙古部落,每户出一丁,五丁轮一现役当值,其余四丁预备。朝廷会派些教官或是长史之类的去卫所任职,不直接掌握统兵权,但可以随时监视这些蒙古兵。
  不过就算在役的也只是在编,不打仗的时候,仍然还是在家放牧,只有打仗了,才会受召集结。
  东土默特原两旗男丁只有四千多,他们组建两个都督府后,设立两个卫,下辖十所,但男丁不足,差了六千。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