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原来如此。”尚之信笑道:“恭喜吴总兵了。”
  这次圣上要大肆封赏功臣,吴三桂肯定算有功的,当年献了山海关,又在广西练兵十万。
  吴三桂嘿嘿一笑:“同喜同喜,还请尚部堂多照顾。”
  尚可喜现在是内阁重臣,不会比吴三桂差。
  尚之信也得意笑笑,此时他的部下正要搬运新来的铜币银币等,他跳下船到吴三桂身边一起聊天。
  吴三桂问:“听说桂林也能造新币了?”
  “可以造了。”尚之信道:“朝廷在多个省份装配了造币机,以后不用全从京城运输,太费人力物力。”
  “广西水道纵横,十分方便铜币运输。”
  “每个省都能造?”
  “将来肯定是,现在还不是。”
  原来丁毅已经把造币机和造币局分设到很多省份与各省银行在一起,比如江南,浙江、福建、广西,湖广,山西,四川等。
  后继要在全国各省都设,以后各省的钱币,由各省自己造。
  吴三桂若有所思,心想,若地方私自铸造怎么办?
  大伙都知道,一两银子可以造很多银币的。
  “造币局由各省布政使管理,银行工作,守卫由地方总兵负责,三方相互监督,每年地方的税收留下一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皆上交中\央。”
  农税这方面基本都是固定的,地方有多少亩田,上缴多少粮税,留下自用的,其余交给朝廷。
  没有以前的火耗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任何税。
  也没有消耗,以前运十石粮,路上还要消耗几石。
  现在都是算在自用里,运十石粮,就要保证有十石到中\央,或各省的储粮仓库。
  商税现在还没全面征收,估计这次总兵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全面征收商税。
  现在这种情况,想私造银币基本不可能,除非有人学会制造造币机。
  但丁毅的造币机用了蒸汽机的原理,且外面用全钢封闭了大部分,你不拆开是看不清里面的构造,就算拆开,没有专业的人也看不懂,所以不可能会有会学会做造币机。
  吴三桂和尚之信聊了聊,接受了这批军饷,然后让人运了八十万白银给尚之信。
  当年丁毅让他带了五百万白银过来,到现在还没用完。
  现在朝廷下发新钱币,带来八十万银币,他就要给尚之信八十万银。
  这时他道:“皇上给我的五百万用完了。”
  尚之信哈哈大笑:“以后你们当地自铸,这八十万银,我会运到桂林银行。”
  送走尚之信后,吴三桂上马:“走,回家,换银币。”
  他自己还有大量的银子,包括之前朝廷的俸禄,从辽东带过来的银子,差不多有一万多两。
  之前都没换银币,现在看来,以后用新币是大势所趋,他留着银子也没什么用。
  柳州的银行距离他的总兵府不远,门口还有卫兵守卫。
  必竟银行今年今新开张,还是要预防一下。
  事实证明,当地百姓还是抢着兑换。
  已经开了很久,吴三桂再来,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
  朝廷有旨,明年六月底,就要彻底取消以前黄金白银的流通,所以老百姓和有钱人都把家里的黄金白银拿来换新币。
  但关键大乾全国都需要换,所以柳州经常新币不足。
  有时中间能停一两个月,现在桂林有了造币厂,以后应该不会出现这种事。
  吴三桂带着几个兵将刚到门口,就被长长的队伍给吓到了。
  好在守卫看到吴三桂,马上转身进了银行,不一会,里面有工作人员出来。
  吴三桂看到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长袍,胸口还有名牌挂着,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
  “吴总兵,走后门,走。”来人带着他们从后面绕过去。


第844章 不能乱说
  “总兵级都是银行的VIP客户,可以优先办理,吴总兵也是来换币?”柳州银行行长何泽平亲自接待了他们。
  何泽平是旅顺大学崇祯十六年的毕业生,当时在学校学的就是金融专业,当然,那时不叫金融,叫商业,现在皇家大学成立后,才改称为金融专业。
  “本镇要进京面圣,太多的银子不好带,换成银币好点。”吴三桂道。
  何泽平一听,马上笑道:“吴总兵可以存我们银行啊,然后凭存折到京城银行直接拿。”
  “。。可以这样?如何操作?”吴三桂听的一愣,感觉比较新奇。
  何泽平先收了吴三桂运来的白银,这些都是吴三桂在柳州练兵时的工资,大乾按总兵正二品来算工资,吴三桂每月为一百二十石。
  因为都是军营包吃,他又没带家属在这边,吴三桂每月拿银。
  按此时柳州粮价,每石米约为二两银,他每月是两百四十两,一年多工资加起来有三千多两。
  去年过年时,丁毅还给各地官员发了次奖金,总兵级有五百两。
  所以他现在差不多有四千两银。
  何泽平很快给他一张精美的蓝白色存折,大小比现在的手机还略大,吴三桂拿在手上看了看,感觉这纸张很特别,捏在手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不是纸,但又是软软的。
  上面的图案很有立体感,左边写着大乾仁德元年三月,还有一串长长的编号。
  右边写着柳州银行,凭票支付。
  中间为四千两银币,或等额金币。
  吴三桂试着折叠下,不能像纸一样完全折叠:“好像不是纸造的?”
