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好像大部份军将们都不喜欢囤田,大概是这边产量不高,还要交税,不如收钱来的划算。
  而大同真正有田的地主是代王,和大同的士绅们。
  丁毅在代王府住了三天,每日住长春宫。
  长春宫是王府内廷,属于王府私人家属所居,相当于皇帝的后宫。
  丁毅住长春宫,是相当无礼的。
  但代王朱传?无可奈何,还屡次派人送小娘过去,俱被拒绝。
  三天之后。
  丁毅终于再次叫来朱传?。
  “丁将军,下面,没小王的事了吧?”朱传?陪着笑脸问道。
  丁毅淡淡的看着他:“这几天住在长春宫,深感王府巨大奢华。”
  朱传?不知所以,脸色如土,只感觉这丁毅,比民贼还要可怕。
  “你们王府现在有多少人?”丁毅突然问。
  朱传?目瞪口呆,转头看向长史许贵之。
  许贵之马上道:“回将军,代王府宗室弟子四百六,护军两百,奴婢侍女和杂役约一千二,总计一千八百人。”
  其实代王府宗室弟子共有两千多人,但大部份都被分封出去,基本就在代王府边上,或大同城里的好位置。
  丁毅听完,沉声道:“护军,裁解,奴婢杂役全撤。”
  朱传?和许贵之目瞪口呆。
  这丁毅简直把自己当皇帝一样,崇祯也不敢做这事啊。
  但这还没完。
  “代王府我给你长春宫加二十间屋,其他全部没收,征为军用。”
  “啊。”朱传?又是一屁鼓坐到地上,那本王家里这么多人呢?
  代王府原本有八百多间屋,大小宫殿二十八座。
  现在丁毅只给他一座长春宫,加二十间屋,这如何过日子。
  “你可以让他们花钱再买回去。”丁毅不动声色道。
  这就是明抢了,许贵之和朱传?面面相觑。
  但这没完。
  “王府粮田,我给你最好的五百亩,其他,全部没收,征为军用。”
  扑通,代王朱传?眼前一黑,当场晕倒。
  许贵之颤声道:“丁将军,你这----不合规矩啊--”他不敢说,你这等于造反啊。
  丁毅笑看着他,好像在说,我就是造反了,你咬我?
  “以后朝廷每年的宗禄九十多万石,全部没收,征为军用。”丁毅再道:“让代王和府中人,勤检节约,耕好农田,你们都不小了,得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了。”丁毅苦口婆心道。
  “你如何向朝廷交待?”许贵之忍不住,咬牙道。
  “我何须向朝廷交待?”丁毅反问。
  “。。”许贵之。
  许贵之气的全身发抖,又羞又怒又是害怕。
  突然,丁毅再问:“许长史想活的长一点,还是打算为王爷和朝廷尽忠?”
  这就是赤果果的威胁了。
  许贵之瞬息沉默。
  当天晚上朱传?醒来后,又听到一个消息,再次晕倒。
  在朱传?晕倒时,丁毅派人查抄王府,查到王府有白银一百多万两,粮米三十万石,其他黄金珠宝更是无数。
  这代王财富在明末诸王中也排不上前三,但总比没有好,必竟大同重镇,明亡之前,可从没被攻破过。
  丁毅一点也不客气,先派人把储粮的仓库给直接占了。
  没收白银一百二十八万,给朱传?留了十万两,和粮米五千石。
  其他黄金珠宝通没收,代王在城中的四十八家商铺,七家酒店,六家米行等等,总计一百多家铺子全部充公。
  接着就是代王府的房子,要代王府子弟花钱再买,谁想坐再买。
  大小宫殿从一万两到五万两不等,大小房子从五十两,到一百两不等。
  代王宗室子弟两千多人,才二十间屋怎么够住,不得已很多人只好拿钱来买。
  丁毅只抄了代王府的,没抄这些分支,就是等他们花钱来买。
  原代王府所有宫殿和八百多房子又被丁毅卖了一遍,得银二十四万两。
  丁毅给每户留五十亩地,其他全部没收,共从代王府宗室得到粮田四十二万亩。
  这样到六月底时,丁毅仅从大同军将和代王府身上,弄到白银两百万,粮米三十多万石,粮田四十多万。
  众将佩服不已,这比打仗来钱都快。
  但也有人担心,大人抢的这么光明正大,朝廷会如何反应?
