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庞德和阎行就是这么做了,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杨彪抱怨完了之后,厅中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然后突听司马防缓缓开口道:“我们要拥立的新帝,跑了,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西面的西凉叛军也越来越近了,若是他们来到雒阳城下,我们空有祭奠仪式,却没有最重要的天子,还有虎狼环顾于外……如此下去,被不被西凉叛军杀死倒在其次,只恐咱们这些先朝老臣,全都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杨彪和刘虞的脸色不善。
确实!
自古以来,朝臣们拥立新帝,大张旗鼓的准备仪式,筑建高台,重拟国法,可是到如今,眼瞅着事情就要成了,新皇帝却撂挑子不干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荒谬的事情?
少时,却听刘虞长叹口气,道:“事到如今,只怕只有一条出路了。”
“什么出路?”
“老夫想说的出路,既可以让这场闹剧收场,又可以平定凉州叛逆,一举两得……至于老夫想说的出路是什么,你们俩心中也清楚的很吧?”
杨彪急忙道:“万万不可,如此岂不是证明我们……”
“岂不是证明,我们这些朝臣和公卿,输给这位继承大汉朝的新君了?呵呵,可你凭什么又一定要赢呢?凭什么?”刘虞斜眼看向杨彪,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不满。
“杨公,难道在你看来,你这场所谓的输赢,难道比雒阳被凉州叛逆攻陷更重要?难道比为大汉朝找一位明主更重要?难道比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个个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嘲笑,更重要……你的脸面,就这么重要?”
一番话,说的杨彪哑口无言。
刘琦不再看他,而是吩咐司马防道:“以老夫的名义,给伯瑜写一封书信,请他火速返回雒阳……登基!只要他肯回来,所有的事情,都好商议。”
第九百一十三章 刘虞的想法
杨彪气呼呼的从刘虞的府邸走了。
他走时,脸色极度铁青,一双眼睛瞪旳浑圆,鼻孔一张一闭的,犹如一头发怒的公牛。
杨彪很生气吗?他此刻当然是生气的,气到爆炸。
一番苦心筹谋,为天下士族中人争利,到头来却得到这么个结果,让他怎么能不生气?
而且一直与他站在同一个阵线的刘虞,居然在适才改了口风,一股脑的转过头来去支持刘琦,这又岂能不让杨彪愤怒伤心?
为此,他适才与刘虞大吵了一架。
这一架吵的很是严重,两个人的嗓门放的都很大,就是厅外的侍从们都能听到他们两个人的叫喊。
不光是杨彪扯着嗓子喊,便是刘虞,也少有的发了大脾气,跟杨彪对着吵了好久,什么难听说什么,两个人争吵时的状态就差抄刀互相对砍了。
泼妇骂街,也不过如此。
而一旁的司马防则是被吓的瑟瑟发抖,左顾右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终,刘虞坚持己见,一定要给刘琦把书信写了,请他率兵回返雒阳御敌。
杨彪的肺管子都要气炸了,可他拦不住刘虞,最终只能无奈愤而离去。
杨彪走了以后,刘虞反倒是恢复了正常的状态,他跟没事人似的,命人取来笔墨,开始给刘琦写信。
眼看信都快要写完了,刘和匆匆忙忙地走进了厅中。
“父亲。”
刘虞抬起头,冲着刘和招了招手,让他靠近到身旁。
“儿啊,快过来看看,这是我给刘伯瑜写的书信,你看看为父的这些个措辞,可还得体?”
刘和走到了刘虞的桌案边,拿起桌案上的书信,仔细地读了起来。
读完之后,刘和额头上的眉头不由深深皱起。
这信中的姿态,放的不是一般的低呀。
他疑惑地看向刘虞,奇道:“父亲,您给前将军写的这封书信,这行句措辞之间,是不是有些客气过分了?”
刘虞笑呵呵地捋着须子:“客气点好,不吃亏……太横了,为父怕回头挨收拾……毕竟,这可是写给即将上任的新天子!”
“新天子?”
刘和很是疑惑:“这昨日不是还说要拥立正礼公为新帝吗,这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伯瑜了?”
刘虞站起身,用力的扭了扭肩膀。
他的年纪大了,一坐的时间长,这肩膀就酸疼。
刘和很有眼力见的上前帮他揉捏。
他了解自己的父亲,这是阿父要跟自己显摆学识渊博的前奏。
“你为什么突然来了正厅?”刘虞看向刘和。
“这个……”
“是听到为父和杨公争吵了吧?”
“是。”
“不明白?”
