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四月八日,范文程来到洪承畴所在。
  洪承畴刚看到范文程,便破口大骂,先问候范文程祖宗十八代,骂其数典忘宗,祸国殃民,汉人中的败类。
  范文程也不生气,更不提招降的事,反而和他谈古论今,先后说到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孙传庭。
  范文程先说当年毛文龙在东江镇如何了不起,但袁崇焕突然用尚方宝剑,毫无征兆的把他给斩了。
  又说袁崇焕带兵入卫京师,但被叫到京城之后,立马被抓了起来,也被凌迟。
  卢象升一片忠心,为大明尽忠,死后数月才入棺,崇祯还怀疑他在战场上败逃。
  孙传庭就不说了,多次打败农民军,因为耳聋想请辞,崇祯直接把他给下牢了,现在还在牢里呢。
  这里要不是孙传庭还在牢里,松锦之战,谁胜谁负可不知道。
  洪承畴脸色不变,依然在骂。
  这时,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他和汉臣都察院右参政张存仁建议,洪这个人,极好面子,爱慕虚荣,自认为自己是很有本事的人,崇祯皇帝其实不怎么给他面子,也不够尊重他。
  圣上当礼贤下士,待之以诚,必能让他归降。
  皇太极果然对洪承畴加备关照,赐琼楼玉宇,毫宅大院,这时孔有德又建议,再赐美女娇娘,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皇太极深以为然,照应。
  五月四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洪承畴再也忍不住了,估计装逼到现在也挺累的,淘汰大哭而拜倒:“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极大喜,亲手扶他而起。
  次日,洪承畴带祖大寿等降将,正式举行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第710章 横扫天下的准备
  历史上的洪承畴降清后,就被皇太极弃用,等于软禁,,一直到多尔衮上台才得到重用。
  在劝说多尔衮入关时:“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洪承畴还真没说错,后面李自成也好,张献忠也好,纷纷被清兵一击就溃,前期农民军没和他们打过,真不适应他们的战术,后期才慢慢适应起来。
  满清入关没多久,尔衮派遣洪承畴督办江南军务,替换无恶不作的豫亲王多铎。洪承畴抵达江南之后,除了招抚郑芝龙等中间派之外,他对待自己曾经的同僚和抗击清朝之义军可谓是痛下杀手,例如,原明朝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尽数被杀害,豪不留情,尽心尽力的为主子效命。
  当然了,现在的历史上他可能再也没机会这么干了。
  但因为海州,盖州被破,赫图阿拉被破,皇太极也明显感觉到来自明国丁毅的压力。
  以前是丁毅每天要防着他会不会去攻打丁毅,现在是他要防着丁毅,会不会来攻打他。
  皇太极思索再三,想到以前李永芳说过的一句话,对付汉人,还得用汉人。
  六月,皇太极召来洪承畴,祖大寿,询问如何应对丁毅之计。
  说来也好笑,洪承畴和祖大寿这两位明末名将,到现在为止,还没见过另一个名将丁毅一面。
  两人都只听说过丁毅的战绩,但在大明朝,所有人都会下意识认为,这战绩有夸大的成份,必竟他们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可现在听皇太极一说,才知道丁毅这十年间,在辽东打的翻天覆地,打的皇太极头痛欲裂,现在连盖州和海州也丢了。
  两人听的脸色大变,不敢相信。
  洪承畴和祖大寿更是相互看了几眼,那表情好像在说,早知丁毅这么能打,调动他的兵马参加松锦,说不定咱们不用降了?
  可现在想这些已经无用,降都降了。
  皇太极这时说,盖州海州一丢,我大清生存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现在只有辽阳和盛京能算大城,刚刚被他们加固修整的锦州和义州也能算一个半。
  关键从义州到辽阳一带,原本有大量的囤田,大清这几年粮食紧缺,种田不力,一大半粮食靠晋商走私,原本历史上,还有朝鲜人供粮,现在连朝鲜人也不供,所以别看同样和历史上一样获得松锦大战的胜利,现在的皇太极和满清,比原历史上难过多了。
  不但粮食不够,而且连辽阳和义州四周的粮田也在丁毅兵锋之下。
  以后他们将更缺粮。
  同时在这战之后,他们的人口也大幅减少。
  松锦之战他们得到两三万降兵,可连失盖州和海州,加上所有墩堡和牛毛寨,赫图阿拉等失地,满清人口一下子减少了六万多。
  一进一去,少了三四万。
  关键多的两三万兵马是要吃粮的,而少的三四万都是能种田收粮的,这来去就更大了。
  皇太极私底下,用危在旦夕来形容现在的大清。
  这也是他力排众议,一定要和明国议和的原因。
  听皇太极说完,洪承畴沉默片刻,看了眼祖大寿,缓缓道:“听圣上说来,这丁毅似乎不急于攻打我朝,他采用步步压缩,稳扎稳打,恐怕他还有自己的私心?”
