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这也是丁毅在旅顺大学开办翻译学课的原因之一。
  阿瑟说,通常造船,越慢越好,但丁将军你造的船都太快。
  在我们荷兰,从开始到下水,一艘三级战列舰,最少要两年以上。
  当然,在战时,我们会加快,最快三个月也能造一艘。
  建造一艘船的速度,一部分取决于船匠,工人的多少,和材料的准备,如果船匠,工人比较多,材料也准备的很充足,自然也能加快速度。
  另一部份,则取决于船木的风干程度。
  在我们荷兰,造船用的木头,都是最少十年以上的陈木,有些甚至是二十年以上,造出船只要不被打散,那怕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五十年都可以用。
  而丁将军你这边的木头处理时间不够,我看过最好的木头是八到十年之间的,全都用来造风帆战列舰,但这些木并不是最好的造船木头,反而一些造小船的四五年木头,比这个更好。
  按阿瑟的说法,荷兰在材料准备和工人数量上,可能没有丁毅用的多。
  因为荷兰有很多船厂,船匠们做事也不急,通常几十个工匠和一两百工人就开始造船,慢慢腾腾,用一到两年时间造一艘出来。
  丁毅这边用人很多,通常一百甚至两三百工匠一起加上千工人同时开工,所以速度有点快。
  但荷兰材料比这里好,丁毅前期的木头,都是在皮岛附近砍的,虽然阴干了有十年以上,并不是最好的造船木头。


第671章 流水线造船
  只到丁毅打服了朝鲜后,和李倧交易,得到朝鲜的大木,然后又占领大员,有了大员的木头,才有了最适合造船的木头。
  这导致丁毅现在的三级战列舰使用年限大概只有二三年左右,其他的船基本在四年左右。
  丁毅原本的打算,就是一边造,一边用。
  等几年后,朝鲜和大员的木头能用了,到时造出的船,就能用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都可以。
  现在三级战列舰能用二三年了,然后边造边替换。
  但阿瑟觉的,这样真是太费钱,更费人力和资源。
  造一艘三级战列舰在阿瑟眼里是要花很多钱的。
  虽然他不知道,丁毅这些年早就囤结了数以万计的木头,更从朝鲜那里得到大量的木头,成本比一般船厂要低。
  “我在旅顺囤积了大量的优质木材,大员这边也在囤,再过几年就能用,到时造的船,应该能用很久很久。”
  “我有更好的建议,希望你不要急于求成,也不会浪费。”阿瑟好心道。
  “你说。”丁毅认真的听着。
  阿瑟说,我看到你的龙山船厂很大,般坞都造了三个。
  边上的徐治赶紧道:“是为了将来增加造船量用的。”
  阿瑟点头:“丁将军想的很周到,我看下游还能再造两个船坞。”
  “所以我想咱们可以这么干,不要浪费人力和银子。”
  “普通的千料以下船就按原来的,用四年来替换也没事。”
  “三级战列舰成本太高,没必要二三年后重造。”
  “我们可以学英国,在龙骨与肋骨搭建好的船,必须在船台上自然风干1年,才能继续进行船体内外的板材铺设,这个道理通用于船体上各个细部,造船可以有条不紊的慢慢进行。”
  丁毅细心的听着,边上的朱向阳问:“这样一艘三级战列舰,岂不是要造三四年?”
