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户部、财政部、海外安全部等各部,要评估将来动用的兵力,人力,物力,财力。
  每打下一个地方,如何移民,移哪个省的,哪个县的?走水路还是陆路?
  如何安置移民?
  每一年移多少人?给什么补贴?
  如何征服当地人?
  整个大乾的各个机构转动起来,为丁毅的五十年,一百年计划完善和辅助。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开打,大乾这个国家机器能有效转运,不会手忙脚乱。
  五十年计划和百年计划被写入大乾法典,后世帝王不得擅自更改。
  朝廷即将对暹罗和东吁王国两国用兵,兵部等相关部门也飞快运转起来。
  半个月不到,方案就送到内阁和丁毅面前,按大乾法典,大伙一起探讨,研究,三分之二通过,就可行。
  按大乾的法律,身为皇帝,有一票否决制,但没有一票强行通过制。
  这是丁毅限制皇权的第一步,也深得诸内阁大臣的赞同。
  而皇帝的一票否决制也不是随便弄的,按大乾法律,每年只有两次,终身最多只有六次。
  所以皇帝想否决议案,就得好好考虑,用在什么时候。
  这次的用兵方案,是兵部,海军司令部,陆军司令部,海外安全部等一起研究决定。
  在大乾的兵部,海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这三者关系是很奇怪的。
  有权调动兵马打仗的,是海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
  但所有军将的升迁由兵部决定,后勤供给,武器弹药也是兵部准备。
  这就很好的限制了各部兵头的权力,总兵想提拔属下,必须要得到兵部的认定,而且在大乾,你山东总兵提拔的人,必然要调往江苏总兵处。
  你江苏总兵想提拔的人,可能会调到福建总兵处。
  从而确保在每任总兵麾下,都不是他自己提拔的心腹亲信。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后面也没有的创举。
  历史各朝,军方主官提拔的人都还会在自己麾下效力。
  后世除非到军一级,大部分都是在本区自己部下。
  而丁毅这边,每个省有几个总兵,队长以上就往其他总兵处调,千总以上就要出省。
  按后世来说,提拔排长就要调到其他军级单位,提拔团长就要跨军区交流。
  经过各部的研究,他们提议动用广西和云南的兵马打暹罗和东吁王国,少量用安南的兵马。
  合计广西和云南马步五万,安南一万海军,加辅兵两万,共八万人,号称二十万。
  各部的理由是,安南那边刚打完新马,需要休整,且当地还有反抗的力量,需要平定。
  暹罗南部可以由海军攻击,东面由广西和云南的马步军进入。
  不几日,其们各部也有方案送过来。
  仁德五年准备运民两万过去,主要由云南土司人口,加贵州土司人口。
  仁德六年运移汉人,移民三万,从湖南和福广三地移。
  最后经过估算,大概要动员十万兵马(连辅兵在内),耗军费五百万以上。
  当然,现在大乾有钱,军费算不了什么。
  丁毅看过后,觉的没什么问题,交内阁讨论后通过。
  这时他道:“还是老规矩,每攻占一城,把所有官员和富人全部迁走(财富全部拿走就不说了,大伙心知肚明)”
  “组织当地百姓修路,干活,别让他们闲下来,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想其他的事情。”
  “有敢反抗的,格杀勿论,前期只有凶狠的手段,才能镇住他们。”
  丁毅吩咐了几句,有人提问:“统兵大将为谁?”
  此次出战马步海三军十万,总兵是不够了,必须得总兵官级别。
  兵部尚书道,就近原则吧。
  就近的话,就是西南总兵官何良武。
  何良武驻守过日本,是很稳的一个将领,就算打不赢,也不容易输,何况丁毅根本不相信会输。
  最后一致通过,西南总兵何良武为统兵大将。
  另调楚雄总兵朱雄、昆明总兵艾能奇、大理总兵吴朝忠麾下各一万精兵。
  南宁总兵何大平手下一万精兵,加何良武本部一万,共五万步骑,另征云南两万辅兵跟随。
  方案即定,朝廷的旨意开始往涉及到的各省发去。
  准备移民的准备移民,准备粮草的准备粮草,准备兵马的准备兵马,各司其职,大乾的国家机器,有序运转起来。


第871章 办事难
  仁德五年三月。
  淮安府清河县。
  清河县有个清口,在洪泽湖北。
  前面说过,之前丁烨考试就有道题目:清口是黄河与淮河交汇的地方,云梯关又是淮河、黄河的入海必经之路。
  即要防备黄河下流决口,要又治好下游,该如何做最好?
