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安慰道:“父亲这话,倒也是有道理……不过这种事情,放眼天下并不少,二弟年轻气盛,在邺城也无所事事,甚是寂寞,因而做出这种……湖涂事,聊以为寂,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刘表用手重重地一锤桌桉,怒道:“不错,为父明白!为父也能理解,他年轻气盛,又是孤身一人在外……为父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闲来无事也会撩拨几个女子以解宽心……”
说到这,刘表勐然不说了,他重重地咳嗽了两声,岔开了话题。
“只是,仲璜这一次可不是游历,他是去了河北!是在袁绍的眼皮子底下当人质,说白了,他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皇室!是我们山阳刘氏的门风!袁绍何等样人?他知道此事之后,岂不能不会宣扬此事,来败坏咱们皇室的名声!?这可是大忌!”
说罢,刘表看向刘琦,道:“儿啊,咱们现在看与原先不同了!咱们都是皇族,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天下人的目光,有些事咱们能做,但绝不能声张,不然后世的史书上,一笔一划记载的都是咱们的丑事!”
刘琦急忙起身道:“父亲莫要动怒……此事孩儿自然会想办法压制。”
刘表对他道:“那逆贼若是返京,莫要让他在京中逗留……可直接派往西凉诸郡,让他在外藩任职,切记要好好给他个教训!”
刘琦闻言苦笑道:“父亲,他毕竟是朝廷的宗正,派往西凉,是不是有些过了?”
“不过!依老夫来看,以他眼下的能力,尚且当不得九卿!此事你必须听为父的,不然为父绝不干休。”
刘琦沉吟了片刻之后,遂对刘表道:“二弟是父亲的儿子,既然父亲下了狠心,那孩儿只有遵命。”
……
与此同时,袁谭在雒阳也得到了回返邺城的消息。
在临返邺城之前,刘琦单独召见了他,并与袁谭交谈许久,告诉袁谭,朝廷这边会帮助他在雒阳立足,但若是袁谭敢背叛他,刘琦则一定要让袁谭付出应有的代价。
袁谭自然做出了一副诚惶诚恐之状,一个劲的对天发誓,并向刘琦表示效忠。
刘琦随后便命徐庶安排放走袁谭。
徐庶在接到圣命之后,询问刘琦:“陛下放走袁谭,是想利用此人分化袁氏?只是以臣看来,此人颇有野心,恐不会为陛下所用,且以袁谭的能力,未必能够在邺城掀起风浪。”
刘琦点头道:“元直此言,甚和朕心,依朕来看,袁谭也不可能在当下这种局势下对河北造成什么妨碍……至少在朕正面击溃袁绍和曹操之前,不可能。”
徐庶闻言恍然道:“陛下的意思,日后我们与袁,曹交手……若是能够获胜,令河北内部陷入动乱,则袁谭或许可成一柄利剑?”
刘琦点了点头,道:“朕确实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用,朕也只是提前布置一颗暗棋而已,至于以后有没有用,实在是不好说。”
“若是想要让这颗暗器发挥作用,我们必然还是要与袁绍和曹操正面交战,并且在正面击溃他们才行。”徐庶低声道。
“正是此理,在我们打败袁绍之前,袁谭对我们都不会有什么用,但这条线不能断了,元直你务必替朕好生盯住并联络着。”
徐庶急忙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盯紧着袁谭。”
……
而另外一方面,袁谭即将要离开雒阳,在临行之前,他暗中派人约了士家兄地,并孙策等人见面。
“袁某就要回河北,此番回河北凶险,也不知是吉是凶……但袁某能走到今日,全赖诸位相助,袁某感激不尽,翌日在河北,若能成事,必不负诸贤兄之大恩,必有所报。”
士干道:“如今袁尚已经被令尊定为继承人,兄此行凶险,还是多做筹谋的好,至于我们,兄长尽管放心,只要我们在雒阳不惹事,天子便不会拿我们怎样的。”
袁谭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 ”
说到这的时候,他又转头看向孙策,道:“孙郎,袁某有一句肺腑之言,想要告知孙郎。”
孙策拱手道:“袁兄请讲。”
“袁谭与孙郎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秉性相投,并深知孙郎乃是当世豪杰,不论是才能还是勇武,都远在袁谭之上,孙郎也是一个有大志之人,虽为人质,但至今却并不肯归附刘琦,也不曾向他低头,这一点让袁谭深为佩服。”
“袁兄不必如此客气。”
“只是,有些时候,硬抗是没有好处的……如今士家兄弟几个,在其父的推荐下,都在雒阳任了职,孙兄乃是当世豪杰,如今在雒阳一味抗上,依袁谭看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假意归顺,谋得一职,待日后袁某在河北定了局势,孙兄在雒阳与我里应外合,或许可成大事!”
