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对!裴行俨敏锐地发现,宇文承基不是放弃了还击,而是真的还击不了。
他不是不想攻击,而是似乎不知道怎么还击,完全是抡着槊在那接挡招架外加咆哮。
而就在这时,徐乐再次催动坐骑开始绕圈……他是故意的!裴行俨这回算是看明白了,徐乐是故意做出这些反常举动的。
也正是因为他的举动是反常的,才导致宇文承基表现得那么诡异。
换句话说,宇文承基面对这种另类打法无所适从!这话要说出去其实没几个人信,武人未必读过经义,未必懂得民政庶务,但是这并不代表武人愚蠢。
且不说自汉代以外文武兼资的传统,上马能战下马能文的豪杰比比皆是,就只说头脑反应尤其是打仗时候的谋略,武人何尝比文人差?
事实上反倒是很多时候,书生见到战阵血腥就吓得没了魂,脑子反不如武人好用。
一个斗将可以大字不识可以性格粗鲁可以有勇无谋,但是唯独不会在打架的时候犯蠢,因为对方不按常规出手就乱了阵脚。
也别说宇文承基这种顶尖武人,就是二流斗将都不至于犯这种错误。
说到底不按常理出手,本身就是犯傻的事。
大抵可以和陆地行舟,水上骑马相比。
谁违反基本的规律,谁自己倒霉,而不是遵守规律的吃亏。
你不守规矩我守规矩,肯定是我赢你吃亏,而不会是颠倒过来。
就像徐乐此刻的做法,按照裴行俨想来,要是自己遇到就再简单不过了。
你爱怎么办怎么办,我就是按照正常交战施展。
这么折腾几回,最终是你自己遭殃。
可眼下的情况是宇文承基被压住了,而且是全方位的压制。
不单是只能招架不能还击,就连他招架的招数都不像刚开始那么利索。
在他第三次招架的时候,裴仁基肉眼可见,其招数已经彻底散乱了。
原本他的招架还是自有一路槊法在里面,可是如今已经完全是凭着力大、手快这两个长处硬扛。
即便是硬扛,其实表现得也是大失水准。
同样一个斗将,同样拥有他这种修为和基础素养的,表现肯定比承基出色几倍。
换句话说,此刻的承基就像是一个家财万贯的三岁顽童,手中虽有花不完的财货,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完全是把钱往水里丢还是听不见响的那种。
这等手段和他的修为完全不匹配,也没了之前那种法度,这……是怎么回事?
哪怕是小六都能看出这里面有问题,裴行俨自然更不例外。
他更看出来,宇文承基眼下这种状态不是碰巧发生或是疾病,而是被徐乐的打法给打出来的。
这是怎么搞的?
自己也算是斗将中的顶尖角色,就算基础武艺不如承基,眼界见识总是有的。
天下各路武艺中,哪有这种手段,会让人失心疯?
还是说徐乐暗算了承基?
不过这念头也就是一瞬,随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武人不是妖魔,哪里会有这种手段。
徐乐再怎么厉害,也和自己一样是凡人,不会什么法术神通。
也就是说,承基眼下的模样是徐乐导致不假,但绝不是什么暗算,而是承基自己的问题。
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会变得这般诡异?
裴行俨自问,自己是猜不出这里面的原因。
反倒是徐乐有可能看出了端倪,甚至设计出了专属的应对战法。
如果真是如此,那徐乐就太可怕了。
不光是武艺本领可怕,头脑心智以及眼界见识,都超出自己一筹。
虽然自己向来心高气傲,于武艺一道更是不肯服人,但这次也是不能不服,不敢不服!
第九百八十章 破阵(三十五)
徐乐这时候自然不知道裴行俨的心思,就算知道也顾及不上。
此刻的他全部心神都用在宇文承基身上,想的只是在最短时间内取胜好去救人,于裴行俨对自己的看法,哪里还顾及得到?
再说裴行俨对自己什么态度,又有什么可在意的?
光是推测出宇文承基变强的原因以及破绽所在,就已经耗去了徐乐全部精神心力,实在也没有余裕用在其他地方。
这时候要是还说能思考其他统筹全局,那就不是斗将,而是天上神仙了。
没错,这套战法正是刻意为之,是徐乐针对承基弱点所琢磨出的一套破敌制胜战法。
而这套战法的核心就是一句话:违背常理逆天而行!这里面的凶险徐乐自然也知道,换句话说从正常的武人厮杀角度看,所谓违反常规或者逆天行事,其实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所谓天道就不是人力能抗衡的,你好端端的非和老天爷对着干,不是自己找死又是什么?
