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前者还占了多数,有四十多人。
  袁贵看了看名册,满意的拍拍他:“恭喜刘总兵,天津总兵之位,非你莫属了。”
  “多谢袁指挥使,多谢袁指挥使。”刘泽清喜极而泣,激动不已。
  袁贵才是南镇抚使,他直接叫起指挥使来。
  两人相互捧了几句。
  袁贵这时脸色一沉:“天津港有两艘旅顺级三级战列舰,其中南面一艘的底部经过改动。”
  “你带你的亲兵家丁数人上船,船接近济州时,前船会发信号,看到扬旗就动手,砸破船底,让船沉下去。”
  “船后侧有艘小船,可供你们离开。”
  “末将明白,必办的妥妥当当。”刘泽清拍着胸脯道。
  未几日,由济王朱慈烺带队,大明宗室分乘两艘船,前往济州岛。
  十二月,消息传到京师,皇帝丁毅雷霆大怒,在上朝时,痛骂了交通及建设部尚书宋飞。
  大乾海军司令部总兵官郑芝龙两人。
  说是大明宗室分乘两艘船前往济州岛,中间快到接近济州岛时,居然沉了一艘。
  船上所有乘客皆坠海淹死,随行天津参将刘泽清也被淹死,只有少数精于水性的水手逃了出来。
  还好原太子朱慈烺等另一批十几个宗室安全到了济州,这要全部沉船了,天下人当我丁毅是什么人?
  过河拆桥屠杀前朝宗室?
  宋飞你的交通和建设部就是这么造的三级战列舰?
  一艘三级战列舰造价高达二十万两白银,好生生的沉没在海里,你难辞其咎。
  海军司令部总兵官郑芝龙你的战船就这质量,不知道维护保养?你也是有大罪。
  丁毅下旨各降两人一品,从从一品降为正二品,俸禄也相应降级,并取消年终奖的新福利三年。
  两人瑟瑟发抖,连连请罪。
  这件事引起民间和朝廷诸臣们一片议论,有很多人怀疑,但仔细想想皇上没必要这么干?
  首先前太子没死,还有一小半宗室都安全到了济州。
  其次,一艘三级战列舰这么贵重,何必轻易的沉船?
  但很多人不知道,那艘三级战列舰是旅顺最早造的一舰,当时用的木材质量不高,设计使用年限也就两三年,早已经到达了使用年限。
  而倒霉的刘泽清还以为可以坐船逃出来,却不知道他们的小船也被做过手脚。
  袁贵回京复命之后没多久,喝醉酒后在街上调戏卖包子的民女,被顺天府捕快给抓了。
  因为他是锦衣卫南镇抚使,顺天府知府也没敢动他,悄悄密报丁毅。
  丁毅下口喻,杖责三十,降职留用。
  没几天,伤势还没好的袁贵,又在街上为了买菜,当街打人,还至人重伤。
  这会大乾没什么言官能上朝,但司法部还是有人上奏章,要严惩袁贵。
  丁毅大怒,下旨,将袁贵撤职,准备砍头。
  朝中很多内阁大臣纷纷跪下替袁贵求饶,说起他在辽东的功绩,辛苦卧底数年,还策反了孔有德,为一战打崩满清,立下汗马功劳。
  丁毅看很多人求情,这才决定放过袁贵,用他所有的功绩,抵消这次的过失,若以后再犯,必不轻饶。
  但死罪可恕,活罪难饶,依然抓进锦衣卫,关半个月再说。
  当天散朝之后,丁毅走回宫中,一路上不时的摇头苦笑,这个袁贵,怕我杀人灭口啊,很小心啊。
  袁贵做这么多事,无非是向丁毅表态,俺的功劳都不要了,圣上你别乱来啊。
  看来改革势在必行,我得让他们知道,朕现在做的事,是为了以后天下的长久安定。
  以后的大乾,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定人死罪,以法治国,当是我大乾的根本。


第814章 天下为主
  十一月中旬。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丁毅合上奏章时,看到署名,是新任大乾皇家大学,理学院院长黄道周的上奏。
  黄道周是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他精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
  丁毅于今年一月成立皇家大学,登基后改名为大乾皇家大学。
  大部份老师和教员学生都是以前旅顺大学迁移到京。
  到了京城后,立刻扩招,在大学中,成立理学院(主要学习儒学,理学,书画、诗文。)
  科学院(物理、化学、地理、能源),工学院(机械、造船、打造枪炮)、军学院(相当于军校,分海军和陆军两个系)
  过去的十个月里,丁毅一直在不停的招老师,学生,开始到理学院报名的很多,随着他登基后的改革新政颁布,现在进入其他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
  按丁毅的要求,只要十三岁以上,通过学院的入门考试就能进入相应的学院。
  在选择理学院院长时,张慎言推荐了黄道周。
  黄道周和刘宗周在明末号称两周,都很有名。
  刘宗周要是没有与崇祯对汤若望造火炮的一事争论,丁毅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后来听说了此事,一下子产生了恶感。
  但黄道周没啥劣迹,这段话让丁毅看到后,丁毅也微微动容。
  黄道周学的是朱理之学,居然说出这种话?