“刚才不明白。”
“现在明白了吧,为父和他为何争吵?”
刘和抿着嘴,半晌之后,冲着刘虞拱手道:“父亲为何突然转了口风,要拥戴伯瑜继位,这当中究竟有何深意?”
正厅外,一股清风吹过,吹在刘虞的脸上,格外凉爽舒适。
他闭上眼睛,满足地深吸口气。
“痴儿,老夫何时说不拥戴前将军了?我一直看好的都是他。”
刘和闻言顿时一愣:“那你这段日子,一直以来都是……?”
“这段日子,朝中诸公卿皆要推举正礼上位,老夫不好违背众意,况且他们心中各有筹谋……老夫跟他们执拗有何用?不如相随其见,静观其变……老夫可从来没有说过,老夫看好正礼能够当好天子。”
刘和想了想,刘虞好像一直没说过刘繇一个好字。
“父亲,您心中到底有什么筹谋?”
“坐。”刘虞伸了伸手,让刘和坐在了他的身边。
刘和坐下之后,便见刘虞长叹口气,道:“我儿,其实为父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若要汉室昌隆,国家安泰,纵观宗亲之中,也唯有伯瑜有实力能够兴汉,不光是为父,所有的朝臣们也都知道。”
“既然知道,那为何还有弄出正礼公这件事来?”
“刘伯瑜可以兴汉,但通过他这数年的手段来看,他却一直在压制着门阀望族与各大士族。”
“压制?”
刘和皱起了眉头,颇有些不解地看向刘虞:“父亲,你若说伯瑜压制望族与各大宗族,那我相信……那改口赋于田亩之中的税制,便是最好的证明……但伯瑜这些年在荆州,却大兴学宫,大汉南境的学术氛围,比之北方不知好了多少……如何说压制呢?”
刘虞摇头道:“兴学,却不等同于‘兴士族’……呵呵,看着吧,伯瑜是一个非常善于抓权的人,他绝不会允许权力外放,受他人钳制的,这就是以士族为首的公卿朝臣们的心结所在,伯瑜的手腕,他们心中清楚的紧。”
“那父亲您……”
“唉,陛下新丧,王允也死了,雒阳朝中无兵,社稷有累卵之危,值此时刻,我不应与朝中诸臣产生太多意见分歧,毕竟就算是有了分歧,也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只会让曹操和袁绍那些贼子得利,于汉室江山无益。”
“父亲一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想纵观时局?在最后时刻再做定论。”
刘虞点了点头,道:“是啊,而且我也想看看,刘伯瑜到底有没有能力,应付得了朝中的这些士人……朝中的这些士人,没有兵没有将,但他们却代表着天下士人的风向,若是一味强行压制残杀,那和董卓有何区别?老夫想看看,伯瑜有没有手段,能够对付得了这些人。”
“那如今呢?”
“如今?呵呵,结果你也看到了……一个刘正礼,一个凉州的叛乱,刘伯瑜用这两事就把这些老家伙玩弄于股掌之间,到了这个时候,为父若是还不出来说句公道话,那就说不过去了,怕是会惹新君怪罪。”
刘和听了这话顿时一惊。
他惊诧的站起身来,左右四下看了一圈,然后方才瞧向刘虞,哆嗦着道:“父亲这话什么意思?你说西北叛乱,还有正礼公离开雒阳,这都是伯瑜的手笔?”
“是。”
“有何凭证。”
“没有,为父猜的。”
顿了顿,却见刘虞笑道:“我猜的,其实杨彪和士孙瑞他们也是这样么猜的,只是没人敢在明面上说……因为像你说的,没有凭证,只是瞎猜,万一惹怒了伯瑜,后果不堪设想。”
刘和轻轻地叹息口气。
“儿啊,且就算是为父猜测的是真的……那单单通过这两件事,就足矣证明,伯瑜有控制朝中的能力,大乱大治,皆在他一手掌控之间,这对于汉室而言是天大的好事,百多年了,我汉室皇权一直为外戚,宦官士族等掌控,若无能够一个手段强硬的天子推翻弊治,则天下纵然平定了,不出两三代人,也比延续其祸。”
“父亲这是在考验伯瑜?”
“也不算考验,只是观察观察……嗨,你我父子当年能够顺利来到雒阳,不也是沾了人家伯瑜的光了。”
刘和闻言笑了。
“好了,这封书信,你亲自替我送一趟,告诉伯瑜,老夫在雒阳……等他来!”
第九百一十四章 大人物入京
刘和携带着刘虞的书信,匆匆离开了雒阳,来到了尸乡刘琦的大营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