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邓光铁又道:“丁毅情报司的人,每隔半年就会来一趟,下次过来,如何说?”
  “你继续先敷衍着,看看丁毅有什么打算,告诉丁毅,我们还是支持他的。”王卫国狞笑。
  “诺。”邓光铁也跟着笑了。
  李自成在十二月决定攻陕西的策略,并于同月杀罗汝才和贺一友,吞并两人兵马,势力更壮。
  与此同时,清军一部攻入山东兖州。
  因为王卫忠移镇德州,临清无兵防守,清兵居然也没打临清,越过之后直取兖州。
  兖州总兵刘泽清带兵到通州去了,城中没什么兵,知府邓藩锡劝鲁王朱以派散积储以鼓士气,城犹可存,否则,大事一去,悔之晚矣。朱以派不听,一毛不肯拔,结果清军一到,各将士出功不出力,没一会城就被破,鲁王自尽,乐陵、阳信等郡王都死。邓藩锡等战死。
  要说崇祯这个倒霉鬼,外有建奴肆虐,内有农明军天翻地覆,本来就内外交困中,不想身边还有人拖后腿。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底,崇祯召廷臣于中左门,问用督抚之宜,刘宗周对曰:“使贪、使诈,此最误事。为督抚者,须先极廉”。又问御敌之事,御史杨若桥举西人汤若望习火器。
  结果刘宗周曰:“唐、宋以前并无火器,自有火器,辄依为劲,误专在此。”
  崇祯不悦,命其退,宗周又进,请释姜埰、熊开元。他说:“厂卫不可轻信,是朝廷有私刑。”崇祯怒,而宗周不屈。
  前面的话就不说了,后面崇祯是打算重用洋人汤若望,打造火器。
  之前我们说过,崇祯几年前就让汤若望打造过炮,后来是当时的工部尚书傅遵宪反对,崇祯一降再降,从打造五百门,降为二十门。
  汤若望原本就不喜欢造炮,所以边造边写书,大半时间用来写书,造的炮又慢很少。
  这次崇祯想重用他,让他加快速造炮,又被左都御吏刘宗周反对。
  看这刘宗周说什么来着:“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刘宗周不但坚决反对打造火炮火器,还把汤若望看成异端之人,请崇祯“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他坚持“仁义”说,反对革新兵器,更拒绝接纳西洋的天主教。
  崇祯帝急于求治,刘宗周却说先治心,崇祯帝要求才望之士,刘宗周却说操守第一,崇祯帝访问退敌弭寇之术,刘宗周却说仁义为本。
  他这个意思和‘仁者无敌’有点像,总结一下的话,大概意思是,天下人其实都是好的,只是有些人心不好,咱们要以仁义感化他们,比如满清打我们,我们可以教化他们嘛,让他们不要打我们,我们大明朝礼仪之邦,要仁义为先,仁者无敌,怎么可以打造火器和兵甲呢?
  刘宗周这个人就是主张‘治心’为根本,要以‘仁义’为武器。
  这特娘都是1642年底,距离明亡还有一年多,他还在讲仁者无敌。
  大明都被建奴打的和狗一样了,他还要以仁心教化别人。


第732章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这货要是在丁毅面前说这番话,我敢肯定,立马被丁毅一刀把头给砍了,能动刀的事,丁毅绝不比比。
  刘宗周这个人本质并不坏,为官清正,很有节气,明朝亡国后,清朝来招降,他自己绝食而死,为大明尽忠。
  但他和这个时代的大部份读书人有点像,就是读书读傻了。
  大明朝都快被建奴打成狗屎一样,被杀死的军民数以百万计,还坚持治心之说,要以仁心感化别人。
  用丁毅话说,对付野蛮人只有更野蛮,能动刀的事,千万不要多比比。
  于是,崇祯十五年,最后一次打造火炮,增强火器营,为大明续命的机会,就这在刘宗周的强力反对下,流产了。
  要说这崇祯这也是个奇葩,他杀败兵之将,杀袁崇祯,祖宽等统兵大将时,完全不听劝,说杀就杀。
  但是几次练新兵,打造火器等事情,包括几次议和的事,一有人反对他就算了。
  很快进入崇祯十六(1643)年年初,给事中李永茂、郧阳府监纪推官朱翊辨等明朝官员惊呼:
  “贼以禁杀课耕,张官设吏,簧惑民心,立定根脚。”
  “贼又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
  “民皆附贼而不附兵,贼有食而兵无食。”
  大明朝已经发现李自成在建立根据地,不但设官,还给牛百姓,劝农桑,畜禽牧,完全和政府一模一样。
  加上当地老百姓都附贼,却不附兵,贼有食,而兵无食。
  这等于是李自成从造反,进化成争霸天下。
  崇祯帝感觉到深深的恐惧和愤怒。
  他连忙省起孙传庭,这个开口以五千精兵就能横扫天下的能臣呢?