  “传旨,宣黄道周进宫。”丁毅马上道。
  一个时辰不到,黄道周匆匆进入东暖阁。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黄道周跪下三呼万岁。
  “黄爱卿起来,坐。”丁毅请他坐下。
  黄道周小心的坐了半个屁鼓,丁毅顿时感觉,和刚才看到奏章不像。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爱卿,这是你写的吗?”
  “回圣上,不是微臣写的。”
  “。”丁毅。
  “是刘部堂的爱徒,黄太冲,黄宗羲写的。”
  “黄宗羲?”丁毅终于想到这个明末的名人。
  黄宗羲是刘宗周的弟子,他是明末第一个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学者,他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百姓的基本权利。
  这会黄宗羲因为科举名落孙山,在黄道周进入理学院后,他又考取了科学院,在学习物理、化学等新东西。
  大概听到新皇帝要限制皇权的理论,他又不是大臣,无法上奏章,便用了黄道周的机会。
  原本丁毅成立了二十二人的内阁,这样的奏章,直接是由吏部处理的,不是重大的事情,不会惊动到丁毅。
  但张忻举荐的黄道周,所以帮忙递了上来。
  丁毅看到后,果然引起兴趣。
  但他也有点了解黄宗羲,这个人是明末少有自由思想的先躯者,一心想限制皇权,在明末那个时代,他提出这种怪论,很明显是比较偏激的。
  但这种人,很合丁毅的胃口,也可以利用。
  “黄宗羲多大了?”丁毅这时问。
  “今年35。”黄道周道。
  “。。”丁毅无语,这么大还去上大学?但他的大学,的确没设置上限。
  “这段写的不错,只可惜,天下懂的人太少,势单力薄,人微言轻。”
  “卿回去转告黄宗羲,让他好好学习科学,其实为天下百姓做事,并不是非要限制皇权。”
  “只要学好科学,用力做事,让百姓得利,就是‘天下为主’。”
  “另外着令他寒假前往司法部,与吕大器等,一起编制‘大乾法典’。”
  “臣领旨,臣替太冲,多谢圣上教诲,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道周走后,丁毅离开东暖阁,来到慈宁宫。
  几个孩子们都不在,都在皇家大学上学,而且除了少数一些学生,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最近皇宫在准备册封皇后的事情。
  皇后册封典礼,比皇帝登基仪式还要繁杂几倍,丁毅当时看到流程时也吓一跳,大明朝的礼官们没事干嘛?整天研究这个?
  但他之前说了都按照明朝的来,实在没办法下,被他硬着头皮下令删掉一些,但依然比他皇帝登基还繁杂。
  皇后是阮氏,这是在登基典礼上确定的。
  丁毅刚进坤宁宫大院,发现好像来了客人,里面多了好多人。
  大伙看到丁毅进来,纷纷跪下:“皇上万岁。”
  “嗯。”丁毅笑眯眯应了声,点点头。
  这些人都是宫中的宫女太监,但以前不是这边的,应该是送东西,或送人来的。
  等丁毅走后,大伙纷纷起身。
  跟着丁毅身边的钟显已经快步往前小跑,不多时又快步跑回来。
  低声道:“皇爷,浙江水师阮总兵进宫来探望皇后。”
  原来是阮思青进宫了。
  丁毅恍然大悟,前段时间阮文燕和他提过,阮思青想进宫。
  现在不比旅顺了,阮思青想进宫,还得先问问丁毅行不行。
  丁毅当然同意。
  “好久没见思青了。”丁毅兴奋道。
  阮思青跟着他十几年,任劳任怨,一心帮丁毅走商,到处跑着赚钱,好几次差点陷在海上,绝对是丁毅的一大功臣。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