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想了想,回道:“嗯……应该就是我们,其他的话也就是李儒、段煨侧面起到了威慑作用。然后是羽林军……哎?”
第八百一十一章 大胆假设
“都尉想到了什么?”诸葛亮从杨修的反应看出一定是有关键人物被遗漏。
杨修自诩聪明,可是在整个事态中有一个人很关键,却一直被忽视。
“天子敢大胆出洛阳到西市与白马寺,除了巡查展示天子威严外,还有一个人也很关键。”
说到这,诸葛亮就猜出来了:“是不是当时负责守卫洛阳的城门校尉种辑?”
“没错!就是城门校尉种辑。”
杨修再次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不已。这次是自己入城向天子反应情况,提出诸葛亮的计策。当时种辑保证能稳守城池,刘协、伏寿才率羽林军出城。
接下来,董承军不仅没有突袭比较空虚的洛阳,反而很快生乱,大部投靠了天子。所以,若说谁可能和董承管家有联系而事先知情,那确实有可能是种辑。
诸葛亮再将种辑和那晚情况比对。
此人作为统领洛阳绝大多数城门的比两千石高官,确实跟他们略有往来。只不过多数时候是下面的城门司马和他们接触,种辑只见了几面。
难怪觉得眼熟,却无法通过声音外形辨别。
诸葛亮分析道:“如此说来,种辑校尉是天子的人,所以天子才放心大胆采纳我等计策?这样确实说得通。”
张辽、月英和唐姬也听到了他们的讨论,觉得这样十分合理。
只有诸葛亮最先提出这种假设,却觉得太过碰巧顺利。
五人太累了,匆忙结束晚餐,略做收拾就要休息。
诸葛亮心想这段时间突然这么疲惫,如果自己没开始练武,恐怕已经头昏脑涨彻底扛不住了。
躺下来头脑更加清晰,飞快思考其中的诸多巧合和蹊跷之处。
一.交易会中发现种辑与董承管家准备起事,结果恰巧被他们见缝插针,用计策推动此事。
二.交易会中得到许多人帮助,有皇后伏寿、大臣陈群、乐师左延年、摸金校尉隐,还有洛水上客船,但主人未露面。这颇有些戏剧性。
三.李儒兵马与投诚朝廷的董承军发生摩擦,随后接受朝廷安排各自退兵,将城西空出作为无兵马驻扎的区域。这一条看起来十分正常,但在李儒身上就有些奇怪了。
在他看来李儒和贾诩是乱天下的恶毒之士,其关键不仅在他们恶毒,还有几乎无人能及的计谋。
为何他没有趁朝廷局势不稳,多攫取一些资源或地位?
之前在朝中不能为所欲为,是因为近有董承制衡,远有曹操虎视眈眈。如今事发突然,趁朝廷没整编完董承兵马,曹操没来得及反应,完全可以试着控制朝廷。
然而他收手了!
越想越觉得事有蹊跷。
诸葛亮辗转反侧,把这三条结合起来,竟然又有一些发现。
董承身边变局除了巡城监和天子,可能还有人知晓。当晚李儒也在场。
许多人给他们帮助,就说明董承众叛亲离早已到了各方知晓的地步,作为老对手,李儒不可能不知。
李儒突然见好就收,是不是因为就此事攫取利益,远远不如他先服软,再潜伏反击所得?
逻辑说得通,只可惜缺乏证据。
这回他不再塌上继续努力入睡,而是起身到院中踱步赏月思考。
由于这几日太过劳累,月英等人没有反应。其实张辽有足够警觉性,但分辨出是诸葛亮小心的脚步声就继续安心入睡了。
寒冬正是最冷之时,越是冰刺骨,就越能驱散他的困意。
证据……李儒或者李选之前一段时间比较低调,没有什么能用来做证据的啊。
也许换一种思维比较好。
一般思维直来直去找证据,直接关注李儒。可是李儒何等智慧,直来直去什么破绽都没有。
从其他人入手,寻找有关李儒李选的证据……
一阵冷风吹过,诸葛亮抬头望了望天,估计荆州此时应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了吧?
这阵寒风冰刺骨,一下子让他想起当时在小楼二层窃听情报时的情况。当时从交易会前院进去……
前院……
当时河南尹李选突然到访会场,吸引了董承手下绝大部分注意,他们两人才有机会往后摸索接触了左延年。
李选在场,除了威慑董承必然还有其他原因。
对了!
