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莪没骗,骗人......我太爷爷临终时曾有遗言: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纳兰性德虽然害怕,但还是忍住没有向诸葛三和坦白实情。
他虽然禁不住吓,但他毕竟成天跟着康熙混,还是知道真话不能乱讲的道理......所以关键时刻,仍然死死咬着没有坦白。
诸葛正阳也知道这个事儿,他在军师府干过不少时间,主持建立了军师府右司秘档,其中就有关于金台吉遗言的内容——叶赫那拉(纳兰、那拉)可是满洲大姓,他们和爱新觉罗的那点恩怨,当然会被打听到并且记录在案。
大清顺风顺水的时候,叶赫部的人自然死心塌地跟着混,可一旦大清衰弱,这事儿没准就是叶赫部背叛的借口。
“阿吧,的确有这事儿,”诸葛正阳对老爸胖诸葛说,“也许他真的想投靠咱们。”
“对,对,对......我是真心投靠天朝的!”纳兰性德赶紧表明立场,他现在先不管诈降还是真降, 总之先把命保住再说。
他看了眼诸葛三和, 发现这老家伙还是眯着小眼睛将信将疑地看着自己,赶紧又补充道:“现在大清国运将尽,康熙的脾气也日益暴躁,我们这些当奴才的日子都不好过, 真正的伴君如伴虎。我阿玛过去还算得势, 但是最近也有了失势的苗头,时常被康熙迁怒。这次运粮入襄阳的仗又没打好, 损兵折将还丢了粮草, 少不得被康熙责罚......”
纳兰性德的这套说词都是康熙教他的,目的就是想给纳兰明珠套上个“黄盖”的人设, 打了以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当内应了。
“行了, ”诸葛三和显然没什么兴趣,一挥手打断了纳兰性德,然后又吐出两个字儿,“问问。”
诸葛正阳点点头, 然后就问纳兰性德道:“康熙带来了多少军队?”
纳兰性德回答道:“回禀大将军, 康熙带了十二三万大军过来, 其中八旗新军出动了八个固山, 但其中两个缺额很大, 不堪大用。绿营兵和蒙古兵都抽调了两三万, 其中的万余甘肃绿营和两万蒙古精锐骑兵都还能打。”
“阿爸, ”诸葛正阳对父亲道, “看来康熙真的倾巢而出......这是和咱们大明赌国运了!”
纳兰性德连忙附和:“将军说的是, 康熙已经出了倾国之兵,如果再打输了, 他就死定了!”
“死不了的,”诸葛三和摇摇头, “老夫给他的画像相过面......康熙和你不一样,他不是短命相!”
能不能别提“短命相”?纳兰性德越听越害怕啊!
诸葛正阳又问:“康熙的兵力布署情况你知道多少?”
“知道, 知道一些。”纳兰性德道,“康熙的重兵都摆在新野、邓州、唐县三处, 另外在这三个州县下辖的塌河关、高家寨、苍台、郭家滩、林水驿等地也布署了许多兵马。
而康熙本人则驻跸在南阳, 身边有我阿玛统领的一个正黄旗固山和四个蒙古骑兵固山,还有侍卫处的几百个侍卫和护军,总共三万多人护着他......”
纳兰性德一边说话,一边偷眼看着那个穿着道袍, 摇着鹅毛扇子的黑胖子——这老家伙应该就是传说中诸葛亮的子孙诸葛三和吧?他可是能掐会算的!不会识破我吧?另外,他老是说我短命......我不会真的短命吧?
诸葛三和这时也发现纳兰性德在打量自己了, 于是笑着道:“纳兰性德, 你该猜到老夫是谁了吧?”
“您是诸葛丞相?”纳兰性德问。
“没错。”诸葛三和笑道,“老夫给人看相就没有不准的时候。你啊......短命鬼一个!三十出头就得一命呜呼了。”
那么短?
纳兰性德心里咯噔一下,巴巴的看着诸葛三和,“丞相,能不能解?”
诸葛三和又仔细看了看本来就体弱,现在又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纳兰性德。那脸色,那虚汗......一看就知道不长寿了, 想要解, 恐怕得跟着朱圣人天天跑步锻炼。
诸葛三和前一阵子被朱和墭逼着练了练,精神果然好了许多, 所以这些日子他每天早上也跟着出操,练一练,出身汗。
“只有一个解法, ”诸葛三和道,“你得跟着真命天子......真命天子自有神明庇佑,你跟着他也许能稍微沾点光,多活上几年也不一定。不过这个真命天子只有一个,你知道他是谁吗?”
“知道,知道!”
纳兰性德真的信了。他自己的身体什么状况他还能不知道吗?不过他之前一直不去想命长命短的事儿。毕竟还年轻,人不风流枉少年!
可现在......天下第一神算给他算好了,三十出头就死,没几年了!