孙策听了这话之后,顿时精神一震。
“孙兄,正所谓刚而易折,有些事孙兄还需牢记……前番是孙兄劝我,这一次袁某就要走了,临行之时,也想好好劝一劝孙兄。”
孙策的一只手紧紧的攥成了拳头,手背上面青筋暴露。
少时,却见他睁开了眼睛,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
“袁兄此言在理,孙某谨记!”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代为禀明
几日之后,袁谭终于离开了雒阳,向着他心心念念的邺城回返了。
袁谭离开之后,士干和士颂的任务就算是结束了,其实这两个兄弟一直以来,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周旋在袁谭,士徽等人的身边,完全是靠他们的父亲士燮以及从父士1的提醒。
而士燮和士1之所以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得到了刘琦的直接授意。
袁谭走了,士家暂时消停了,但有一个人心中却泛起了波澜。
这个人就是孙策。
孙策的秉性虽然固执激烈,但不能不承认的是,孙策确实有雄才。
论及真是本领,除了名声之外,孙策其他的能耐都不在其父孙坚之下。
这一次袁谭跟孙策说的话,倒也真是说到了孙策的心坎里。
他开始认真地思量了起来,自己是不是有些骨头太硬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虽然刘琦当年将自己生擒过,但自己确实没有必要一直跟他对着干。
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夫差,人有的时候还真就得学会忍辱负重。
袁谭走了几日之后,孙策便去拜访周瑜。
自打上一次周瑜代表刘琦,劝降孙策未果之后,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因而一直没有私下里再见过。
在这段时间里,刘琦对于庐江周氏的人进行了一些调度和任命。
周瑜的父亲是雒阳令周异,人已病逝,周瑜为周异嫡长子,其下还有三个弟弟。
这三个弟弟有两个年幼,一个刚刚冠礼,刚刚冠礼的那个,被刘琦召入雒阳为羽林郎,而另外两个弟弟,在庐江进入刚刚承建的官学,安排读书参加乡、省科举。
而周瑜的从父周忠,昔日官职大汉太尉,乃是实打实的三公,他的亲子周持和周伏,也被刘琦调往蜀中任郡吏,同时由刘琦亲自主持,将周忠的一个小女儿,指给了郎中王粲为妻。
这来来回回的几番操作之下,基本上就将庐江周氏和大汉朝廷捆绑在了一起。
而庐江周氏本就是两世三公之门,其成就来源于大汉朝,在这种背景之下,身为家族中流砥柱的周瑜,为了家族的前途,则愈发的忠于刘琦,忠于朝廷。
宗法家族,理应如此。
虽然他心中还是惦记着孙策的安危,但为了周家大局,周瑜不得不刻意与孙策保持距离。
只因他知道,孙策与刘琦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停的。
如今孙策找上门来,周瑜的心中实在是有些犹豫。
不知道是该不该见孙策。
但也只是稍作犹豫,周瑜立刻决定去见孙策。
毕竟也是昔日的主从,更有兄弟之情,就算是如今因为志向不同,不得已而分道扬镳,但若是因此连面都不见了,那他周瑜也未免太过不近人情了。
若果真如此做事,还算什么大丈夫。
……
正厅之内,周瑜和孙策见了面。
“伯符,今日如何这么闲,有空来找我?”周瑜拉着孙策坐下,亲自为他倒茶。
孙策似乎有些犹豫,他面露为难之情,道:“今日来此,是专门向公瑾道歉的。”强牺读牺
周瑜给孙策倒茶的手一松,将一些茶水倒出了觞外。
他惊诧地看向孙策,似有些不敢相信地道:“给我道歉?”
孙策双手环抱,郑重的向着周瑜行礼道:“公瑾以金玉之言劝我,我却不能体会贤弟苦心,一味固执,险些伤了我们兄弟之情,我思来想去,终归是我太过执着,太过强势了,故特来向公瑾道歉。”
周瑜半晌之后才缓过神来,他急忙放下水壶,冲着孙策还了一礼:“贤兄切莫如此,实在是折煞小弟了。”
两人行礼完毕,各自起身,周瑜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一开始孙策入府时多了。
“伯符,你能够想通此理,实在是让我高兴,以你的才华,陛下必然重用,日后南征北战,为大汉朝开疆拓土,留名青史的盖世名将必然有你的一个篇章,孙氏一族必将以你为荣!”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