当时巡城监有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从董承那里挖走些人脉,将一些关东士族争取过来。
李选作为洛阳的实力派,李儒的侄子,完全可以借着董承出昏招,与曹操不和时,暗中获得一些关东士族的支持。
此时士族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家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追求利益就可以改换门庭。
这是第一个点。
另外,张辽和朱靓跟着隐从地道进入主院。四人又找左延年和美妇才得以离开。但是,董承早早带着大批心腹在西码头埋伏好了。
也就是说,交易会主会场当时是董承管家在掌控。
李选在场,种辑在场,后面还忠于董承的心腹们很可能全都不在!
这个时间段如果说凑巧,那也太夸张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需要从多方入手,从参会者那里,调查一下交易会最后的情况,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诸葛亮在院中踱步,越思考思路越清晰。
此时天边忽然蒙蒙亮,一缕微光刺破无穷黑暗,诸葛亮精神一振。
“思来想去,假设已经足够,推理也找到丝丝证据,最重要的是结论!”
“第一种可能,董承管家在两面下注。既投靠天子的人:城门校尉种辑,又与河南尹李选勾结。这种可能性很大,要推倒董承去获得天子这边大义,或者董承最畏惧的李儒帮忙,这非常合乎逻辑。”
但只有结论一是不够的,还有第二种概率稍低,却非常可怕的可能性。
“刚才的结论较为合理,但李儒、李选不是赢家,如果他们现在退却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第二个结论是:李儒、李选还……”
“起这么早?”背后忽然传来声音。
回头一看,正是巡城监都尉杨修。
第八百一十二章 刘协危险了
诸葛亮看到杨修,本来是略微尊敬的笑容,可是见其衣着却微微诧异。
只见杨修没有穿日常便服,也没有像昨天参与兵马事务而穿劲装和铠甲,而是穿了一件黑色长袖的朝拜礼服。
这种礼服是朝廷高官在拜见天子,或者参加祭祀祭典时穿着。诸葛亮刚刚升职,现在还没领到呢。
杨修聪明得很,一下子看出诸葛亮的诧异:“哈哈哈,孔明起得这么早,看来瞒不住你了。”
诸葛亮听到这,就隐隐测觉到什么,双拳不由自主地握了起来。
杨修继续得意说道:“天子今日一早出访白马寺!其实昨天就已经确定,但为了天子安危,所以向大家保密。估计现在已经出城往这边过来了……”
“不好!”沉稳冷静的诸葛亮竟然突然大吼。
杨修被诸葛亮一反常态的举动吓了一跳。
“天子有危险!”
诸葛亮这句话不仅吓到杨修,还把张辽、朱靓和黄月英惊醒。
“什么情况!你不会在吓唬人吧?”
“没什么时间解释了,总之董承管家肯定有问题。快让天子退回洛阳,叫羽林军和杨家部曲支援!”
现在这个时候,李儒、李选和董承管家那边的一万人估计是敌,城门校尉种辑不知是敌是友。被分散到巡城监和徐庶那边的两千人可能没问题,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段煨立场不好说,而且与洛阳隔着李儒兵马,城里面董承人手很少,但李儒若动手他们也大概率会配合行动。
算来算去,最后天子可靠的人马还是羽林军和弘农杨家部曲,然而他们总数仅一万,只能在李儒和董承管家两军前拖不长时间。
所以,退回洛阳城是上上之选。
杨修也没太多犹豫,都来不及更衣披甲,就亲自带人疾驰往天子那边去示警通报。
张辽过来说道:“立刻集结城西的州郡兵吧?虽然仓促只有数百人,但至少能掩护天子安危。”
“不行,我方突然集结兵马会惊动敌人,对方见势不出手最好,这样能给天子立刻转移的时间,我们也有机会整顿兵马调来支援。”
确实如诸葛亮所说,李选的手下和线人正密切盯着西市,如果这里突然做战斗动员,就直接出兵灭了他们。
杨修没有更衣披甲,就直接迎着天子车驾而去,也正好没有暴露他们已经发现危险。
他密报刘协和伏寿,帝后也非当年可比,不动声色派人入城以“安排赏赐的物件”为名,去秘密联络城内重要人物和兵马。
可谁知,洛阳西南的广阳门已经关闭,城门司马给出的理由是出现杀人事件。
再到雍门和上西门,直觉城门守兵突然增加了不少,甚至有一些认得出是董承的兵马!
城里当然早有人发现城门的异样,种辑却假传道:“天子召令,出城处理紧急事务,关闭洛阳城内,绝不叫他人向外传递消息。”
种辑一直被视为天子的人,此时关闭城门不让出入,也符合最近的情况。于是多被蒙蔽,以为天子是要处理城内某一派别,不叫其出城逃离或者报信。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