  “养敌自重?”祖大寿毫不犹豫道,丁毅根本不想灭了皇太极,按皇太极的说法,现在满清似乎打不过丁毅。
  “其心可诛。”洪承畴率先大怒,简直是乱臣贼子,他表情有点激动,脸涨的通红,不知道是恨丁毅不出兵救自己,还是恨丁毅养敌自重。
  边上祖大寿和皇太极则奇怪的看着他,洪承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是明臣了,是清臣了。
  他尴尬一笑,赶紧道:“依圣上言,我朝可否与丁毅一决胜负?”
  皇太极想了想:“打也不是不能打,朕如果尽起举国之兵,动员十万以上,以雷霆之势碾压而上,必能与丁毅一决雌雄。”
  “但是,这样打下来,就算胜了,也毫无意义。”
  皇太极这时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觉的只要带上十万以上,还是能和丁毅打一打。
  当然,他是指野战情况下,不是准备攻坚城。
  “如果朕举国之兵包围盖州,丁毅必定来救,朕可以逼他与我朝野战。”
  “可是,无论胜负如何,我朝必然元气大伤。”
  皇极太认为,如果十万兵马和丁毅野战,就算打赢了,八旗精锐最少要死一半以上。
  十万兵马能有五万活下来都算不错。
  他这想法要让丁毅知道,丁毅上去一个大嘴巴子,老子现在让你一只手,五万打你十万,能把你打全灭了你信不?
  洪祖两人听了皇太极的话,知道皇太极不想和丁毅死拼,但又不能被丁毅咄咄逼人,步步进逼。
  这次打海州,下次打辽阳就更近了。
  洪承畴心念一动:“现在只有讲和,和大明先讲和,一边讲和,一边攻下宁远,尽占关外之地。”
  “有了关外之地,等于用空间换空间,咱们大清的主要精力移到松锦这块来。”
  “这边比海州盖州,更好防守。”
  明军在松锦经营多年,到处墩堡,锦州,义州,宁远等,都是易守难攻。
  关键是更接近关内,土地更肥,气候也略好。
  “讲和成功,可迫使明廷向丁毅下令,让其不敢动弹。”
  “丁毅狼子野心,崇祯岂会不知,我相信丁毅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对抗朝廷旨意。”
  只要丁毅后继不打辽阳,他们就能休生养息,慢慢恢复元气。
  但他们恢复元气是小,只要满清不打明朝,崇祯能缓过气来,肯定要收拾丁毅这种不听话的军头,最终达到,让汉人对付汉人,让崇祯对付丁毅的目的。
  而他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待时机。
  皇太极听完深以为然,他原本的想法就是想借崇祯之手来对付丁毅。
  丁毅现在势力已成,但必竟还是大明臣子,除非他公然造反,不然肯定不敢乱来。
  只要满清不再给崇祯压力,崇祯或许可以缓过气来。
  皇太极这时已经有点后悔发动松锦战役,但不发动吧,又不知道丁毅能攻坚城。
  现在刚打胜就要讲和,国内反对的声音确实很大。
  但这些人鼠目寸光,那里能看到大清眼下的危机。
  现在大清已经需要和明朝联手,一起对付丁毅了,不然迟早被丁毅所灭。
  和洪承畴聊过之后,皇太极更加坚定了要和明朝谈和的决定。(原历史上,没有丁毅,皇太极打胜松锦之战后,也派使和明廷议和,因为他当时没有想入关,而且国内粮食紧缺生存压力不小。)
  他想法是很美好的,也想给崇祯缓缓气。
  可是,天下所有美好的事,大部份都是事与愿违。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