武艺都是有着自身的道理在里面,一槊打过来就应该架,一枪戳过来就应该挡。
非说要逆天行事,拿身子去扛兵器,那不是疯子又是什么?
这种行为别说生死拼杀,就是日常行事都会被人笑话,哪里还能摆到台面上夸耀。
就自己眼下所用的战法,哪怕是和尉迟恭对打,都会被轻易打下马来,再被那黑炭头臭骂一顿最后一槊戳死。
这个战法只对宇文承基一人有效,原因就在于,他不是人!这么说或许不太准确,如果从血肉之躯或是饮食起居考虑,宇文承基自然是人。
他也会呼吸也得吃饭,饿他三天也一样是头晕眼花手脚没劲。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又不能算是个纯粹的人。
比如说思维灵智,比如说正常的反应都严重不足,如果让徐乐给下个定义,他更愿意称现在的宇文承基为:血肉傀儡。
没错!他之所以能够让自己变得如此强大,甚至每次出手的时候力道速度基本都没有差别,原因就在于他抛弃了身为人的很多东西,让自己变成一尊血肉傀儡。
他的所有动作就像是机关驱动的木人战偶一样,当然速度和力量都相差无几。
也让自己变得像是一台专门负责杀戮的器械。
还是徐家闾练武的时候,听祖父说过当年旧事。
昔日南北对峙天下分崩,北地政权往往被称为胡虏蛮夷。
除去自身的族群属性外,另外一点就是因为其中大多数都保持着胡人作风,崇尚武力不修文谋。
大家都是比谁拳头大,没几个人真的去讲道理。
一个政令或者命令是否得到实行,往往取决于这个命令是谁发布的,支持者的力量够不够强,而不是是否正确。
这样的结果就是政权行政效率高,但是结果如何就不好说。
比如石家那帮杀人魔王,一道命令下去就是几万几十万的无辜百姓惨死,谁都阻拦不住。
好一点的,就是命令下去豪强也没法抗衡,只好乖乖听话,说到底都是撞大运。
而南方的几代政权虽然也有这种强人模式,但是终究底子不一样,行事作风上还是要有所区别。
往往要讲究权谋手段或者妥协合作,哪怕刘裕那种从北府将卒一路上去夺了宝座甚至屠戮前朝皇族的狠人,到了坐江山的时候也一样和门阀豪强要保持一定程度合作,不是一味的以强权威压。
好处就是谁也不能为所欲为,行事不能太过分,坏处就是行政效率一塌糊涂,豪强世家把持行政。
这种环境下,南方政权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士人、大族日子还是比北方士人悠闲潇洒多了。
生下来就有个官做,不用做任何事都有收入,这日子比起神仙怕不是还要舒服几分?
人一闲下来就有闲心,尤其不事生产的人,总是有大把的空闲去琢磨毫无意义的事情。
所以南朝盛行谈玄,哪怕是西晋因谈玄以至于纲纪废弛行政崩坏,这帮人也丝毫不知悔改依旧沉溺谈玄不能自拔。
谈玄的内容自然是务虚不务实,对于世道人心苍生百姓毫无用处。
所以大多数话题,其实根本没什么意义。
这其中有部分人既谈玄也信道,甚至是到了痴迷的地步。
认为自己就这么说些玄虚言语再去琢磨修行,就能得道飞升脱离这红尘苦海成为仙人。
这帮人所琢磨的方向,也就更为偏颇,更加的不切实际。
有人就考虑过,人的灵智到底是从何而来?
是心中所想,还是脑中所生?
并因此衍生出多场论战。
如果是一般人,这最多就是吃饱了撑的胡思乱想于事无用。
真到了铁马渡江的时候,直刀之下管你是脑袋还是心腹,还不都是一下的事?
就连徐乐都觉得,他们如果把琢磨这些的时间用在琢磨农桑或者抚民上,结果都会好得多。
结果还是祖父徐敢一句话提醒了梦中人。
“若是真的凡夫俗子,随便怎么想都没关系。
比如你我在此乡野之间,便是争个面红耳赤又何妨?
说难听的,那班人生而富贵不事生产,早已经被养废了。
真让他们去琢磨农桑财赋抚民理政,只会把天下闹得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