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不过有了上次的教训,崇祯这次没直接上去就宣旨,不然被丁毅和东江镇的人拒绝,会很难堪,很没面子,如果和上次一样,圣旨朝夕令改,朝廷威严荡然无存。
  三月中旬朝廷有人到登州,旁敲侧击,试问丁毅,朝廷有意让你移镇山西,黄得功移镇旅顺,张经移镇登莱,你看如何?
  丁毅闻言,欣然笑道,只要朝廷给银给粮,我没意见,见钱就走,但是张经会不会走,你得问张经。
  来使大喜,又问丁毅,你要多少?
  丁毅嚷嚷道,我镇下有一万兵马,每年耗银五十万,没有五十万两银,二十万石粮,我是不会走的。
  来使道,山西大同,边锤重镇,物产富华,意思是那边有钱有田,好地方啊。
  丁毅不管,咬定这个价钱不松口。
  可怜大明朝这时那里拿出五十万银。
  孙传庭要练精兵二万,百万饷银,崇祯咬着牙给他挤了一个月的,才挤出十万银。
  这会崇祯是真没钱。
  来使也急了,只好明说,山西大同那边,边军向来与蒙古人私下交易,还有商人走私,边军收钱,来钱很快的,你看王朴在那边,不知赚了多钱。
  丁毅立马道,我要朝廷治王朴的罪,我要去抄家王朴。
  因为王朴死于乱军中,朝廷到现在都没有治王朴的罪,丁毅当然知道,王朴家里有钱。
  来使没办法,回报崇祯。
  最后,朝廷以‘未战先跑,连累三军’之罪,定王朴死罪,抄家问斩。
  崇祯又东拼西凑,给丁毅凑了十万两银,二十万石粮。
  丁毅这才肯移镇山西,同时要求曹变蛟移镇登莱。
  但丁毅肯了,张经却不肯,旅顺总兵张经直接向朝廷道,给我封伯,再给五十万银,五十万粮,我就移镇。
  消息传到京师,崇祯差点吐血。
  毛文龙在时,所有人觉的毛文龙最桀骜,等丁毅上来了,大伙发现丁毅更不听话,现在丁毅有点听话了,张经又冒了出来。
  关键朝使还没机会去旅顺,直接被人拦在登莱。
  僵持了一个月,张经不松口,一文钱都不能少,崇祯没办法,原本打算让黄得功移镇登莱,丁毅又不肯,且这时江南兵事糜烂,崇祯思来想去,决定让黄得功移守庐江,曹变蛟移镇登莱。
  下旨时,崇祯让曹变蛟去登莱前,到京城一趟,也是有心想拉拢曹变蛟,倒不是想杀他。
  不料曹变蛟直接拒绝,带着兵马移驻登莱,这把崇祯给气的。
  但这时崇祯还没想到曹变蛟跟了丁毅,他以为也是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因为前几年曹变蛟都很听话,只是在这次松锦大败之后,曹变蛟似乎害怕朝廷寻他麻烦,和祖大寿一样,不敢入京。
  曹变蛟过来登莱后,丁毅让他守莱阳,莱阳刘国营来守登州。
  朱胜分一半兵马守平度。
  山东省内军事,皆由王卫忠临时节制,民政事务,由杜如海刘元共商。
  除非有人打进山东,平时情况下,调动一营五千人以上军事行动,必须报丁毅批准。
  布置完登莱事宜,丁毅带着严雄的十六营五千人、方多台十四营五千人,又召来驻守袁有才一万骑兵中的三千骑兵,其中两千老骑,一千新骑。
  共一万三千人,准备移镇山西大同。
  大同镇是明朝九边重镇最早设立的四镇之一,他的东面是宣府,西面是宁夏镇,南面有榆林镇和太原镇。
  丁毅肯移镇大同,这让崇祯欣喜若狂,因为大同镇北面是蒙古,东、南、西三方皆有大明重镇包围,这下丁毅算是被他崇祯包围了。
  可他也不想想现在九边重镇变成什么样了。
  宣府镇精锐主力在松锦一战尽没,余下的榆林,太原,宁夏等总兵在册十几万官兵,实际八万不到,且皆老弱病残为多,崇祯当时下令让他们去松锦解围,无人敢动。
  四月底,丁毅带领一万多大军,一千多辆大车,又从登州带走一万户囤兵和家属,总共将近五万多人,浩浩荡荡移镇山西。
  他的人马从山东临清王卫忠驻地离开山东,专程来到临清看望了王卫忠。
  他到临清是五月初,休息了一天,在五月二日,观看临清王卫忠步兵第十营发饷。
  发饷以局为单位,每局三百多人,丁毅随机看了六个局。
  一进营中,各局把总站在前面,兵士们一个个上前领饷。
  每人领完饷后,都要叫道:“多谢丁大人派饷,丁大人必胜。”
  当看到丁毅进营后,哇吼,全营沸腾。
  现场把总振臂欢呼:“丁大人。”
  全场齐呼,声音震动天地:“丁大人。”
  丁毅高兴的看了一圈,感觉士气可用,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变成老兵,但依然强劲有力。