  此时的丁烨正带着在清口上下游巡查。
  仁德三年底丁烨任江苏河道司郎中,负责附近的河道修缮。
  第一个治理的就是高邮附近的清水潭,他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治理好了,方法和他考试时用的一样,在江都漕堤筑坝,堵塞清水潭决口,然后在湖中离决口五六十丈的地方筑造偃月形堤,筑成西堤一,长六百五丈,又挑绕西越河一,长八百四十丈。
  成功之后,朝廷也下旨嘉奖了丁烨,并于今年初,提拔其为江苏河道副提督,大乾的副提督,相当于正四品,丁烨等于连升两级,从正五品,升为正四品。
  随行的宋常林,许生峰,常进都各升一级,大伙都挺高兴的。
  常进之前还有点看不起丁烨,觉的他性格有问题,但没想到,跟了他一年多就干成一件大事,还得到提拔,不由对丁烨另眼相看。
  但他若知道丁烨是皇帝的儿子,才会有这样的待遇,不知有何想法。
  今天是他们几个初到清口,准备开始治理清口。
  有了清水潭的经验,他们觉的这次会比较容易。
  “考试时咱们考过这题,我打算还是按考试答案来。”丁烨转了几圈后决定,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
  毕竟他以前在这里研究过小半年,同行的宋长林当初和他一起来的,也支持他的决定。
  他们的第一步是动员民夫或囤兵两万,挖开清口烂泥,引河四道,疏通清江浦到云梯关的河道,然后建立束水堤坝一万八千丈,堵上王家岗、武家墩16处大决口。
  为了防备黄河下流决口,他还要在上游建建水坝,每座坝各有六个洞,每洞宽2丈8尺,可以泄洪共16丈8尺,水涨了可以打开宣泄洪水。
  前面他的想法和同时期的靳辅一样,但在减水坝上略有不同。
  靳辅修时,每座坝各有七个洞,每洞宽1丈8尺,可以泄洪12丈8尺。
  靳辅考虑的当时的现状,而丁烨跟着丁毅这么久,他还会考虑到以后更长的时间。
  因为他把洞建的更宽,可以泄洪16丈8尺,这样效果更好,使用年限更长。
  决定了方案之后,他们一面把方案汇报给朝廷,一面开始找人。
  第一步挖开清口烂泥,疏通清江浦到云梯关的河道工程有点大,需要动员两万民夫或囤兵。
  宋长林先去找当地囤兵主官,一名退役的千总。
  大乾每省有两万囤兵,平时主要囤田,还包括帮全省各地兴修水利,道路等各种基建,由地方巡抚衙门和各县各府自己出钱。
  宋长林找到那千总时,千总表示,现在到处兴修水利,还有扩建学校,囤兵们都被用的差不多了,手上只有三千人。
  宋长林便要了这三千人,约定每人每天是五十文工钱,吃也是宋长林负责。
  住的话,他们自己有帐篷。
  宋长林考虑到还要请民夫,示意他们马上出发,然后帮后面的民夫先搭简易棚居,这样的话,他们的工钱,也即时计算。
  谈好之后,宋长林又去找清河县县令。
  请其动员民夫一万五千人。
  清河县令叫钱志才。
  钱志才一听,当即道,本县一共才一万多丁,那有这么多人,得让淮安府再动员其他县,比如安东县,就在他们要修的这条水道上。
  宋长林则问,钱县令最多能动员多少人?
  钱县令笑道:“不知道啊,看你们出价,你们出价,我们去宣传就是,能动员多少是多少。”
  宋长林道,五十文一天,包吃。
  钱县令答应马上派人动员,并和宋长林约定集合地点。
  宋长林刚出县府没多久,有人追上他。
  “宋大人。”
  宋长林回头看看这人,也不认识,但见这人长的比较胖,一脸和气,身边还跟着两伙计。
  “小民是清河酒楼的掌柜,小民姓吴,叫我老吴就行。”
  “吴掌柜有事吗?”宋长林莫名其妙,而且对方居然知道他姓宋。
  “是这样的,听说大人们要为民办事,修缮河道,小民也愿尽绵薄之力。”
  宋长林听了欢喜,原来是要支持我们的。
  谁知吴掌柜语气一转:“不如这几万人的吃喝,交给小民吧。”
  “小民在当地经营多年,各种菜贩,厨师都很熟络,保证办的妥妥当当。”
  原来这姓吴的是想承包所有人的吃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