  丁毅才不管崇祯,算算时间,马上满清又要入关,还有两年崇祯就要亡了,崇祯那里顾的到这边。
  而且原历史上大同先降李自成,后降清,好处都偏宜了别人,为何不现在偏宜自己。
  当然了,他也是准备了后手。
  没几天,代王朱传?宣布,支持大同总兵丁毅囤田练兵,出粮出田出银,为朝廷训练精兵。
  长史许贵之是王府和朝廷的联系人,上报朝廷,丁总兵在王府支持下,要好好练兵,不用朝廷支饷,只要山西布政司支持耕牛等物具,大同每年可为朝廷上税十万两银加十万石粮。
  代王朱传?为响应丁毅,明年宗禄,要求减半。
  消息传到京城,京城哗然,百官称颂,个个都称代王深明大义,丁毅囤田有方。
  朝廷的嘉奖令,一道道发往大同。
  崇祯更下令天下宗室学习。
  兄弟们你们看看,大伙要都学代王,支持当地总兵囤田练兵,朝廷可以省下多少宗禄。
  可也有人提反对意见,地方藩王不能参与政事,代王这算不算勾结地方兵头?
  提反对意见的,马上被言官们骂的狗血淋头,当年清兵攻济南,德王全家都上阵,还领兵,那算不算参与政事?
  现在国家危难,地方宗室省吃检用,为我们省下军饷,这是好事,要表彰和鼓励的啊。
  -----
  姜瑄是阳和副总兵,姜瓖弟弟,他领三千兵马驻守阳和卫和虎峪口、阳和口。
  这边是大同重要对外关口,外面就是原漠南蒙古的地盘,现在都归顺了满清。
  原漠南蒙古包括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安、乌拉特、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
  现在游牧在阳和口外的,主要是察哈尔正黄旗,由一部察哈尔人加喀尔喀、厄鲁特三部投靠满清的蒙古部落组成。
  但这些年姜瑄经常和他们做生意,蒙古人需要盐,铁,糖,茶叶,和美酒,而他需要银子,所以姜瑄私下经常放蒙古人进来做生意,这阳和口也成为长城上一个只要有银子就能进出的关口。
  山西部分晋商出关,也在这边走,反正只要交钱给姜瑄就行。
  大同镇防线上,能出关的只有四个,王朴在时,只有一个在姜家手上,原本王朴死了,姜瑄以为以后全部给被他们占着。
  没想到突然空降丁毅。
  他听到这消息就想笑了,历来空降边军重镇的,可没一个好下场,看我们姜家怎么玩弄丁毅。
  宁远总兵金国凤就是前车之鉴。
  姜瑄打算让丁毅也尝尝这个滋味。
  所以在给巡抚面子,去大同看了丁毅之后,他们兄弟很快各回各家,不再理睬丁毅。
  姜瑄回到阳和卫没几天,突然有哨骑进来汇报:“数里外有大量百姓推着车过来了。”
  姜瑄莫名奇妙,接着很快又有哨骑来报,大股明军跟在后面,约有五千人,且人人有马。
  “嘶”姜瑄倒吸口冷气,脸色微变,他当然知道,这是丁毅的兵马。
  丁毅带来大同一万多兵,人人有马,连步营都骑着马。
  简直就是明军中的土豪。
  当年举国之力支持松锦之战,崇祯东拼西凑,才凑了四万多马骡,其中可为战马的最多一半。
  “他想干什么?”姜瑄拍案而起:“集合兄弟们。”
  他家丁不多,就养了两百,但这两百家丁,一年都要好几千两。
  很快,他的兵马也集合起来,两千多人上了城墙,并发烟火,通知虎峪口、阳和口两地都关闭堡门。
  这边是大同镇最靠近东的两个要地,再往东是天成卫(镇虏卫),也是大同的,再往东就是北直隶的地盘了。
  严雄从东边开始,带着登州来的囤兵和家属,逐一替换当地军户和驻军,将原军户和驻军,迁往大同,让大同的陈明林重新安排。
  他的五千兵马经过数天的替换,很快到了阳和卫,后面还跟着一万多囤兵。
  黑压压的人群,包围着阳和卫,姜瑄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来者何人?我是阳和副总兵姜瑄。”姜瑄站在城堡上大叫。


第722章 八大皇商
  “我们是丁总兵麾下。”有把总上去大吼:“奉命过来接守阳和卫,还请姜副将开门。”
  “本镇没接到手令。”姜瑄马上道。
  把总只好道:“都是自家兄弟,姜副将不要为难我们。”
  把总说话的同时,后面囤兵已经往前推车。
  一辆辆大车被马拉到前面,城墙上的人顿时看到车后居然拉着大炮。
  “尼娘的,丁毅想干嘛?”姜瑄不敢相信。
  但马上,又有囤兵过来,开始组装什么。
  大堆的部件被从大车上抬下,然后飞快组装,一会功夫,他们就看出,那是一台老式的投石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