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如此幽州就不用再做分割。
各州郡缩小,是以后魏晋隋唐的发展潮流,此时就开始操作是现实的矛盾,符合后面的发展趋势。
安排好州郡的未来和主要人员,还有其他文武需要新的任职。
王粲是年轻士族中文采最佳的几人之一,又是蔡邕的弟子,自然安排去夏阳文馆,与马日磾、蔡琰、刘邵等一同推动建安时期西边的文学兴起浪潮。
此时夏阳、邺城成为华夏大地上两个闪耀的文学新潮发祥地。
新西凉军这边以典籍、史料、音乐和报纸闻名,邺城则是曹操、曹丕、曹植与陈琳、阮瑀等人带动诗与赋的创作,另外书画也发展迅速不在夏阳之下。
如此一来,两个中心各有特长,再加上童远推动印刷与报纸,文学浪潮比原本世界线建安时期更为热闹。
一时间,东边出了什么诗,西边出了什么报,都会让洛阳聚集的士族和学子追逐,洛阳纸张持续昂贵不跌,被称为“东诗西史,洛阳纸贵”。
裴潜、法正、文聘、马良、王粲、傅巽、韩暨等人已经安排妥当,该轮到军事方面调整扩编了。
目前,无畏军共有五卫。
直属的第三卫,中郎将为童远,副将耿清,徐晃、郝昭、李通、张郃与赵云为五个旅的校尉,其中徐晃兼任副将级别的参将。
经远卫由张既、去卑统帅,暂时经略凉州。
来远卫由胡琅儿、徐俭统帅,在河套发展并巡弋。
靖远卫由杨奉、于毒和薛夏统领,驻守雁门、代郡。
济远卫由黄於、张方统帅,这次表现不错,进驻江夏与南郡附近。
四大远卫各是三旅约5000兵力,第三卫是满编超过9000兵马。
第三卫的五大校尉跟随已久,是时候考虑扩编并吸纳张任、黄忠等将领进入了。
副将耿清在襄阳表现非常出众,虽然论勇猛远不及五大校尉,但是他颇有谋略口才,擅于指挥又资历颇丰,可以升一级担任新的卫中郎将。
徐晃是五大校尉中跟随最早立功最多的,其武艺计谋统帅功劳无人不佩服,现在是副将级参军,也可升任卫中郎将。
郝昭、李通、张郃与赵云都是无畏军校尉,直接升两级有些不妥,看来都升为无畏军副将级较好。
黄忠可以吸纳进无畏军,作为直属第三卫的旅校尉,这样算补充新的强悍战力,还平衡了新加入的荆州派系。
张任是益州派系的顶级将领,相比于黄权更常年在军旅之中,相比于严颜这次参与了正面大战算是更接近自己体系。
更重要的是,张任是自己二师兄,所以益州方面可以升张任进无畏军担任要职。
童远计划最终打造九大卫军,其中四大远卫已成,未来将以第三卫为主,吸纳其他派系最强兵马,形成中坚五卫。
这就是四大远卫、中坚五卫的野战军计划。
其余如宫廷所属的卫军,以后机会到了再尝试组建。
目前可以扩编出两个卫,并把另一个的雏形也勾勒出来。
童远考虑妥当后,正式下达将军府的认命。
耿清任左武卫中郎将,李通为左武卫副将,李严为参将,姜旭等负责政教、军勤职能,下辖三旅,孙礼、候选等担任校尉。
徐晃任右武卫中郎将,刘磐为右武卫副将,调成功英为参将。下辖3旅,陈沟升任旅校尉,徐晃部将朱盖担任旅校尉,徐商为参军。廖化、张翼由屯田军升无畏军,廖化为旅校尉,张翼为参军。
张任为左威卫中郎将,郝昭为左威卫副将,秦宓负责军政思想组织工作,暂时辖吕建与张任部将马忠的两个旅。
这个马忠不是东吴的擅于捉人射箭的马忠,而是巴蜀郡吏出身,处事非常果干,军事民政全都擅于的蜀地马忠。
历史上,他作为蜀汉名将,镇守南中很有建树,演义中则多次作为北伐将领出场,虽然很不厉害但涉及篇幅并不算少。
左威卫近期以整训和家属安排入军屯为主,预计一年后检阅成军,再继续扩充和左右武卫一样。
第三卫依旧由童远直接统帅,张郃升为副将,赵云担任参将并兼任旅校尉。
提拔现在冯翊、河东两郡当长史的陈端、杜畿为第三卫军政、军勤辅将。年轻人张就和邓芝,接替他们担任最核心两郡的长史。
原来负责政教与军勤的杨阜、裴辑准备升职与徐荣类似专门在将军府,逐步掌管整个无畏军的军政和后勤工作。
第三卫吸纳黄忠的精锐兵马,黄忠为校尉张著为参军,提拔麴信、公孙续、石忠和吴班为校尉,戴凌、马云禄等作为参军。
如此第三卫依旧是五个旅的编制。虽然分出徐晃等人大幅削弱,但战力仍是目前所有卫军中最强的。
