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她心中最牵挂的是孩子。
  虽然她从没喜欢过几个孩子的父亲,与他们兄弟俩一个生活五年一个生活了七年,却没有真正的感情,如今对阿布奈更只剩下恨,但孩子却是身上掉下来的肉。
  太监没理会。
  马喀塔倔强的道,“要我侍寝可以,但先得让我见见孩子,否则我绝不会顺从。”
  “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马喀塔不屈的坐在那。
  宦官见状,只得无奈的去上报。
  很快,宦官回来,还带来了四个孩子,正是阿喀塔的四个子女,看到这几个孩子,她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腾的起身过去。
  “你们有一个时辰相聚。”宦官冰冷的提醒。
  “谢谢。”马喀塔这个孩子抱抱那个孩子亲亲,对宦官很是感激,宦官退下,让她们母子几个相聚。
  晚上。
  马喀塔沐浴更衣后,被带到皇帝寝殿。
  虽然身上抹了芬芳的蔷薇露香水,脸上还化了精致的妆容,但她的脸上却没有半分高兴。
  进来后,向皇帝行礼,然后便自己走到龙床,除去大氅躺在那里。
  朱以海看着躺在那一动不动的马喀塔,却并没过去,他取来瓶酒打开,这是叶尔羌进贡的吐鲁番葡萄酒,马奶葡萄酿造,据说还是隋唐时的配方,味道很好。
  取来两个玻璃杯,倒上酒。
  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配上鲜艳的红酒,在温暖的烛光里,配上那室内熏香,很有几分情调。
  只是马喀塔虽然也挺年轻漂亮,那冰冷的表情却有些不合。
  “过来喝一杯如何,聊一聊!”
  马喀塔却没起身,“不用了,陛下喝完便来吧。”
  “聊聊吧。”
  “聊什么?”
  “随便聊聊,比如今后的打算,又或者那几个孩子的安排?”
  马喀塔躺在那里,眼角滑落泪水,她伸手抹去,坐起身,来到皇帝面前,行了一礼。
  “坐。”
  马喀塔坐下,端起杯酒一饮而尽。
  “慢点,这酒虽然好喝,可也会醉人的。”朱以海笑了笑,虽然他恨满清,但面对这个活生生的女子坐在面前,他也很难不将她当个人。
  一杯酒饮下,马喀塔直言,“战争是男人的事,但我从小就明白女人孩子都是男人的附属,男人征战,拼的是勇气和性命,我们女人的命运却不能自己做主,
  我早听闻陛下圣明仁慈,还希望陛下能够善待我的几个孩子,他们是无辜的。”
  朱以海笑笑。
  “朕的太子和汉王,六七岁的时候,被满虏掳到关外,为奴六载,受尽苦难。他们是幸运的,有个中兴大明的父亲寻找救回,但这些年,有多少汉家子民被掳往关外,最终尸骨无存呢?
  太子被掳往关外那次,鞑子入侵关中,从山东直隶等地掳走了几十万百姓出关,有几个还幸存的,又有几个能回来的?
  更别说,鞑子入关后,屠了多少城,杀了多少汉民?”
  马喀塔沉默。
  “还请陛下仁慈。”
  朱以海看了看马喀塔,最终长叹一声道,“朕可以先将他们安排到京郊的庄园里生活,每一两个月可以接来你看望一次,待他们到十二岁时,安排去南疆落户,以后自食其力,如何?”
  马喀塔知晓这已经是皇帝难得的仁慈了。
  “谢陛下。”
  朱以海又给她倒上一杯,“时代的洪流里,每一个人都是渺小,且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来,这杯敬命运!”