  “不能这么想。”阿瑟笑道。
  “我看到台南船厂有种几年的木头挺好的,造龙骨肋骨后,自然风干半年就能继续。”
  “咱们打个比方,先造好龙骨肋骨,放边上,继续再造龙骨肋骨,然后又放边上。”
  “半年一到再进行其他铺设,建造,然后再风干,因为我们船匠多,这是可以和其他船造龙骨同时进行的。”
  “三年后,我们可能有四到五个龙骨船体在风干,有些已经正在最后完工。”
  “当四年后时,我们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同时完成三到四艘,甚至五艘以上。”
  “这样造出来的船,最少能用二十年以上。”
  丁毅一听就听明白了,相当于流水线制造,先做一部份,放边上风干,然后再继续造一艘船的一部份,造好后再放一边风干,再接着造第三艘,以此类推。
  前面风干好后再继续造,然后再风干,再继续造其他的,再风干,不停的循环这个步骤,这样前几年是没有船出来,但三到四年后,会有连绵不断的船出来,并且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出好几艘,下水船只和现在每年一艘差不多,甚至会更快。
  如果遇到战时,还能加速,和赶干,同样可以提前。
  关键是,这样造出来的船更加的耐用。
  如果需要打海战,丁毅现在的方式,一年一艘是最好的。
  但现在不需要打海战,用阿瑟的方式是最好的,也是最省钱省材料的。
  丁毅仔细想了想,现阶段他的水师已经是亚洲最强。
  虽然兵力和战船还没有郑芝龙多,但是仅三级战列舰已经有大员六艘,济州岛一艘,旅顺两艘,共九艘,千料福船三十多艘。
  就这批战船的实力加起来,比当年四个荷兰驻台兵马还强。
  郑芝龙打一个荷兰人,动员全部战船,加明军其他水师,还让荷兰人跑了。
  现在丁毅和他打,丁毅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胜算。
  当然,丁毅现在也没打算和他打。
  这几年大伙各赚各的,互不侵犯,还算平安无事。
  在没有扫平满清之前,丁毅肯定不愿意两线开仗,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
  再算算大明好像到四年后才能灭亡,那这三级战列舰也不着急造。
  “好,就用阿瑟的方式。”丁毅很快决定,用阿瑟说的新方法来造船。
  这样三四年内可能没有三级战列舰出来,但是四年之后,突然一下子冒出四五艘,岂不是更爽?
  而且那时出来的战船,最少都能用十年,二十年以上,绝对节省。
  阿瑟大喜,没想到明人这么信任他,而徐治这个汉人船匠大师傅,也在点头,好像觉的阿瑟这种方式,的确比他们的要好。
  当然,这种方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更多的船坞。
  造呗,再造船坞,多造几个,好在这边开始就造了三个船坞,现在就能边造船边用。
  许尔显这时笑道:“这样三四年后才能见到新的战列舰啦,真是心痒啊。”
  姚新汉微笑:“这几年海上也没什么对手,正好养精蓄锐,积蓄力量。”
  丁毅也觉的这样挺好,要不然大员每年出产一艘战列舰,郑芝龙龙看到不知会怎么想。
  这几年他往福建派细作,郑芝龙也没少往这边派。
  丁毅虽然防守极严,但肯定没用。
  必竟他们可以用移民的方式混进来,想必郑芝龙现在也知道丁毅这边正在拼命造船。
  现在这种方式,是四年之后,突然出现几艘,并且是后面连绵不断的出现。
  总体效率是绝对提升很多的。
  因为一艘船下水后,后面马上可以有新的龙骨替代起来,形成流水线的不停出现。
  而这种方式并不是什么国家都可以做到,荷兰人也未必能做到,这对工匠和工人数量,材料准备有极大的要求。
  丁毅去年的旅顺大学,有三个班是船匠班,毕业一百四十人就等于多了一百四十个船匠,又从大明,日本,朝鲜,想方设法找了一百多人,全年就多了两百多个工匠。
  整个大明每年新增船匠也没这么多,整个荷兰全年新增也没这么多。
  这就是丁毅能用流水线造船的底气。
  当然,大部份刚毕业的船匠,未必都能独当一面,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但只要丁毅坚持这样干下去,十年之后,中国的造船业肯定是遥遥领先全世界。
  丁毅这时道:“船厂附近十里内,不准有外人和百姓靠近,要加派兵士巡逻,附近的高地都要铲平。”
  以防细作用望远镜登高来观看。
  但他龙山船厂位置极好,三面环港,外面真不容易看到里面。
  “丁大人放心,这边防守极严,保证没人知道里面的情况。”赵大山拍着胸脯道。
  他是情报司出身,很看重这种事,在大员也有情报司分部,相当用心。
  看过船厂后,丁毅去看了新港城。
  这是他在大员建造最大的城,也是第一个城,从占领大员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多,丁毅一直在造新港城,新港城越建越大,从开始规划的一万两千,到后来两万亩,这次来看,已经变成三万多亩,俨然成为大员最壮观的一座大城。
  新港城南北长约五千米,东西宽约四千米,西侧有两层城墙,第一层城墙距离海边不到一里,高约十米,每一百米一座炮台,共五十座炮台,设计全部采购自澳门炮厂的48磅巨炮,直接可以打到海面上。
  当然,现在48磅炮巨炮还没人全部到位,澳门炮厂都来不及造,估计还要两到三年装备到位。
  到时前面港口都在这边的炮火覆盖下,并和台南城,形成夹角火力包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