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诸葛亮也尽他之所能,尽量地避开大路上的人。
这也相对的会影响一些他的速度,不过诸葛亮并不着急。
换成别人,此刻城中发生了变乱,一定会心绪不宁,但诸葛亮反倒是跟正常人不一样,越是发生混乱,他的思绪反而就越是冷静。
天上不知不觉,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浇在诸葛亮的头上,反而让他心中更加的透亮更加清楚自己改怎么做。
不多时,诸葛亮来到了司马府府邸。
他没有走正门,而是去往后门拍响司马府的门。
少时,一个门子走了出来,问他是谁。
诸葛亮并没有多说,而是伸手递上了一份已经事先预备好的名刺。
门子回去禀报,少时回来引诸葛亮进府。
不过他并没有引诸葛亮去正厅,而是来了后宅的一座书房。
里面等待他的人也不是司马防,而是司马懿。
“拜见令君。’
诸葛亮乃是司马懿上官,司马懿执礼甚恭敬。
“司马兄今日没来尚书台?”诸葛亮微笑着看司马懿。
“下官偶感微恙,身体困乏,不曾前往。”司马懿很是郑重地回答。
“令尊房公可还安好?’
司马懿的表情不变,依旧道:“严君最近也是身体不适,在家休息,不曾外出。”
“城中眼下发生大事了,司马兄可知?”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知。’
司马懿如此坦然地承认,倒是令诸葛亮有些意外。
“司马兄承认的倒是快。”
司马懿道:“严君和家兄如今正在正厅,会见吴议郎,懿如何又能不知晓?”
顿了顿,却见司马懿抬头眼看向诸葛亮,道:“令君聪慧,令君适才若是从正面拜府,怕是见不到懿的。”
诸葛亮淡淡一笑:“温县司马氏,在北方士林中名声极高,司马公身为雒阳令,虽不掌兵,却一手掌控雒阳的狱令治安,将司马公拉到他们的一方,对于安定雒阳局势作用极大....若我要在雒阳政变,也必然会找上司马公的。”
司马懿道:“严君年老体衰,并不想蹼这趟浑水。”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眼下,已经不是司马公能不能蹼这趟浑水了,依司马公的声名和位置,不想蹼这趟浑水不可能。”
诸葛亮将身体向前倾了一倾:“敢问司马兄,今夜之事令尊到底是想站在哪一边呢?眼下对你们司马家而言,乃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若是过了这个考验,日后司马家青云流水,节节高升,依旧是天下士族高门,但若路选错了,无异于自掘坟墓,土埋三尺..但亮可不保证,司马家若是选了陛下这一面,就一定会得到善果,因为眼下的时局,我也无法揣摩,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顿了顿,却听诸葛亮又道:“如果是司马兄在府中掌舵,你想怎么选?”
司马懿从小到大,都是族中数一数二的人杰,同时也善藏。
不知为何,今日面对诸葛亮,他有点力不从心。
对方与他年龄相当,但周身上下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和能力,实在是与这个年岁不太相称。不过司马懿也不是好对付的,他虽然年轻,但为人处事自然是有他的一套本事。
“令君这话说的,穴实让懿惶恐,司马懿乃是汉臣,自当为大汉天子效忠,纵失性命,亦无反悔。”
诸葛亮笑道:“司马兄果然是忠臣志士,令亮信服,纵然司马公身不由己,为叛臣所利用,但若亮能活到陛下率兵回来的那一日,就一定会向陛下陈明司马兄对陛下的一片忠心。
司马懿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好了,该说的话,亮都已经说了,还请司马兄好自为之,我先走了....哦,对了,不管朝中发生什么,但尚书台诸事繁多,每一件都绝不能停,司马兄早点养好身体,早日归来,你我还需共事。”
说罢,便见诸葛亮起身就要告辞。
他刚刚起身,便听司马懿突然道:“司马家是陛下得忠臣,严君年迈,想两不相帮,虽情有可原,但却不是为臣之道,司马懿身为汉臣,自当为汉君效力,纵有千万艰难,亦在所不辞。
诸葛亮站住了脚步,转头看向司马懿。
“其实,还真有两件大事,想请司马兄帮忙...而以亮度之,也只有你能帮上忙,而且这两件事,亮保证,无论事态往哪种方向发展,对司马氏而言都是有好处的。”
而另外一边,司马防也送走了议郎吴硕。
吴硕来找司马防的目地也没有别的,自然是要拉司马防入伙,一同颠覆朝政。
司马防前番已经将两个儿子送到刘琦面前了,表达对刘琦的忠心,在杨彪等人看来,司马防与叛徒无异。
吴硕此来的目地,就是告诉司马防,己方还是愿意给司马防一個机会,只要他加入他们的阵营,那一切自然好说,过去司马防的叛逆之举,也可以烟消云散。
但若司马家执迷不悟,那后果绝不会好。
吴硕说,给司马防两个时辰的考虑时间,随后他就离开了司马府,办别的事去了。
待吴硕走后,司马懿和司马朗来见了司馬防。
司馬懿告知司马防,诸葛亮也来府中拜访了,同时自己已经答应了诸葛亮,愿意加入天子的陣营,继续维护他的统治。
司马防闻言急:“你如此这般轻率的就答应了那诸葛亮的要求?天子虽有兵权在手,但目下已经是腹背受敌,一旦事败,我司马家岂不随他死无葬身之地!你平日里自筹多谋,怎么关键时刻,也泛起了糊涂!”