  马喀塔又一饮而尽。
  三杯过后,马喀塔感觉浑身有些飘飘然,她放下酒杯,直接走回床边,直接伏在床上。
  “陛下,”马喀塔有些晕乎乎的招呼他过来。
  几杯酒的时间,她对这个原本陌生的男人居然心怀几分感激,想恨也恨不起来,反而有一丝好感。


第723章 通牒
  吴三桂并没有入京朝贺。
  他派了兄弟吴三辅带着他儿子吴应熊入京朝贡,献上良马百匹并黄金万两,吴三桂表书里说因尼堪等屡屡欲做鱼死网破,他率麾下死战拦截,故无法分身。
  其实还是不肯入京,害怕被扣留。
  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心存幻想,想要拥兵自重割据关陇。对此,朱以海并不在意,吴三桂的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不过是螳臂挡车。
  “吴应熊就留在京师,朕看年纪也不小了,朕的建宁公主贤淑,年纪也与之相彷,朕赐婚于他,招他为驸马都尉,就留在京师,也方便与吴三桂联络。”
  总理处。
  朱以海对吴三辅直言。
  皇帝说的这位建宁公主,其实是鲁藩的一位宗氏女,朱以海的远房堂侄女,父母等都是死于当年清军破兖州之役,还被掳往关外,被厂卫在关外找到并救回,朱以海收养为公主。
  吴三辅很恭敬的坐在那里,侄子吴应熊更是头都不敢抬。
  皇帝的威严太强。
  这可是几年时间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之主,就算是吴三桂也得畏惧臣服。
  吴家祖上是徽州人,后迁居扬州,江南徽商,在吴三桂出生后,吴三桂的祖父带着全家迁居辽东,在中后所安家。
  吴家不远千里迁居关外,是去做生意赚钱的,他家本就是徽商,从事贩马,借着明清之战,吴家在关外贩马生意做的很好,赚了很多钱。
  有钱以后,吴家开始向仕途进军,吴三桂十年时,他父亲吴襄在家族的资助下考中了武举人,这里面当然也有银钱的功劳。
  中了武举后,他在李成梁手下当差,发挥特长采购军马,因为慧眼识马,还有经商天赋,所以他采的马又好又便宜,深得辽东总兵李成梁的赞赏,官至千总。
  在李成梁病逝后,明军四路进攻,发动萨尔浒大战,结果三路败亡一路溃败,昊襄随军出征,逃了回来,不仅逃回来,半路上还收拢了许多散路军马,因此举,还被论功升为副将。
  吴襄发挥商人特长,在元配死后,立马攀附辽东将门,娶了世镇辽东的辽左世勋宿将之家的祖家祖大寿的妹妹做续弦。
  当时的祖家久镇辽东,满门皆官,祖大寿是总兵,其弟大乐大成大弼,子侄泽远、泽沛、泽法、泽润等,官职上至总兵,中至副将参将,下至游击、千总,形成了一个辽东鼎盛将门。
  祖家还通过联姻,与许多辽东的高级将领结成关系网。
  后来祖大寿也娶了吴襄的妹妹,让两家关系更加紧密,正因此,从小在关外长大的吴三桂,条件很好。他祖父带他们迁居关外,经商贩马,攒下一笔很大的家业,有十处庄田,百余家丁,在当时的辽西,实力强劲。
  吴襄本来希望吴三桂能够学文,将来考取科举,认为文官更有前途,但在关外长大的吴三桂打小学习骑射,却有大志,认为男儿当奋志云宵,他希望当一个武将,保家卫国,效力朝廷,而且认为武将更有出头之日。
  吴襄也舍得下本,请名师教导。
  所以吴三桂武艺超群,精通骑射,百步穿杨,十六岁时,便考上了武举人。吴三桂身材魁梧膂力超人,还长的很帅气美丰姿。他还继承了家族的天赋,能说会道善结交,他年纪轻轻就拜了镇守辽东的大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高起潜可是有名的大太监,想当年洪承畴这样赫赫战功的督抚,就因得罪了高起潜,斩杀了高起潜门下的一个千总,结果高就处处为难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又是送礼又是赔罪,这才让高起潜放了他一马。
  正是靠高起潜这个干爹,加上辽东将门祖氏,吴三桂十六岁中武举,到二十六岁时,便接替被关宁军在城上坐看孤身出城战死的金国凤,出任了宁远团练总兵这一要职。
  都说儒门出将,父子元戎,其实都不过是因为特殊时期,吴家父子会钻营罢了。
  当然,除了关系也还得有能力。
  吴三桂既有勇也有谋,而且还很有孝名。
  吴襄一次带兵外出侦察,被敌军包围,因敌众我寡,祖大寿都在城头选择见死不救。
  眼看着吴襄要身首异处,吴三桂急了,他不顾军令,打开城门,只带了自己的二十名家丁杀出城去救父。
  本以为这是送死。
  可吴三桂一马当先,直冲敌阵,左右厮杀,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在付出鼻子被削一刀的代价后,硬是把父亲从万军之中救出,于是孤军救父,孝闻九边。吴三桂不仅名震九边,还因此上达天听,一举入了皇帝的眼帘,后来高起潜、洪承畴、祖大寿等的联手举荐下,他也才得以二十六岁成为总兵。
  朱以海也承认吴三桂很有本事,但这人太油滑,松锦大战、山海关大战,两次大战,吴三桂的表现都看的出来这人的本质,吴家虽然迁去辽东时间不长,但行事作风地道的辽东军头做风,还加上了几分商人本色。
  这种人做事太重于利益得失,没有什么坚定信念,总想着地盘、人马,想着本钱,收益。
  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就跑,松锦之战时如此,做为八总兵之一,结果跑起来一点不落人后。
  李自成北上,崇祯急召他带兵勤王,吴三桂却还非要带上所有宁锦家卷,一路慢腾腾的行军,还边走边讨要饷银等等。得到崇祯加封为平西伯的爵位旨意,仍然故意磨蹭,导致闯军攻陷北京。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