  普通明军到四十岁都能算老弱病残一列,但丁毅的兵马主要用铳,四十岁还能打打。
  不过王卫忠这一营老兵很多,丁毅观后,发现很多三十多,甚至四十多的老兵。
  “后面这几年,你们要多征新兵,逐步退役老兵,把老兵转吏员,让咱们永远保持有年青的力量。”
  上次开会丁毅还没发现这个问题,现在发现很多人已经跟了他十年以上。
  但大批量裁减老兵肯定不行,老兵对丁毅最忠心,只能分批少量,慢慢淘汰,用新人代替。
  好在他们铳兵较多,老兵还能再用用。
  经过临清后,丁毅就进入顺德府。
  顺德附近的巨鹿是当年卢象升战死的地方,当地还有碑墓竖立,供后人拜奠。
  丁毅私下拜奠了一下,便继续往北。
  一路过晋州,定州,从定州进入山西灵丘,此时已经进入大同境内,属于丁毅辖地。
  丁毅近五万人马横穿大明三省,一路引来无数百姓和地方官员驻观,很多难民和活不下去的当地百姓也跟着混进他们队伍。
  丁毅来者不拒,到了大同之后,仅流民和跟随百姓,已经多了一万多人。
  大同总兵驻地为大同县,丁毅到时,大同副总兵姜瓖,代王府长史许贵之,大同知府洪默章,皆到外迎接。
  山西巡抚蔡懋德更是亲自从太原来到大同,随同他前来的,还有太原总兵谢志良,阳和副总兵姜瑄,甚至隔壁宣府总兵王通、陕西榆林总兵姜让等文武大将。
  这种场面也让丁毅微微一愣。


第715章 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明朝文贵武贱,以前一个知县都敢不把总兵大将放在眼里,这几年随着国事败坏,武将越来越值钱,文官反而变的小心翼翼。
  没想到这次丁毅过来,当地的欢迎仪式这么夸张,特别是隔壁宣府总兵王通和陕西榆林总兵姜让也来,不知道是不是想看看丁毅本人,认识一下。
  反正这些人看到丁毅浩浩荡荡的几万人,也是吓了一跳。
  但丁毅把百姓流民放在外面,精锐兵甲放在里面,外围都是黑压压的流民百姓,大伙也看不出什么。
  大同副总兵姜瓖和榆林总兵姜让,阳和副总兵姜瑄三人是亲兄弟,姜让是他哥哥,姜瑄是他弟弟,可见大明朝时,也是看出身的,有些人生出来就是总兵副总兵。
  就在丁毅与山西巡抚蔡懋德等文武见面、客套的时候,姜家三兄弟站在外面想观看丁毅的兵马。
  传说丁毅兵马精锐,但今天丁毅外面全是流民,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也看不到精锐兵马。
  三兄弟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若丁毅兵马精锐,必然耀武扬威,看来也不过如此。
  这次丁毅移镇大同,姜家三兄弟是最不高兴的。
  因为原本的历史上,王朴死后,轮到姜瓖当大同总兵了。
  姜瓖在王朴死后就想着转正,不料突然空降丁毅,顿时让他火冒三丈。
  “看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弟弟姜瑄更是不服,对着两哥哥低声道:“他也不打听打听,山西咱们姜家占一半。”
  早几年朝廷就有人提议姜瓖当大同总兵,但也有人力排众议,说山西姜家在山西已经势力够大了,不要将来和辽东祖氏(祖大寿吴三桂)一般尾大不掉。
  最终让王朴当了大同总兵。
  这次王朴死了,整个山西有资历做总兵,也只有姜瑄和姜瓖两兄弟。
  可没想到,居然让丁毅移镇。
  此时哥哥姜让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得让他尝尝咱们姜家在山西的厉害。”
  山西姜家一门三杰,俱做到副总兵级,所以被朝廷忌惮,连姜让也被调到陕西榆木当总兵,但榆林可就在山西边上。
  两弟弟闻言纷纷点头,暗暗冷笑。
  就在这时,巡抚蔡懋德带着丁毅过来,向丁毅介绍。
  “丁总兵,本官替你介绍,这是榆林总兵姜让,这是大同副总兵姜瓖,阳和副总兵姜瑄,姜氏一门三杰,皆是我大明良将。”
  “三位姜总兵,幸会幸会。”丁毅抱拳笑道。
  “哼。”姜让直接冷哼,一点面子也不给丁毅和蔡懋德。
  蔡懋德顿时脸色发黑,表情不好看。
  他当然也知道原因,原本这总兵位置,是给姜瓖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