司马懿摇头道:“父亲,你且听我说完,孩儿与那诸葛亮详谈,觉得此人虽然多谋,但比起父亲的那些同僚士官,倒是明智了许多,他并不急于将我司马家绑在他们的战车上,而是给了司马家回旋的余地。”
“什么回旋的余地?”司马防皱眉道。
司马懿道:“孩儿与诸葛亮相商,诸葛亮允许父亲投入到杨公他们那边,甚至也允许父亲将司马氏族中丁壮交付给对方趋使,他并不逼父亲在明面上站队,但只要咱们司马家做好两件事即可。”
诸葛亮的要求,倒是超乎了司马防的预料之外。
“哪两件事?‘
“一是以父亲雒阳令的立场,保证朝堂和雒阳不会被血洗,想来此次政变会有很多人被下狱,满宠的权力也唯有父亲才能够替代,而父亲则是要保证被下狱之人的安全。
“就这么简单?”司马防不敢相信地道。
“当然不是,还有就是诸葛亮希望我能够乘乱出城,在司马家着急族中壮丁死士入城为杨彪他们趋使之时,乘机出城,去往长安,搬文聘率兵来雒阳。”
司马防的脸色顿时变了:“这么大的事,你就答应?你知不知道,出了事,你就是个死!
司马懿摇头道:“不,不但不死,而且这是使司马氏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好机會。
第九百五十七章 逼宫
司马防听半天,怎么也没明白,这两件事如何就能让司马家立于不败之地。
倒是一旁的司马朗听出了个中关键。
“这个诸葛亮,非同一般啊,能想到这一层,其才恐不亚于二弟。”
司马懿笑道:“不是不亚于我,我之才学,怕是比不上诸葛亮。”
司马防来回看着两个儿子,心中着实有些恼。
“你们在说什么呢!’
当下,两个儿子就为司马防一起解释起来。
首先,诸葛亮要司马防加入公卿的阵营,代替满宠掌管刑狱,毕竟这事由雒阳令来行之,可谓名正言顺。
如此,就可以通过司马防自己,来保证雒阳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屠杀事件,这对于司马家而言,既是扬名的好事,同时又是保全自身的手段。
公卿们赢了,那司马家已经在明面上加入了他们的阵营,就顺势而行也不会被为难,若是天子杀回了雒阳,取得了优势,那司马家就可以凭借着这项功绩,而博得天子的谅解。
至于第二件事,让司马懿乘着司马家向雒阳召集死士出城去文聘那里,表面上看是一件危险的事,但实际上根本毫无风险,而且司马氏在这件事上的自主性极高。
首先,纵然是公卿发现司马懿不在雒阳了,司马防也可以解释为雒阳的事情太大,全家都在雒阳城中,万一失败,自己要给司马家留一个种,故而打发司马懿回老家温县,这种解释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而且符合人伦纲常,公卿们也挑不出毛病,甚至还可能会争相效仿。
而司马懿出了城,那选择就自然更多了。
去告知一声文聘,然后遁走,还是那句话,公卿胜利了,跟司马家也没什么关系,继续随大流。
若是天子最终赢了,文聘还可以代陈司马家的功绩,保证司马家的安全。
而且只要是出了城,何时去长安或是干脆不去回温县,都可以凭借司马懿的主观意识来决断,没有人可以操纵他,这有极大的灵活性。
相比于议郎吴硕要将司马氏捆绑式的邀请,诸葛亮的方法很显然更加的人性化,而且给予司马氏的回旋更多。
当然,能够将司马氏完全的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当然是好的,但诸葛亮的聪明,就聪明在他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争取盟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