  不问不知道,一问之下崇祯更生气了。
  原来孙传庭在陕西的屯田工作并没有多大成效。
  孙传庭在永城县、商丘县等囤田时,还算不错,但一旦往全陕西推广,就行不通了。
  他在永城县和商丘县先后干过,而且政绩很突出。
  他是怎么干的?
  断案不畏权贵,豁免苛捐杂税,均平朝廷加派;主持祭祀,修筑水利工程;训练乡勇,整备防务;救济本县灾民。
  作为一个明朝地方官,孙传庭基本上做到了最好,他和明末其他有作为的官员一样,发现了根本性的问题:
  天灾是导致老百姓活不了的重要因素,可光是天灾,还不至于遍地都有老百姓造反,真正的问题在于官府不仅没有救济,还加强盘剥。
  所以孙传庭给出的应对方案就是:把朝廷的加派均摊到富户头上,既减轻百姓压力,又让官府用度充足,有能力安置灾民,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农民起义的发生。
  在一个县的范围内,碰上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这种做法还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的。
  但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孙传庭可能自己都没搞清楚。
  他在永城县时,当地最大的豪绅丁氏家族的丁启睿是孙传庭的同年,他在商丘县时,商丘最大的豪绅侯氏家族的侯方域也和孙传庭关系不错,正因为有这两家人支持,孙传庭的做法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等到了现在,他想在全陕西这么搞,那有这么多同年,和好兄弟支持你?
  李自成有一支自己一手拉出来的队伍,所以他的政策能执行得下去,丁毅也有自己的兵马和大刀,所以他的政策也在各地能执行下去。
  你孙传庭敢像丁毅那样,强闯代王府吗?敢和李自成一样,直接拿刀上门吗?
  此时闯军派到各地的县令、掌旅在清丈田亩、均平赋税的时候,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谁不服就砍谁。
  有本事你找我们李大元帅告我呀。
  丁毅在大同囤田,量地,收矿山时,谁敢阻止,也直接拿刀砍。
  孙传庭却不能这么干,他出身卫所,身属缙绅,除非他扯旗造反,否则就得在这个圈子里混。
  如果他真的能像丁毅那样用军权压倒绅权,直接掀桌杀人,那么他或许真的有能力解决陕西的土地问题,有能力通过屯田练出一支强军。
  但孙传庭不可能这么干,他自己就是缙绅,怎么可能砍自己。
  所以孙传庭在陕西清丈土地,调查侵吞卫所公地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陕西缙绅豪强的利益。
  他的行为激起全省官愤,陕西的官员缙绅纷纷上书给孙传庭穿小鞋。
  “士大夫厌苦传庭所为,用法严,不乐其在秦。相与哗于朝曰:‘秦督玩寇矣。’又相与危语恫胁之曰:‘秦督不出关,收者至矣。’”
  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孙传庭的性情愈发暴躁。
  “督工苛急,夜以继日,秦民不能堪。”
  (打倒马逆)对待麾下的军官,他也越来越严苛,“军法威严,绳下过刻”。
  崇祯本来就不信任孙传庭,因为实在没人用,才不得已启用他,现在见孙传庭这么长时间(其实才一年)都没有成效,大家又都说孙传庭养寇自重,于是在崇祯心里,孙传庭就是养寇自重。
  给孙传庭筹款的自主权、允许孙传庭斩杀总兵一级大将,这样的事情本来就让崇祯满怀不安,如果孙传庭在陕西屯田数年,手上有钱有兵,大明的秦军恐怕就会变成孙家军,到那时,不就是另一个丁毅出来了?
  其实崇祯也是想多了,他根本没给孙传庭什么钱,而孙传庭不搞追赃助饷,不学丁毅大规模没收明朝权贵的财产,就去搞屯田,既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又有大批豪强掣肘,怎么可能搞得成。
  崇祯现在给他五年时间,孙传庭都不一定能搞的成,你没钱没粮怎么练兵。
  尽管孙传庭一再强调,陕西正在闹饥荒,军队缺乏粮饷,而且之前的精锐都送掉了,新集结的士兵缺乏训练,但崇祯对孙传庭越来越不信任,终于“下手敕催战”。
  --------
  进入崇祯十六年(1643年)后,在三月份时,丁毅的兵马终于在山西境内堵住伊尔登的三千骑兵。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