诸葛三和看他信了,就挥挥手让洪熙官先押他下去。
“阿爸,”诸葛正阳看见纳兰性德被带走了,就凑上说, “您看咱们是不是发一路精兵奔袭南阳城?如果能将康熙给......”
说着话,他就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我算算,”诸葛三和说着话就开始数手指头了,数了一会儿, 摇摇头道,“康熙的命还长, 运也还有一点,咱们突袭南阳没有什么胜算,不如就近打新野吧。”
其实新野距离明军在樊城以北的两河口大营也有将近百里,并不算近。而且沿途地形平坦,利于骑兵运动和攻击,对于缺乏骑兵的明军而言非常不利。
幸好还有一条白河可以依托,还有“天兵”可以登高侦查,所以问题不大。
而攻打南阳,距离太远,路上容易被清军的骑兵攻击,也容易被断后路......而且诸葛三和也不想打死康熙。他觉得康熙就是个“顺帝”,昏君一个,治国不行,打仗也不行,就是整自己人拿手。这样的昏君留着不听话,弄死了万一清廷那边换个明君上来呢?
所以诸葛三和才算出了“康熙命长运未尽”,然后把打南阳改成了打新野。
胖诸葛又道:“咱们打了新野,南阳的清妖一样会南下来决战!而咱们这次也不求速胜,只要能把康熙的主力勾过来形成对峙,咱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次清妖的主力都南下了,后方一定很虚,这就是咱大明的机会啊!”
“孩儿明白。”诸葛正阳点点头。
明白就行,诸葛三和也没再往下说。
另外,这个胖诸葛对策反明珠还是有点兴趣的,因为自从黄植生跟着孔毓圻混了,大明在康熙身边就没人了。如果明珠肯投靠大明,倒是一桩美事儿。
想到这里,诸葛三和对儿子道:“那个纳兰性德你派个可靠之人送他回去。”
“是。”诸葛正阳点了点头,转身就去安排了。
第633章 预防性的将计就计
和纳兰性德一起返回南阳去联络纳兰明珠的,是方世玉的哥哥方美玉。和兄弟入军校念科班当天兵的发展路线不同,年长方世玉好些年的方美玉在广府光复之战后就加入了锦衣卫,成为了一名缇骑。后来又调入了军师府右司,成为了一名侦查使。
侦查使和缇骑都是“特务”,只是一个对内,一个对外。
其中缇骑是对内的,负责找出潜伏在大明内部的清妖走狗和儒宗反贼!
而侦查使则是对外的,主要针对清妖和吴周的领地进行情报工作。许多潜出大明领地的儒门弟子,其实都有一个侦查使的秘密身份。
而方美玉就一直在湖广吴周的地盘上活动。不过他并不是以儒门弟子的身份在吴周地盘上开办学堂,发展势力。而是加入了儒宗——因为有黄植生这个儒宗大佬存在,所以大明的侦查使们渗透儒宗其实也不困难。
在湖广大部光复后,湖广的儒宗势力也元气大伤,暂时蛰伏了。。但方美玉并没有和他们一起躲起来,而是转入了行军师府和湖广总督衙门的参谋司,继续当他的侦查使。
因为要经常出入清朝的控制区,所以方美玉还留着一根金钱鼠尾一样的辫子。而且他还练就了一口标准的京片子,还学会了满洲话。冒出个北京城出来的旗人、旗奴,那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
所以这会儿他就装成了纳兰性德的戈什哈,两个人骑了两匹走马,伪装成从战场上突围出来的样子,一路跑回了南阳。
纳兰性德有个一等侍卫的身份,是可以直入康熙行在的。方美玉虽然不是侍卫,但是纳兰性德给他弄了身正黄旗的棉甲,还给他搞了块正黄旗新军马甲兵的令牌,也就一起混进了行在。当然了,正黄旗的马甲兵本就可以去行宫值守, 只是他们在行宫里面的活动范围很小,同一等侍卫根本不能相比。
不过行宫正殿之前的广场, 还是正黄旗的马甲兵可以去的。所以纳兰性德抵达南阳之后, 就领着方美玉直接去了那里。
两人赶到的时候, 康熙的早朝已经结束,南书房议政还没开始, 早朝时聚集在行宫正殿前的广场上的官员大多已经散了。只有不多的几个大官跪在地上,还有一个被扒了官服,还扒了裤子的倒霉蛋正趴在那些跪着的官员身边挨板子!
板子打得挺重的, 发出“啪啪啪”的声响。挨打的那人也挺惨的,发出了一阵阵的哀嚎!
一边哀嚎,还一边在认罪求饶!
“啊!啊!奴才明珠知罪了......奴才明珠谢主子的恩典......”
原来正在挨揍的人,就是纳兰性德的阿玛纳兰明珠——这当然不是巧合了,纳兰性德入城的时候, 马上就有人跑去通知纳兰明珠和康熙还有另外几个南书房大臣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