  “这是用橡胶加其他东西制造,可以防水,而且民间没有这几种材料,不可能伪造。”何泽平笑道:“每张下面都有编号,在京城的总行都记着这些编号,用过之后,这编号就没有用了。”
  丁毅这银行做的存折,相当于后世的塑料钞票,后世有很多国家都发行过塑料钞票。
  现在全世界估计只有丁毅有橡胶,所以他用橡胶加入其他材料,制成银行里的存折(银票)。
  “还能防水,妙,妙啊。”吴三桂大笑。
  “但是不能防火,如果不小心点燃,一定要保住编号和数额。”
  何泽平又问:“吴总兵是自己去拿,还是给别人去拿?”
  吴三桂问有什么区别?
  如果自己去拿,咱们就不给你印名字,如果你亲自去拿,印上名字后,万一存折丢失,别人拿到,也无法兑换。
  吴三桂便道,给本镇印个名字在上面。
  他想看看何泽平怎么印的。
  何泽平带到他到后台,一进去就看到一座机器。
  工人把机器的上半部拉起来,然后寻找什么。
  很快从一个箱子里,取出吴,三,桂,三个金属字。
  放到机器的上半部。
  接着把存折放在机器的下半部固定好。
  随着工人的操作。
  轰隆,上半部机器重重的砸下,再抬起来后,存折上面就有了三个很有立体感的字:“吴三桂”。
  这样的话,这张存折就是不小心遗漏,如果不是吴三桂亲自去取,别人都无法拿到。
  “有趣有趣。”吴三桂又笑问:“万一京城银行的人不认识我呢?”
  别人假冒我怎么办?天下间叫吴三桂的也不止我一个啊。
  “那就再加,柳州总兵四个字。”何泽平笑道:“吴总兵带总兵印拿。”
  “果然周到,哈哈哈,不用麻烦了。”吴三桂接过存折,感觉很有意思,丁毅想的也很周到。
  几千两银子,就变这么一小张存折了。
  “本镇到别处银行可取否?不是京城的。”
  “都可以。”
  吴三桂更高兴了,这样就很方便,以后到哪都可以取钱。
  而且何泽平又说,你到了京城,也可不全取出来,只取一千两备用,其余还是存银行,有利息。
  吴三桂瞪着眼,还有利息?
  大乾银行利息只有固定利率,一月起存,每十两银每月为一个铜币,算下来每月存一万两有一两银。
  吴三桂四千两银存一个月,会有四百文铜钱。
  吴三桂算算,自己到京城差不多也要一个月以上,到时还能拿点利息,不错,不错。
  他想到京城家里还有好多银,现在恨不能立马回去,马上存起来才好。
  以前大伙都把银子藏家里,挖个地洞深埋起来,但现在,存银行有利息,当然宁愿存银行。
  开始可能大伙不适应,不信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接受了银行,开始往银行里存钱。
  像一些中等的富户,只要往银行里存一万两银子,每年的利息十二两,足以应付家里的部分开支,这比存家里地窑要好太多了。
  吴三桂存完后,跟着吴三桂来的军将们纷纷跟着存起了钱,最后每个人拿了张存折,高高兴兴的走了。
  两天后,吴三桂带五十名亲兵回京。
  柳州有官方水驿道,他们乘船先到桂林,原桂林总兵宋飞早就进京,新的桂林总兵还没过来,估计要等这次封赏们一起来。
  然后从桂林进湖南永州,衡州,到长沙,从长沙进入洞庭湖再到岳州、武昌,九江,一路全是水路,还是各种风景区,等于游山玩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