王双为第三卫护卫营的都尉,但特别授予杂号将军为提拔奖赏。童远长期以来没有护卫,此时武艺接近准一流,才终于有了合适的护卫。
其他没有入无畏军的,依照战力和表现分别划归屯田军和州郡兵。


第七百八十九章 信里全是洛阳的事
屯田军依旧为新西凉军基础,新吞并的荆州北部是十分富裕之地,士卒可以实现之前屯田军的待遇。
若不是政治上有上升空间、家人有地位以及官兵一体都参与生产,很多富裕地区的兵马还不愿意入屯田呢。
如此屯田军有张绣、张燕、公孙瓒、申隆、吴懿、那楼这六员正号将军为最显赫将领。
文聘、严颜、杜长、刘辟、龚都、焦触、张南、黄崖、杨阿若、裴元绍、胡车儿、杨秋、雷同、杨怀等一批骨干担任杂号将军或者校尉为屯田军中坚力量。
益州军除了张任、吴懿、严颜等主力兵马和州郡兵以外,还,有刘璝、泠苞、邓贤等部兵马在提防羌人与南蛮。
他们受黄权管辖,暂时都不调动,以防边疆出乱。
童远有一个想法,根据目前新西凉军中无畏军、屯田军、部曲兵和州郡兵的情况,以后也能清晰形成精锐野战军、野战军、驻防军和治安军的结构。
无畏军野战力量一共有九卫,也就是8万人上下。这支兵马是他最精锐的脱产武装。
屯田军是半脱产和分工化的兵马,其中战兵是野战军的主力,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由屯田军解决问题。其余后勤、医疗、工程、军械技术类的屯田军则是战争的重要保障。
部曲兵是士族或将领的私兵,在以后的体系中只在边远区域保留其存在。非边疆或郊野的各家根本没必要豢养一支专门战斗的兵马。
州郡兵本身是以小农为主,受各地太守、县令等日常管理。此时新西凉军治下的小农,北方多为一家六十亩以上土地,南方也不低于四十亩。好好生产当然可以正常生活下去。
小农如果吃得饱又被高度组织起来,自然如各大王朝初期一样战力不俗,但是他们又要缴税,又要劳役,又要防疫防水旱,手中粮食随着市场粮价的跌宕起伏,再去大量军事训练和外出征战,怎能不加速兼并?
从童远的角度来看,小农应当减税,不应当被大量征召远离故乡上战场。
所以州郡兵还存在,但多在本地担任治安军,缉拿盗匪、巡查乡里、守卫城池村镇,都是实打实地保护他们利益,不会违背其自身意愿。
另一方面,减少军事征召也能让他们多参与农业或者家乡水利,亦或是到附近城中做工,如此不愁以后手工业发展不起来,或者百姓不去购买。
总之,这是良性循环,远胜于驱使小农当兵征战远方,回家一看老婆家人住鸡窝。
那屯田军为什么能保持积极性和战斗力呢?
当然是因为所有战争的收益都会实打实让屯田享受到。
打仗立功,必然可以地位上升;打赢仗开拓土地,屯民可以升职为吏员;有技能擅于生产,则不仅待遇好同样能为吏;屯田优先开展教育,立功读书还能做官。
这也是新西凉军发展的一个特点。
拿下一片区域,一般会不会立刻冒进继续往一个方向继续发展,而是先稳步推进屯田,团结可团结力量,再往这个方向进军。
例如当年拿下雍州先不与韩遂决裂,转身去收复河套布局幽州,然后雍州发展好了再回身战韩遂。
这回荆州也是类似,稳固襄阳、江陵与江夏,现在去处理洛阳与太原的事,然后再回身过江。
童远可以这么做是因为各地他都建设了屯田,可以供给兵马粮草和就近抽调屯田军。无畏军各部也没全部集中在一起使用。
换句话说,新西凉军不算前两次,其他大战役都没抽调全部主力,也就是说还有不少的余力没使出来。
这既是安稳后方的需要,也是保护民力不随意抽调全部兵马离开生产。
荆州北部基本已安排妥当,童远率贾诩、赵云、黄忠等往夏阳、皮氏行进,张绣的兵马预计依旧留在宛城一带。
大军还没到宛城,就遇到李颖急忙求见。
李颖已是四海商帮骨干,长期协助王异处理各方面事务,她这次来果然带来王异重要的信件。
信件没有采用已经日渐成熟的信鸽,而是由李颖亲自来报,说明事件机密且十分重要。
童远拆开王异来信,刚看时是略微期待,随后比较诧异,最后微微叹息,甚至沉思起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